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12 祝福作业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12 祝福作业部编版必修下册年级:姓名:- 8 -祝福(40分钟,36分)一、基础达标(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诡秘(u)瘦削(xu)驯熟(xn)草窠(k)B.间或(jin)简捷(ji)诧异(ch)笼罩(ln)C.蹙缩(ch)徘徊(pi)烟霭(i)乌裙(qn)D.负疚(ji)模样(m)收敛(lin)鄙薄(b)【解析】选A。B项,“间”应读jin;C项,“蹙”应读c;D项,“模”应读m。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2、.看到这样的场面,围观的人群渐渐汇集到广场,一时间议论声、责问声不绝于耳,偌大的广场里面沸反盈天。B.闲聊时谈到时政方面的问题,话不投机。章某因不满对方所言,抄起屁股下面的木制小马扎就向老孟打去。C.一名女乘客推着一辆轮椅车,车上坐着一名老年乘客,要求上K42路191号公交车,众人七手八脚上来帮忙。D.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但相关史书并没有留下有关他的详细记载,人们只能从前人的闲言碎语中了解他。【解析】选D。A项,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B项,话不投机:话说不到一起。C项,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D项,闲言碎语:指没有根据的话,和正事无关的话,贬义词,用在句中感情色彩错
3、,应为“只言片语”。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C.新版物业条例将增加狗患治理规定,两次受罚者将被纳入严重失信名单,物业如对违规养犬坐视不管的,最高处以3万元以上罚款。D.由于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是他给自己定下的“铁律”。【解析】选B。A项,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一面,
4、“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是两面。应在“能”的后面加上“否”。C项,不合逻辑,“最高”和“以上”不能连用,“最高”是确数,“以上”是概数。应去掉“以上”。D项,成分残缺,“打造”缺宾语中心语,可以在“全能型”后加“教师”。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刚刚喜迁新居,欢迎各位亲朋好友登门拜访。B.我从不参加那些无谓的应酬,即使有人请也从不赏脸。C.这件事电话里说不方便,我明日当面奉告。D.为了便于日后请教,我想惠存您的电话号码。【解析】选C。A项,“拜访”,敬辞,此处不能用于表示别人对自己的行为。B项,“赏脸”,敬辞,不能用于表示自己对别人的行为。D项,“惠存”,敬辞,不能用于表示自己对
5、别人的行为。【一点即通】语言表达得体五要求1.明确目的,表达准确语言表达时首先要明确表达的目的,要运用准确的语言使表达具有针对性。2.看准对象,讲究分寸(1)注意说话人的身份。说话时要看清说话人的身份等,要注意根据表述对象尊卑长幼等改换谦辞敬辞,做到谦敬不错位。(2)用语要礼貌得体,说话要有修养,表达要有人文关怀,忌用语粗陋浅薄。3.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注意场合是否符合氛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改逆情悖理的语句为顺情合理的语句。4.注重语体,符合要求注意用语不伦不类、文白不得体的情况,要做到语体色彩得体,要分清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如果在口语性较强的表达中使用书面语就会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得体,反
6、之亦然。5.注重情感,分清褒贬恰当地选用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能准确严密地表达对事物的感情态度。要注意的是,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褒贬感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的语境中,如运用在反语的语境中,褒义可变成贬义,贬义可变成褒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待。5.(2020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瘦西湖的景妙在巧。_,_,_,_,_。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回视小金山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又在另一拱门中A.B.C.D.【解析】选C。思维过程:根据选项,可确定句不可能排在
7、最前,因为前文与小金山无关,此处太突然。句应在最前,排除A、B项。对比两句,句中“又”为关联词,说明“又在另一拱门中”之前应该出现“拱门”,才可以前后形成关系,所以凭此断定句应该在句之后。6.下面图示是某年某机构针对网民阅读情况所作的调查统计。请分析图示,就其反映的主要阅读状况,作出一个结论,注意用数据说话。(不超过55字)(5分)结论: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找出图表中有代表性特征的数字,比较突出的、引人注意的板块;其次,要注意题干中的明确要求。概括图表时就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只需把最典型的特征反映出来即可。本题要求“分析图示,就其反映的主要阅读状况,做出一个结
8、论,注意用数据说话”。首先观察表中的数字,每月从来不阅读杂志的人占1% ,每月阅读2本杂志的人占15%,每月阅读3本杂志的人占17%,每月阅读4本及以上杂志的人占21%,每月阅读1本杂志的人占22%,每月阅读少于1本杂志的人占24%。根据阅读状况,得出结论:每月阅读2本及以上杂志的网民占53%;从来不读杂志的网民只有1%。答案:中国网民多数有阅读杂志的习惯,每月阅读2本以上(含2本)的网民占大部分,达到53%;从来不读杂志的网民很少,只有1%。二、阅读拓展(16分)(2020潍坊高一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6分)群山之巅何君华乌热松接到父亲阿什库来信,让他请假回去跟他上山学习打
9、猎。 父亲怎会突发奇想要他回去学打猎呢?乌热松虽是鄂伦春人,但他从小到大从未上山打过猎,更何况他现在公职在身。乌热松还是回去了。回家第二天的清晨,乌热松就被父亲拽上了山。 他们上山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祭拜山神白那恰。 “我们的一切都是山神白那恰赐予的。来,磕头。”阿什库将儿子的头按了下去,“请山神赐予我们猎物。”阿什库嘴里念念有词。 “今晚我们住在山里。”阿什库说。兴许是父亲充满仪式感的祭拜山神感染了他吧,乌热松不仅对住在山上没有反感,还主动地帮父亲砍白桦树搭起撮罗子来。虽然这是乌热松平生第一次搭撮罗子,却搭得有模有样。父亲看乌热松一丝不苟的样子甚是欣慰,他终究是鄂伦春之子啊。 “高高的兴安岭,一
10、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匹猎马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岭,打也打不尽”阿什库不由自主地哼起了鄂伦春小曲。 “乌热松,上马。我们出发!”阿什库别起那支跟随了他一辈子的俄式“别勒弹克”猎枪,便朝兴安岭的深处走去。 “一个出色的猎手要会看山形,辨风向,掌握各种动物的气味,通过观察雪地上动物的足迹进行跟踪、围猎。更重要的是,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能够忍受零下三十度的低温,还要忍受一连数天找不到猎物的失落和烦闷。” “我们鄂伦春人以狩猎为生。老弱病残者无力获取猎物,只能靠年轻猎人供养,而年轻猎人也有需要靠别人供养的一天。一代传一代,鄂伦春人就这样走到今天。”阿什库边走边说。 “雪地上有狍子的足迹!
