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3讲 离子共存与离子推断学案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3讲 离子共存与离子推断学案
年级:
姓名:
- 10 -
第3讲 离子共存与离子推断
一、离子共存
1.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条件和本质的最直接应用。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离子共存判断
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
(1)一色——溶液颜色
几种常见离子的颜色:
离子
Cu2+
Fe3+
Fe2+
MnO
溶液颜色
蓝色
棕黄色
浅绿色
紫色
(2)二性——溶液的酸碱性
①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离子(如CO、SO、S2-、CH3COO-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②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如NH、Al3+、Fe3+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③酸式弱酸根离子(如HCO、HSO、HS-等)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3)三特殊——三种特殊情况
①AlO与HCO不能大量共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CO+H2O===Al(OH)3↓+CO。
②“NO+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I-、SO等还原性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③NH与CH3COO-、CO,Mg2+与HCO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4)四反应——四种反应类型
指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
①复分解反应,如Ba2+与SO,NH与OH-,H+与CH3COO-等。
②氧化还原反应,如Fe3+与I-、S2-,NO(H+)与Fe2+,MnO(H+)与Cl-等。
③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如Al3+与HCO、AlO等。
④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
二、离子检验的三种方法
1.显色法
2.气体法
离子
试剂
现象
反应原理
(离子方程式)
NH
浓NaOH溶液
和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NH+OH-NH3↑+H2O
SO
稀H2SO4和
品红溶液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SO+2H+===SO2↑+H2O
CO
CaCl2和稀盐酸
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盐酸
白色沉淀溶解,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CO+Ca2+===CaCO3↓;
CaCO3+2H+===Ca2++H2O+CO2↑
3.沉淀法
离子
试剂
现象
反应原理(离子方程式)
Cl-、
Br-、
I-
稀HNO3和
AgNO3溶液
AgCl(白色)、
AgBr(淡黄色)、
AgI(黄色)
Ag++Cl-===
AgCl↓、Ag++Br-===AgBr↓、Ag++I-===AgI↓
SO
稀HCl和
BaCl2溶液
白
色沉淀
Ba2++SO===
BaSO4↓
Fe2+
NaOH溶液
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Fe2++2OH-===
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续表
离子
试剂
现象
反应原理(离子方程式)
Fe2+
K3[Fe(CN)6]
溶液
蓝色沉淀
—
Fe3+
NaOH溶液
红褐
色沉淀
Fe3++3OH-===
Fe(OH)3↓
Al3+
NaOH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
继续加NaOH溶液,白色沉淀溶解
Al3++3OH-===
Al(OH)3↓;
Al(OH)3+OH-===AlO+2H2O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一定存在SO。(×)
错因:含Ag+时也有该现象。
(2)水溶液中:Fe2+、H+、ClO-、Cl-能大量共存。(×)
错因:H+与ClO-不共存,且HClO又与Fe2+、Cl-不共存。
(3)无色溶液中:Fe3+、Cu2+、NO、Cl-能大量共存。(×)
错因:Fe3+、Cu2+在水溶液中都有颜色。
(4)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CO。(×)
错因:溶液中有HCO时也能与C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有Mg2+或Al3+时也会生成Mg(OH)2或Al(OH)3白色沉淀。
(5)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存在CO。(×)
错因:含SO或Ag+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
(6)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存在SO。(×)
错因:含SO、Ag+的溶液滴加HNO3酸化的BaCl2溶液,也能生成白色沉淀。
(7)在1.0 mol·L-1的KNO3溶液中:H+、Fe2+、Cl-、SO能大量共存。(×)
错因:NO在H+作用下能氧化Fe2+。
2.教材改编题
(据人教必修一P34T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H+、Cl-、OH-
B.K+、Mg2+、Cl-、SO
C.Na+、OH-、NO、HCO
D.K+、Cl-、H+、HCO
答案 B
3.(2019·唐山模拟)下列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AlO、NO、Ba2+
B.Na+、NH、Cl-、OH-
C.K+、Mg2+、SO、CO
D.H+、Na+、HCO、SO
答案 A
考点 离子共存
[解析] 0.1 mol·L-1NaOH溶液显碱性,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0.1 mol·L-1FeCl2溶液中含有Fe2+,能与M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0.1 mol·L-1K2CO3溶液中含有CO,能与Ba2+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0.1 mol·L-1H2SO4溶液显酸性,此条件下,NO和HSO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H+与HSO也不大量共存,D错误。
[答案] A
离子共存判断题干中的常见“陷阱”
