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2011版课标人教版.pdf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34684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2011版课标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2011版课标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 1212 课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导学案)班级_ 小组_ 姓名_【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2.掌握宋元时期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3.知道宋元时期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4.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学习重点:学习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学习难点:学习难点:认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1、繁华的都市生活1.大都市:北宋的_、南宋的临安、_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2.瓦子和勾栏的出现:原因:城市的繁荣,_的壮大。开封城内有许多_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的圈子,称为“_”。3.杂剧:形成于_。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_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4.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如_、_、_等。二、宋词1.词在_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_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2.著名词人:苏轼:他的词风_李清照:词风_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_,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3、元曲1.元曲包括_、_和南戏等。2.著名戏剧家:元朝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代表作是悲剧_。“元曲四大家”是指_、_、_和白朴。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1.假如你穿越到了宋代,在开封的瓦子里你转了一整天。你观看了什么?听了什么?吃到些什么?买了些什么?你还对什么感兴趣?2.宋代著名词人的作品分别有什么特点?【达标检测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1、选择题 1.关于“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出现在宋朝时期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散布于广大农村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3.宋元时期的城市,店铺鳞次栉比,商业活动频繁,人们生活丰富多彩。当时世界上的大都市有()开封 兴庆 临安 大都 A.B.C.D.4.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对词的发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二人的相同之处体现在()A.都有胸怀祖国收复失地之志B.都善于用口语,词风清新自然C.词风都属于豪放风格D.词风委婉,感情真挚5.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现。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是()关汉卿 马志远 郑光祖 白朴 王实甫A.B.C.D.6.她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她是()A.武则天 B.李清照 C.王昭君 D.曹雪芹二、非选择题7.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 图二 图三(1)上述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2)请写出图三中人物的代表作品。(3)图一、图二中人物的词各具怎样的风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