1、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1单选题1、下列解析错误的是A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空气中含有氧气B洗洁精能清洗餐盘上的油脂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C碘升华变为碘蒸气碘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D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KNO3含有K、N两种营养元素答案:CA、由于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故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项解释正确;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洗洁精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故选项解释正确;C、碘升华变为碘蒸气是因为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大小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由于KNO3含有K、N两种营养元素,所以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故选项解释正确。C。2、化肥和
2、农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化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C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食品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农药D适当增大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答案:DA、化肥过多的施用不仅对农作物造成不好的影响,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不符合题意;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熟石灰显碱性,铵态氮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不符合题意;C、农药能杀灭病虫害,不能杜绝使用农药,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D、植物进行光和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所以为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可在大栅内适当增大二氧化碳的浓度,符合题意。故选D。3、对
3、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X一定是CuCl2BY可能是H2OC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DY可能是Na2SO4答案:C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有氢氧化铜生成,所以X中一定含有铜元素,如果X是CuCl2或Cu(NO3)2化学方程式都正好相平且符合反应规律,X不一定是CuCl2,故A错误;B、若Y是H2O,则生成物中无钠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守恒,故B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相等,2NaOH相对分子质量为80,Cu(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有:X+802Y+98,X的相对分子质量2Y+18,说明X
4、比Y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故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中一定有钠元素,如果Y是硫酸钠则化学方程式不平,故D错误。故选C。小提示: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方程式发生的原理(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然后结合具体的反应以及物质验证即可。4、粗盐提纯实验包含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量取10mL水B溶解粗盐C过滤悬浊液D蒸发滤液答案:BA、用量筒量取10mL水,读数时要使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视线与刻度线平齐,不能仰视或者俯视读数,图中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的体积比10mL大,A选项实验所用仪器正确,操作不正确,不能达
5、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溶解粗盐时先将粗盐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溶解,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加速溶解,B选项实验装置和操作均正确,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C、过滤悬浊液用到过滤的装置,要注意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液面边缘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用玻璃棒引流,烧杯口紧挨玻璃棒,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图中装置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不能完成过滤操作,C选项实验装置有误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D、蒸发滤液用蒸发皿盛装滤液,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溅出,图中用烧杯且没有用玻璃棒搅拌,另外烧杯不能直接用于加
6、热,D选项实验装置有误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小提示:本题以粗盐提纯的步骤为切入点考查量筒的读数、溶解的过程、过滤和蒸发四项基本实验操作,牢记四种操作的基本过程、装置、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5、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小试管中的液体和烧杯中的固体可选用()A水和氯化钠固体B稀盐酸和铁粉C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粉末D5%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答案:CA、氯化钠和水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B、稀盐酸和铁粉反应生成氢气,在该装置中氢气会逸散到空气中,难以称量,故B错误;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没有气体产生
7、,用该装置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故C正确;D、5%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在该装置中氧气会逸散到空气中,难以称量,故D错误。故选C。小提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生成或参与的化学反应必须在密闭装置内进行。6、小明家的甘蔗茎秆细弱,需要追施钾肥,应选择()AKOHBCa3(PO4)2CK2CO3DCO(NH2)2答案:CA、KOH属于强碱,具有腐蚀性,不能做肥料,故A错;B、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C、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正确;D、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错。故选:C。7、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转化。结合如下转化过程和
8、初中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CO-CO2H2CO3CaCO3CaOACO是有毒气体BCO2不是空气污染物CH2CO3受热易分解DCaCO3可直接转化为Ca(OH)2答案:DA、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故一氧化碳有毒,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C、碳酸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钙,碳酸钙可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符合题意。故选D。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B溶解C过滤D蒸发答案:BA
9、、取用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品污染、腐蚀桌面,避免试剂受到污染,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溶解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未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9、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B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答案:B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有明显的现象,不符合题意。B、将CO
