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34820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1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远离法线时,反射光线也会远离法线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当入射光线垂直反射面入射时,反射角为 90D当入射光线与镜面成 30角时,反射角是 30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B街角处凸面镜扩大视野C插入水杯的铅笔好像断了D墙上的手影3、如图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选择硬纸板的时候,应尽量选择粗糙的B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C如果将F纸板往后折,将不发生反射D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

2、放置,在纸板上将看不到反射光4、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会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D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5、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会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D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6、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

3、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A红颜料呈红色B红颜料呈绿色C白纸呈白色D白纸呈绿色7、从水面看水中的物体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8、让红光、蓝光混合后通过一块红色玻璃,然后照在一张红纸上,则纸是A黑色B红色C蓝色D绿色9、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大B人的像变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C人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D人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10、让红光、蓝光混合后通过一块红色玻璃,然后照在一张红纸上,则纸是A黑色B红色C蓝色D绿色1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小演员们双手举着“和平鸽”,随着脚步的移动,

4、脚下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这一创意来自于冰面倒影。从物理学来看,关于“如影随形”和“冰面倒影”的中“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12、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凿壁偷光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长虹饮涧13、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C白天,射向这面玻

5、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14、让红光、蓝光混合后通过一块红色玻璃,然后照在一张红纸上,则纸是A黑色B红色C蓝色D绿色15、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女演员的身上,观众看到她的A上衣是红色,裙子是黑色B上衣、裙子都是红色C上衣是白色,裙子是黑色D上衣、裙子都是黑色多选题16、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平面镜之间的夹角可能是()A1B2C3D417、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拱桥倒影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钢

6、笔错位D 树林间的光线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有关,固体传播声音通常比液体传播声音快B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复合光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9、图是校运会上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跑完全程所用时间约为14 sB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C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短D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比看到“白烟”开始计时更准确20、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句中“阴浓”是光直线传播形

7、成B“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掬水月在手”句中“月”是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D“朝辞白帝彩云间”句中“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2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C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 mD“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发生了折射22、太原古县城始建于1375年的明代,在历经九年修复后于今年“五一”正式开放。夜晚古县城城墙上的灯光秀,把古城装扮的分外靓丽壮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楼上正在发光的LED灯带不是光源B在岸边看到护城河水感觉比实际

8、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古城墙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虚像D能从各个角度清楚地看到投影在城墙上的字是因为城墙对光发生漫反射23、下列关于声、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是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B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环节防治噪声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D射击瞄准时应“三点一线”,可以用光的反射来解释填空题24、如图所示,激光通过平面镜反射打到墙壁上。为了射中图中目标,可进行如下操作:(1)保持平面镜不动,将入射光线向_(左/右)平行移动。(2)保持激光笔不动,将平面镜向_(左/上/下)平行移动,或者_(顺逆)时针转过

9、一个小角度。25、如图所示,雨后晴朗的夜晚,月光在水面上发生 _反射(填反射种类),月光在地面上发生 _反射(填反射种类),迎着月光走,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明显多于经地面反射而进入人眼的光,所以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同理,背着月光走,_较亮(选填“地面”或“水面”),月光在地面上发生的反射 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6、按要求完成填空。(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 _产生的。(2)如图乙所示,向暖瓶中灌水时,我们听到声音的 _发生改变;把正在发声的发声器放入空暖瓶中,将瓶塞盖紧后就几乎听不到声音了,

10、若不小心将暖瓶的外层镀银玻璃损坏,听到的声音又变大了,由此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3)让一细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照射到竖直放置的白色光屏上(如图丙所示),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 _现象。2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声音的产生。将一块小平面镜粘在音叉叉股上,固定激光笔,照射平面镜,光被反射到墙面上形成一个光斑。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墙上的光斑,说明光射到墙面发生了_。实验时,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同时观察到墙面上的光斑变成一条短线,该现象说明_,若在月球上敲击音叉后,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听到声音,_看到上述光斑的变化。28、现有(1)小孔成像;(2)立竿见影;(3)海市蜃楼

11、;(4)水中倒影四个光现象。其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_(填序号)。请你再举出一个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实例_。21(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_01E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入射光线远离法线时,入射角增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增大,故入射光线远离法线时,反射光线也远离法线,故A正确;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C当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0,故C错误;D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故D错误。故选A。2、答案:D解析:A蜡烛在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

12、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街道拐角处扩大视野应用的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插入水杯的铅笔好像断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C解析:A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粗糙,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为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实验中应多次改变入射角,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如果将F纸板往后折,则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但仍然发生反射,故C错误,符合题意;D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也在同一平面内,但不在纸板所在

13、平面内,故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B解析: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影子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B正确;C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像与物大小相同,而影子的大小取决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光源大小、被照物体大小等因素,故C错误;D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物体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B。5、答案:B解析: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影子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B正确;C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像与物大小相同,而影子的大小取决于光源到物体的

14、距离、光源大小、被照物体大小等因素,故C错误;D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物体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B。6、答案:D解析:AB红字只能反射红光,当绿光照射时不能被反射,所以字就是黑色,故AB不符合题意;CD白纸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当绿光照射时,它反射绿光,所以是绿色,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7、答案:B解析:A从水面看水中的物体,是来自水中的物体的光由水中进入空气,A图中光是由空气进入水中,故A错误;BCD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图正确;故CD错误。故选B。8、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让

