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1
单选题
1、“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对这句农谚的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只要有了肥,庄稼就能生长好B.“肥”是指植物的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C.它强调了“肥”对庄稼的重要性D.合理施肥,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发育
答案:A
分析: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指无机盐,施肥时要注意无机盐的种类和比例,合理施肥。据此解答。
A.并不是只要有了肥料庄稼就能生长好的,如果施肥过多还可能会造成烧苗,不利于植物的生长,A错误。
B.“肥”是指植物的生长必需的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B正确。
C.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而“肥”能为植物提供无机盐,故它强调了“肥”对庄稼的重要性,C正确。
D、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指无机盐,施肥时要注意无机盐的种类和比例,合理施肥,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发育,D正确。
故选A。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 )
A.酒精变成黄色,叶片变成黄白色B.酒精和叶片的颜色都没有变化
C.酒精变成黄白色,叶片变成蓝色D.酒精变成绿色,叶片变成黄白色
答案:D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因此“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色素,所以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酒精会变绿色,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垂柳和旱柳是常见的绿化树种,园林工作者对垂柳和旱柳的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垂柳的光合速率一直增强
B.相同光照强度下,旱柳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比垂柳多
C.随着光照强度增加,旱柳释放的氧气比垂柳少
D.二氧化碳吸收量为0时,垂柳不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C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机物,并释放出氧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要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A.据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强,两种柳树幼苗的光合速率均逐渐增加,光照到一定强度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强,A错误。
BC.在相同光照强度下,垂柳的光合速率更高,二氧化碳吸收量比旱柳多,利于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旱柳释放的氧气比垂柳少,B错误、C正确。
D.植物本身进行呼吸作用会放出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一般不会放出细胞外,在产生的时候就会被叶绿体用来进行光合作用了,所以外界二氧化碳吸收量为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相等,D错误。
故选C。
4、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海带B.葫芦藓C.肾蕨D.银杏
答案:D
分析:生物圈的绿色植物多种多样,主要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解答即可。
A.海带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A不合题意。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B不合题意。
C.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受精过程离不开水,C不符合题意。
D.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裸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D符合题意。
故选D。
5、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下列关于叶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叶片由叶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B.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放与闭合
C.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细胞都有叶绿体结构
D.叶脉有支撑作用,内有导管和筛管
答案:C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属于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颜色较浅,属于海绵组织;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
A.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A正确。
B.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B正确。
C.叶的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C错误。
D.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D正确。
故选C。
6、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旱,土壤贫瘠。荒漠的植物种类十分贫乏,植被稀疏,根系一般很发达,非常耐旱。下列关于植物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发达的根系可以有效地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等物质
B.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C.根尖伸长区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体积变大、变长,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植物的根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根尖具有分生组织
答案:C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化: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
A.根系具有发达的主根,不断向土壤深处生长,有利于固定植物体,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的,A正确。
B.根尖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正确。
C.在分生区的上部即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所以伸长区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体积变大、变长,这是细胞生长的结果,C错误。
D.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形成其它组织。根尖、芽尖和茎的形成层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分生组织,D正确。
故选C。
7、下列生产上采取的措施中,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刚移栽的植物遮光处理
B.粮食入仓前要晒干
C.庄稼被淹后及时排涝
D.新鲜果蔬在低温条件下贮藏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方面来切入。
A.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刚移栽的植物遮光处理,降低蒸腾作用,A错误。
B.收获的粮食入仓前晒干,有利于降低呼吸作用,B错误。
C.庄稼被淹后及时排涝,有利于植物的根进行呼吸作用,C正确。
D.低温可以抑制呼吸作用,新鲜果蔬在低温条件下贮藏,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错误。
