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全部重要知识点1单选题1、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答案:B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A正确;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错误,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B不正确;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加入了溶剂,故C正确;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乙中的溶质不再溶解,故D正确
2、。故选B。2、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0204060NaCl的溶解度/g35.736.036.637.3KNO3的溶解度/g13.331.663.9110A20时,100gH2O最多能溶解36.0gNaClB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C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D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CA、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固体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因此20时,100gH2O中最多能溶解36.0gNaCl,选
3、项A正确;B、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则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g63.9g+100g100%39.0%,小于63.9%,选项B正确;C、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且海水中氯化钠的浓度较低,从海水中获取食盐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即海水晒盐),用冷却海水的方法不能获取大量食盐,选项C错误;D、从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C。3、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
4、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答案:DNaOH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A.Y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故A错误;B.升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故B错误;C.X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是b,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D.t3时,X溶解度小于Y溶解度,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故D正确。点睛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NaOH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
5、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答案:C分析: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透明的混合物。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故A不正确;B、溶质不是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也可能是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故B不正确;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C正确;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能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不正确。故选C。小提示: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6、100%5、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D蔗糖答案:BA、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正确;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错误;D、蔗糖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故选B。点睛: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如果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吸热,如果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放热,如果相等就表现为既不放热,也不吸热。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配制20g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
7、作中不规范的是A称氯化钠B量水C溶解D装瓶答案:B配制2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0g10%=2g。A、称氯化钠固体时将氯化钠从试剂瓶中取出时,瓶塞倒放,称量时,使用2g的砝码,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干净纸片,正确;B、量取18mL水的体积应使用能一次量取最小规格的量筒,应选用20mL量筒进行量取,错误;C、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正确;D、装瓶时,瓶塞倒放,用玻璃棒引流,慢慢将配置好的氯化钠溶液注入试剂瓶中,正确。故选B。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8、%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答案:C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需硝酸钾的质量=50g10%=5g,故选项说法正确。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5g=45g(合45mL),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解时,应将硝酸钾倒入烧杯中溶解,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液配制完成后,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8、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
9、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a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D将a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1,有20g固体析出答案:DA、由于没有确定温度,甲和乙的溶解度无法确定,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C、a1时,乙的溶解度为30g,a1时,30g的乙与100g的水形成饱和溶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30g:100g=3:10,错误;D、a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可知,a2时,甲的150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g,溶剂的质量为100g,a1时,甲的溶解
10、度为30g,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可知,a1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的甲,将a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1,溶剂的质量不变,析出晶体的质量=50g-30g=20g,正确。故选D。小提示:溶液在降温过程中,溶剂的量一般保持不变。9、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下表)。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2040水109g129g酒精17.3g40g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C40,40gNaOH溶解在100g酒精中达到饱和D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答案:
11、DA、溶剂不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不同,温度不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也不同,所以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故A说法正确;B、在室温下,物质溶解度大于10g为易溶物质,由表中数值可知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故B说法正确;C、4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所以40,40gNaOH溶解在l00g酒精中刚好达到饱和,故C说法正确;D、40NaOH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129g,20NaOH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109g,所以差值是20g;4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2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17.3g,差值是22.7g,所以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
12、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少,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0、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70g答案:A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一是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二是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说法正确;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说法错误;C、若所有操作都
13、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不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因为形成的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说法错误;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50g15%=7.5g,说法错误;故选:A。小提示: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错误操作对药品实际质量的计算,要严格按照公式:左物右码: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左码右物: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11、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酒精C花生油D泥土答案:B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面粉和泥土不溶于水,花生油不溶于水,都不能形成溶液,酒精可以和水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溶液,故选:B。12、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
14、的是()温度/溶解度/gNaClKClNH4ClKNO32036.034.037.231.64036.640.045.863.96037.345.555.2110A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0B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C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145.8gD60时降温到20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答案:C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解答。A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0g,说法错误;B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故说法错误;C40时NH4Cl的溶解度为45.8g,故40
