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延安市鲁艺学院旧址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69102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安市鲁艺学院旧址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延安市鲁艺学院旧址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延安市鲁艺学院旧址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延安市鲁艺学院旧址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延安市鲁艺学院旧址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景区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延安市建筑设计院时 间:目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名称.11.2项目承办单位.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1.4项目建设地址.1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1.6研究范围.21.7项目建设目标.21.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1.9经济效益分析.21.10研究结论.2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42.1项目建设背景.42.1.1项目资源描述.42.1.2政策背景.62.1.3社会背景.72.1.4经济背景.9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章 项目投资环境.113.1宏观环境分析.113.2延安市状况分析.113.2.1艺

2、术创作空前活跃.113.2.2民间艺术绚丽多姿.123.2.3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较快.133.2.4文化市场日益发展和繁荣.143.2.5艺术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5第四章 项目市场分析研究.224.1综合状况224.2典型旅游项目224.3项目市场情况分析及预测224.3.1需求分析.224.3.2供给分析.234.4门票价格分析及预测.244.5市场分析综述.24第五章 工程方案内容分析与论证.255.1旧址价值.255.2工程建设内容分析.255.2.1旧址景区二期搬迁工程遵循的原则.265.2.2旧址景区二期内居民及厂房的整体搬迁工程.265.2.3景区主干道及其他步道工程.265.2

3、.4景区绿化及防火工程.275.2.5景区广场工程.27第六章 项目建设条件.286.1项目建设条件.286.1.1地形地貌.286.1.2气象条件.286.1.3交通条件.286.1.4基础设施条件.28第七章 方案设计.297.1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97.2项目功能设计.297.3项目建设模式.32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338.1概况.338.1.1评价意义.338.1.2评价依据、范围.338.1.3评价内容.338.1.4评价重点.348.2评价区环境现状.348.2.1大气环境.348.2.2水体环境.348.2.3声学环境.348.2.4生态环境.348.3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4、.348.3.1建筑改造中噪声对区域居民生活及工作的影响.348.3.2工程建设对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48.3.3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和扬尘对环境的影响.358.4评价结论.35第九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369.1本项目开发经营管理机构.369.2项目组织管理指导思想.36第十章 项目节能与劳动安全消防.3810.1节能节水措施.3810.2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8第十一章 项目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3911.1项目的建设管理.3911.2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与控制.39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012.1投资估算.4012.1.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说明4012.1.2其它工程费

5、用和取费标准4012.1.3投资估算4012.1.4投资估算书4112.2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4112.2.1资金筹措4112.2.2资金分年度使用计划4112.3自筹资金来源.41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4213.1财务评价.4213.1.1财务评价基础数据.4213.2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4213.3财务评价结论.43第十四章 不确定性分析.44 14.1盈亏平衡分析.4414.2敏感性分析.44第十五章 结论及建议.4515.1综合结论.4515.2项目建议.45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名称桥儿沟革命旧址景区二期建设项目1.2项目承办单位延安市文物局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本可行性研究报

6、告编制单位为陕西省延安市建筑设计院,乙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证书编号2611142。陕西省延安市建筑设计院法定代表郝生富,高级工程师。1.4项目建设地址延安市城东5公里处桥儿沟镇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延安市发展和计划委员会 延安市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 2005年3月 2、桥儿沟旧址现状总平面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文物法规 4、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5、延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6、延安革命遗址保护条例 7、延安革命旧址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要求 9、项目相关资料以及现场调研的资料1.6研究范围 本报告的工作内容是对桥

7、儿沟革命旧址景区二期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具体是对该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项目投资环境、项目市场分析研究、工程方案内容分析与论证、项目建设条件、方案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评价等内容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论证。1.7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本次建设,使鲁艺桥儿沟革命旧址景区内容得到充实,景区内纪念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周边环境有较大改观。1.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476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2000万元,陈列费用1500万元,其它费用1260万元(包括拆迁费用1000万元)。 本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红色旅游项目贷款。1.9经济效益分析 经计算,本项目