故选C。
8、在观察“菠菜叶片表面的气孔”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建议撕取菠菜叶片的上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原因是上表皮的气孔数量较多,方便观察
B.由于结构③不含叶绿体,所以盖上盖玻片后要进行染色
C.据图可推测,该实验所用菠菜叶片是萎蔫的
D.结构①中水分的吸收和散失能够控制②的开闭
答案:D
分析:题图中:①是保卫细胞,②是气孔,③是表皮细胞。
A.菠菜叶等许多陆生植物叶片的气孔下表皮多,该特点利于降低蒸腾作用。所以,建议撕取菠菜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方便观察,A错误。
B.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菠菜叶片表面的气孔”,不是观察③表皮细胞,由于①保卫细胞具有叶绿体,故盖上盖玻片后不需要染色,B错误。
CD.①保卫细胞吸水,②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据图可知“气孔已经张开”,故可推测该实验所用菠菜叶片不是萎蔫的,C错误、D正确。
故选D。
9、某同学做“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作了如下记录,请你找出记录中错误的一项( )
A.观察种子用到的实验器具有解剖刀、放大镜、镊子等
B.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子叶数目不同,作用不同
C.观察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时,需用解剖刀纵向切开玉米种子
D.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都有胚乳,胚乳中富含淀粉
答案:D
分析: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
A.在解剖和观察种子结构的探究实验中,需要用解剖刀纵切种子,并且要用到镊子在表面皿上展开并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A正确。
B.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子叶没有贮存营养物质的作用,贮存营养的是胚乳,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观察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时,需用解剖刀纵向切开玉米种子,方便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C正确。
D.玉米种子有胚乳,胚乳中富含淀粉等营养物质;但菜豆种子没有胚乳,D错误。
故选D。
10、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自然界中的生命是周而复始、绵绵不绝的。有关下图绿色开花植物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中5产生的花粉落到1上的传粉方式属于自花传粉
B.图二所示器官是由图一中的4发育而来
C.图三中的a和b是由图二中的1发育而来
D.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可用图四中箭头来表示
答案:C
分析:题图一中1是柱头,2是花柱,3是子房,4是胚珠,5是花药,6是花丝。
题图二中1是胚轴,2是胚芽,3是胚根,4是子叶,5是种皮。
题图三中:a是叶,b是茎,c是根。
A.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A正确。
B.受精完成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图二所示器官是种子由图一中的4胚珠发育而来,B正确。
C.图三中的a叶和b茎是由图二中的2胚芽发育而成,1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C错误。
D.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到叶、花、果实、种子,因此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可用图四中箭头来表示,D正确。
故选C。
11、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科考队在西藏察隅发现了一棵黄果冷杉,经测定高达83.4米,刷新了中国最高树木记录。关于黄果冷杉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主要器官是叶B.蒸腾作用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
C.蒸腾作用促进导管中有机物的运输D.蒸腾作用促进水分从根部运输到茎顶端
答案:C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A.蒸腾作用掉主要器官是叶,叶上分布有很多气孔,正确。
B.蒸腾作用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正确。
C.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错误。
D.蒸腾作用促进水分从根部运输到茎顶端,正确。
故选C。
12、如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幼根的生长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
C.果实由⑥胚珠和⑦果皮组成
D.大豆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种子的结构、根的生长、果实和种子形成、花的结构等相关知识。图中①是胚芽,②是胚轴,③是胚根,④是子叶,⑤是种皮;⑥是种子,⑦是果皮。
A.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组成种子的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受精卵发育而来,A正确。
B.根的生长,一方面依靠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另一方面依靠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增大细胞的体积,B正确。
C.果实由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⑥是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⑦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C错误。
D.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即花蕊。雄蕊能产生花粉,花粉能产生精子,雌蕊内有卵细胞,雌蕊和雄蕊与大豆的繁殖直接相关,D正确。
故选C。
13、近年来,极地频现“红色的雪”,其中存在一种叫做“雪衣藻”的藻类植物(如下图)。它们原本绿色,但当细胞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多种红色色素,吸收更多热量融化周围的雪,并对雪水加以利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雪衣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B.雪衣藻细胞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雪衣藻融雪对极地环境的保护极为有利D.雪衣藻大量繁殖对南极的气候没有影响
答案:A
分析: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属于自养。
A.由图可知雪衣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和叶的分化,故A正确。
B.雪衣藻细胞有叶绿体能在光照下合成叶绿素,说明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自养,故B错误。
C.当细胞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多种红色色素,吸收更多热量融化周围的雪,并对雪水加以利用,对于保护环境不利,故C错误。
D.2020年1月南极的气温首次突破了20℃,皑皑白雪中出现了大片腥红色,原因是南极雪衣藻(单细胞藻类)解除休眠而大量繁殖造成的,引起环境温度的变化,所以雪衣藻大量繁殖对南极的气候有影响,故D错误。
故选A。
14、取一盆绿色植物,放在黑暗处24h。用五角星形黑纸片(乙)将几片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将这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3-4h。取下遮光处理的叶子,去掉黑纸片,进行酒精脱色、漂洗和碘酒染色。请选出正确的实验现象( )
A.甲、乙区域都变蓝B.甲、乙区域都不变蓝
C.甲区域变蓝,乙区域不变蓝D.甲区域不变蓝,乙区域变蓝
