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炼字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考查方向与重点方向: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重点是动词和形容词。一、提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这首诗词中的哪个字是诗眼(词眼)?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或与其它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说出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
2、富有动感,准确传神。3、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以动写静 )。“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4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
3、好音。(杜甫蜀相) 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二、解题步骤: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义), 有明显手法一定要指出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景)步骤三、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意境、感情)例1:诗僧齐己曾写过早梅诗,其中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其友郑谷将“数”改为“一”,你觉得哪个字好?为什么?答:梅花开在百花之前,已是“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写出此梅不同寻常。 “一”字既指数量,而且暗合题目。“早梅昨夜一枝开”则表现出诗人突然发现梅花时的惊喜之情。例2 阅读下面这首
4、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
5、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门前冷落,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三:炼字类型1、动词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评价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境界全出。”请分析其妙处?参考答案: 闹,热闹。(步骤一)当它在诗句中与“红杏”和“春意”组合在一起时,表现的正是春意盎然 ,春光烂漫之意。 此处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光无限的意境之美,(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步骤三)2、修饰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请分析“潜”字和“细”字的妙处。参考答案: 潜,偷偷的;细,细细的
6、,绵绵的。(步骤一)这两个字抓住了春雨的特点;(步骤二)运用拟人手法的运用,寓春雨以情趣,写出了春雨只为润物不为人知的高尚品格,令人深感作者的喜雨之情。(步骤三)3、叠词 浪淘沙 南唐 李煜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试分析“潺潺”的妙处。参考答案:“潺潺”一词拟春雨之声,突出春雨的特点:春雨之淅沥,想起乍暖之还寒;(步骤一)冷雨淅沥,落在帘外,听在耳边,冷在心中,(步骤二)而这位亡国之君的家仇国恨便立刻涌上心头(步骤三)。4、表颜色的词 一剪梅.舟过吴江 南宋 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
7、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1)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1)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2)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 请试着分析“红”字和“绿”字参考答案: 从樱桃红了,芭蕉绿了,能感觉到时间的推移,时序的变化,(步骤一)而在这红了的樱桃和绿了的芭蕉上,作者不仅要表达的是时序的变化,(步骤二)更有一种青春易逝的伤感。(步骤三)5、数词 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分析该词中数词“七八”“两三” 的妙处
8、?参考答案:七八颗星是寥落的疏星,两三点雨是轻微的小雨,(步骤一)几个数词的运用使我们感到了夜色微雨中一种轻柔的美,营造了一种恬静、祥和的气氛,(步骤二)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步骤三)检测巩固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
9、,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10、,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四)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这首诗 赏析加点的字的妙处雁儿高飞,带走了忧愁苦闷之心,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想象奇特新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上下句对仗工整,互相映衬,表达了诗人欢乐喜
11、悦的心情(五)过分水岭(唐)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注释译文分水岭:即汉水与嘉陵江之分水岭。潺湲:喻指呜咽哭泣之声。 首句就从溪水写起。溪水是没有感情的自然物,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在这里,“无情”是用来引出“有情”、突出“有情”的。“有情”二字,是一篇眼目,下面三句都是围绕着它来具体描写的。“似”字用得恰到好处,它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或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更灵动轻妙,有朦胧美,换成“却”字,便觉过于强调、坐实,可是能够肯定并强调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改成“亦”字,又不免掩盖主次,使“无情”与“有情”平分秋色。只有这个“似”字,语意灵动轻妙,且与全诗平淡中见深情的风格相统一。这一句在点出“有情”的同时,也就设置了悬念,引导读者去注意下面的解答。作品译文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