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漫谈 姓 名: 学 号: 081170400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 校:周口广播电视大学指导教师: 赵学海 完稿日期: 2009年12月 目 录论文提纲2摘 要3关键词3一、导课新颖,引起兴趣 3二、明确目的,产生兴趣 4三、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4四、动手操作,促进兴趣5五、寻求规律,发展兴趣5六、巧设练习,增添兴趣5七、设置疑难 探究激趣 6八、开展竞赛 挑战激趣 6九、电教媒体增强兴趣7十、联系实际 培养兴趣7十一、教法新颖诱发兴趣7十二、内在力量 唤起兴趣8十三、应用价值 调动兴趣8十四、成
2、功喜悦 增添兴趣 9十五、以情感人,唤起兴趣9十六、介绍史料,激发兴趣9十七、课堂小结,保持兴趣9参考文献10提 纲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呑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
3、定的目的。 兴趣是后天形成的,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习兴趣是可以激发和培养的。但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数学教育工作者长期地辛苦耕耘。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漫谈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呑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
4、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 兴趣是后天形成的,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习兴趣是可以激发和培养的。但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数学教育工作者长期地辛苦耕耘。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教学氛围 学习数学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 兴趣是后天形成的,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习兴趣是可以激发和培养的。但是培养
5、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数学教育工作者长期地辛苦耕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数学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泥土里不知疲倦的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这段话阐述了兴趣培养的艰苦性和复杂性。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当然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导课新颖,
6、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小朋友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上一次小白兔输得很不服气,于是它约小乌龟到绿树成阴的圆形运动场来比赛,看谁先跑完一圈,还请路路当裁判。它们站到同一起跑线上,路路一说开始,它们跑了起来。(多媒体演示)。”这样的导入,有活泼的形式,有形象的表演,有扣人心弦的问题,趣味横生。如此导课,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明确目的,产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
7、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引发学习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教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生:喜欢! 师:怎样能知道咱班喜欢吃每种水果的各有多少人? 生:可以数一数各自所喜欢吃水果的人数。 师:怎么来数呀? 生:可以先叫喜欢吃苹果的人举手,数一数有几个人,再 生:也可以先叫喜欢吃苹果的人站起来,数一数有几个人, 生:可以让喜欢吃相同水
8、果的人站长在一起,各自数一数有几个人。 师:很好。你们的办法真多!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办法,你们看好不好?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根横线,并在横线下面分别贴上苹果、香蕉、生梨、桔子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上来,每人拿一张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小纸片,贴在各自所喜欢吃的水果图片的横线上面。这样就形成了一张直观的统计图。然后教师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三、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适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动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一次在教学速算时,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情景:“有一天,猪八戒和孙悟空在花果山吃饱了桃子,八戒说:“猴哥,咱俩进行计算比赛,3
9、11-89、4813-87,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孙悟空说:“八戒,你连这道题都不会算,亏你吃了那么多桃子。”孙悟空迅速说出得数是222和4726。八戒说:“猴哥,你怎么算得那么快?”孙悟空向八戒解释说:“看这两道题都是多位数减两位数,而且被减数和减数互为补数,可用速算法:用十位前的数减1,百位后的数乘以2,然后将得数连起来便是原式的结果。即:3-1=2,11x2=22,311-89=222,48-1=47,13x2=26,4813-87=4726。”通过创设这一情景,同学们兴趣特浓,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效果特佳,很快掌握了这种算法。 四、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
10、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易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板书:20+10=)师:20加10表示什么?(表示把20和10这两部分合并起来。)你能用小棒分别摆出20和10吗?下面就请你试着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摆小棒算结果,并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算的。” 五、寻求规律,发展兴趣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
11、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从而正确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时,“先出示一道口算题53=(),学生说15,然后再出503=(),5003=(), 让学生算出结果后,观察积与因数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后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就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由于学生发现了规律,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愈加浓厚,他们掌握这些知识就更加快捷。 六、巧设练习,增添兴趣 课堂练习的设计,除注意从实效出发,对
