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第二节 第1课时 合金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第二节 第1课时 合金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年级:
姓名:
- 11 -
第1课时 合金
课程目标
素养目标
1.了解合金的含义及特性。
2.了解铁合金、铝合金的分类、组成和用途。
3.掌握铝及其氧化物的重要性质。
1.宏观辨识:通过了解常见合金的组成和结构,全面认识合金的特征和性能。
2.科学态度:根据不同合金的具体性能,正确选用金属材料,以便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2页
一、合金
1.合金的概念和特性
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性能
硬度
硬度一般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
熔点
熔点一般低于它的成分金属
与纯金属材料相比,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能
2.常见合金
(1)铁合金。
(2)铝合金。
硬铝是一种常见铝合金,其成分含Al、Cu、Mg、Mn、Si。它的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
(3)铜合金。
3.新型合金(根据用途可分为)
二、铝和铝的氧化物
1.铝与氧气的反应
(1)现象:铝箔熔化,失去金属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2)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
(3)通常情况下,铝不用密封保存,因为铝在空气中易形成氧化铝保护膜,阻止了铝的继续氧化。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铝分别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对比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管中 有气泡冒出,铝片慢慢溶解;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爆鸣声
化学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离子方程式
2Al+6H+===2Al3++3H2↑
2Al+2OH-+2H2O===2AlO+3H2↑
3.氧化铝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
[牛刀小试]
1.合金有许多特点,如Na—K合金为液体,而Na和K的单质均为固体。据此试推测生铁、纯铁、碳三种物质熔点最低的是( )
A.纯铁 B.生铁
C.碳 D.无法确定
解析: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大,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低;生铁是铁碳合金,其熔点应比碳和铁的熔点低。
答案:B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7,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解析:因为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1,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而今产生H2的体积比:<<1,所以反应的情况为铝过量,盐酸不足;铝不足,氢氧化钠过量。
答案:B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3页
要点一 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典例1] 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明矾 B.硬铝
C.生铁 D.青铜
(2)根据下表中四种金属的熔、沸点:
金属
Na
Cu
Al
Fe
熔点/℃
97.8
1083
660
1535
沸点/℃
883
2567
2467
2750
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________。
①Cu与Na ②Fe与Cu ③Fe与Na ④Al与Na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镁铝合金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的结果是________。
A.没有沉淀物生成
B.只有氢氧化铝沉淀生成
C.只有氢氧化镁沉淀生成
D.有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沉淀生成
[答案] (1)A (2)B (3)C
(1)合金的组成
①合金中一定有金属元素,也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②合金一般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
(2)合金的性质
①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的低。
②合金在硬度、密度、强度以及其他一些机械性能上要优于成分金属。
③合金具有金属特性,如导热、导电性。
④合金中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变。
[题组训练]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硬铝 B.黄铜
C.钢铁 D.水银
解析:硬铝是铝、铜、镁、锰等形成的合金;黄铜是铜锌合金;钢是铁碳合金;而水银是纯净的汞单质。
答案:D
2.对于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见的铜合金是青铜和黄铜
B.合金与各组分金属相比一般具有更低的熔点
C.钢是铁和碳的合金,生铁则是纯铁
D.合金与各组分金属相比一般具有更大的硬度
解析:生铁是含碳量比钢更高的铁和碳的合金。
答案:C
要点二 金属材料的选用
1.正确使用金属材料的几个方面
2.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的一般思路
(1)金属的性质决定其主要用途,在选用材料时应首先考虑其性质与用途的一致性。
(2)所选材料的强度、机械性能、外观、加工难度等主要从金属的物理性质考虑,如密度、硬度、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强度等。
(3)材料的稳定性、日常维护应从其化学性质考虑,如在空气、水、酸、碱、盐环境的化学稳定性及耐腐蚀性等。
(4)材料的经济性,如价格,应从原料的储量、开采与冶炼难度等方面考虑。
3.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
(1)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
(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意义是减少垃圾量,防止污染环境且缓解资源短缺的矛盾。
[典例2] 化学行业把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金属材料的用途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A.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
B.制造飞机——硬度大而密度小
C.制造保险丝——硬度大
D.制造盛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
[答案] C
[题组训练]
3.选择不锈钢作为家用炊具,主要是因为( )
A.耐酸碱腐蚀、不易生锈、美观、导热性能好
B.含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价格比纯铁制品便宜
D.更容易加工成型
解析:不锈钢是含有镍、铬元素的铁合金,主要成分还是铁;不锈钢耐腐蚀性很强,但不锈钢并不是比纯铁制品价格便宜,也不易加工成型。
答案:A
4.选用金属材料时,以下方面需要考虑的是( )
①主要用途 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③价格 ④加工难度 ⑤日常维护 ⑥对环境的影响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全部
