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笔记重点大全.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50042 上传时间:2024-05-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笔记重点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笔记重点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笔记重点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笔记重点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笔记重点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笔记重点大全1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B这一期“汉尼巴尔周报”大大畅销,因为在这以前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新鲜事儿。C那双尖耳朵并不像别的狼那样竖得笔挺;它的眼睛昏昏的,布满血丝;脑袋好像无力地、苦恼地耷拉着。D“真是小孩子呢,不是这种葫芦他就不喜欢”。一位客人来看望他做木匠的爸爸,看见清兵卫在一旁很专心地擦葫芦,就这样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 因为前后都有引文,“又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B.“汉尼巴尔周报”是报纸名称,应

2、把双引号改为书名号;D.“真是小孩子呢,不是这种葫芦他就不喜欢”是完整引用客人的话,后面的句号应放在双引号里面。故选C。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马尔克斯创作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有着感人至深的力量,小说所讲述的长达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的故事不堪卒读。学习写作的技巧固然是必要的,然而文无定则,若是胶柱鼓瑟就很难创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了。汉武帝不顾人民疾苦,倾全国之力征伐匈奴,纵然战争的胜利成就了他的威名,也不能掩盖他穷兵黩武的事实。比赛中,他的演讲短小精悍,他常常能用不多的语言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我希望你们的工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更多学者关注并参与到这一研究领域

3、。刚刚结束高考,小明就要准备志愿填报,众多的专业选择使他莫衷一是,迟迟不能定夺。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不堪卒读: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贬义,语境为“感人至深”的故事,不合语境,可改为“不忍卒读”。胶柱鼓瑟:原义是鼓瑟时胶住瑟上的弦柱,就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的人。这里指学习写作不能不知变通,使用符合语境。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这里指汉武帝好战,使用符合语境。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这里指演讲简短而有力,使用符合语境。抛砖引玉:谦辞,意思是抛

4、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这里用于“你们”谦敬失当。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语境“使他”使用错误。综上使用不正确。故选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见贤思齐焉盘盘焉,囷囷焉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D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若火之始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则”:连词,就/连词,表转折,却。B.“焉”:句末语气词,没有意义/词尾,表状态,的样子。C.“者”:都是代词,的人。D

5、.“之”: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C。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青蛙之所以具有这样一套特殊的本领,主要是因为它有一双机能优异的大眼睛的原因。B心脏每分钟至少跳动70次左右,每昼夜约跳动10万次。C我们应该努力端正学习态度和方法。D三体是一本好书,它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句式杂糅,“是因为的原因”杂糅,去掉“的原因”。B.成分赘余,“至少”与“左右”矛盾,应去掉“至少”。C.搭配不当,“端正”与“方法”不能搭配,应改为“端正学习态度和改变学习方法”。故选D。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6、()A“是的,一定要上诉。”聂赫留朵夫说:“我已经找过律师了。”B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她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C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D他对这两位上级党组织的代表断断续续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聂赫留朵夫说:”此处的冒号使用错误,说话人在中间的直接引用,冒号应逗号。故选A。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7、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C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D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感情色彩的能力。A.“卖弄”本是贬义词,此处贬词褒用,表达鸟儿们叫声一个赛一个的好听。B.“聪明”本是褒义词,此处褒词贬用,实际上是说自己当时看似“聪明”实则情商不足。C.“低眉顺眼”形容人安分守己,此处感情色彩没有变化。D.“赞誉”本是褒义词,此处褒词贬用,从语境来说,说远征中国是两名窃贼的一次偷窃,显然是反语讽

8、刺,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故选D。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致云雀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他的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B宋词按风格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柳永等,豪放派的代表有苏轼、辛弃疾等。C古代对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D陶渊明,一名潜,号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他开创了山水诗派,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鸟鸣涧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代表作有鸟鸣涧等”错误。鸟鸣涧不是陶渊明写的,是王维

9、写的。故选D。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牧针对唐敬宗李湛荒淫无度、大兴土木而造成民怨沸腾、国势衰微的事实,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写了阿房宫赋,用含蓄的手法劝谏李湛,告诫他以史为鉴。B苏洵文集名曰嘉祐集,是以北宋的年号命名。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皆以文章名动天下,并位列“唐宋八大家”。C促织末尾加上“异史氏曰”,点明主旨,意在揭露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批判了封建官僚的腐朽以及横征暴敛的罪恶。D祝福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善良,有同情心、有进步思想,同时又软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我”其实就是作者本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

10、识的能力。D.“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错,祝福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这个我其实就是作者本人”错,这个“我”其实是文学形象,不一定就是作者本人。故选D。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又称诗余、长短句等。一般而言,一首词的词牌反映了“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的创作原则。B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以百合花为例,就是以作者本人的视角,记录战争背景下军民感人故事。C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D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多数婉丽柔

