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常考点.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31151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常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常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常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常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常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常考点1单选题1、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变形虫B大豆C蚂蚁D蚯蚓答案:A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大豆、蚂蚁、蚯蚓都是多细胞的生物,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它体表的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细胞质突起,称为伪足。伪足是变形虫的临时运动器,也可以包围住食物,完成摄食的作用。痢疾类变形虫是寄生在人肠道里的变形虫,营寄生生活,能够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故选A。2、下列细胞中,可以独立完

2、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等各种复杂生命活动的是()A草履虫B人的肌肉细胞C玉米的根毛细胞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答案:A分析:细胞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等各种复杂生命活动。人的肌肉细胞、玉米的根毛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都是多细胞生物组织中的细胞,需要借助其他组织、器官或系统完成一些生理活动。不能独自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等各种复杂生命活动。故选A。3、砂糖橘果肉外面的“筋络”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3、)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答案:B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如砂糖橘的果皮,位于最外面,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砂糖橘的果肉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砂糖橘的“筋络”能运输营养物质,属于输导组织。故选B。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4、刀。”能分裂分化产生新叶的组织是()A营养组织B保护组织C分生组织D输导组织答案:C分析: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A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有叶绿体的还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保护组织是由植物体表面的表皮构成,具有保护功能,B错误。C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因此,芽能发育成新的枝条是由于芽里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C正确。D输导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D错误。故

5、选C。5、下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四个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确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B视野由到,需要向左移动装片C视野由到,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D实验完毕,将所用显微镜直接放进镜箱答案:A分析: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要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使用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观察,据此解答。A使用显微镜,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视野不理想、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换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A正确。B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方,说明实物位于左方,视野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

6、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B错误。C物像不清晰,物像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C错误。D实验完毕后,取下玻片标本,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D错误。故选A。6、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A细胞壁B染色体C细胞质D细胞膜答案:B分析:生物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细胞生长的结果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

7、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染色体,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7、棉花是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各项质量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其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棉花细胞内指导纤维形成的控制中心是()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核D叶绿体答案:C分析: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A植物细胞的细胞

8、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错误。B细胞质是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C遗传物质是能控制细胞分裂的物质,遗传物质即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因此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C正确。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制造有机物,D错误。故选C。小提示:熟记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8、“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它是一个熊猫的形象,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下列关于熊猫和竹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们具有不同的组织B竹子的叶和熊猫的心脏都属于器官C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D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答案:C分析

9、: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A熊猫属于动物,基本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竹子属于植物,主要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功能,说明它们具有不同的组织,故A正确。B竹子的叶和熊猫的心脏都属于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故B正确。C熊猫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竹子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动物比植物多了系统,故C错误。D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

10、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植物由器官构成植物,而动物由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动物,说明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故D正确。故选C。9、把细胞比喻成一支精锐的作战部队,那么相当于作战指挥中心的是()A液泡B细胞核C细胞质D细胞膜答案:B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A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A错误。B细胞中的能量变化非常复杂,需要统一的指挥和控制。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的DNA有遗传信息

11、。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生命大厦的蓝图。所以,把细胞比喻成一支精锐的作战部队,那么相当于作战指挥中心的是细胞核,B正确。C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C错误。D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D错误。故选B。10、下图中的四种生物,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大肠杆菌B噬菌体C草履虫D衣藻答案:B分析:除病毒外,生

12、物可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身体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单细胞生物。常见的有草履虫、眼虫、衣藻、变形虫、酵母菌等。大肠杆菌、草履虫、衣藻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噬菌体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小提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熟知常见的单细胞生物。11、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了用于科学实验的紫花苜蓿、燕麦等植物种子。这些种子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答案:C分析:(1)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