解析:在选用材料时要综合考虑所选材料的性能、价格、加工难度、日常维护、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从众多材料中选取合适者。
答案:D
要点三 铝与酸、碱液反应生成H2的量的关系
1.反应原理
2.量的关系
(1)定量关系
(2)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体积关系归纳:
反应物的量
产生H2的体积关系
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1
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不足量的盐酸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
[典例3]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2,则加入的铝粉质量为( )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解析] 由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若两份等质量的Al都完全反应时,生成H2的量相等,消耗HCl与NaOH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实际上HCl、NaOH同为0.3 mol,且已知生成H2的体积比为1∶2,所以发生反应时分别为HCl不足,Al过量;NaOH过量,Al不足。与0.3 mol HCl完全反应的Al的质量为2.7 g,则由生成H2的体积比为1∶2可知,反应的Al的质量之比也为1∶2,即与NaOH溶液反应的Al的质量为5.4 g。
[答案] A
[题组训练]
5.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盐酸,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烧碱。若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粉的质量比为( )
A.1∶1 B.2∶3
C.3∶2 D.1∶6
解析:由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当盐酸、烧碱溶液足量,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H2,则消耗的铝粉是一样多的。
答案:A
6.铝是典型的两性金属,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在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铝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都是________,还原剂都是________。
(2)1 mol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在相同状况下比值为________,消耗氯化氢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 mL 4.0 mol·L-1的盐酸和100 mL 4.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向两个烧杯中都加入5.4 g铝粉,在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
解析:由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
①1 mol铝消耗3 mol氯化氢,生成 mol氢气;
②1 mol铝消耗1 mol氢氧化钠,生成 mol氢气。
③5.4 g(即0.2 mol)铝与0.4 mol盐酸(不足量)反应时,生成氢气0.2 mol;
④5.4 g(即0.2 mol)铝与0.4 mol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反应时,生成氢气0.3 mol。
答案:(1)由0价变为+3价 铝 (2)1∶1 3∶1 (3)2∶3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5页
1.铝镁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
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强度高
解析: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的导电性需较弱,否则易触电。
答案:B
2.足量的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的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 )
A.氯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氯化钠溶液与铝不反应,可排除A项;NaOH溶液、稀硫酸、稀盐酸均可与Al反应产生氢气,其对应关系分别为2NaOH~2Al,3H2SO4~2Al,6HCl~2Al,故与相同质量的铝发生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少。
答案: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l2O3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它不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
B.因为Al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
C.Al2O3能跟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
D.Al2O3能跟强的酸碱溶液反应
解析:虽然Al2O3难溶于水,但是加热Al(OH)3发生的反应:2Al(OH)3Al2O3+3H2O,Al2O3和Al(OH)3中Al的化合价相同,所以Al2O3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没有因果联系。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强酸、强碱反应。
答案:D
4.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熔点/℃
密度/(g·cm-3)
硬度(金刚石为10)
导电性(银为100)
某合金
2 500
3.00
7.4
2.3
铁
1 535
7.86
4.5
17
还知该合金耐腐蚀、强度大。从以上性能看,该合金不适合做( )
A.导线 B.门窗框
C.炉具 D.飞机外壳
解析:由于该合金的硬度较大且耐腐蚀,所以可以用作门框、炉具和制造飞机的材料,但由于其导电性差,所以不适合做导线。
答案:A
5.历史上金、银、铜主要是作为货币金属或装饰品被应用。
(1)金、银、铜常被作为钱币流通,从化学角度来看,主要是利用它们的________。
A.硬度适中
B.密度适中
C.在自然界里都可得到纯净的单质
D.不活泼性
(2)一位收藏者有一枚表面是黑色,且有少量绿色锈状物的货币,这肯定是____币,黑色物质是________,形成这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色物质是________,这枚金属币的真面目为________色。另外一枚是闪闪发光的黄色金属币,它肯定是________币,表面一直未被氧化的原因是________。
(3)不法分子有时用铜锌合金制成假金币行骗。下列方法中能有效鉴别其真假的是________。
A.观察颜色
B.查看图案
C.用手掂量轻重
D.滴一滴硝酸在金属币的表面,观察现象
解析:(1)金、银、铜都属于不活泼金属,易加工,因此,在历史上都曾经用作货币。(2)铜稳定性略微差一些,容易与氧气等物质反应而“生锈”。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在空气中更稳定。(3)有些假金币外形逼真,看上去也是“金光闪闪”,密度和真金币差不太多,手不太容易掂出来。假金币中的Zn、Cu均可与硝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而Au不与硝酸反应。
答案:(1)D (2)铜 氧化铜
2Cu+O2===2CuO Cu2(OH)2CO3 红 金 金不活泼,不易被氧化 (3)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