11、美,含蓄蕴藉,情景融合,声调和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以百合花为例,就是以作者本人的视角”表述错误,应是“以我这个女性视角”,而非“以作者本人的视角”。小说的情节一般是虚构的,其中“我”不一定是“作者本人”。故选B。10、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读儒家的书基本上有两条路子,一是当作社会生活来看,一是纯从学理上看。_。最好是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缺了哪一条都不好。A仅仅当作学理看,容易读进去,但不容易提高;仅仅当作社会生活来看,可以发现问题,却不容易融进去。B仅仅当作社会生活来看,容易提高,但不容易读进去;仅仅当作学理看,容易融进

12、去,但难以发现问题。C仅仅当作社会生活来看,容易读进去,但不容易提高;仅仅当作学理看,可以发现问题,却不容易融进去。D仅仅当作学理看,容易提高,但不容易读进去;仅仅当作社会生活来看,容易融进去,但难以发现问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前文说“一是当作社会生活来看,一是纯从学理上看”,故应先谈社会生活,再谈学理,排除AD;根据逻辑思维习惯,当作社会生活来看对应容易读进去,但不容易提高;作学理看对应可以发现问题,却不容易融进去,排除B。故选C。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临江仙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13、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注】此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秣(m)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试灯: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A首句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B“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勒,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

14、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写出词人喜见之景”“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错误。这里应是怕见春景,而不是高兴看到春景;词中所描绘的春景虽然是乐景,但体现的却是只身漂泊、客居建康的哀情。故选B。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人以上,占总人口比例6.21%,他们有的在残奥赛场上竞技,更多的则隐没在我们身边。B优秀的纪实作品,往往通过影像关注人物的命运,关注人物的情感,传递内心的诉求,与观众共通共鸣,进而达到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终极

15、作用。C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坏,不在于它的文辞多么优美,形式多么新颖,故事多么引人,而在于它有深刻的思想,有悲悯的情怀,有傲人的风骨。D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深入挖掘并传承优秀乡土文化,不仅能提升人们文化生活上的满足感,还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更丰饶的精神滋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达到”后面应该接准确的数字,不能接概数,“达到”和“以上”不能同时出现,删除任一处;B.搭配不当,“达到”与“作用”动宾搭配不当,把“达到”改为“起到”;C.犯了双面对单面的毛病,应把“好与坏”改成“好”。故选D。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荣

16、获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很多评论家认为悲剧的虚无感在他的作品中一以贯之。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名单公布后,侯云德是谁?对这位初露头角的科学家,不少人都发出了好奇的一问。纳米科技已从基础研究逐步过渡到应用研究,未来一二十年,纳米技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何种改观,不少人正拭目以待。云上石屋坐落在京郊有名的红叶胜地坡峰岭景区内,夏天一到,乘凉于石屋之中,极目远望,满山遍野的树木郁郁葱葱,浩如烟海。家中的人物形象高觉新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个体,他虽然拥有现代进步思想,但又与传统家族观念、封建文化思想藕断丝连。语文学科中的部分文言文艰涩难懂,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应该深入下去,不能浅尝辄止,这样一些问题便

17、会迎刃而解。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成语的能力。“一以贯之”,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句中指作品的特点,正确。“初露头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才华。句中指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人们还不认识,不代表“初露头角”,错误。“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句中指人们期待纳米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改观,正确。“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句中指树木,不合语境。“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三情中,其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句中指的是人物与“传统家族观念、封建文化思想”的关系,不合语境。“浅尝辄止”,略

18、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前语境中说应该深入下去,“不能”后自然对应“浅尝辄止”,正确。错误。故选D。14、下列各组词语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宣扬道理容光涣散猛然愣住才华横溢B意志坚定紧密结合鲜血淋漓幽花芳草C隐居乡下禁止吸烟历史陈迹精力旺盛D失去生机火花闪烁迟钝麻木演技高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A.“宣扬”“真理”动宾不当,应是“宣传真理”;“容光涣散”动宾不当,应是“荣光焕发”。故选A。1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动词,准确恰当的一项是 ()(1)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_得一条絮被。(2)(林冲)把被卷了,花枪_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

19、望那庙里来。(3)(林冲)把被_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4)(林冲)劈胸只一_,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A拽挑扯提B摸担拽拉C扯戳拉拽D拽挑抓扔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拽”,拖拉;“扯”,拉;“挑”,用细长的东西的一头把东西举起或弄起;“提”,悬持,悬空拎着物品;“摸”,用手探取;“担”,用肩膀挑;“拉”,牵引;“戳”,用力使长条形物体的顶端向前触动或穿过另一物体;“抓”,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扔”,挥动手臂,使拿着的东西离开手。(1)此处是形容林冲拖拉絮被的动作,“絮被”有一定的重量,用“拽

