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思维受成长所限,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因此,数学就要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就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突出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的运用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尽量联系实际,利用身边的例子、生活中的例子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现数学的实用性。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课前布置学生逛一逛商店,感性认识购物需要人民币,并记住所买物品的价钱。课前3分钟汇报学生说说自己是如
2、何购物的,为学习人民币作好铺垫。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到人民币的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要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最后,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从数学日记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及时进行辅导。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
3、兴趣。例如:学生在数学日记中提到的,我都做了回复,不懂得地方个别进行讲解,和老师说“悄悄话”的,我也真诚的和他进行交流,学生渐渐的喜欢这种学习方式,真正感受到学习就是一种乐趣。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进行圆锥的体积教学时,我调动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以及适量的沙子,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经历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学生记忆扎实,实际运用效果特别好。四、收获成功喜悦,让学
4、生体验学习乐趣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例如:每年毕业班复习时,我都会设计几节课,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讲解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用掌声来确定优秀的小老师。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知识掌握的扎实了,解题的思路活起来了,正确率相对的也提高了。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和知识本身的魅力,适当地调整教学过程,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时时注意激发学生沉睡的兴趣,做到“课开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日增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