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混合运算不含小括号的同级运算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 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学会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教学重点 理解没有括号的同一级计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学会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教学准备小黑板,练习题卡片教 学 设 计增删补改一 复习导入算一算:58-14+6=交流:你还记得这道题是按怎么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学生独立计算。二 展示学习任务1 我能学会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 我知道脱式计算的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3 我能跟同学合作完成练习。三 探究新知教学例1(出示情景图)。1. 理解题意。师:从
2、这幅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 探究方法。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列式计算呢?小组内交流后反馈:上午来了53人,中午走了24人,剩下53-24=29人,下午又来了38人,29+38=67人,这就是下午阅览室的人数。师:我们用两步计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有一种更为方便的方法,我们可以把这两步计算的式子写成一个一步计算的式子,先从53人里面减去走的24人,再加上来的38人,这道题可以写成53-24+38=67。3. 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师说明像53-24+38这样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提问:你还记得以前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先算53-24,得29,再算29+38.
3、)小结:像这样只有加减的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师明确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并板书:53-24+38=29+38=674. 乘除的混合运算顺序。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也学习了除法,知道如何计算乘法和除法,那么乘除法的混合运算怎样计算呢?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是一致吗?出示算题:1535师:这个算式就是乘除法混合运算,只有乘除。那么怎样计算这道题呢?同桌讨论。让学生试着计算,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四 巩固提高完成教材地7页的“做一做”。五 课堂小结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六 快乐挑战你能用这几个数字2、3、4、6、8、12编成乘除法混合的算式吗?要求写
4、出结果哦!(346=2)(答案不唯一)课堂作业:完成课堂同步练习第25页教学反思:课 题混合运算不含小括号的两级运算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进行运算。教学准备小黑板,练习题卡片教 学 设 计增删补改一复习导入说出下面每道算式计算的第一步。632 75-26+18 3574 2449二展示学习任务 1.我知道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我能运用类似的方法,解决其他的问题。3我能理解混合运算的方法,类比迁移解决问题
5、。三探究新知探索混合运算的顺序。1.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师:星期天的跷跷板乐园可热闹了,有许多游玩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多少人在玩呢?(出示情景图)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一个跷跷板上有4个小朋友,一共有3个跷跷板,还有7位小朋友在一旁观看。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回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同桌之间相互讨论,然后请你们说一说。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独立解答。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交流反馈:我先算跷跷板上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所以跷跷板上有43=12(人)再加上旁边的7人,有12+7=
6、19(人)。可以列综合算式为43+7,这个式子先算乘法43等于12,再算加法,加上7等于19.2.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师:同学们真厉害!说了这么多解决方法。其中涉及了乘加的混合运算,大家按照从左往右的的原则书写综合算式。那么是不是乘加混合运算也和加减、乘除一样,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呢?7+43这一道题你能进行计算吗?请大家试着算一算。算完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自己计算的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内交流。师:是先算7加4还是先算43呢?教师明确乘法除法是比加法和减法高一级的运算,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比如乘法和除法、加法和减法,它们都是同级运算。遇到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7、,应先算高一级的运算,再算低一级的运算。那么,现在可以说说这样的算式怎么计算了吗?生:先算43=12,然后7+12=19.师:同学们,请回过头来想一想“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可以用这个综合算式计算吗?为什么?思考:比较43+7的运算顺序和7+43的运算顺序,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当综合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法时,无论乘法在前面还是乘法在后面,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四巩固提升1.完成教材第48页的“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的第46题。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学生发言,教师予以总结)快乐挑战:在里填上合适的数。28-8=46+8=16
8、答案:3 48课堂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第26页教学反思:课 题混合运算含小括号运算第 3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2.理解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意义和作用,会正确运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正确计算顺序。教学难点发现、体会小括号的作用。教学准备小黑板,练习题卡片教 学 设 计增删补改一导入新课1.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吗?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得出结论:15-62是既有乘又有减的两级运
9、算,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结果是3,小明得到的结果是18,说明他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再算乘了。追问:那么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吗?怎么办?(添上小括号。)2.揭示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展示学习任务1.我能掌握还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我会正确的进行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3.我能理解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意义和作用,会正确运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4.我能愉快地跟同学合作探究问题。三探究新知1.出示15-62。师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算式里添上小括号,不管小括号里是加、减还是乘、除,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教师添上小括号:(15-6)2。现在这道
10、题,变成先算什么?(小括号里的15-6)再算什么?你能计算吗?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师生共同交流,先算15-6,在15-6的下面画出横线,在进行计算。(15-6)2 =92 =18提问:如果小明解决的是这道题,他算得对不对?(对),因此,我们在计算混合运算的时候不要像小明一样粗心,一定要先分析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以免计算错误。像这样,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2.教学例3.谈话:77-5,77-427,这两道题,老师给它们加上小括号, 7(7-5),(77-42)7,计算的顺序有没有变化?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出示例题,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试一试。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