20、”字显得费劲,符合当时的情境,使用“拽”;(2)此处是形容林冲用花枪举起酒葫芦,使用“挑”字可以显出洒脱,符合人物形象,使用“挑”;(3)此处是说林冲随手把被子拉过来,使用“扯”字可以显得随意;(4)此处是说林冲把对方拎起来,使用“提”字可以显得轻巧。故选A。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提出四项举措,堪称史上“最严”游戏监管令。B作为20世纪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伟大作家,鲁迅如椽巨笔,在著文翻译、辑校文献、日记书信、诗稿题赠、设计装帧等方面留下丰富墨迹。C落实“双减”工作,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加快校内教育质

21、量,规范校外教育培训,以系统观念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D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存款人的利息收益和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对金融机构集中社会资金的数量有重要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结构混乱,主语偷换,在“堪称”前加“该通知”,或者在“下发”后添加结构助词“的”,让“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作三个句子的共用主语。B.成分残缺,加介词“以”或“凭”,“以如椽巨笔”。 C.搭配不当,“加快”改“提升”。故选D。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伐者无功伐:夸耀B慎终如始慎:慎重对待C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贻:

22、赠送D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泮:同“判”,判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泮:同判,判断”错误。“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意思是“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泮”,通“判”,分离。故选D。18、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虽说散文宽泛得无边无际,灵活得如天马行空,但如果掌握了散文的共性,也能寻得阅读散文的蛛丝马迹。B时光的磨洗没有使关肇邺设计的建筑相形见绌,相反,他对清华园空间文化的“结构性创造”与“基因级贡献”被时间擦拭得愈加清晰、明亮。C如果整改措施大而化之、笼而统之,整改行动避重就轻、避难就易,那么不仅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兑现承诺,反而影

23、响党员干部的形象和广大官兵的信心。D“状元笔记”并不是每人都适用的“考试秘籍”。与其亦步亦趋,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天马行空:多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受拘束。语境不指散文的气势,成语使用错误。B.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得远远不如。语境没有进行比较,成语使用错误,依据后文语境“相反,被时间擦拭得愈加清晰、明亮”,可改为“黯然失色”。C.大而化之:原指光大道德并能融会贯通。后形容做事马虎,不仔细。根据语境“笼而统之”“整改行动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可知,此处指整改不仔细,成语使用正确。D.亦步亦趋

24、: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语境“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成语使用错误,可改为“拾人牙慧”。故选C。1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奢侈(sh)疏浚(jn)满溢(y)B壅蔽(yn)黜恶(ch)堵塞(si)C谬赏(mi)懈怠(di)载舟覆舟(zi)D垂拱(n)谗邪(chn) 殷忧(yn)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B“堵塞”的“塞”应读“s”。C“载舟覆舟”的“载”应读“zi”。D“殷忧”的“殷”应读“yn”。故选A。2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

25、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B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每况愈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C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峰,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D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假广告的监管,使以次充好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行之有效”,意思是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每况愈下”,意思是指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留恋他乡,含

26、贬义;也可指在新环境中得到快乐而不想回去。语境中指后一种意思,使用正确。D.“以次充好”,以不好的东西,不合格的物品假冒合格的,好的物品。语境中指的是“虚假”广告,而不是广告的拍摄质量差,使用错误。故选D。2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寥廓(lio)罅隙(xi)褶皱(zh)点缀敏言讷行B麦菽(sh)饥馑(jn)悸动(j)青暝呕哑嘲哳C迁谪(zh)樯橹(l)跬步(ku)蟹螯舞榭歌台D戕害(qing)混沌(hn)逼仄(z)孱头残羹冷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罅隙”的“罅”应读xi;“褶皱”的“褶”应读zh。B.“青暝”的“暝”

27、应为“冥”。D.“混沌”的“混”应读hn;“残羹冷灸”的“灸”应为“炙”。故选C。2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儿,扛了几枝青竹,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B不爱说话尽管是香雪的天性,但和台儿沟的姐妹们总是有话可说的。C袁隆平的论文水稻雄性的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水稻研究的新纪元。D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精湛、技艺高深、造诣巧妙的代名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后句主语发生改变,应在“长长的”前加上“竹梢”。B.语序不当,属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根据语义可知“香雪”