15、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145.8g,说法正确;D60时降温到20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判断,因此说法错误。故选C。13、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A氯化钠放在右盘B氯化钠洒出C俯视读数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答案:DA、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可能会导致溶质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洒出,会使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C、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
16、数值,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溶液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符合题意。故选D。14、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白酒B蒸馏水C医用酒精D生理盐水答案:B分析: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A、白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B、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B不正确;C、医用酒精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D、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B。15、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20时
17、,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答案:B分析: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水中溶解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即20时,在100g水中溶解36g食盐能够达到饱和,因此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选项A正确;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假设20时,氯化钠的质量是36g,对应的饱和溶液质量是136g,选项B不正确;C、因为溶解度是溶解在100g溶剂
18、里的溶质质量,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应的饱和溶液中水和氯化钠的质量之比为:10036,选项C正确;D、根据溶解度的含义,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B。多选题16、如图所示为蒸发蔗糖溶液的过程,其中为恒温蒸发过程,为升温蒸发过程,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在过程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在过程中,溶液一直处于饱和状态C在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D在过程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答案:BDA、是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剂的质量减少了,故溶质质量分数变大,A选项错误;B、情况下
19、已经是饱和溶液,也是饱和溶液,故B选项正确;C、中,因为是升温蒸发,蔗糖的溶解度增大,且有固体剩余说明溶液为饱和状态,此状态下水的质量分数应减小,C选项错误;D、在过程中,因为是恒温蒸发,溶解度不变故质量分数不变;过程中,因温度上升,蔗糖溶解度增大,故蔗糖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综上所述,在过程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D选项正确;故选B、D。17、化学让我们鉴赏了溶液的颜色美,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A碳酸钙B高锰酸钾C植物油D氯化铜答案:BDA、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故选项正确;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20、D、氯化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BD1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t2时,100g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gBt3时,分别将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的固体质量关系是:abC分别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溶液D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答案:BD分析:由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A、t2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5g,100g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的质量为100g25g10
21、0g+25g=20g,故A不正确;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t3时,分别将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的固体质量关系是:ab,故B正确;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别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a变为不饱和溶液,c变为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D、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则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故D正确。故选BD。小提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19、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22、。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t1,配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甲需要的水较少Bt2,等质量的甲、乙分别放入等质量水中,所得溶液质量相等Ct3,等质量的甲、乙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D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甲、乙溶液,由t3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答案:BCA、根据图中溶解性曲线分析,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配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甲需要的水较多,此选项错误;B、根据图示信息,t2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知,等质量的甲、乙分别放入等质量水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相同,所得溶液质量相等,此选项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物质甲和物
23、质乙的溶解度均大于25g,假如将10g甲、乙分别加入100g水中,甲和乙均可以全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g10g+100g100%9%,故在t3时,等质量的甲、乙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此选项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物质甲和物质乙的溶解度均为25g;t3时,物质甲和物质乙的溶解度均大于25g,假如将10g甲、乙分别加入100g水中,形成的甲、乙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由t3降温至t2的过程中,两溶液仍然是不饱和溶液,故此时没有晶体析出;所以将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甲、乙溶液,由t3降温至t2,不一定析出晶体,此选项错误。故选BC。20、甲、乙、丙三种物
24、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易溶物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液的质量乙甲C60时,将15g乙放入50g水中可以得到65g饱和溶液D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答案:BDA、由图可知,20时,甲的溶解度是5g,属于可溶物,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图可知,60时,溶解度:甲乙,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溶剂的质量甲乙;降温时,溶剂质量不变,因此降温至40,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溶解度:甲=乙,溶剂的质量甲乙,则溶质质量:甲乙,故降温后溶液的质量:乙甲,选项说法正确;C、60时,乙的溶
25、解度为25g,50g水中最多溶解乙物质的质量为12.5g,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12.5g=62.5g,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受温度影响较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D。小提示:21、如图所示的实验,判断正确的是A固体X可能是CaOB固体X可能是干冰C中生成了CaCO3DCa(OH)2质量分数:答案:AD试管中加入固体X后,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说明X加入水中放热;A、固体X可能是CaO,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说法正确;B、固体X不可能
26、是干冰,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说法错误;C、中并未生成CaCO3,而是氢氧化钙析出,说法错误;D、因为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水质量不变,氢氧化钙析出,溶质质量减小,Ca(OH)2质量分数:FeCu,所以镁先和硫酸铜反应,再和铁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Mg+CuSO4160MgSO4120+Cu,Fe+CuSO4160FeSO4152+Cu。所以开始溶液质量减少的快,镁反应完后,溶液质量减少的速度变慢,当铁反应完后,溶液质量不再改变。正确。B、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是Cu64+2AgNO3340Cu(NO3)2188+2Ag216。随着铜的加入,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但最终溶液的质量不为
27、0,错误。C、往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该温度下氯化钠不能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D、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低。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正确。故选AD。小提示:2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都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洗涤剂除油污是乳化作用,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答案:ACA、溶液是一种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但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可能是纯净物水,水
28、不属于溶液,属于纯净物。A正确;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若某物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空气,空气中包含多种元素,但是却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B错误;C、质子数决定着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C正确;D、洗涤剂去除油污时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而汽油去除油污则是利用了溶液的形成,油污会溶解于汽油中,形成油污的汽油溶液。D错误。故选AC。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H2O和H2O2中,所含氧元素质量比为1:2B20g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充分反应生成18g水,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为1:4C某硫酸镁和硫酸的混
