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word)文学红字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专业英语学号论文题目红字中海斯特的心理分析 An Analysis of Hesters mentality in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1选题的意义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在作品中,霍桑集中了创作个性与经验,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使红字成为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红字以十七世纪的新英格兰为背景,描述了清教的残酷和它对故事中女主人公人性的扼杀.小说创造性地演绎了当时社会对海斯特的压迫,但海斯特并没有屈服,她没有屈服于压抑人性的宗教道德,而是以种
2、种勇敢的行为向愚昧的传统挑战,证明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她是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争取真正美好爱情的勇敢典型,但霍桑创作这篇著作的母的仅仅是颂歌这位女人的新生吗?他把自己的清教人文主义思想灌注在对海斯特的形象描写上,事实上海斯特最后赎罪重生是对清教制度对清教社会的妥协,是由叛逆到妥协的转变。2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对于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作品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很多学者都把她解读为是经过苦难的磨炼后获得了新生的女权主义战士,但细读小说可发现,文字表层虽然支持上述见解,表象下却另有隐藏:海斯特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煎熬着,生活在边缘地带,经过命运残酷的打击后最终屈服了,
3、接受了清教社会对她的审判。由此看出,霍桑并不是个彻底的女权主义者.对于霍桑的著作红字,历来文人对之的解析都侧重在象征手法以及对伟大爱情的歌颂,对海斯特勇敢的肯定,但没有结合霍桑本人对清教的理解,对当时社会的复杂心理,而海斯特的性格本身就带有复杂性,我认为尽管相关研究成果丰硕,但红字作为“经典”所具有丰富的当代意义并没有在前述研究中形成系统性的论述.把红字与霍桑二者都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之中去探讨,相信可以挖掘这部传统经典所具有的重要的当代意义。3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论文将在第一章论述霍桑在红字中表现出的矛盾心理。霍桑在描写女性人物时常常不自觉地体现出多种矛盾心理,从个人情感出发,他
4、认为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但清教思想的束缚又使得他在处理书中的角色时充满了矛盾,道德与情感、理性与欲望在作者描写女主人公赫斯特与女儿波尔和周遭人物的关系,如与牧师、医生、总督等人的接触、交往中得到了体现.从精神分析的方法出发,可以发现霍桑对于女性既爱又恨、对欲望与爱的左右摇摆的态度可能正是源于其个人特殊的成长经历。同时,霍桑面对现实和理想、守旧与奋进时表现出来的矛盾和模糊,于此也清晰可见。这种思想就决定了海斯特的形象变化.论文第二章将分析红字以“A为线索,串联起了海丝特的悲惨遭遇、波儿的成长情况以及社会各界所扮演的角色,它是在全文中起着穿针引线的重要“道具。而借助于当代文本理论(能指与所指
5、、符号与意义),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A所具有的更加复杂的深意,从而挖掘这个呈现于小说中的奇怪符号在文化上所具有的多义性、系统性和暗喻性。论文第三章将论述霍桑清教人文主义思想对于海斯特形象塑造以及结果的影响。4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在红字中,霍桑把象征手法运用得灵活到位,对于海斯特、哑瑟、珠儿来说,“A”各具含义.而海斯特与弧瑟的爱情在当时的社会制度、宗教法律之下注定是悲剧性的结局,但他们追求的爱情是自由的感情,表现了人的自然本性.而海斯特与罗格不合人性的婚姻,却得到了法律的保护,体现出当时极不合理、抹杀人性的社会制度。罗格是一个自私、冷漠、道貌岸然的人,却得到当时的人的同情,他才是真正的道德
6、堕落者.文中对美好、纯洁的爱情给予r赞赏,对人性解放的追求给予了肯定。对人性的摧残扼杀给予了谴责。这篇论文的研究对当代人性的认识起到了辅助作用。本文将从词语、句子、语篇这三个语言层面,从微观到宏观对红字中的海斯特的几个重要时间段内不同的心理进行探讨,将当时的环境与海斯特的罪恶二者有机结合,并把红字与霍桑二者都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之中去探讨。5.参考书目1 Nathaniel Hawthorne.(2009)。 The Scarlet Letter. 中央编译出版社.2 Barlowe Jamie. (2000). the Scarlet Mob of Scribblers: Rereadin
7、g Hester Prynne.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P, 321。 3Maibor Carolyn R。 Labor Pains NY: Routledge, (2004) Emerson, Hawthorne, and Alcott on Work and the Woman Question. 610。4McFarland Philip. (2004). Hawthorne in Concord。 中央编译出版社。 5常耀信,(2009),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76-78.6程树华,(2010),霍桑的女权主义思想在海斯特个性上的体现。四川师大学学报。7高杏生,(2000),红字及其作者霍桑,解放军外国语大学报,第4-5页.8欧玉荣,(2009),析红字中海斯特人格的含混性, 时代英语. 9宋玲玲,(2010),后结构主义视角观照下霍桑红字任务解析, 咸宁学院学报,第23页。10帕提古丽伊萨克,2010,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看红字的海斯特11张春子,石于瀚,浅析红字中海丝特的人物性格特征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年 月 日系(专业)领导小组意见组长签字: 年 月 日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