28、是整句话的主语。所以“尽管”应移到“不爱说话”前面。D.搭配不当,“心思精湛、技艺高深、造诣巧妙”应改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故选C。23、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诗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B大珠小珠落玉盘C古来万事东流水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这句意思是“主人、客人上马、下船”,这是互文的修辞手法。B把琵琶声比作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的声音,运用比喻。C人世间一切快乐的事都像做了一个美梦,一下子像水一般流失了,把“古来万事”比作“东流水”,运用比喻修辞。D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把

29、官场比作樊笼,运用比喻修辞。故选A。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华传统知识分子最佳的人生路径,具有由己到家到国再到天下的递进阶次,这种人生理想的起点是从自我的修养和自律开始的。B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C在广大群众的支持、理解和配合下,已经结束了的四次国庆演练均收到了预期的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了筹备工作中的有关问题。D各地大力推进“互联网+义务植树”,积极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让更多的人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出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起点是”与“从开始

30、的”句式杂糅,两者保留一个;并列不当,“自我的修养”中包含“自律”;B. 成分残缺,在“那些企业”前加“对”;C. “收到结果”动宾搭配不当,将“结果”改为“效果”。故选D。2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眺望灯火,踽踽(y)独行的我忽然意识到,它就像海上孑然耸立的灯塔,常抚慰疲惫的航船,因为光明是一种召唤,让人踔(chu)厉奋发、笃行不怠。B荠菜上市,正值黄花鱼肥美时,剔出鱼肉加上荠菜做成馅儿,包成丸子汆汤,撒(s)上胡椒粉和香菜末,味道鲜甜又清香,比涮羊肉、肉夹(ji)馍还好吃。C南方不见下雪,但寒风裹挟着湿润的空气,只会更砭(bin)人肌骨,让人只想蜷(qun)缩在室

31、内,靠近红彤彤的碳火,捧着热乎乎的茶,以驱散阴冷所带来的惆怅。D阅卷者不能被条条框框(kung)束缚,要警惕故弄玄虚、投机取巧的倾向,明察辞藻华丽、逻辑混乱、观点肤浅的作文,尽(jn)量不被浮华外表遮蔽慧眼而误判。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踽踽独行”的“踽”应读j;C.“碳火”的“碳”应写作“炭”;D.“条条框框”的“框”应读kung。故选B。26、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河南省西峡县太平镇境内,山川秀美,林海_,四季景色优美如画,是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2)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_,解民众于水

32、火,挽狂澜于既倒。(3)文字本质上是记录语言的,_受书写材质和体裁所限,甲骨文不能全面记录当时的语言现象,但是已经能够反映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系统,(4)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_。A苍茫 以身许国 然而 宽宏大度B苍莽 以身许国 虽然 慷慨大度C苍莽 以身试险 然而 慷慨大度D苍茫 以身试险 虽然 宽宏大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1)“苍茫”强调没有边际、看不清楚,常用来形容水、云、暮色。“苍莽”强调阔大,常用来形容草木丛生的旷野或茂密的林地。语境中的使用对象是“林海”,故选用“苍莽”。(2)“以身许国”是把自己的身体献

33、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以身试险”是指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此处主语是“志士仁人”,指他们挺身而出为国效力,故选“以身许国”。(3)“虽然”,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根据语境中后面有“但是”可知,此处应选“虽然”。(4)“慷慨大度”指毫不吝惜钱财,“宽宏大度”指人度量大。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是说即使再爱计较的人,这样的小姑娘面前也会变得不吝惜钱财,故应选“慷慨大度”。故选B。27、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古时住宅旁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

34、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B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C题跋,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题”,写在后面的,叫“跋”。D总角、垂髫都是根据孩子的发型样式而约定俗成的称呼,专是指孩子的童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应是“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阳”,相反谓之“阴”。“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南面”故选B。28、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

35、治、美学思想。B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C海明威,美国小说家,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马尔克斯,厄瓜多尔小说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文学的代表人物,两人均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D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年代表作,以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马尔克斯,厄瓜多尔小说家”错。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小说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故选C。2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不贵难得之货兄之不慈弟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就有道

36、而正焉吴王使之将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朝闻道,夕死可矣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贵”,形容词意动,以为贵。“慈”,形容词用作动词,慈爱。“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正”,形容词用作动词,匡正。“将”,名词用作动词,统率部队。“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朝”,名词做状语,(在)早晨。综上,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为形容词用作动词,为名词用作动词,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为形容词作名词,为名词做状语。故选C。3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毋吾以也/诸侯以惠爱为德B方其破荆州/余嘉其能行古道C因之以饥馑/因坐法华西亭D感吾生之行休/郯子之徒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字词用法的能力。A.“以”,通“已”,停止/把;B“其”,代词,他/代词,他;C“因”,接着/因为;D“之”:取独/代词,这。故选B。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