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考数学总复习 排列的概念学案 新人教A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排列的定义和排列数公式,了解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应用排列数公式计算、化简、求值。
二、预习内容
1.一般的,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表示。
3.排列数公式A ;
4.全排列: 。
A 。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排列、排列数的定义;掌握排列数公式及推导方法;
2. 能用“树形图”写出一个排列问题的所有的排列,并能运用排列数公式进行计算。
3.通过实例分析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总结数学规律,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排列的定义、排列数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排列数公式的推导
二、学习过程
合作探究一: 排列的定义
问题
(1)从红球、黄球、白球三个小球中任取两个,分别放入甲、乙盒子里
(2)从10名学生中选2名学生做正副班长;
(3)从10名学生中选2名学生干部;
上述问题中哪个是排列问题?为什么?
概念形成
1、元素: 。
2、排列: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 排成一列,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说明:(1)排列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① ②按一定的 排列(与位置有关)
(2)两个排列相同的条件:①元素 ,②元素的排列 也相同
合作探究二 排列数的定义及公式
3、排列数: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个元素中取出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表示
议一议:“排列”和“排列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排列数公式推导
探究: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排列数是多少?呢?呢?
()
说明:公式特征:(1)第一个因数是,后面每一个因数比它前面一个少1,最后一个
因数是,共有个因数;
(2)
即学即练:
1.计算 (1); (2) ;(3)
2.已知,那么
3.且则用排列数符号表示为( )
. . . .
例1. 计算从这三个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数,并写出所有的排列。
解析:(1)利用好树状图,确保不重不漏;(2)注意最后列举。
解:
变式训练:由数字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并写出所有的排列。
5 、全排列: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个不同元素的 。
此时在排列数公式中, m = n
全排列数:(叫做n的阶乘).
想一想:由前面联系中( 2 ) ( 3 )的结果我们看到,和有怎样的关系?那么,这个结果有没有一般性呢?
排列数公式的另一种形式:
另外,我们规定 0! =1 .
想一想:排列数公式的两种不同形式,在应用中应该怎样选择?
例2.求证:.
解析:计算时,既要考虑排列数公式,又要考虑各排列数之间的关系;先化简,以减少运算量。
解:
点评:(1)熟记两个公式;(2)掌握两个公式的用途;(3)注意公式的逆用。
思考:你能用计数原理直接解释例2中的等式吗?(提示:可就所取的m个元素分类,分含某个元素a和不含元素a两类)
变式训练:已知,求的值。
三、反思总结
1、 是排列的特征;2、两个排列数公式的用途:乘积形式多用于 ,阶乘形式多用于 或 。
四、当堂检测
1.若,则 ( )
2.若,则的值为 ( )
3. 已知,那么 ;
4.一个火车站有8股岔道,停放4列不同的火车,有多少种不同的停放方法(假定每股岔道只能停放1列火车)?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列各式中与排列数相等的是( )
(A) (B)n(n-1)(n-2)……(n-m) (C) (D)
2.若 n∈N且 n<20,则(27-n)(28-n)……(34-n)等于( )
(A) (B) (C) (D)
3.若S=,则S的个位数字是( )
(A)0 (B)3 (C)5 (D)8
4.已知,则n= 。
5.计算 。
6.解不等式:2<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