12、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方式等做科学安排外,还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适时、适地的安排一些游戏性的练习,是增强练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如在练习中适时、适当开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看谁的鲜花先开放”“给小马虎治病”“找朋友”“邮递员送信”“小动物找家”等各种游戏性的练习,都能够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得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达到增添兴趣,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摸清学生的思路。如教学两步应用题:“有9个梨又买了3个梨,把这些梨放在3个盘子里平均每盘放几个?”先组织学生认真讨论,进行分析解答,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得出了解决方案:要想求每
13、盘放几个,先求一共有多少个梨,那么老师设问:怎样才能求有多少梨?学生很快就能回答9+3=12(个),再让同学们讨论把12个梨放在3个盘子里,平均每盘放几个?同学们知道用123=4(个)。这个问题就在同学们的讨论中解决了。可见,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七、设置疑难 探究激趣 疑是积极进取的表现,是探索的动力。古人云:“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由此可见,设置疑难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首先要在教学的重难点之处设置疑问,使学生知难而进,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一般情况下,重难点处易于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14、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其体会艰苦劳动后的喜悦和欢乐。其次要在“无”疑处设疑。要在学生容易忽略而又与理解教材有关的地方设疑难,使学生从无疑转化为有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疑难,就会在学生心中激起探索的热情,并会满怀激情去解决,使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在积极思维中存疑、释疑和顿悟的过程。 八、开展竞赛 挑战激趣 培养竞争意识是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竞赛激趣法是指在教学中创设比赛情境,制订适当规则,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竞赛的活动,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适当进行一些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
15、的内动力,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竞赛过程中常会出现惊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经常在班级里开展口算比赛,有单人赛、小组赛还有挑战赛、擂台赛等。有力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电教媒体增强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现成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用抽象的语言传授给学生,有时学生很难理解,而应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试验数学的环境,通过输入数据和图形对数学公式、定理等进行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形成对数学现象的感受,最后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就会像“研究者”一样在学习中发现和探索,充满兴趣。例
16、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借助flash把小客人“乌龟”带进课堂,让“小乌龟”给学生表演节目,让学生从“小乌龟”的表演中知道了周长的概念,那么“小乌龟”爬的一周到底有多长呢?该怎样进行计算呢?从而使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样的导入,有活泼的形式,有形象的表演,有扣人心弦的问题,趣味横生。如此导课,不仅抓住了本节课的的关键,而且还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十、联系实际 培养兴趣 经常向学生阐明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现代化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各类活动中。寻找发现有关的数学问题。如估算测量、利率、劳务分配、家庭理财等。将一些具体有实际背景的数学问题提出来,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
17、去观察和认知周围的事物,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千克的认识一课时,在学生建立了一千克的质量的基础上,并能举例说出身边哪些物体大约重一千克后,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游戏猜体重游戏。使学生对身边的物品的质量能做出估计。“师说:同学们谁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猜体重的游戏。指一生到讲台上,先让学生猜一猜他的体重,然后再称一称体重,看谁猜的对。”学生对这一活动热情高,情趣浓。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十一、教法新颖诱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
18、被新奇的事物吸引。这就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如:我在教“角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把身边的角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对角的样子用语言进行描绘,再自己动手画一画角是怎样的,在总结完角的样子后,又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画不同的角多,最后举例说明角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这样动口、动手,丰富表象,使学生对角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十二、内在力量 唤起兴趣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
19、内在的兴趣。”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路的开阔和敏捷,数学思维的各种特殊而巧妙的形式构成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潜在的吸引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这种内在力量显示出来,使学生看到一个“快乐的数学王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对数学产生深刻的兴趣。如在教学“20以内个数的认识”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华的前面有5个同学,后面有8个同学,这一队一共有多少同学?让学生解答,结果学生们不假思索的告诉我:5+8=13(个)。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神气的神态,我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兔妈妈带小兔们到草地上去做游戏。天黑了,兔妈妈让小兔们把