1.(2019·河南汝州实验中学高三期末)下列体系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1.2 mol·L-1 NO的溶液:H+、Fe2+、Mg2+、Br-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K+、Na+、NO、Cl-
C.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NH、K+、Cl-、I-
D.0.1 mol·L-1 NaHCO3溶液:Na+、Ba2+、NO、AlO
答案 B
解析 酸性溶液中NO能够氧化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B中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B正确;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含有Fe3+,能够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含有AlO的溶液显碱性,促进HCO的电离,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能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2.有下列各组离子:
①Na+、H+、CH3COO-、Cl-
②Ba2+、Na+、CO、NO
③H3O+、Na+、Fe2+、NO
④Na+、Fe3+、Cl-、I-
⑤Al3+、K+、Cl-、HCO
⑥Fe3+、NH、 SO、CO
⑦Na+、H+、NO、HCO
⑧Na+、H+、Cl-、SiO
⑨K+、H+、I-、ClO-
⑩Na+、H+、MnO、Cl-
Al3+、Fe3+、SCN-、Cl-
Na+、Al3+、NO、AlO
(1)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
(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
(3)因离子间相互促进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
(4)因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
答案 (1)①、②、⑦、⑧ (2)③、④、⑨、⑩ (3)⑤、⑥、 (4)
解析 ①H++CH3COO-CH3COOH;②Ba2++CO===BaCO3↓;⑦H++HCO===H2O+CO2↑;⑧2H++SiO===H2SiO3↓是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共存。③3Fe2++NO+4H3O+===3Fe3++NO↑+6H2O;④2Fe3++2I-===2Fe2++I2;⑨2H++2I-+ClO-===Cl-+I2+H2O;⑩2MnO+16H++10Cl-===2Mn2++5Cl2↑+8H2O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⑤Al3++3HCO===Al(OH)3↓+CO2↑;⑥2Fe3++3CO+3H2O===2Fe(OH)3↓+3CO2↑;Al3++3AlO+6H2O===4Al(OH)3↓因发生双水解不能共存。Fe3+与SCN-因发生络合反应不共存。
考点 离子推断
[解析] 根据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 mol气体,说明有NH,而且为0.02 mol,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有Fe3+,而且为0.02 mol,则没有CO,根据不溶于盐酸的4.66 g沉淀,说明有SO,且为0.02 mol,再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一定有Cl-,至少有0.02×3+0.02×1-0.02×2=0.04 mol,B正确。
[答案] B
1.离子推断的“四项基本原则”
2.电荷守恒在定量型离子推断试题中的应用
离子定量推断试题常根据离子的物质的量(或浓度)定量推断最后一种离子的存在:如果多种离子共存,且只有一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未知,可以用电荷守恒来确定最后一种离子是否存在,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3.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五种离子:NO、SO、Fe3+、H+、X,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NO)∶n(SO)∶n(Fe3+)∶n(H+)∶n(X)=2∶3∶1∶3∶1,则X可能为( )
A.Fe2+ B.Mg2+
C.Cl- D.Ba2+
答案 B
解析 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O)∶n(SO)∶n(Fe3+)∶n(H+)∶n(X)=2∶3∶1∶3∶1。由电荷守恒可知,X带2个正电荷。SO与Ba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能氧化亚铁离子,所以X可能为Mg2+,答案选B。
4.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K+、Mg2+、Al3+、Fe2+、Ba2+、NO、SO、Cl-、I-、HCO,取该溶液进行如表所示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几滴甲基橙
溶液变红色
②取少量该溶液加热浓缩,加Cu片和浓H2SO4,加热
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遇空气可以变成红棕色
③取少量该溶液,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取③中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
有稳定的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HNO3
⑤取少量该溶液,加NaOH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
由此判断:
(1)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其他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及对应欲检离子的名称(说明使用试剂的名称,不必写详细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l3+、Mg2+、NO、SO Fe2+、Ba2+、I-、HCO
(2)焰色反应,检验K+;稀HNO3溶液、AgNO3溶液,检验Cl-
解析 利用肯定性原则,溶液无色,表明溶液中不存在Fe2+;由实验①确定溶液呈酸性;由实验②确定溶液中存在NO;由实验③确定溶液中存在SO;由实验⑤确定溶液中存在Mg2+和Al3+。再根据互斥性原则,溶液呈酸性,H+与HCO不共存,故溶液中不存在HCO;NO(H+)具有强氧化性,与I-不共存,故溶液中不存在I-;Ba2+与SO不共存,故溶液中不存在Ba2+。最后根据进出性原则,实验③向溶液中带入了Cl-,故实验④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Cl-。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