答案:C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乙区域的遮光部分和甲区域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滴加碘液不变蓝;乙区域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淀粉,滴加碘液后,叶片的乙区域不变成蓝色;甲区域未遮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滴加碘液后,叶片的甲区域变成了蓝色,甲、乙对比说明光是绿色植物产生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故选C。
15、如图是植物体的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②③④⑤组成种子的胚B.图甲中的⑥将来发育成根
C.图乙中的⑨将来发育成茎D.图丙中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答案:A
分析:题图甲中,①种皮和果皮,②胚乳,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
题图乙中,⑦生长点,⑧叶原基,⑨胚轴,⑩芽原基。
题图丙中,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A.在一个完整种子中,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⑥胚根、④胚芽、⑤胚轴、③子叶四部分,A符合题意。
B.种子萌发时,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枝芽的结构中,⑦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⑧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⑨芽轴将来发育成茎,⑩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C不符合题意。
D.根尖是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根能长长主要是因为根尖c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b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的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多选题
16、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四个瓶的设置如下表,下列组合中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的是( )
1
2
3
4
瓶内水量
无
适量
适量
过量
放置位置
橱柜
橱柜
冰箱
橱柜
A.1和3B.2和4
C.3和4D.2和3
答案:AC
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实验的设计。
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
A.1和3,变量有水量和温度(放置位置)两个,不能形成对照实验,A符合题意。
B.2和4,只有水量这一个变量,可以形成对照实验,B不符合题意。
C.3和4,变量有水量和温度(放置位置)两个,不能形成对照实验,C符合题意。
D.2和3,只有温度(放置位置)这一个变量,可以形成对照实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小提示:熟知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下列植物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的是
A.B.C.D.
答案:BD
分析: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种子植物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适合生活在各种环境中。
在自然界中,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类群为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但根、茎、叶都很发达,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适合生活在各种环境中。题干中,B玉米、D蒲公英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而A葫芦藓是苔藓植物,C肾蕨是蕨类植物,它们都属于孢子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必须在有水的环境下才能完成。
故选BD。
18、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衣藻是单细胞淡水藻类植物
B.小麦和玉米的种子都有子叶,但数量不同
C.卷柏、地钱都用孢子繁殖后代
D.银杏和杏树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答案:BD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A.衣藻是单细胞的藻类植物,生活在淡水中,A正确。
B.小麦和玉米都属于单子叶被子植物,子叶数目相同,种子中有储存营养物质的胚乳,B错误。
C.卷柏属于蕨类植物,地钱属于苔藓植物,都用孢子繁殖后代,C正确。
D.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杏树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D错误。
故选BD。
19、如图是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的种子要有完整的、活的胚且度过休眠期
B.甲和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用来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该实验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光照有关
D.乙和丁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
答案:BD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A.种子萌发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度过休眠期。外界条件:足够的永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A不符合题意。
B.分析题图,甲丙两个装置除温度(甲25℃、丙4℃)这个变量外,水分(甲干燥、丙适量水)这个条件也不相同,故甲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B符合题意。
C.分析题图,四个装置探究的条件都与光照无关,故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
D.分析题图,乙和丁两个装置不同的条件是空气(乙,水适量,种子未被浸没,有空气;丁,种子浸没在水中,没有空气),故乙丁两个装置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D符合题意。
故选BD。
20、据图找出关于生物体结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④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
B.丙属于植物的输导组织
C.大豆种子乙储存营养的主要结构是胚乳
D.从结构层次上看,由微观到宏观的排列顺序为甲→乙→丙
答案:CD
分析:1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图中的甲是细胞,乙种子属于器官,丙属于输导组织。
2 .图甲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
A.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正确。
B.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各种物质的组织。它们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方式相互联系。根据运输物质的不同,输导组织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输导水分以及溶解于水中的矿物质的导管;另一类是输导有机物质的筛管。所以,丙属于植物的输导组织,B正确。
C.大豆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无胚乳,而有两片肥厚的子叶,子叶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甲细胞→丙组织→乙器官→植物体,D错误。
故选CD。
21、某同学利用天竺葵、碘液、酒精等制作出一片如图所示的带有“M”字样的叶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全过程不需要照光
B.制作过程需要把天竺葵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进行暗处理
C.“M”字样是因为叶片中的淀粉遇到碘液变蓝
D.酒精的作用是在制作过程中溶解淀粉
答案:BC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A.制作过程中对字母“M”的区域进行见光处理,字母“M”以外的区域遮光,A错误。
