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D创意阶段团队设计流程及案例分析
图1原流程图
图2 创意阶段团队设计流程图
项目名称:安科讯模拟电视
项目组成员:陈兴博,于海山,杨晶,陶盈,李瑾鹏,李俊涛,郑皓
时间:2006.7.11(08:40am---4:30pm)
1.设计输入:
项目主管介绍项目基本信息,该产品为家居和车载两用的小型模拟电视,上面有7个按键一个指示灯。明确设计要求:
A.模具成本要求:均按上下壳设计,在不影响审美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模具成本。
B.底座设计:各系列均使用相同的底座,参照样品设计。
C.风格一致:所有机型的设计风格应一致,分4:3和16:9两个系列,各系列应尽量采用相同的布局,且尽可能考虑使用相同的部件。
D.机壳支架部分所有机型采用相同的设计。
组员对设计输入的内容展开讨论,排除疑问,但是尽量少地涉及设计风格和解决方案,避免对组员的思路造成局限。
2.设计分析,查阅资料: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设计思路发散的程度取决于此。组员从使用对象、使用方式和产品风格等角度独立思考,逐一分析。通过分析每人得自己的设计方向,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设计中期讨论:(08:40am---10:30am)
由于引入该方法时候,项目已经启动,项目组成员对设计输入内容和设计要求有一定了解,我们直接进入中期讨论的环节。
组员独立分析后,中期讨论可以进一步明确设计方向,为团队创意做铺垫。
① 设想使用情境:
A使用环境:所有居家环境和车载环境,比如可以在厨房中看节目学习做菜;在卫生间内使用
B使用对象:家庭主妇,司机和乘客
C使用方式:有底座可以调节不同的角度,比如车载环境中可以左右调节角度到副驾驶位置,或者根据驾驶员的高矮上下调节角度到合适位置。
② 确定设计风格:
综合考虑车载环境和家居环境,我们对产品风格的最终定位为“简洁”“亲和”。查阅资料的角度
序号
查阅资料的角度
1
从“车载”产品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与车内其他产品协调,如何装载 eg 汽车内饰
2
从“壁挂”产品的角度考虑eg 平板电视
3
其他家电产品 eg 吸尘器
③ 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案:
序号
设计要求(问题)
解决方案
1
在只有上下壳分模的条件下,如何做到造型丰富
在侧面利用分模线和美工槽做出假中框的效果
A面本身造型做丰富,可以考虑分色效果
通过形体穿插做出层次
2
采用什么样的底座机构实现任何角度的旋转
采用球体万向装置
采用水平面和竖直面两个角度旋转的机构
最后讨论结论:不是设计重点,以样品的结构方式为主
4.查阅资料和独立草图:(10:30am---12:00am)
根据所讨论出的方向查阅资料,记录灵感,独立草图,得到一些大形。
5.草图重释:(14:10pm---15:30pm)
将所有草图贴在墙上,每个成员选择有发展前景的草图进行重释,互相启发,帮助团队发散思维。通过两个小时的重释,得到了满满一墙草图。
重释的3种类型:
1.补充型重释
2.修改式重释
3.转换式重释
6.评价:(15:30pm---16:30pm)
将重释后的草图重新贴在墙上,按有步骤的进行评价。
评价的步骤:
1. 为了提高效率,直接抛弃那些没有表达完整形态、零碎的线条图
2. 组员投票,然后对没有获得投票的方案逐个审视,然后在淘汰掉没有前景的方案
3. 对剩余方案进行规类合并,排除特别类似的方案
4. 最后从每个类别中选出1-2个方案,总共得出6种
评价标准:风格是否符合要求,创新性,可用性,设计问题解决的好坏
注:如果效果不明显,将会再次进入“独立草图——草图重释——评价”的循环
7.方案优化与深化(第二天)
由于客户希望看较详细的草图,我们又对选中的六个选出的方案进行细化和优化。
A:小组成员的反馈意见
陈兴博:效果很明显,整个过程思路清晰。
优点:与以往相比,有很大改善。以往单兵作战时,总会在开始的一到两天时间,小组成员普遍反映没想法,一起聊聊天,听音乐慢慢找感觉,好像是在浪费时间。现在根据划分的节点,很容易抓住大家的思路,使成员迅速进入状态。
不足和以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 在设计情境的研究上没有下功夫,组员也收集了情境图片但没有充分交流碰撞出火花
② 要从整个大的流程考虑,草图到效果图再到产品会有很多因素要协调
③ 团队中不同人的角色,团队中成员的关系,整个团队的活力(这些都是充分发挥团队草图创意的基础)
于海山:优点不多说了,整个流程已经很完善,谈谈几个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① 如何在中期讨论中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深入挖掘,使思路更加发散?
② 整个头脑风暴绘图过程中,是不是需要一个人(有敏锐的洞察力)去引导和把握,不会使优秀的想法流失?
③ 做出的设计是不是除了满足客户需求以外,能够创造出一个很激动的、非常有生命力的作品。相对现有的流程来讲,也可以应付客户,也就是说期望团队创意能够创造出真正优秀的设计
李瑾鹏:优点很多,效率明显提高,使设计师迅速开阔思路,互相启发。具体说来:
① 对比以往的设计评审,评审后常常出现缺少不同设计方向的方案,匆匆忙忙补方案的情况,这是由于在前期没有充分协调好的缘故,目前的流程前期思路很明确,可以从源头上避免
② 对比以往的设计评审,评审后还有一种情况是,把几个不同方案的局部去组合出一个方案,而这个时候草图阶段已经结束,没有时间从新构思直接上效果图,结果方案做的很匆忙。而草图重释的过程本身就包括了去组合不同方案的闪光点。
杨晶:加强小组讨论的内容,让成员之间充分明白彼此追求的设计方向,以便在重释阶段把握设计思路。
B:研究人员自评意见:
1,团队创意流程中增加了节点,非简单的给设计师增加控制和压力。而是采用合适的方法轻松有效地推动整个设计项目的进程。
2,设计过程中除情感分析之外,增加逻辑分析的成份,包括对市场和用户的研究,使整个设计过程系统化。
3,独立作业与团队作业交织,既能保证团队中个体的独立思考,又能发挥团队的优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团队设计。团队合作的新方法可以调动大家的激情,营造出宽松而高效的设计氛围。重释时设计师发现他人创意的闪光点进行深入,这种认同他人的态度利于团队的整体发展。
4,以草图重释为核心的团队创意流程充分发挥了头脑风暴的精髓——“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综合各方案的优点、减少亮点的流失,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5,目前流程框架已经形成,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要在进一步的尝试中研究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