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练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153637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练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练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练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练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练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练案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新人教版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练案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新人教版年级:姓名:- 5 -练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清平乐朱淑真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两句。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观夜潮注吴锡麒高楼极目大江宽,为待潮生夜倚阑。隔岸忽沉灯数点,如山

2、涌到雪千盘。鱼龙卷地秋风壮,星斗摇天海气寒。明月渐低声已歇,一枝塔影卧微澜。注钱江潮为自然奇观,曾有不少文人墨客以诗文记之。此诗为夜间观潮之作。(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请从动静的角度赏析“隔岸忽沉灯数点”句。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山南行陆游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鞠分朋曹。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注山南:即终南山之南。将军坛:指汉高祖刘邦拜大将韩信的坛。丞相祠:指蜀汉后主刘禅为

3、纪念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堂。(鉴赏诗歌的结构技巧)南宋末年词人刘辰翁评价该诗“起结次第皆称”,意为诗歌行文结构颇为自然严谨。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看法。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夏日途中注李廓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日色欺清镜,槐膏点白衣。无成归故里,自觉少光辉。注此诗作于李廓落第回家途中。(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交代归来时行走在树木夹道的路上,“炎”字表明风是热的,点明诗歌题目“夏日途中”。B.颈联写阳光照在镜子一般的水面上,就像槐膏点在白衣上,斑斑点点的,衬托出途中的清静。C.尾联直抒胸臆,写自己一事无成

4、回家,心里惭愧,表达了诗人回乡途中因落第而失落的心情。D.前六句写景叙事。写景着重突出夏日景物特征,形象传神;叙事简洁,语言质朴,如叙家常。(2)(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颔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简要分析。(6分)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贼退示官吏注(节选)元结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今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少数民族“西原蛮”攻入道州,把城内的财物几乎抢劫一空才离开。第二年,他们又攻破永州和邵州,不再进犯道州。此时元结任道州刺史。(1)下列对这首诗的

5、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田租赋税有固定期限,日上三竿还能安稳酣眠,诗人对此进行热情歌颂。B.七、八两句写道州城池太小,老百姓贫苦不堪,连贼人都对他们怀有同情之心,无意洗劫。C.“迫之如火煎”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眼见百姓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而心急如焚的心理状态。D.诗人想辞官归隐,与一般隐逸者向往田园山水志趣不同,更多的是对官府横征暴敛的抗议。(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这首诗多处使用对比手法,请举三例加以赏析。(6分)练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参考答案: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前一句中“缱绻”“临歧”“嘱付”三个词,是把春当成了别离之人,后一句就是“嘱付”的内容:来年

6、你要早点让梅花开放啊!此拟人手法的运用,将对春的留恋具化为对春的叮嘱,突出了强烈的惜春之情。解析:从“缱绻临歧嘱付”可以看出末句是嘱咐之语,确定修辞手法为“拟人”。具体作答时,应先指出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最后点出表达效果。2.参考答案:诗人登楼观潮,大潮初至,波涛涌起,仿佛不是潮涨而是对岸灯火下沉,化静为动。此句用灯火突然消失暗写潮至,更见大潮初来时声势力量令人恍惚战栗的紧张心态。解析:题目要求从动景、静景的描写角度赏析,要分清诗句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隔岸忽沉灯数点”,写“潮生”之初,细致壮观,比喻巧妙。用对岸灯火下沉写波涛涌起大潮的到来,化静为动;以灯火突然消失来写大潮到

7、来,可见大潮的声势、力量。3.参考答案:诗歌首句点题,以下分写行至山南后的所见、所思、所感,末句揭示全诗主旨,层次清晰分明。前十二句,从土地肥美富庶、地势与民俗、历史与古迹等不同角度赞美山南,引出最末四句,作者回到了严峻的现实,提出了收复中原应以关中作根据地的战略思想,揭示全诗的主题思想。解析:“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点题,然后分别写行至山南后的所见、所思、所感,末句揭示全诗主旨。最后指出若收复中原的话,还是得以关中作为根本,揭示全诗的主题思想。4.(1)B解析:B项,“衬托出途中的清静”错,结合“欺”和注解可知,应为衬托了作者的失意。(2)参考答案:视听结合,听蝉鸣,观蝶飞,画面灵

8、动活泼。以动衬静,蝉鸣蝶飞反衬出路途的静。以乐衬哀,初蝉数声,戏蝶一团,热闹的场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哀伤。解析:颔联“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声”与“飞”是视听结合地描写动态、乐景;结合首联“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的环境之热,可知颔联以动衬静;结合写作背景“落第回家途中”可知颔联以乐衬哀。5.(1)C解析:C项,“直抒胸臆”错,该句直陈实事,描写了官府横征暴敛、陷民于水火的情景。(2)昔日“井税有常期”和如今“迫之如火煎”对比,突出了官吏的横征暴敛;“城小贼不屠”与官吏“迫之如火煎”对比,突出官不如贼,暴虐无度;官府横征暴敛和诗人宁愿辞官归隐对比,突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昔日的太平与现在的纷乱对比,突出时局的混乱;过去的诗人尽享山林之乐,而现在的诗人备受为官之苦,突出对官府横征暴敛的不满。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