B.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制作前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正确。
C.“M”以外的区域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合成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字母“M”区域照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于是显示出“M”字样,C正确。
D.叶绿素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在叶片脱色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D错误。
故选BC。
22、能说明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高等的是( )
A.靠种子繁殖后代B.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C.茎内有输导组织D.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AB
分析:1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
2 .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
AB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根,茎,叶,并且根,茎,叶里有专门的疏导组织,受精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多数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点: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根、茎、叶发达,并且有发达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受精过程不需要水;维管束中有形成层,茎能逐年长粗。因此,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高等的特点是:靠种子繁殖后代,受精过程便不再需要水,AB正确。
CD.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茎内都有输导组织,CD错误。
故选AB。
23、如图所示桃花与桃子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桃子是由桃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
B.桃子食用的部分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C.桃子的种子中将来发育成新植株的部分是胚芽
D.子房是由胚珠和种子组成
答案:CD
分析: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
A.桃子(属于果实)是由桃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A正确。
B.桃子食用的部分(俗称的果肉属于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B正确。
C.子房中的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可发育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桃子的种子中将来发育成新植株的部分是胚,C错误。
D.子房是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D错误。
故选CD。
24、下列具有茎、叶,但无根的植物是( )
A.葫芦藓B.满江红C.水绵D.地钱
答案:AD
分析: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把植物分成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不结种子,但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的一个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AD.葫芦藓、地钱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但是无根,只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故AD符合题意。
B.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故B不符合题意。
C.水绵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D。
25、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类群,与此无关的特征是
A.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B.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
C.有些果实能帮助种子传播D.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答案:BD
分析: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
被子植物有发达的输导组织,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其次有些果实的表面有翅或毛,适于随风传播;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诱使动物来吃,利于播种.因此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裸子植物的种子也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生殖和发育都不需要水。所以与此无关的特征是BD。
故选BD。
填空题
26、______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根、胚轴、胚芽和______组成。
答案: 胚 子叶
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
27、茎的加粗生长依靠的是茎中的___________。
答案:形成层
分析:茎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
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28、“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是对花生果实的形象描述,其中“白胖子”是由____发育而来的。
答案:受精卵
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萼、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所以,谜语中麻屋子是指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红帐子是指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白胖子是指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29、无土栽培的培养液中,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___。
答案:水
分析:无土栽培就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无土栽培中配制的培养液的浓度必须与土壤浸出液的溶度一致,无土栽培营养液中,最主要成分是水,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30、如图1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A、B两项生理活动,图2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填A或B)。
(2)图2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______(填甲或乙)。
答案:(1)A
(2)甲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图1中:A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B表示光合作用。图2中,甲曲线只在白天进行,表示光合作用,乙曲线一直都在进行,表示呼吸作用。
(1)
植物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线的限制,白天晚上都能进行的是A呼吸作用。
(2)
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因此,一般在白天进行,图中6点-18点之间有光照,因此,甲曲线可以表示光合作用。而乙曲线则表示呼吸作用的过程。
2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