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础工程教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65044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工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基础工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Foundation Engineering 基 础 工 程 教 案 课程归属: 交通学院 教学课时: 28学时 适用专业: 土木工程 教案作者: 程国勇 基础工程教案 (No. 01) 课题:绪论、线性弹性地基模型、非线性弹性地基模型、地基的柔度矩阵和刚度矩阵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发展方向,说明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掌握三种线性弹性地基模型及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并了解它们的柔度矩阵。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 三种线性弹性地基模型及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 难点: 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的柔度矩阵。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三种线性弹性地基模型及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及它们的柔度矩阵。 讨论:何谓地基模型。 研究:三种线性弹性地基模型及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的柔度矩阵。   四、  教学过程 1. 讲解文克勒地基模型。(15min) 2. 讲解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15min) 3. 讲解分层地基模型。(10min) 4. 讲解非线性弹性地基模型。(20min) 5. 讲解地基的柔度矩阵和刚度矩阵的概念。(10min) 6. 讲解三种线性弹性地基模型及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的柔度矩阵。(20min)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 最常用、最简单的线弹性地基模型有哪几种? 基础工程教案 (No. 02) 基础工程教案 (No. 02) 课题:地基模型概述、地基模型参数的确定、地基模型的选择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不同的地基模型,了解合理的选择地基模型对基础设计的重要性。 掌握地基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掌握地基模型的选择原则。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地基模型参数的确定,地基模型的选择原则。 难点:握地基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地基模型参数的确定,地基模型的选择原则。 讨论:非线性弹性地基模型的参数及其确定方法。 研究:几种曲线的线性变换及参数确定法。   四、  教学过程 1. 概述选择地基模型对基础设计的重要性(10min) 2. 讲解文克勒地基模型中基床系数k的确定。(15min) 3. 讲解几种曲线的线性变换及参数确定法(双曲线、指数曲线)。(15min) 4. 举例分析计算参数。(10min) 5. 讲解进行地基模型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20min) 6. 讲解地基模型的选择原则。(20min)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非线性弹性地基模型的参数及其确定方法? 计算题:计算地基的基床系数。 基础工程教案 (No. 03) 课题:浅基础概述、浅基础的类型及基础的埋置深度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地基基础设计,了解浅基础的分类, 掌握几种浅基础类型,了解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浅基础的类型。 难点: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浅基础的类型,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讨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区别。 演示:几种浅基础的分类图片。   四、  教学过程 1. 浅基础概述。(10min) 2. 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10min) 3. 讲解几种浅基础类型。(15min) 4.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几种浅基础。(10min) 5. 讲解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15min) 6. 具体分析各种影因素对基础埋深的影响。(30min)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何谓补偿基础? 地基基础设计原理是什么? 基础工程教案 (No. 04) 课题: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及验算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及验算,掌握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地承载力的确定及验算。 难点:地承载力的确定及验算。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地承载力的确定及验算。 讨论:何谓软弱下卧层?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的要素。 计算: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地基基础设计。   四、  教学过程 1. 讲解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10min) 2. 讲解地基基础设计的技术要求。(10 min) 3. 讲解地基基础设计的三种表达式。(20min) 4. 持力层承载力验算。(15min) 5.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15min) 6. 举例计算说明如何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20min)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何谓软弱下卧层?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的要素 计算题:确定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及设计值。 验算地基承载力。 基础工程教案 (No. 05)  课题: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地基的变形验算,地基的稳定性验算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础底面尺寸的确定方法,掌握地基允许变形值的分类及计算方法, 了解地基的稳定性验算。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础底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难点:地基允许变形值的分类及计算方法。