8、投资利润率为28.14%,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9.01%,高于本项目设定的基准值10%,全部投资回收期为6.01年(含建设期2年),本项目财务评价分析可行。1.10研究结论 桥儿沟革命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延安市重点旅游景区之一,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桥儿沟革命旧址景区二期建设项目主要内容为延安时期文化艺术展览馆、延安时期文化艺术名人苑、景园景观、道路、名人苑广场等项目。(2)、实施桥儿沟革命旧址景区二期建设项目可以提升景区的生态环境品位,改善景区的条件。(3)、实施桥儿沟革命旧址改造项目可以促进延安市旅游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延安致力打造中国红色旅游第一

9、目的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重中之重。(4)、实施桥儿沟革命旧址改造项目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效益。因此,实施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项目资源描述(一)位置: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黄河中游、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与榆林地区毗邻,南与铜川、渭南相依,东邻黄河与山西临汾相望,西与甘肃庆阳接壤。共辖一区、十二县,总面积37037平方公里。 桥儿沟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东5公里处桥儿沟村。(二)历史沿革 桥儿沟鲁艺革命旧址,现存窑洞52孔(间),砖木结构瓦房15间,天主教堂一座。 天主教堂始建于1930年,1934

10、年竣工。由西班牙传教士主持修建。教堂面阔14米,进深35米多,高24米,建筑面积约为615平方米。教堂为哥特式建筑,古朴典雅。内部并列两排立柱,为三通廊式。教堂西侧现存窑洞52孔(间),先后建于1929年至1934年。六届六中全会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就居住于此。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此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12人,中央委员5人,党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领导同志40人。 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批准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批判了党内存在着的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关门主义和投降主义的倾向,会议还通过了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

11、与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关于各级党部规则与纪律的决定的等几个组织建设方面的文件,作为党的法规,以健全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全会还对组织机构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1937年1月至1939年2月六中全会旧址天主教堂曾被辟为中央党校礼堂,窑洞为办公室。 为了培养艺术人才,1938年2月,由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等同志联名发起,决定以鲁迅先生的名字命名,创办鲁迅艺术学院,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一所综合性艺术学院,是中国艺术学校的前身。校址最初在延安市北门外,1939年11月迁至桥儿沟。1939年11月28日任命院长吴玉章、副院长周扬

12、,院党总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为宋侃夫。全院设文学系、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课程分必修、专修、选修三大类。1940年改称“鲁迅艺术文学院”。1943年4月,鲁迅艺术文学院并入延安大学,成为延大的一个分院,称鲁迅文艺学院(简称鲁艺)。 1939年8月至1945年10月,利用天主教堂作为鲁迅艺术学院的礼堂。石窑洞分别为“鲁艺”文学系、戏剧系、美术系。学院第三排石窑洞后有5间小青瓦房,是美术系旧址,左起第一间是音乐家冼星海同志旧居。 1940年4月10日,为庆祝鲁艺建校两周年,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鲁迅艺术文学院”校名和“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八字校训。鲁艺将这8个字放大镌刻在院内西面土墙上。 1

13、941年6月,“鲁艺”确立正规学制,成立戏剧、音乐、文学、美术四个部。原有的四个系和五个工作团体依据其性质分属四个部。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鲁艺”大部分领导和骨干教师等30多人都参加了这次座谈会。5月30日,毛泽东亲临鲁艺,对全体教职员工作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重要讲话。 1942年7月,鲁艺组织了反映陕甘宁边区战斗生活的“七七画展”,前往南泥湾展出。 1943年2月9日,鲁艺秧歌队100余人连续在杨家岭、中央党校、文化沟、联防司令部等处表演文艺节目。 1945年11月,“鲁艺”校部迁出桥儿沟,离开延安,到东北解放区继续办学。 鲁迅艺术文学院是我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

14、所培养高级和中级文化艺术人才的学院。在桥儿沟期间先后编排上演了歌剧白毛女;秧歌剧兄妹开荒;戏剧松花江、松林恨以及黄河大合唱等音乐作品。编辑出版了文艺战线、草叶等文艺刊物,组织多次有影响的美术作品展览。据统计,从1938年3月至1945年11月,“鲁艺”共毕业学员685人,其中文学系197人,戏剧系179人,音乐系162人,美术系147人。2.1.2政策背景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发展红色旅游的六大目标,五项任务和八方面内容,延安作为拥有大量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圣地,被确立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的中心,主体形象是“延安