10、2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的现象,符合题意。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石灰水变浑浊,有明显的现象,不符合题意。D、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因此选择B。10、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答案:BA、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不是用稀硫酸,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因此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石
11、灰浆为氢氧化钙,粉刷墙壁后,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因此“出汗”后变成碳酸钙,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11、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A硫酸铵属于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B硝酸钾属于复合肥C农药有毒,应禁止施用D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答案:CA、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可降低肥效,故选项叙述正确。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叙述正确。C、农药虽然有毒,但是对农作物正常生长有重要作用,不能禁用,故选项叙述错误。D、农药施用后会在农作物中有残留,所以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转移,故选项叙述正确。故
12、选:C。12、工业用反应2NaHCO3Na2CO4+H2O+CO2来制备纯碱,该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AA、分解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故符合题意;B、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故不符合题意;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彼此交换成分,且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13、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B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D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水清洗答案:DA、铁锈的主要成
13、分是氧化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物质,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正确;B、氢氧化钙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正确;C、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正确;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都不溶于水,不能用水清洗(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应用酸清洗),错误。故选D。14、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C工业废水灌溉农田D研制开发清洁能源答案:C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能够帮助利用可回收垃圾,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污染,不符合题意;C、工业废水灌溉农
14、田,会造成水土污染,符合题意;D、研制开发清洁能源,能够有效防止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C。15、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ANaHCO3BNa2CO3CNaClDNaOH答案:CA、碳酸氢钠是小苏打,故A不正确;B、碳酸钠是苏打,故B不正确;C、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故C正确;D、氢氧化钠是碱,故D不正确。故选C。多选题16、为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方案AN2H2点燃B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CNa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过滤DNa
15、OH溶液Ca(OH)2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AABBCCDD答案:ACA、氮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氮气中的少量氢气不能被点燃,该选项方法不正确;B、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溶于水)、水和二氧化碳,过滤、洗涤、烘干得到硫酸钡,该选项方法正确;C、二氧化碳不能和氯化钙反应,不能除去杂质,该选项方法不正确;D、适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得到氢氧化钠溶液,该选项方法正确。故选:AC。17、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硫酸钾和磷矿粉观察颜色B除去碳酸钾溶液中的氯化钾加入适量的稀盐酸C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后,是否有硫酸剩余取少量样
16、品,滴加BaC12溶液,观察现象D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样品中提纯硝酸钾将样品高温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降温、过滤AABBCCDD答案:ADA.硫酸钾是白色固体,磷矿粉是灰白色固体,故A正确;B.稀盐酸会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二氧化碳,将原物质除去,故B不正确;C.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中含有硫酸钠,硫酸钠会与氯化钡会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无法判断是否含有硫酸,故C不正确;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影响比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提纯硝酸钾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AD。18、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
17、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混合物中一定没有NaCl可能含有NaNO3B蓝色溶液B的溶质有2种C无色溶液A呈中性D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CaCO3、NaOH、CuCl2、Ca(NO3)2答案:AD分析:将固体粉末加入足量水溶解,有沉淀和无色滤液,而向沉淀中加稀硝酸,产生无色气体和蓝色溶液,由于碳酸钙难溶于水,但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沉淀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铜溶液显蓝色,则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碳酸钙、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一份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
18、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则说明固体粉末中还含有硝酸钙;又由于固体粉末溶于水后,产生了19.8g沉淀,向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产生4.4g二氧化碳,则根据关系式CaCO3CO210044x4.4g,可知固体粉末中所含碳酸钙为x=1004.4g44=10g,则产生的氢氧化铜沉淀为19.8g-10g=9.8g,则2NaOH+CuCl2=CuOH2+2NaCl981179.8gy,可知氯化铜与氢氧化钠产生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1179.8g98=11.7g,则一半溶液中至少含11.7g2=5.85g氯化钠,向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有14.35g白色沉淀产生
19、,而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根据关系式NaClAgCl58.5143.55.85gz,可知由于产生的沉淀质量为z=143.55.85g58.5=14.35g,说明固体粉末中不含氯化钠。A.该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钙、氯化铜、氢氧化钠、硝酸钙,一定不含氯化钠,可能含有硝酸钠,该选项说法正确;B.由于碳酸钙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则蓝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硝酸钙、硝酸铜和过量的稀硝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于无色溶液A中含有氢氧化钠,则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钙、氯化铜、氢氧化钠、硝酸钙,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20、D。19、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或结论A除去铁粉中的三氧化二铁取样,加入足量盐酸,过滤B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C鉴别碳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D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取少量溶液于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AABBCCDD答案:BCA、加入的稀盐酸不仅能与杂质三氧化二铁反应,同时稀盐酸也会和原物质铁发生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该选项方法不正确。B、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
