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末附答案)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汇总大全1单选题1、如图,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小球B通过轻弹簧相连,A通过轻质绳系于天花板上,系统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当剪断轻绳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B的加速度大小为gB小球B的加速度大小为gC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gD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2g2、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和质量为m2的长木板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对木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木块在长木板上滑行,而长木板保持静止状态。己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m1m2)gB长
2、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m1m2)gC若改变F的大小,当F1(m1m2)g时,长木板将开始运动D若将F作用于长木板,长木板与木块有可能会相对滑动3、如图所示,滑轮A可沿倾角为的足够长光滑轨道下滑,滑轮下用轻绳挂着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B,下滑时,物体B相对于A静止,则下滑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A绳的拉力为GB绳的拉力为GcosC绳的方向与光滑轨道不垂直DB的加速度为g sin4、小明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50kg,若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过程中,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45kg时,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下面说法中正确是()A电梯可能在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9m/s2B电
3、梯可能在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m/s2C电梯可能在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m/s2D电梯可能在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9m/s25、研究“蹦极”运动时,在运动员身上系好弹性绳并安装传感器,可测得运动员竖直下落的距离及其对应的速度大小。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速度位移”图像。若空气阻力和弹性绳的重力可以忽略,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性绳原长为15mB当运动员下降10m时,处于超重状态C当运动员下降15m时,运动到最低点D当运动员下降20m时,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6、中国高速铁路最高运行时速350km,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几年前一位来中国旅行的瑞典人在网上发
4、了一段视频,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放了一枚直立的硬币,如图所示。在列车行驶的过程中,硬币始终直立在列车窗台上,直到列车转弯的时候,硬币才倒下。这一视频证明了中国高铁极好的稳定性。关于这枚硬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硬币直立过程中,列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硬币直立过程中,一定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C硬币直立过程中,可能受到与列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D列车加速或减速行驶时,硬币都可能受到与列车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作用7、如图所示,电梯内有一固定斜面,斜面与电梯右侧墙壁之间放一光滑小球,当电梯以12g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电梯右侧墙壁对小球弹力为F1,当电梯以12g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
5、电梯右侧墙壁对小球弹力为F2,重力加速度为g,则()AF1:F2=3:1BF1:F2=3:2CF1:F2=4:3DF1:F2=5:48、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两人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小车,不计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车向右运动,表明车拉甲的力大于甲拉车的力B若小车静止不动,表明甲拉车的力与车拉甲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若小车匀速向右运动,车拉甲的力和车拉乙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无论小车运动状态如何,甲拉车的力总是与车拉甲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选题9、如图甲所示,一水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在传送带左端A处轻放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从A端到B端的速度时间变化规律
6、如图乙所示,t6 s时恰好到B点,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A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A、B间距离为16 m,小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是8 mC若物块质量m1 kg,物块对传送带做的功为8 JD若物块速度刚好到4 m/s时,传送带速度立刻变为零,物块不能到达B端10、如图所示,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其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在某时刻测力计的示数变为8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