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础底面尺寸的确定方法,地基允许变形值的分类及计算方法。 讨论: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演示:地基变形特征的类型的图片。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表。   四、  教学过程 1. 讲解轴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底面尺寸确定。(15min) 2. 讲解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底面尺寸确定。(20min) 3. 用例题计算讲解基础底面尺寸确定。(15min) 4.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地基变形特征的类型,并进行讲解。(15min) 5.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表,并进行讲解。(15min) 6. 讲解地基的稳定性验算。(10min)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变形控制特征有哪些? 计算题:计算基础底面尺寸。 基础工程教案 (No. 06) 课题: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 理解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概念。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 难点: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讨论: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 演示:建筑物因不均匀沉降破坏的图片。 沉降缝构造示意图。   四、  教学过程 1. 讲解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概念。(10min) 2. 讲解上部结构刚度对共同作用的影响。(15min) 3. 讲解地基土性质与计算模型的影响。(15min) 4. 讲解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建筑措施。(10min) 5.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建筑物因不均匀沉降破坏的图片。(10min) 6.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沉降缝构造示意图。(10min) 7. 讲解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结构措施。(10min) 8. 讲解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施工措施。(10min)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由于地基不均匀变形引起的建筑物裂缝有什么规律? 基础工程教案 (No. 07) 课题:浅基础结构设计概述、刚性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浅基础结构设计的常规设计方法,了解今后地基基础设计的发展方向, 掌握刚性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刚性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 难点:刚性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的构造要求和设计计算步骤。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刚性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的构造要求和设计计算步骤。 讨论:地基反力分布假设有哪些?其适用条件各是什么? 演示:墙下条形基础的验算截面图片。 墙下条形基础计算简图及配筋图。   四、  教学过程 1. 讲解浅基础概念。(5min) 2. 讨论地基反力分布假设。(5min) 3. 讲解刚性基础的设计原则、构造要求及设计计算步骤。(10min) 4. 用例题计算讲解刚性基础的设计计算步骤。(10min) 5. 讲解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原则、构造要求及设计计算步骤。(15min) 6.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墙下条形基础的验算截面图片。(5min) 7.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墙下条形基础计算简图及配筋图。(5min) 8. 用例题计算讲解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计算步骤。(5min) 9. 讲解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计算及设计构造要求。(15min) 10. 用例题计算讲解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计算步骤。(15min)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计算题: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 基础工程教案 (No. 08) 课题:柱下条形基础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柱下条形基础的受力特点,掌握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 难点:基础梁的纵向内力计算。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基础梁的纵向内力计算,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和设计计算步骤。 讨论:倒梁法计算柱下条形基础的过程和适用条件? 演示:倒梁法计算图图片。 文克勒地基上的基础梁计算图。 长梁的挠度、转角、弯矩、剪力分布图。   四、  教学过程 1. 讲解柱下条形基础的受力特点。(15min) 2. 讲解基础梁的纵向内力计算。(15min) 3.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倒梁法计算图图片。(10min) 4. 用例题计算讲解倒梁法计算基础梁的内力。(10min) 5.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文克勒地基上的基础梁计算图,长梁的挠度、转角、弯矩、剪力分布图。(5min) 6. 用例题计算讲解用地基梁解析法计算基础梁。(5min) 7. 总结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计算步骤。(15min) 8. 讲解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15min)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如何区分无限长梁和有限长梁? 计算题: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 基础工程教案 (No. 09) 课题: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的设计方法,并了解它们的构造要求。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筏板的内力计算。 难点: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内力计算。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的构造要求和设计计算步骤。 讨论:有限单元法计算弹性地基梁与弹性地基板内力与变形的主要步骤? 四、  教学过程 1. 