21、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C、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铁粉,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氧化铜,无明显变化的是碳粉,可以鉴别三种物质,该选项方法正确。D、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也可能是硝酸银溶液等,该选项方法不正确。故选:BC。20、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硝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铜、氯化钠和硝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铜、硝酸钙B蓝色溶液B呈中性C无色溶液A的溶质最多有3种D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氯化
22、钠,可能含有硝酸钠答案:AD分析:向19.8g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后,得到无色气体4.4g,CaCO310010g+2HNO3=Ca(NO3)2+H2O+CO2444.4g,所以19.8g沉淀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一定还有其它沉淀,而硝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铜、氯化钠和硝酸钙中能产生沉淀的除了碳酸钙外,只有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可以得到氢氧化铜沉淀,则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19.8g-10g=9.8g。A.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硝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铜、氯化钠和硝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足量的水后,形成19.8g沉淀和无色溶液A,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会产生无色气体二
23、氧化碳,蓝色溶液B是由沉淀氢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铜表现出的蓝色,说明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铜;向无色溶液A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产生白色沉淀,二氧化碳与其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钙反应可以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硝酸钙。所以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铜、硝酸钙。故A符合题意;B.向19.8g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形成蓝色溶液B中含有过量的稀硝酸,所以蓝色溶液B呈酸性。故B不符合题意;C.无色溶液A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所以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硝酸钙;向无
24、色溶液A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银,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氯化钠(由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可以得到氯化钠或原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钠),无法检验是否含有硝酸钠(不与气体物质反应),所以无色溶液A中的溶质最多有氢氧化钠、硝酸钙、氯化钠和硝酸钠(可能含有)4种。故C不符合题意;D.由以上分析可得,19.8g沉淀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19.8g-10g=9.8g,根据CuCl213513.5g+2NaOH=Cu(OH)2989.8g+2NaCl,氯化铜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3.5g71135=7.1g,将向无色溶液A分为等质量的两部分,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和硝酸
25、银,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14.35g,氯化银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4.35g35.5143.5=3.55g,无色溶液A中含有的氯元素质量为3.55g2=7.1g,即氯化银中的氯元素全部来自氯化铜,所以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氯化钠,但是硝酸钠不参与反应,无法检验原混合物中是否含硝酸钠,所以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硝酸钠。故D符合题意。故选AD。小提示:本题中确定原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氯化钠,需要看氯化银中的氯元素是否全部来自氯化铜。21、粗盐的主要成分为NaCl,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为除去MgCl2、Ca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可依次加入下列物
26、质(过量)后过滤,再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蒸发结晶后得NaCl。依次加入的物质(过量)和顺序合理的是ABa(NO3)2、Na2CO3、NaOHBNaOH、BaCl2、Na2CO3CNa2CO3、BaCl2、NaOHDBaCl2、NaOH、Na2CO3答案:BD粗盐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除去MgCl2中Mg2+,加过量NaOH溶液,除去Na2SO4中SO42-,加过量BaCl2溶液,除去CaCl2中Ca2+和过量BaCl2溶液中Ba2+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后再加稀盐酸除去除杂过程中Na2CO3溶液中CO32-和NaOH溶液中OH-,蒸发结晶后得到纯净的NaCl,
27、在除杂过程中为了一次性除尽Ca2+和Ba2+,必须把除去SO42-放在除去Ca2+之前,故依次加入的物质(过量)顺序可以是:NaOH、BaCl2、Na2CO3,或者BaCl2、NaOH、Na2CO3,或者BaCl2、Na2CO3、NaOH,其中不能加Ba(NO3)2,否者会引出新的杂质NO3-,所以选项A和C不合理,故选:BD。2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常温下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水B向硫酸钠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C向装有等质量锌、铁的两只烧杯中分别加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D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答案:BDA、澄清石灰水显碱性,p
28、H7,如果向烧杯中不断加水,则碱性逐渐减弱,溶液被无限稀释,pH接近7,故选项图像正确;B、向硫酸钠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不正确;C、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短,由反应的质量关系Zn+2HCl=ZnCl2+H2652、Fe+2HCl=FeCl2+H2562可知,向装有等质量锌、铁的两只烧杯中分别加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铁产生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选项图像正确;D、金属的活动性锌铜银,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
29、,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和硝酸铜反应,因此硝酸银完全反应前溶液中硝酸铜质量不变,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硝酸铜质量逐渐减少至0,故选项图像不正确。故选BD。小提示: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23、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氧化钙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钙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C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钾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30、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锌粉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AABBCCDD答案:ADA、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B、先加足量水溶解,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C、硫酸钾能与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锌粉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故选AD。2