15、精神,革命圣地”,是12个重点旅游区的重要组建部分。根据纲要“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精神,2004年至2007年为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鲁艺学院符合纲要的有关要求,是延安打造红色旅游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重中之重。 2002年,延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城市带动,开放带动,产业支撑”的城市发展战略,实施项目带动作为实践城市带动的重要步骤,在各行各业需要一批重点项目来加快城市建设,同时旅游业作为延安作为沿岸经济新的增长点,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以旅游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长足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实施产业支撑战略的重大举措,也要求在近期内完

16、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1.3社会背景 延安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地,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延安精神的发祥地。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延安革命遗址;1982年国务院公布延安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之一。 鲁艺学院作为延安精品旅游资源之一,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是在建国初期,学院旧址由延安县农机厂占用。1965年,延安县农机厂迁出鲁艺交地方文物部门管理。拨款对其进行全面维修巩固,并积极筹备对外开放展览工作。1969年起,旧址被延安新华陶瓷厂使用并代管

17、。1983年文物部门拨专款对旧址窑洞、砖木结构瓦房进行了抢险维修加固。1987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对天主教堂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加固。1992年4月延安地区行政署办公会议决定,延安新华陶瓷厂分二期从占用旧址迁出,移交文物部门管理。1996年11月,鲁艺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归延安革命遗址。1998年3月,延安市政府办公室决定将延安新华陶瓷厂移交回文物部门的旧址,由延安鲁迅艺术学校使用,并负责保养维修工作。 但是窑洞建筑普遍存在着屋面杂草丛生,漏雨严重,挑檐残破,女儿墙无存;室内抹灰大面积脱落;地面潮湿,青砖铺地破损,部分铺地改为瓷砖或水泥地面;窑面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槛墙青砖风化酥

18、碱严重,部分槛墙现被改为瓷砖贴面。台明砖石交错,杂乱不堪,部分窑洞门窗构建缺失,仅残存部分洞体。 砖木结构瓦房屋面下陷,小青瓦松动,破损严重,屋面漏雨,檐口断裂。室内抹灰大面积脱落,地面潮湿,铺地破损,部分铺地改为瓷砖,外墙面馍会脱落,面砖风化酥碱严重。教堂屋面杂草丛生、漏雨。室内地面铺砖破损,部分改为水泥地面和木地板。面砖局部风化,墙体有不同程度的裂缝。地基下陷,楼体倾斜。 更为严重的是旧址被长期占用,旧址所有建筑均建于三十年代,因年久失修残损状况较为严重,旧址院内及周边环境杂乱同延安革命旧址极不协调,在旧址的绝对保护区内添建有大批违章建筑。 这些现象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加之景区周边环境较

19、差,对鲁艺学院旧址进行改造是延安贯彻实施国家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当务之急,也受到省、市政府和当地人民的高度关注。2.1.4经济背景 近年来,延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同龄经济发展全局,坚持“开放带动、城市带动、产业支撑”发展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延安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2004年,延安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1.76亿元,增长16.8%,财政总收入63.1亿元,增长49.8%,当年增收突破20亿元。旅游业作为第二支柱

20、产业,对第三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继续增强,在北京、南京举办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极大的提高了延安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89.8万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4亿元,分别增长39.1%和38.7%。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当务之急。鲁艺学院作为延安精品旅游资源,亟需改造。2、2005年延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抓住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机遇,依托我市独特优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开发,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将延安建成国内一流的红色旅游城市加强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改善景区环境,提升景点品位。”同时延安市发

21、展重点红色旅游区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已将鲁艺学院纳入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要求改造鲁艺学院,提升景区品位。3、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的需要4、协调景区周边环境的需要第三章 项目投资环境3.1宏观环境分析 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正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十一万六千六百九十四亿元,GDP增长速度达到9.1%。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一千美元,达到1090美元,而这也正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指出进入人均1千美元的阶段,社会的消费结构将会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3.2延安市状况分析延安是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人皆向往的革命

