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涉税风险管理需要首先走出认识误区【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许多关于税务风险和内部控制的引导文件,对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引导作用,越来越多的大企业认识到了风险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其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的执行力却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与其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认识误区有重要关系。
误区一:与税务机关搞好关系是防控税务风险的最好方法。很多大企业认为,防控税务风险,研究并正确适用税收法规远远没有与税务机关处理好关系重要。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在纳税问题上存在思维定势,认为自身与税务机关的关系稳固,就万事大吉,不会存在纳税风险,长此以往就滋生出不良的纳税心理,从而不重视自身的税务方面的工作,以至于发生企业也许已经存在违背税法的事项而全然不自知的情况,给自身带来了巨大的税务风险。
误区二:不需要将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纳入企业整体管理架构中。很多大企业认为,税务是企业财务核算与申报方面的一部分,只要正确做账,按实纳税,就不存在税务风险,不需要将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纳入企业管理决策中。这些大企业认为,税务风险是会计核算部门自己的事,与企业的其他部门互不相关,没有将税务风险控制活动运用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使企业的税务风险控制活动脱离了企业的整体,不能有效运行。
误区三:设置了税务管理岗位就能防范税务风险。目前我国有些大企业已经设置了税务管理岗位,专门负责企业的涉税事宜。一些大企业认为,只要设置了税务管理岗位,就能很好地防范税务风险。但事实上,很多大企业税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仅仅负责纳税方面的工作内容,例如缴纳税款,进行纳税申报、维护与税务机关的关系、处理税务争议等,并不负责具体的风险管理事项,更不能做到与各业务部门的有效沟通,也难以全面掌握企业的经营流程,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只是“嘴上说说”。
受上述错误认识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制度建设还处于初级水平,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税务风险监控机制。
一句话,建立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需要首先走出认识误区!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