11、自主学习并寻找错例。计算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说说你先算的是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同桌相互交流,校对。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9页的“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的第713题。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算式里有小括号,我们应先算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快乐挑战:把下列图形表示的算式列成综合算式。+=参考答案:(+)=课堂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第27页教学反思:课 题解决问题(1)第 4 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两步计算的顺序和方法的掌握。2.通过烤面包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学会用混合运算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进
12、而举一反三地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练习题卡教 学 设 计增删补改一新课导入计算并说明计算顺序。45+9-10= 27-9+12= 362= 3557= 38+5= 273+11=二展示学习任务1.我能熟练掌握两步计算的顺序和方法。2.我能运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探究新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面包吗?我们吃的各种美味的面包都是面包师傅在烤箱里面做出来的。看,我们今天解决的问题,就是与烤面包有关。1.出示例4情景图,提出问题。师:和以往一样,我们先来观察情景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景图,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和问题?请你自己先尝试说一说。2.学生合作解决。(1)思考怎
13、样求出剩下的还要考多少次?(先要知道剩下多少)教师边讲解,边用图形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师:一共烤90个面包,包括已经烤了36个和没有烤的部分,每次能烤9个,是把那一部分平均分?(剩下的)所以,这道题我们要先求剩下的是多少个,然后再把剩下的每9个分一份,就能求出剩下的还要烤多少次。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每次烤9个,烤几次?(2)独立尝试解答例4。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汇报。90-36=54(个)这一步你求的是什么?(没有烤的面包有多少个?)549=6(次)这一步你求的是什么?(剩下的面包还要烤几次?)3.师:刚刚我们分步求得了结果,想一想,
14、可以列综合算式来表示解答过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可以列综合算式,要想先计算90-36,必须加上小括号,然后再算除法。)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90-36)9=549=6(次) 4.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你是怎样检验的?学生交流检验方法。四巩固提高1.完成教材第54页的“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1、2题。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谈谈你们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快乐挑战:在下面的式子中添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75-3=1415+258=5课堂作业:教学反思:课 题解决问题(2)第 5 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
15、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练习题卡教 学 设 计增删补改一温故而知新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89-49)+21 (15+25)8 100-69 8(27-19)二展示学习任务1.我能熟练的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2.我通过学习会更加热爱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三探究新知1.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3题。看图,说说图意。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已知一共有80棵树苗,一年级种了25棵,二年级种了37棵,求剩下多少棵
16、没种?)你能列式解答吗?指名汇报,说说计算的方法。方法一:80-25-37 方法二:80-(25+37)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2.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4题。出示情景图,看图理解题目的意思。可让学生借助画图理解题目的意思。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或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5题。出示计算题,说说每一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进行计算,集体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找出典型错题,集体订正。4.小结:刚才我们求的这两题都是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6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
17、算。2.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7题。让学生仔细读题,说说“购买5个以上,每个优惠1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提问:要解决“李老师本来准备买4个皮球,你认为应该怎样买”?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解决的方案,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提问:买4个合算还是买5个合算,那么你认为李老师应该怎样买?3.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8题。汇报:二(1)班总分是42分,二(2)班是38分,上半场二(1)班得分24分,下半场两个班的得分一样多。求上半场二(2)班得了多少分?提示:要求二(2)班上半场得了多少分,必须知道什么?【二(2)班的总分和下半场的分数】题目中告诉我们二(2)班总分是38分,没有告诉我们下半场的分数,你能求出来吗?指
18、名汇报,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8-(42-24)提问:为什么要加上小括号?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想法。五课堂小结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解答时应注意:从问题入手,弄清最后求什么。哪部分是直接的,哪部分是要先算的,注意正确使用小括号。快乐挑战:小红和小丽共有卡通书68本,小红给小丽5本后,两人本数才相等,两人原各有卡通书多少本?课堂作业:同步练习册教学反思:课 题整理和复习第 6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系统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2.巩固对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掌握。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教学难点系统地梳理知识,
19、归纳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教学准备小黑板,练习题卡教 学 设 计增删补改一、导入新课思考交流,梳理知识。师:今天我们将整理和复习“混合运算”这一单元的内容,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部分知识包含了哪些内容?可以独立思考,可以看书整理,也可以小组讨论,然后请各组代表把学习成果完整清晰地向大家展示。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进行知识梳理。2.学生通过口头交流、网络图、表格等形式汇报展示,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的结果,进行板书: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从左到右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先乘法、后加减法除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先除法 、后加减法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面的解决问
20、题: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混合运算二、展示教学任务1.我会系统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2.我会梳理知识,合理利用所学知识。3.我能更进一步的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顺序。三、探究新知 1.互问互答,检查知识。师:请同桌之间互相出几道本单元学过的综合算式,说一说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把结果计算出来,再让对方检查是否正确,如果错了,指出错在哪里。分别让几组同学演示,比一比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2.解决问题,巩固知识,投影出示花店。(1)从图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康乃馨 3元一枝百合 5元一枝小明想买4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一共需要多少钱?小红带10元钱,两种花各买1枝,还剩多少钱?(2)你能用综合算式解答这两个问题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3)交流方法 34+5=12+5=17(元)想:先求4枝康乃馨要多少钱,再求一共需要多少钱。 10-3-5 10-(3+5) =7-5 =10-8 =2(元) =2(元)说解题思路四、巩固提升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的第14题。五、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有哪些收获,能够简单地吗?(学生自由发言)快乐挑战:学校要开联欢会,要搬10张桌子。一位教师搬1张,两位同学抬1张,现在有一位教师,如果每人只搬一次,需要多少位同学?参考答案:(10-1)2=18(位)课堂作业:同步练习册第29页教学反思: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