7、度大小为2m/s2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11、如图所示.轻弹簧放在倾角为37的斜面体上,轻弹簧的下端与斜面的底端的挡板连接,上端与斜面上b点对齐。质量为m的物块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物块下滑后,压缩弹簧至c点时速度刚好为零,物块被反弹后滑到ab的中点时速度刚好为零,已知ab长为L,bc长为14L,重力加速度为g,sn37=0.6,cos37=0.8,则()A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B物块与弹簧作用过程中,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速度都是先增大后减小C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LD物块由静止释放到最终静止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小于mgL12、如图甲所示,物体以一
8、定初速度从倾角=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m,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机随高度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g=10m/s2,sin37=0.60,cos37=0.80.则() A物体的质量m=0.67kg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0C物体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10m/s2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k=20J13、如图所示,A、B、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F作用于A上,三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某时撤去力F后,三物体仍一起向右运动,设此时A、B间摩擦力为f,B、C间作用力为FN。整个过程三物体无相对滑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0Bf0C
9、FN0DFN014、广州塔,昵称小蛮腰,总高度达600m,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大约一分钟就可以到达观光平台若电梯简化成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t=4.5s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B5s-55s时间内,绳索拉力最小Ct=59.5s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Dt=60s时,电梯速度恰好为015、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是a=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B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C平抛运动任一时刻的速度沿水平方向上的分量都相同D初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的飞行时间越长16、如图,一辆货车利用跨过光
10、滑定滑轮的轻质不可伸长的缆绳提升一箱货物,已知货箱的质量为m0,货物的质量为m,货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将货物提升到图示的位置时,货箱速度为v,连接货车的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货车的速度等于vcosB货物处于超重状态C缆绳中的拉力FT小于(m0+m)gD货车的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货车的重力填空题17、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_,跟它的质量成_,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_。18、如图所示,一只质量为m的小鸟停在圆弧形的树枝上休息,如果小鸟要停在树枝的A、B两点,你认为小鸟停在哪一点更轻松_(填“A”或“B”);已知弧形树枝A点位置
11、切线的倾角为,则小鸟停在该位置时对树枝的作用力大小为_(重力加速度为g)。19、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它们间弹力的0.25倍,现在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F=8N、与水平方向夹角=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_。20、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货箱放在质量为8kg的平板小车上,货箱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小车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光滑水平地面运动。若水平推力F1=5N,货箱静止在小车上,此时货箱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若水平推力F2=50N,货箱在
12、小车上滑动,此时货箱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小车水平。21、理想实验是一种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忽略次要因素,并把实验的情况合理外推到一种理想状态,从而来揭示自然现象本质的假想实验。为了说明运动和力的关系,伽利略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1)关于伽利略的这个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会越来越慢”,这是可靠的事实B“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会越来越慢”,这是合理外推的理想状态C“若摩擦可以忽略不计,小球最终会达到与左侧同样的高度”,这是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D“如果右侧斜面变成水平面,并且没有任何阻力,小球将达
13、不到原来的高度,就应永远运动下去”,这是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和力关系的错误认识。亚里士多德的认识是_。22、轻质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薄壁气缸内,活塞横截面积为S,气缸质量为m。开始时活塞处于气缸正中间,现用竖直向上的力提活塞使得气缸被提离地面,如图所示。当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_时,气缸将获得最大加速度,气缸的最大加速度为_。(外界大气压强为P0)23、(1)在电梯中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物体,当电梯静止不动时,测力计的指针如图甲中题图所示,其示数为_N;(2)当电梯向下加速运动时,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乙中题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9.8m/s2,则此时电
14、梯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3)在测力计旁边放上一把刻度尺,如图丙所示,可得此测力计中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第(2)(3)问的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4、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压力F随时 间t变化的图象,则该同学是完成一次_ (选填“下蹲”或“起立”)的动作,该过程中 最大加速度为_ m/s2。(g取l0m/s2)解答题25、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车站、码头、工厂如图甲所示为一传送装置,由一个倾斜斜面和一个水平传送带组成,斜面与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其原理可简化为示意图乙斜面AB长度L111.25 m