22、圣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艺术创作与演出日趋活跃,文艺舞台更加繁荣;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村文化事业稳步推进;文化市场管理逐步规范,文化产业开发成效显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年加快,民间艺术事业和对外文化交流成果喜人,特色文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全市现有文化行政机构14个,文化事业单位255个。全市文化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385人。其中:艺术表演团体14个,艺术表演场所15个,公共图书馆1 3个,文化馆(艺术馆)15个,文化市场稽查队9个,乡镇文化站189个。文化事业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百花争艳、繁荣发展的新局面。3.2.1艺术创作

23、空前活跃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多年来,延安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依靠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对优秀民族文化不断继承创新,创作出了不少富有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特征的优秀艺术作品。庄稼人把秧歌扭起来、龙吟颂、花香时节等多部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群星奖、牡丹奖、曹禺戏剧奖等全国性的大奖,30多部作品获省级三等以上奖励,在艺术创作领域走在全省的前列。陕北民歌、信天游、大秧歌、陕北说书等在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并登上了大雅之堂。在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方面,也以独特的黄土风情和地方特色蜚声海内外。

24、不少作品和艺术表现形式在一些重大比赛和活动中屡屡获奖。在艺术评论与研究、电视剧制作及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3.2.2民间艺术绚丽多姿延安有美妙绝伦的剪纸、面花,有异彩纷呈的农民画、毛麻绣。有唱不完的信天游,有吹不尽的唢呐曲。有享誉中外的安塞腰鼓,有粗犷豪放的洛川蹩鼓。它们南北有别,东西有派,县与县相异,乡与乡不同。延安的民间艺术博大精深,蕴藏丰富,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全市13个县(区),已有安塞、洛川、延川、富县等四县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腰鼓之乡”、“剪纸之乡”、“民间美术之乡”、“民间绘画画乡”等称号。为了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进一步繁荣延安的民间艺术事业,延安市文化

25、局于1993年提出了“一艺一品”的民间艺术发展战略,要求每个县(区)必须挖掘整理一种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和民间工艺美术品种。截止目前,已挖掘推出了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黄陵抬鼓、吴旗铁鞭舞、子长唢呐、延长梆子、富县飞锣、延川大秧歌、甘泉莲花灯、木兰鼓舞等13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挖掘开发出了剪纸、面花、农民画、毛麻绣、泥塑、熏画、布堆画、豆粘画、石板画、根雕等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民间艺术开发取得的丰硕成果,大大推动了延安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事业的产业化进程。安塞腰鼓先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及建国50周年庆典等大

26、型活动的文艺演出和数十部影视片的拍摄,风靡全国。同时,洛川蹩鼓、宜川胸鼓等也脱颖而出,先后参加了沈阳国际秧歌艺术节、兰州丝绸之路艺术节、建国45周年庆典演出等大型文艺活动,并屡屡获奖,受到高度评价。延安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更是驰名中外。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展出近百次,被中国美术馆及海内外人士收藏的作品数以万计。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成就的民间艺术家。他们多次应邀在全国著名院校参加学术研究或讲学,多人赴美国、法国、日本、奥地利、香港举办展览,并现场表演,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效应。民间艺术的开发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许多农村妇女靠一把剪刀发家致富,成为延安经济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3.2.3社会文化事业发展

27、较快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文化事业投入也持续增加,公共文化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社会文化活动经费支出有了大幅增加。目前,除宝塔区外,12个县均新建或改建了文化馆。除延长县外,12个县(区)均新建或改建了图书馆。同时,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大量兴建,给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文化馆、影剧院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努力开拓业务领域,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充分发挥了文化事业发展主阵地作用。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持续增加,总藏书量接近40万册。图书借阅、信息咨询、读书征文和报告会等业务活动逐步经常化、制度化。从1998年开始,着手恢复农村文化站、室和农村电影队。到2

28、000年,分别恢复了189个和112个,恢复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并能基本正常开展活动。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广场文化也有了很大发展。全市城乡有30多支业余文艺组织和文艺社团相继成立,其中老年文艺团体格外引人注目。各类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文艺节目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喜爱和欢迎。3.2.4文化市场日益发展和繁荣改革开放前,延安的文化市场几乎是空白。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全市文化市场在经历了数次反复后,已形成了以歌舞娱乐场所为主,音像放映出租、桌台球、艺术培训、艺术品经销等为辅的文化市场格局。现有歌舞厅62家,桌台球厅16家,音像零售出租41家,录像放映出租45家