讲解柱下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的节点荷载的初步分配(10min) 2. 讲解筏板基础的地基承载力验算。(10min) 3. 讲解到楼盖法和刚性板条法计算筏板内力。(10min) 4. 讲解筏板基础的构造与基本要求。(15min) 5. 讲解箱形基础的构造与基本设计要求。(15min) 6. 箱形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及步骤。(15min) 7. 箱形基础的截面设计和强度验算。(15min)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有限单元法计算弹性地基梁与弹性地基板内力与变形的主要步骤。 基础工程教案 (No. 10)  课题:桩基础概述、桩的类型及施工工艺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桩基础的发展及桩的类型及施工工艺, 掌握竖向荷载下桩基础承载力的确定。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竖向荷载下桩基础承载力的确定。 难点:竖向荷载下单桩的荷载传递和荷载—沉降特性。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竖向荷载下桩基础承载力的确定,桩的类型及施工工艺。 讨论:各类桩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演示:沉管灌注桩与夯扩桩的施工顺序图片。 单桩静荷载试验装置图。 四、  教学过程 1. 讲解桩基础概述。(10min) 2. 讲解桩的分类。(10min) 3.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沉管灌注桩与夯扩桩的施工顺序图片。(10min) 4. 讲解各类桩的主要特点。(10min) 5. 讲解竖向荷载下单桩的荷载传递和荷载—沉降特性。(10min) 6.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单桩静荷载试验装置图。(10min) 7. 讲解竖向荷载下单桩承载力的确定。(10min) 8. 用例题计算说明竖向荷载下单桩承载力的确定。(10min)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桩土体系荷载传递的基本方程及基本解答。 计算题:进行单桩承载力验算。 基础工程教案 (No. 11)  课题:桩基础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竖向荷载下桩基础承载力的确定,桩基沉降计算,负摩阻力的计算。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竖向荷载下桩基础承载力的确定,桩基沉降计算。 难点:桩基沉降计算,负摩阻力的计算。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竖向荷载下桩基础承载力的确定,桩基沉降计算,负摩阻力的计算。 讨论:负摩阻力产生的机理?桩基的抗拔承载力如何计算? 演示:桩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图。 桩的正、负摩阻力图。 四、  教学过程 1. 讲解群桩效应的基本概念。(5min) 2. 讲解分项群桩效应系数法确定群桩的承载力。(15min) 3. 讲解群桩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15min) 4.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图。(5min) 5. 讲解负摩阻力产生的机理。(15min) 6. 讲解桩基沉降计算。(15min) 7. 举例计算桩基础等效沉降系数。(10min) 8. 讲解控制复合桩基设计的基本概念。(10min)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负摩阻力产生的机理。 计算题:进行桩基础等效沉降系数计算。 基础工程教案 (No. 12)  课题:水平荷载下的桩基础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弹性单桩、单排桩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 了解单桩水平静荷载试验确定水平承载力。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基桩内力和位移的计算。 难点:地基系数及其分布规律,弹性单桩、单排桩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基桩内力和位移的计算,弹性单桩、单排桩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 讨论:刚性桩和弹性桩有什么受力变形特性。 演示:桩水平静载试验装置示意图。 地基系数的几种分布形式图。 四、  教学过程 1. 讲解单桩水平静荷载试验确定水平承载力。(20min) 2. 讲解基桩内力和位移的计算的概念。(10min) 3.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地基系数的几种分布形式图。(10min) 4. 讲解单桩、单排桩和多排桩的概念。(10min) 5. 讲解桩的计算宽度。(20min) 6. 讲解刚性桩和弹性桩的概念及受力变形特性。(20min)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桩的计算宽度如何规定? 计算题:弹性单桩的内力及位移计算。 基础工程教案 (No. 13)  课题:水平荷载下的桩基础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弹性多排桩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弹性多排桩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 难点:竖直对称多排桩的计算。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弹性多排桩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 讨论:单桩桩顶刚度系数如何规定。 演示:多排桩的受力变形图。 四、  教学过程 1. 讲解多排桩的概念。(10min) 2. 讲解单桩桩顶刚度系数的确定。(15min) 3. 讲解竖直对称多排桩的计算公式及推导。(15min) 4.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多排桩的受力变形图。(10min) 5. 讲解低承台桩的承台作用计算。(15min) 6. 讲解承台位移计算。(15min) 7. 举例计算说明桩顶作用力计算。(10min)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单桩桩顶刚度系数如何规定? 计算题:进行桩顶作用力计算。 基础工程教案 (No. 14)  课题:桩基础设计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桩型选择原则, 掌握基桩几何尺寸的确定计算,确定桩数及其平面布置,掌握承台的设计和计算。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基桩几何尺寸的确定计算,确定桩数及其平面布置。 难点:承台的设计和计算。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基桩几何尺寸的确定计算,承台的设计和计算。 讨论:何谓群桩效应。 演示:承台抗冲切计算图片。 四、  教学过程 1. 讲解桩型的选择原则。(10min) 2. 讲解基桩几何尺寸的确定方法。(10min) 3. 讲解桩数的确定及其平面布置方法。(10min) 4. 讲解桩身强度验算。(15min) 5. 讲解承台的正截面抗弯计算。(15min) 6.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承台抗冲切计算图片。(10min) 7. 讲解承台抗冲切计算。(10min) 8. 讲解承台斜截面抗剪计算及承台局部受压计算。(10min)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何谓群桩效应?单桩承载力和群桩中一根桩的承载力有何不同?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