31、4、固体X可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提示:以上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将固体X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测X溶液的pH值,pH=13。向X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步骤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向步骤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以上实验信息,下列关于固体X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不能确定是否有硝酸镁B氯化钠一定存在C不能确定是否有氯化钠D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存在答案:BD将固体X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
32、液。说明没有硫酸铜,也一定不会同时含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和硝酸镁、硝酸钡或硫酸钠和硝酸钡;测X溶液的pH值,pH=13。说明含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都有;向X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有碳酸钠或硫酸钠;过滤。向步骤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是硫酸钡而不是碳酸钡,即原固体中含有硫酸钠,不含碳酸钠和硝酸钡,同时确定一定有氢氧化钠,一定没有硝酸镁;向步骤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是氯化银,即原固体中一定有氯化钠。选BD。25、将物质甲滴入装有物质乙的试管中,两物质充分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
33、稀硫酸,若反应有气泡产生,则生成的气体一定是H2B甲为AgNO3溶液,乙为Cu片,根据现象可判断金属活动性:CuAgC甲为Ca(OH)2溶液,乙为Na2C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D甲为稀盐酸,乙为Ca(OH)2,该反应可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答案:BCA、X为稀硫酸,若反应有气泡产生,则生成的气体不一定是H2,也可能是二氧化碳(如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甲为AgNO3溶液,乙为Cu片,由现象:铜片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可判断金属活动性:CuAg,故选项说法正确。C、甲为Ca(OH)2溶液,乙为Na2CO3溶液,两者反应生成碳酸钙的白色沉淀,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
34、确。D、X为稀盐酸,Y为Ca(OH)2,两者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由于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该反应不可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C。填空题26、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农业上可用来作复合肥料的盐是_。答案:SiO2硝酸钾(KNO3)(合理即可)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分别是氧元素和硅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且属于盐(合理即可)。27、有效元素=资本价格化肥中有效元素的含量(最大)常见种类对植物的作用氮肥-N尿素:CO(NH2)2(N%:46.7%,高效肥)氨水:(NH3H2
35、O)磷肥-P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钾肥-K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复合肥料(略)表格中空格处:磷酸二氢钙_;硝酸钾_;磷酸二氢铵_;磷酸氢二铵_;磷酸二氢钾_;磷酸氢二钾_答案:Ca(H2PO4)2KNO3NH4H2PO4(NH4)2HPO4KH2PO4K2HPO4磷酸二氢钙的化学式为:Ca(H2PO4);硝酸钾的化学式为:KNO3;磷酸二氢铵的化学式为:NH4H2PO4;磷酸氢二铵的化学式为:(NH4)2HPO4;磷酸二氢钾的化学式为:KH2PO4;磷酸氢二钾的化学式为:K2HPO4。28、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H2SO4+Ca(OH)2_2H2SO4
36、+Cu(OH)2_3H2SO4+Fe(OH)3_4HCl+NaOH_5H2SO4+NaOH_6Fe2O3+HCl_7Fe2O3+H2SO4_8CuO+HCl_9CuO+H2SO4_10HCl+CaCO3_答案:CaOH2+H2SO4=CaSO4+2H2OCuOH2+H2SO4=CuSO4+2H2O2FeOH3+3H2SO4=Fe2(SO4)3+6H2O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2HCl=CuCl2+H2OCuO+H2SO4=CuSO4+
37、H2OCaCO3+2HCl=CaCl2+CO2+H2O1、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2、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H2SO4=CuSO4+2H2O;3、硫酸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H3+3H2SO4=Fe2(SO4)3+6H2O;4、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5、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6、三氧化二
38、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7、三氧化二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8、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9、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10、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29、尿素【CO(NH2)2】、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
39、H4Cl】,硝酸铵【NH4NO3】都是常见的氮肥。各种氮肥的简易鉴别方法如图所示:(1)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判断,上述四种氮肥_(填“易”或“难”)溶于水;(2)已知铵盐易与碱反应放出氨气(NH3),上述四种氮肥中不属于铵盐的是_。(3)第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的化学方程式为_。(4)碳酸氢铵(NH4HCO3)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安全的氮肥,但易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和一种液体,有较浓的氨味,试写出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易尿素AgNO3+NH4ClAgCl+NH4NO3NH4HCO3NH3+CO2+H2O(1)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均易溶于水;(2)硫酸铵、氯化铵、硝
40、酸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尿素不属于铵态氮肥;(3)氯化铵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NH4ClAgCl+NH4NO3;(4)较浓的氨味是氨气,所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H3+CO2+H2O。30、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碲化镉可用于制作薄膜太阳能电池,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外墙使用了大量碲化镉发电玻璃。(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镉、碲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碲有多种化合价,Te2O5读作_。(2)碲化镉可由H2Te洛液和CdSO4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_。(3)建筑物上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_能。答案:(1)112.4五氧化二碲(2)H2Te+CdSO4=H2SO4+CdTe(3)电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根据“先读后写”,Te2O5读作五氧化二碲;(2)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H2Te和CdSO4反应生成H2SO4和CdT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Te+CdSO4=H2SO4+CdTe;(3)碲化镉可用于制作薄膜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