29、,图书批发25家,加上打字复印、工艺美术品加工、销售等,全市各类文化经营单位、摊点近800家,个体及社会投资达3780多万元,安排就业3800多人,年上缴税费600多万元。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了很大比重,成为延安文化市场发展的主力军。3.2.5艺术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80年代中期,延安创建了延安鲁迅艺术学校(1990年前称“陕西省艺术学校延安分校”),是延安唯一的一所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多年来,为延安各条战线培养和输送了上百名艺术专业人才,为延安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996年,学校扩大招生60名,群文、舞蹈专业各30名。创业中的延安鲁迅艺术学校时刻牢记毛主席当年为“鲁艺”题写的“

30、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从严治校,科学办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省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杨尚昆曾为学校题词,来校视察,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艰苦奋斗,革命圣地延安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谱写了新时期贫困地区发展文化事业的光辉一页。迈入新的世纪,跨上新的征程,延安的文化事业正如日之中天,蓬勃发展,阔步向前。在这种经济文化背景下,鲁艺旧址改造、重振鲁艺雄风十分必要。 第四章 延安市旅游项目市场分析研究4. 1综合状况旅游业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重点产业之一,也是陕西省和西安市的支柱产业。延安市作为革命圣地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31、之一,目前已形成“两圣两黄”(即革命圣地延安、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圣地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旅游景区和景点。据统计,2000年延安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8.7万人次,2001年242.6万人次,2002年278.9万人次,2003年280.3万人次,2004年389.9万人次,2005年突破400万人次。4.2典型旅游项目以宝塔山为例,2000年接待43.2万人次,2001年47.8万人次,2002年61万人次,2003年76.6万人次,2004年85万人次,2005年70多万人次。由此预计,延安红色旅游项目发展前景很大。4.3项目市场情况分析及预测4.3.1需求分析1、总体分析

32、按每年4月至10月接待人次占全国的80%以上,11月至次年3月接待人次占全年比重的20%左右。随着国家大力实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可以预测以后接待国内外游客的人数将会不断增加。所以鲁艺学院旧址改造十分必要,发展前景十分美好。2、项目自身优势分析(1) 政府对项目的关注 由于本项目的改造对延安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政府给予了特殊的关注。(2) 通过市场调研及前期工作,已累计大量潜在客户。通过项目大量的前期相关工作及有关市场调查,延安市很多居民对项目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其中包括政府公务人员、学校等事业人员、企业高层及管理人员、个体经营者等等。目前,本项目已积累大量潜在客户。3、鲁艺学院2006-2

33、015年游客分析预测如下:序号年份游客数量预测值(人)120060220070320085000004200945000052010450000620114950007201254450082013598950920146588451020157247294.3.2供给分析1、市场供给 从市场供给来看,红色旅游项目的发展态势良好,其中,重要因素为价格定位、意义定位。而营销打造技巧也对项目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2、项目自身优势(1) 顺应国家红色旅游政策导向(2) 项目意义优势4.4门票价格分析预测1、市场价格 通过对延安市红色旅游项目的调查,发现红色旅游项目的市场价格定位一般在30元左右,故以此

34、为依据,确定鲁艺学院旧址门票价格。2、项目门票价格分析预测 通过大量分析论证及市场比较法的运用。本项目意义重要,品质优秀,故项目价格定位为 30元,实际测算中近期采用这一价格,几年后采用考虑经济增长因素后的价格。4.5市场分析综述 通过对延安市场基本项目的需求分析、供给分析、销售价格分析,项目在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前提下,操作空间大,风险小或基本无风险。第五章 工程方案内容分析与论证5.1旧址价值 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 延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地,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延安