11、”阿什库突然大喊一声翻身下马,查看起雪地上的足印来。“没错,是狍子。乌热松,快下马,我们得步行了,从下风口追过去!”阿什库在寒风中大声吆喝道。 两个小时后,他们终于发现了那只足有30多公斤重的大狍子。乌热松对打猎原本兴致不高,可当活生生的猎物就在眼前时,他还是忍不住喊出了声:“爸,快打!” 狍子是兴安岭森林里反应最不灵敏的动物,所以大家都叫它们“傻狍子”。尽管乌热松大喊了一声,那只傻狍子却好似没听见一般,仍然呆立原地一动不动。 这时阿什库方才缓缓举起猎枪,然而他仅仅是瞄准,并没有开枪。“爸,你咋不打呀?”乌热松急不可耐地小声问道。 阿什库不但没有开枪,反而把枪扔到了地上。那只傻狍子终于发觉了他
12、们,撒腿跑了。 阿什库一屁股坐在雪地里,慢悠悠地燃起一锅旱烟,长叹一口气,用一种乌热松从未听过的语气说道:“我们鄂伦春人从不射杀怀孕和哺乳期的动物,下河捕鱼总是将网眼扩大一指,以此放过那些小鱼。每次出猎我们都祭拜山神白那恰,从不胡乱砍伐森林。千百年来,兴安岭森林里人和动物共存共荣,我们一直遵守自然的法则。国家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森林法,从今天起,我们不能打猎了。孩子,鄂伦春人下山了。” 父亲的一席话令乌热松着实震惊不已。他也一下瘫坐在雪地上,不知该说些什么,也不知该如何安慰父亲。 “孩子,我这次找你回来,并不是要让你真的学会打猎,而是要告诉你,你是一个鄂伦春人,你是猎民之子,你必须知道,你的
13、祖先们是怎样生活的。” “鄂伦春人没有文字,我们的文化只能口口相传。我真担心,一旦离开山林,我们的狩猎文化就要消失。”说着阿什库流下了哀伤的眼泪。 乌热松这时才突然明白,他们进山前的河口平地上,那一排排崭新的房屋就是鄂伦春人新的归宿现在,乌热松只想将鄂伦春人世代相传的狩猎文化和自然法则与更多的人分享。他想让年轻的人们知道,他们的祖先是靠什么站在了兴安岭的群山之巅。(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父子上山后首先祭拜山神,并非迷信,反而能够说明鄂伦春人为何能世代立于兴安岭上。B.父亲阿什库让以前从未打过猎的儿子乌热松学习打猎,想让儿子知道他们的祖先们是怎
14、样生活的。C.小说中阿什库哼唱的鄂伦春小曲,是鄂伦春人狩猎生活的写照,折射出他们的勇敢和对生活的热爱。 D.小说结尾处“阿什库流下了哀伤的眼泪”,反映出阿什库对狩猎文化的坚守及对未来新生活的忧虑。【解析】选D。“对未来新生活的忧虑”错,文中未提及忧虑,应是阿什库哀伤于狩猎文化就要消失。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乌热松莫名其妙地接到父亲让他回家学习打猎的信,设置悬念,吸引阅读兴趣,并与结尾处父亲的一席话相呼应。 B.小说对阿什库发现狍子后“翻身下马”“在寒风中大声吆喝”等细节描写,营造了紧张的氛围,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C.小说中“乌热松”是次要人
15、物,他搭起撮罗子有模有样,参与和见证了此次狩猎过程,与父亲一起构成了传统鄂伦春人的群体形象。D.小说以“打猎”为线索,讲述了乌热松与父亲一起打猎的故事,情节紧凑集中,波澜起伏,体现了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解析】选C。“与父亲一起构成了传统鄂伦春人的群体形象”错。9.文章以“群山之巅”为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答:答案:指鄂伦春人世代生活和神灵存在的地方,即高高的兴安岭。指鄂伦春人凭借高超的狩猎技能屹立于群山至高之处,世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指鄂伦春人以对自然法则的遵循及互助、耐心、坚韧的优秀品质,站在精神的高地。(每条1分,三条4分)10.小说写了一次较为完整的打猎过程,后来却交代“不能打猎了”,这样设计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由打猎到禁猎,凸显人物的心理变化,丰富了阿什库的形象。打猎和禁猎形成对比,引发人们对自身命运、自然的思考,使小说内容更加丰富。不能打猎形成矛盾抉择,更能展现鄂伦春人对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对新生活的思考,深化了文章主题。不能打猎使情节形成突转,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