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64696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6.0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作业湘教版必修3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作业湘教版必修3 年级: 姓名: - 7 -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建议用时:40分钟) 我国国家林业局透露,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沙化土地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 436 km2转变为目前的年均净减少1 717 km2。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常见的荒漠化类型是(  ) A.喀斯特荒漠化   B.水蚀荒漠化 C.风蚀荒漠化 D.盐渍荒漠化 2.形成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C 2.D [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力大,最常见的荒漠化类型是风蚀荒漠化,选C。第2题,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这是其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世界上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等的控制;二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高大山地等阻挡,水汽难以进入。] 发菜贴于荒漠植物的下面,因其形如乱发,颜色乌黑,得名“发菜”,是一种藻类植物,其营养价值并不很高。但因发菜与“发财”谐音,迎合了部分食客的心理,造成发菜的市场价格非常高。在挖取发菜时,需要连牧草草根一并挖起。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单在内蒙古因采挖发菜而沙化的草场面积已经相当于两个香港,使之成为荒漠化的一个重灾区。据此完成3~4题。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除了挖取发菜外,还有(  )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樵采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关于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 3.D 4.C [第3题,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第4题,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深居内陆、距海远,使得本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强盛,沙漠、戈壁广布。]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5~6题。 5.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6.修筑梯田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 A.形态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 5.B 6.A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梯田田埂的延伸方向一般与等高线平行,才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梯田的修筑明显地改变了山坡的形态。在坡地上,按等高线修梯田,将坡地改为层层平地进行耕作,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也有利于水土保持。]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7~8题。 7.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 A.旱作农业区——减少用水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干旱地区——多打机井,加大开发水源力度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8.下列属于防沙工程措施的是(  ) A.育草封沙 B.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C.建造农田防护林网 D.设置沙障工程 7.D 8.D [第7题,旱作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不是单纯减少用水数量;草原牧区要合理放牧,保护湿地、草地资源;干旱地区,植树种草,保护环境,保护性开发地下水资源;农作区,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第8题,A、B、C三项都不属于工程措施。] 9.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图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____________,干旱程度____________。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地区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__的长期丧失。 (3)简述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解析] 第(1)题,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且周围山岭环绕,故降水少,气候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由于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故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递减,干旱程度则不断增强。第(2)题,根据“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来看,荒漠化的发展最终结果是土地生产力不断下降。第(3)题,本区荒漠化的扩展主要从人为原因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和过度用水等方面分析。第(4)题,治理措施针对原因入手,从恢复植被和保护水资源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干旱 递减 增强 (2)土地生产力 (3)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4)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封沙禁牧、禁止樵采;④保护并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⑤控制人口增长、生态移民。 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市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回答10~12题。 10.我国土地石漠化问题严重的地区主要是 (  ) A.西南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南方丘陵地区 11.贵州省土地石漠化问题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 ②植被破坏严重 ③人口多、耕地少 ④降水较多,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地表侵蚀作用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防治土地石漠化的关键措施是 (  ) A.植树造林 B.调整农村生活能源结构 C.实施农业工程 D.生态移民 10.A 11.C 12.A [第10题,根据统计图可以发现,广西、贵州、云南的石漠化土地面积较大,说明我国西南地区土地石漠化问题较严重。第11题,根据贵州省的地理环境特点,可推断出土地石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口多、耕地少,植被破坏严重等。第12题,植被破坏是土地石漠化的主要原因,则植树造林是防治土地石漠化的关键措施。] 13.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与黄土高原、沙漠区、寒漠区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面是贵州某地小流域石漠化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二 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三 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省区。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_______以上地区,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________以下地区;极强度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_______。 (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 (4)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解析] 第(1)题,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故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为我国喀斯特石漠化主要分布区。第(2)题,读材料一中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可知,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35°以上地区,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10°以下地区,极强度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10°~30°。第(3)题,读材料二中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可知,石漠化在南坡最为严重。主要原因是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多雨,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到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侵蚀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第(4)题,读材料三中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可知,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量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治理措施主要考虑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 [答案] (1)云南、贵州、广西等 (2)35° 10° 10°~30° (3)南坡。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多雨,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到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侵蚀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 (4)人为原因: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石漠化严重,逐步形成经济贫困地区。 治理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