13、构成的细胞群。(3)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4)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植物体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体通常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则种子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2、杏仁含有维生素,能预防早衰和某些疾病。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杏仁属于()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答案:C分析: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14、,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A杏仁不属于细胞,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A不符合题意。B植物的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以及机械组织,杏仁不属于组织,B不符合题意。C杏仁属于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以及种子,C符合题意。D植物没有系统,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某同学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A使细胞染上颜色B防止细胞干燥C维持细胞正常形态D防止细胞重叠答案:C分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

15、片擦拭干净;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水滴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至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人体细胞处在这样的液体环境中,细胞的形态、功能可以保持正常,如果处在清水中,人体细胞会吸水涨破,由此可知,某同学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C符合题意。故选C。14、我

16、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中控制杀虫毒素合成的基因成功导入棉细胞,避免或减少了棉花植株的病虫害。该过程主要采用的生物技术是()A发酵B转基因C克隆D细胞核移植答案:B分析: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克隆技术属于细胞工程,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A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A错误。B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科学家将一种苏云金杆菌中控制杀虫毒素合成的基因成功地导入棉花细胞中,培育出的转基因棉

17、具有抗虫性能,这属于转基因技术,B正确。C克隆技术的基本过程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C错误。D细胞核移植是将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另一个细胞内,D错误。故选B。15、下列四组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BCD答案:A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A组合中,细胞被放大了1640=640倍;显微镜B组合中,细胞被放大了510=50倍;显微镜C组合中,细胞被放大了

18、1610=160倍;显微镜D组合中,细胞被放大了540=200倍。故选A。多选题16、下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实验实验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步骤中载玻片中央要预先滴一滴生理盐水B乙步骤可以直接用高倍镜观察C甲步骤如果以无色的洋葱鳞片叶为材料,则丙步骤中滴加的是碘液D乙步骤的目的主要是与丁步骤对照答案:CD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吸、染。A为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时,应该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A错误。B高倍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像,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B错误。C为了便于观察

19、,甲步骤如果以无色的洋葱鳞片叶为材料,则丙步骤中滴加的是碘液,C正确。D乙步骤和丁步骤都是观察,变量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同,因此,乙步骤的目的主要是与丁步骤对照,D正确。故选CD。17、和如图A所示植物细胞比较,动物细胞B没有的结构是()A2细胞膜B3液泡C4细胞核D1细胞壁答案:BD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观图可知: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液泡、4是细胞核、5是叶绿体、6是细胞质。由分析可知: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

20、构,而动物细胞没有1细胞壁、3液泡、5叶绿体。小提示:动植物细胞的不同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18、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成功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B镜筒下降时,转动,同时眼睛看物镜C为了更清晰的看到细胞结构,主要微调D要把视野左上方的“上”移到中央,应把玻片往右下移动答案:AB分析:观图可知:是转换器、是物镜、是遮光器、是目镜、是粗准焦螺旋、是细准焦螺旋、是反光镜,解答即可。对光时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打开聚光器上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

21、镜。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A正确;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物镜与玻片的距离,防止载玻片被压碎,B正确;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为了更清晰的看到细胞结构,主要微调细准焦螺旋,C错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要把视野左上方的“上”移到中央,应把玻片往左上移动,D错误。小提示: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9、下列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

22、片的步骤中,正确的是A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用牙签尖头在口腔内侧壁轻刮C将附有口腔上皮细胞的牙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涂抹D在盖玻片一侧滴碘,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答案:C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步骤包括:擦、滴、刮、涂、盖、染。A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人的细胞液的浓度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或失水而皱缩,应向载玻片上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而不是滴一滴清水,错误。B取口腔上皮细胞防止将口腔内壁受伤,应该使用牙签的钝头轻刮,错误。C取到口腔上皮细胞应在载玻片上液体中均匀涂抹,正确。D用碘

23、液染色,正确的做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可加速碘液通过盖玻片下的口腔上皮,被染上颜色,正确。故选CD。小提示: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注意事项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实验步骤掌握。20、小宇是一位善于总结的同学,他在学习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时笔记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对光时调节转换器、遮光器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B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则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调光C调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D若视野中出现污点,则污点一定位于玻片上答案:BC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