20、队伍整理好准备回家。她认认真真的数了数,大吃一惊:“不好,丢了一只小兔”。她又仔仔细细数了一次,小兔却一只都没少。为什么14只兔子变成了13只呢?这时学生们顿有所悟,边笑边喊:“兔妈妈把自己都忘了数了。”也正是此时,学生们马上意识到刚才那道题存在的错误。纷纷表示怎么把小华给忘了。如此妙趣横生的数学内容,显示出数学特有的内在力量,唤起学生对之产生深刻的兴趣。 十三、应用价值 调动兴趣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
21、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可设计让学生很快翻书找到指定页码的练习;应用题的练习,要尽量设计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又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家超市,里面摆了好多商品,琳琅满目,选一位小朋友扮演售货员,其他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使课内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十四、成功
22、喜悦 增添兴趣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责任在于相机鼓励、诱导点拨、帮助学生学习获得成功。当学生想独立的去探索某个新知时,要十分注意情绪鼓舞:“你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你一定能行”等。当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一定的水平时,要注意设“跳板”引渡,使他们成功的到达知识的彼岸。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特别是后进生泄气自卑时,要特别注意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这
23、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添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十五、以情感人,唤起兴趣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众所周知,在诸多科目当中,普遍都认为数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而数学本身的内容安排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当中若不花点心思则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在教学中力求表达语言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就连学生发言的评价,我也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强化式的鼓励赞扬。如平时不太爱回答问题的同学举手时,及时给予机会,只要回答对了或者回答对一部分,都给予表扬,说“你今天有勇气,而且回答对了,真有进步。”等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积极的投入到
24、课堂中来。教学中努力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随时随地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以此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十六、介绍史料,激发兴趣 根据教材内容顺序和教学进度,利用新课导入或课外活动、专题讲座等,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或有关数学的史料,讲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或者讲述一些生动的数学典故,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经常搜集一些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故事的小册子推荐给学生们看。有欧拉 、高斯、祖冲之、华罗庚、吴文俊 、杨乐 、陈景润等。学生不但了解到数学发展的艰难,而且学到了数学家为追求真理敢于拼搏、勇于牺牲的精神,从而激发了
25、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十七、课堂小结,保持兴趣 一节好的教学课不仅要“课伊始,趣即生;课进行,趣愈浓”,而且还要做到“课结束,趣犹存”,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结束本课的: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基本知识,大家对此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回答“为什么二月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为什么有平年和闰年呢?”同学们可以放学回家查找一些课外书籍,明天上课我们看哪一位同学说得最准确。如此结束,再次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情绪,保持了学习兴趣。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能使之得以保持。” 我通过以上的方法,逐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
26、的学习目的,唤起学习的自觉性,培养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不仅仅是以上这几种,只要我们抓住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个关键因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艺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的设计学习活动,使学生不仅爱学、会学,而且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活泼,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数学成为学生自觉追求的东西,使学生在愉快地环境中自然轻松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1.1项目概况 11.2研究依据及范围 3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1.4研究结论及建议 4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
27、景和必要性 62.1项目建设的背景 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第三章 项目服务需求分析 11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34.1选址原则 134.2项目选址 134.3建设条件 144.4项目建设优势条件分析 15第五章 建设方案 185.1建设规模与内容 185.2总体规划设计 195.3建筑方案 245.4结构方案 265.5给水工程 275.6排水工程 295.7电气设计 315.8暖通设计 345.9项目实施进度 35第六章 节能措施 376.1设计依据 376.2节能措施 37第七章 环境影响分析 397.1 环境影响分析 397.2 环境保护措施及治理效果 40第八章 消防与安全卫生 428.1 消防 428.2 劳动安全 438.3 卫生防护 44第九章 组织机构与运作方式 459.1 组织机构 459.2组织管理 469.3劳动定员 46第十章 投资估算 4710.1编制依据 4710.2 投资估算 4710.3资金筹措 48第十一章 经济效益评价 4911.1 成本核算 4911.2 利润估算 5111.3经济风险分析 5211.4财务评价结论 54第十二章 结 论 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