29、合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100g该溶液向其中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D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不可能是CO和C2H4答案:BCA、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算出H2O和H2O2中氧元素的质量,两者相比即可得出结果,根据分析,等质量的H2O和H2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161816234=17:18,故说法错误;B、氢气和氧气混合气体20g,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18g水,说明反应掉的氢气、氧气质量总和为18g,剩余气体2g。根据生成18g水计算
30、出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质量分别为2g、16g。若氧气过量,混合气体中氢气为2g,氧气为18g,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为1:9;若氢气过量,混合气体中氢气为4g,氧气为16g,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4,故说法正确;C、氢氧化钠质量:100g4.8%32142461422340=12g,氧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g100g100%=12.0%,该选项说法正确;D、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6100%=75%,要使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外两种气体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80%。CO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8100%=43%,C2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28100
31、%=85.7%,故CO和C2H4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80%,故说法错误。故选BC。25、向质量为10g的碳酸镁、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一定为1.6gB所加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为7.3%C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氯化钠的质量D碳酸镁和碳酸氢钠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得到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均为4.4g答案:ADA、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MgCO32HCl=MgCl2H2OCO2,84份碳酸镁完全反应产44份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
32、H2OCO2,84份碳酸氢钠完全反应产生44份二氧化碳,得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4.4g;则消耗碳酸镁和碳酸钠的混合固体质量为8.4g,则氯化钠的质量=10g-8.4g=1.6g;故选项正确;B、84份碳酸镁消耗73份氯化氢,84份碳酸氢钠消耗36.5份氯化氢,得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4.4g,所加稀盐酸溶质的质量一定小于7.3g,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7.3%;故选项错误;C、混合固体中碳酸镁和碳酸氢钠的质量不确定,反应后产生的氯化镁和氯化钠的质量不能比较;故选项错误;D、混合物中不论碳酸镁、碳酸氢钠以哪种比例混合,只要是8.4g,恰好完全反应都会生成4.4g的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故选A
33、D。填空题26、某次地震抗震救灾期间,每天喷洒大量84消毒液的稀溶液,进行不断消毒。84消毒液是由次氯酸钠和表面活性剂混合配制的消毒剂,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广泛用于公共场所和家庭卫生消毒,由于84消毒剂有一定腐蚀性,将其稀释成0.2%-0.5%,浸泡时间长达10到30分钟。则要求回答:(1)配制84消毒剂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分别是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_。(2)若要配制300Kg质量分数为0.5%的次氯酸钠消毒液,需要使用15%的84消毒液_Kg,配制的主要步骤是:_、_、_、_。答案:量筒烧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10Kg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1)84消毒液是由次氯
34、酸钠和表面活性剂混合配制的消毒剂,配制84消毒剂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分别是烧杯、量筒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使次氯酸钠溶解的更迅速、更充分;(2)要配制300Kg质量分数为0.5%的次氯酸钠消毒液,设需要使用15%的84消毒液的质量为x,300Kg0.5%=15%x,x=10Kg,将一定质量的浓溶液配制成一定质量分数的稀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计算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量取(量取需要的浓溶液、溶剂)、混匀(将量取的浓溶液充分混合在所量取的溶剂中)、装瓶贴标签。27、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但仍不建议直接饮用。因为中间经过管道、水
35、箱等多个环节,容易被微生物、细菌、重金属污染,所以自来水一定要处理后才能饮用。(1)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包括自来水)中含有铁、锰、铜、锌、钙等多种矿物质。这里的铁、锰、铜、锌、钙等是指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2)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3)家庭中将自来水处理成能饮用的水的方法可以是_。(任写一个)(4)在自来水中加入洗涤剂可以除去衣物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作用。答案:元素肥皂水加热煮沸乳化(1)国家饮用水标准中的“铁、锰、铜、锌、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锰、铜、锌、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元
36、素。(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填:肥皂水。(3)家庭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将自来水杀菌同时降低它的硬度来转化成能饮用的水,故填:加热煮沸。(4)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故填:乳化。28、请回答下列有关溶液的问题。(1)把面粉与酒精分别加入蒸馏水中,能形成悬浊液的是_。(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温度高于20,溶解度:a_b(填“”“”“”“(1)由于酒精能溶于水而面粉难溶于水,故能形成悬浊液的是面粉;(2)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高于20时,a的
37、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20,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故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小于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t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30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故在30时,等量的水中溶解a的质量会大于溶解b的质量。29、请根据如图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在t2C时,向盛有25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3)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最好采用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4)t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38、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答案:t120%降温结晶丙乙甲(1)有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丙两条曲线有交点,故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在t2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5g甲物质。向盛有25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甲物质的溶解12.5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5g12.5g+50g100%=20%;(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甲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乙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故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9、关系是甲乙丙,故t2C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溶质大小关系是甲乙丙,因此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30、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_(填化学式)。(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这种物质是_(填字母)。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溶解称量和量取计算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配制上述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填序号)。(4)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
40、下:把1.0g药品溶于水配制成4.0mL溶液a;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b;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c;取0.4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d。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做1g/cm3。则最终得到的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答案:NaClC0.1%(1)氯化钠常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其溶质是NaCl;(2)溶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如果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吸热,如果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放热,如果相等就表现为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41、A、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错误;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正确;故选C。(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4)因为溶液的密度是1g/cm3,所以可直接看成毫升数即是物质的克数,然后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计算即可。溶质的质量=1.0g;溶液的质量=4.0mL1g/cm3=4.0cm31g/cm3=4.0g;所以,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g4.0g100%=25%;溶液b的质量分数=0.125%1=2.5%;溶液c的质量分数=0.12.5%1=0.25%;溶液d的质量分数=0.40.25%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