35、精神的发源地。 1982年,国务院又将延安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随着全国重点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教育示范基地的开放,近年来的海内外人士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的人数日趋增多,每年均有近百万人到此参观,这使得延安革命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延安城区现共有革命旧址130处,素有“革命博物馆城”之称,1962年国务院公布延安革命旧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桥儿沟革命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延安革命遗址。 桥儿沟不仅是鲁艺学院旧址,也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旧址。作为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在这里曾经产生了“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兄妹开荒”等等一些至今仍然

36、有着深远意义的文艺作品,他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也始终将被后人记取。5.2工程建设内容分析桥儿沟革命旧址二期建设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 旧址二期建设工程内居民及厂房的整体搬迁工程。2. 延安时期文学艺术展览馆工程。3. 景区二期建设工程主干道及其他步道工程。4. 景区二期建设工程绿化及防火工程。5. 景区二期建设工程展览馆门前广场工程。5.2.1 搬迁工程遵循的原则(1)严格执行中、省级地方颁布的城市建设拆迁管理法规、政策,确保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2)坚持积极稳妥、妥善安置、区别对待的原则,积极合理的安排好居民安置及厂房搬迁。(3)及时、足额兑付搬迁、拆迁补偿安置费用

37、。5.2.2景区主干道及其他步道工程道路工程设计原则(1)行车干道必须满足旅游景点交通的规划要求,旅游步道应充分考虑方便有人接近景区景点和观瞻的要求。(2)道路设计应结合现状道路。(3)在道路及旅游步道设计中要考虑雨水收集系统及排放设施。5.2.3景区绿化及防火工程景区绿化及防火工程设计原则(1)设计的绿化树木、草中应以适应黄土高原生长的为准。(2)林木滴灌及防火应按一套系统考虑,即在干旱使系统发挥补水功能,在发生火灾时发挥灭火作用。 5.2.4展览馆门前广场工程广场工程设计原则:(1)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形成新的观景场所,提高观瞻性品位和广场的功能。(2)设计应致力解决好现有交通“瓶颈”问题,

38、避免旅游高峰期给城市交通造成压力。(3)广场设计充分考虑使用当地建筑材料,降低工程成本。第六章 项目建设条件6.1项目建设条件6.1.1地形地貌延安市位于陕北高原中部,地形以黄土梁状丘陵为主,相对高度60-200米左右。6.1.2气象条件 项目所在地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冷热干湿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特点是:春季多风,夏季暖热,秋季富雨,冬季干旱。6.1.3交通条件 作为旅游资源,延安现有通往北京、西安、太原的民航班机,铁路方面神-延线、西-延铁路全线贯通,公路方面昼夜均有班车直达西安、黄陵、铜川、榆林等及沿线各地,近年来,延安客运业得到长足发展,运输能力荷载较强。6.

39、1.4基础设施条件 桥儿沟革命旧址位于延安桥儿沟内,各类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较好,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第七章 方案设计7.1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本着发扬鲁艺精神、弘扬鲁艺文化,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纳入“红色旅游”线路的目的,对鲁迅艺术学院进行旧址改造,规划的原则为:1、尊重历史的原则2、可持续发展原则3、体现人文精神原则4、继承弘扬其精髓原则以此为指导,保证与一期已维修旧址风貌相协调,改善遗留旧址区内环境,增加延安时期文化艺术(鲁艺艺术)展览馆,以及体现延安时期的文化艺术休闲区,来达到教育后人,传承鲁艺精神的目的。7.2项目功能设计方案一说明:现状见附图:由南向北依次为:工作人员住房、办

40、公用房、文学系、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并且形成五个院落。为了更好的保护遗址并改善其环境,特对五个院落进行规划,在不失原有风貌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1、建筑 1)、在入口西侧处设置公共厕所,方便市民以及参观者的使用。 2)、在A区增加售票室、遗址保护区工作人员办公室,导游接待室等,在对遗址的保护的同时增加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在遗址保护区D区内增加鲁迅艺术学院陈列馆。为了更好与周边建筑相融合,在朝向上遵从当地的建筑肌理,在建筑立面方面采用陕北窑洞的建筑符号,建筑色彩上以灰色调为主,配有土黄的点缀。2、交通 遗址保护区内以步行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通过道路到达各遗址建筑。道路设计为青砖铺地,保留原有的风貌,并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