24、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解答即可。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对光时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来调节视野明亮度,故A错误;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则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调光,故B正确;镜筒下降,使物镜慢慢接近载玻片,此时两眼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故C正确;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

25、标本,故D错误。故选BC。小提示: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21、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的是5目镜、10物镜,第二次使用的是10目镜、40物镜,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A视野亮B视野暗C细胞数目较多D细胞数目较少答案:BD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第一次使用5目镜、10物镜,观

26、察时放大倍数是50倍,第二次使用的是10目镜、40物镜,观察时放大倍数是400倍;第二次显微镜观察放大的倍数比第一次显微镜观察放大的倍数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增大,视野越暗。故选BD。小提示: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放大的倍数及特点。22、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仪器。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目镜是10,物镜是40,则总的放大倍数为50B低倍镜换到高倍镜时,视野亮度变暗,观察范围变小C显微镜观察的玻片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D用显微镜观察装片中的“b”,看到的是“p”答案:B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范

27、围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细胞体积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如果目镜是10,物镜是40,则总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A错误。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所以当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将会变暗,观察范围变小,细胞数目减少,B正确。C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显微镜观察的玻片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8、,C正确。D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相当于将物体水平旋转180后的图像),用显微镜观察装片中的“b”,看到的是“q”,D错误。故选BC。23、下列关于常见的探究器具与实验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大镜、显微镜属于观察器具B在移动显微镜时,也要一手握镜臂,一手托着镜座C使用酒精灯加热结束后,可用嘴吹灭酒精灯D实验结束后将废弃的化学药品、材料直接倒入水池或垃圾桶中答案:CD分析: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实验仪器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操作方法和规则,严格按照基本的操作要领操作。A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

29、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所以在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A不符合题意。B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分为:取拿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四步。在取镜和安放步骤中:单独拿哪个部位都不能保证显微镜的平衡,所以一定要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以确保安全,B不符合题意。C使用酒精灯时,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口吹灭),防止引燃酒精灯内的酒精;酒精灯帽有如下作用:一防止酒精挥发,造成浪费;二是防止酒精挥发后,灯芯上留有水分,使用时难以点燃,C符合题意。D对化学实验

30、剩余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防止污染环境,造成安全事故,D符合题意。故选CD。24、以下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B细胞壁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被称为细胞质C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答案:CD分析: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具有叶绿体、液泡等。A并非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如植物的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A错误。B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被称为细胞质,B错误。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

31、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C正确。D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正确。故选CD。25、人体细胞和小麦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人体细胞()A没有液泡B没有细胞核C没有细胞壁D没有线粒体答案:AC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相同点不同点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32、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人体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而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因此人体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故选AC小提示:人体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最大的区别是人体没有细胞壁,植物只有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填空题26、从目镜内看到的是_。如果在视野中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实际标本在_),则玻片标本应朝_移动,才能将物像移到中央(从目镜内看到视野中的物像朝_移动)。答案:倒像右上方左下方右上方解析:略27、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它们分别是上皮组织、_组织、结

33、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答案:肌肉分析: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它们分别是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各种组织的特点及功能如下: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它们分别是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2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4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40。那么第二次观察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视野_(选填“变亮”或“变暗”),细胞数目_。答案:变暗变少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

34、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第一次使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10=40倍。第二次使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故第二次观察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少。29、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对光时需要调节_和_,当视野调为白亮时即可观察,观察时要在_(填“高”或“低”)倍镜下进行观察。答案:反光镜遮光器低显微镜对光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要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的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选择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左眼注视目镜,并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即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对光时需要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当视野调为白亮时即可观察,观察时要在低倍镜下进行观察。30

35、、艾草气味清新,颜色青绿,用途广泛。艾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其细胞中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为_(选填“叶绿体”或“线粒体”)。答案:生产者叶绿体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艾草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艾草细胞中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