15、红光、蓝光混合后通过一块红色玻璃,然后照在一张红纸上,则红纸只反射红光,蓝光被吸收,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红色正确选B考点:物体的颜色9、答案:C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也远离平面镜,则像离人的距离变大,但是像的大小是不变的,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让红光、蓝光混合后通过一块红色玻璃,然后照在一张红纸上,则红纸只反射红光,蓝光被吸收,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红色正确选B考点:物体的颜色11、答案:C解析:“如影随形”中的“影”,指的是影子,影子是物体挡住光线,

16、在物体后面形成的暗影区,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冰面倒影”的中“影”是雪花状的光束在冰面反射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答案:A解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凿壁偷光,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符合题意;B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偏折所致,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D长虹饮涧,属于光的色散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A。13、答案:A解析:ACD小林通过窗户成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夜晚和白天都可能通过玻璃成像。白天、晚上射向玻璃的光都是部分透过,部分反射,而白天因环境光线太强,不易观察到玻璃

17、中的像,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白天、夜晚所成的像的大小应相同。故A正确,CD错误;B射向玻璃的光,无论白天夜晚都是发生镜面反射,故B错误。故选A。1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让红光、蓝光混合后通过一块红色玻璃,然后照在一张红纸上,则红纸只反射红光,蓝光被吸收,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红色正确选B考点:物体的颜色15、答案:A解析:解答:白上衣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红光照上就反射红光,呈现红颜色;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红光照上不反射,呈现为黑色,所以现象A正确故选A小提示: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不吸收任何颜色的光;蓝色物体只能反射蓝光,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16

18、、答案:ABC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光的反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因为第一条入射光线平行于下面平面镜,所以第一条入射光线与上面平面镜的夹角为,光线第一次反射的入射角为90根据数学知识DCO=在三角形CDO中,第二次入射时的入射角为180-90=90-2同理,第三次入射时的入射角为903第n次的入射角为90n要想延原来光路返回 需要光线某次反射的入射角为零,所以有90n0解得90n由于n为自然数,所以可能为1、2和3,但不能等于4。故AB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17、答案:BCD解析:A拱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D一叶障目和树林间的光线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

19、成的,故BD符合题意;C钢笔错位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故选BCD。18、答案:ABD解析: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有关,固体传播声音通常比液体传播声音快,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通常较快,故A正确;B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说明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故B正确;C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故C错误;D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简称光的直线传播,故D正确。故选ABD。19、答案:AC解析:A运动员跑完百米全程所用时间约为14s,故A正确;B运动员在百米跑的过程中要经过起跑、加速、冲刺等几个过程,所以运动员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运

20、动员跑得越快,速度越大,由t=sv可知,路程一定,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短,故C正确;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看到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计时较为准确,故D错误。故选AC。20、答案:BC解析:A“浓阴”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水底的光线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逆着折射后的光线看过去,看到的是水底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B错误,符合题意;C“掬水月在手”句中的“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21、,符合题意;D“彩云”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单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C。21、答案:ACD解析:A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光障碍物后,被障碍物挡住,于是在障碍物后就形成影子,故A正确;B玻璃幕墙比较光滑,光照射玻璃幕墙上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故B错误;C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m,像与她相距1m+1m=2m故C正确;D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发生了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AC

22、D。22、答案:BCD解析:A古城墙上正在发光的LED灯带是光源,因为它们自身能够发光,故A错误;B在岸边看到护城河水,河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射来的光线看去,人看到的是变浅了的河底的虚像,故B正确;C古城墙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虚像,故C正确;D从各个角度能看清古城墙上的字,是因为城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了漫反射,故D正确。故选BCD。23、答案:BCD解析: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

23、错误,符合题意;C池底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C错误,符合题意;D射击瞄准时应“三点一线”,是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CD。24、答案: 右 上 顺解析:(1)1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点,如果保持平画镜不动,可将激光笔水平向右移动;如图(2)2保持激光笔不动,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反射光线能射中墙壁上的A点,如图3 将平面镜顺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入射点不变,入射角

24、变小,反射角变小,光线上移,正好射中图中的目标,如图25、答案: 镜面 漫反射 地面 遵循解析:1镜面反射的面比较光滑,反射光线向特定的方向传播。水面比较光滑,光在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2漫反射的面比较粗糙,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地面比较粗糙,月光照到地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3 背着月光走,由于射向水面的月光不能反射到眼睛,而射到地面的月光发生的是漫反射,进入人眼的比较多,因此较亮的是地面,较暗的是水面。4不管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6、答案: 振动 音调 真空不能传声 色散解析:(1)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由此可知发声的音叉在

25、振动,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2向暖瓶中灌水时,瓶中水面上方的空气柱越来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断变快,所以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会不断变高。3把正在发声的发声器放入空暖瓶中,将瓶塞盖紧后就几乎听不到声音了,此时暖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是真空,若不小心将暖瓶的外层镀银玻璃损坏,则没有了真空环境,听到的声音又变大了,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4让一细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照射到竖直放置的白色光屏上,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7、答案: 漫反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不能 能解析:1在各个角度都观察到墙上的光斑,这说明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即发生了漫反射。2

26、音叉发声时,音叉振动带动镜子也振动,所以小光斑的位置会上下移动,所以出现一条短线。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是真空环境没有介质,所以听不到声音。4虽然没有声音的传播,但是物体仍在振动,光线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仍可以看到上述光斑的变化。28、答案: (1),(2) 激光准直、日食和月食等解析:12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立竿见影属于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