15、,倾角37,箱子与斜面AB间的动摩擦因数10.8,传送带BC长度L27 m,箱子与传送带BC间的动摩擦因数20.2,某工人将一质量为m1 kg的箱子以初速度v05 m/s从A处沿斜面向下运动,传送带BC保持静止(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箱子运动到B处的速度大小;(2)箱子在传送带BC上运动的距离;(3)若传送带BC逆时针转动,保持v22 m/s的恒定速率仍将质量为m1 kg的箱子以初速度v05 m/s从A处沿斜面向下运动,求箱子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26、如图所示为滑沙游戏,游客从顶端A点由静止滑下8s后,操纵刹车手柄使滑沙车匀速下滑至底端B点,在水平
16、滑道上继续滑行直至停止。已知游客和滑沙车的总质量m=60kg,倾斜滑道AB长lAB=128m,倾角=37,滑沙车底部与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滑沙车经过B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不计空气阻力。求:(1)游客匀速下滑时的速度大小;(2)若游客在水平滑道BC段的最大滑行距离为16m,则他在此处滑行时,需对滑沙车施加多大的水平制动力。27、2022年2月8日,我国运动员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摘得金牌,如图所示为其平时训练的场景图。一滑雪道由PM和MN两段组成,其中PM段倾角为=30,MN段水平,PM、MN平滑
17、连接。谷爱凌(可视为质点)从滑道顶端P处保持两滑雪板平行由静止下滑,20s后检测到其速度达到144km/h,此时谷爱凌调整两滑雪板之间的角度使其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后再次使两滑雪板平行,又经过10s到达斜坡底端M处,保持两滑雪板平行做匀减速运动,最终停止在N点处。谷爱凌及其装备的总质量为m=80kg。已知谷爱凌可通过改变两滑雪板之间的角度来调整滑雪板与雪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谷爱凌匀速运动时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力大小。(2)M、N之间的距离。(3)整个运动过程中谷爱凌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8、如图所示,用与水平方向成37的恒力F10N将质量为m1kg
18、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点拉到B点撤去力F,已知A、B间距L2m,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求撤去外力后物体还能滑行多远?29、我国“神舟十二号”飞船于2021年9月17号返回地面。“神舟”飞船的返回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制动减速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回收着陆阶段。其中回收着陆阶段是在距地面约10km时开始。它先打开伞舱盖,然后依次拉开引导伞、减速伞、牵顶伞和主降落伞,其中减速伞可把返回舱的速度从200m/s减至6070m/s。设主降落伞把返回舱的速度由60m/s减至5m/s的过程耗时55s,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4台反推发动机点火,使返回舱以3m/s的速度软着陆,从而保证航天员着
19、陆时的安全。假设返回舱在回收着陆阶段的运动是竖直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燃烧的燃料质量忽略不计地面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返回舱的速度由60m/s减至5m/s的过程中,质量为60kg的航天员对飞船的作用力;(2)平均每个反推发动机对返回舱的作用力是返回舱重力的多少。30、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C,质量为m3=2kg。 木板C上静置一物块B,质量为m2=1 kg。现有一质量为m1 =2 kg的物块A以v0=5 m/s的速度从左端滑上木板C,木板C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0.2,物块A与木板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4。物块A滑行一段距离后与物块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
20、时间极短。从物块A滑上木板C开始计时,木板C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块A、B大小可忽略。取g=10 m/s2,求:(1)木板C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B与木板C间的动摩擦因数2;(3)物块A、B间的最终距离。31、如图所示,倾角=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底端固定一挡板P,上端装有光滑定滑轮,E、F是斜面上两点,P、E间距离L1=0.7m,E、F间距离L2=9m。轻绳跨过滑轮连接质量mB=4kg的平板B和质量mC=3kg的重物C,质量mA=1kg且可看成质点的小物块A置于长L=3.2m的平板B上端,初始时A、F沿斜面方向距离L0=
21、2m,当小物块A在EF区间运动时对其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大小F=10N的恒力。已知小物块A、平板B之间动摩擦因数1=0.75,平板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0.2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平板B与挡板P碰撞后不反弹。取g=10m/s2。整个装置初始状态保持静止,现将轻绳剪断,求:(1)小物块A在轻绳剪断的瞬间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小物块A由静止运动到挡板P所用的时间。32、如图所示,一个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1=66cm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L2=6.6cm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3=44cm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已
22、知大气压强为p0=76cmHg。(1)如果使玻璃管绕底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至开口向下,求此时空气柱的长度;(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2)如果使玻璃管以a=5m/s2的加速度向上匀加速运动,求空气柱的长度。实验题33、为了探究在橡皮条弹力作用下小车的运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处于伸长状态的橡皮条弹力的作用下向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点0为打下的第一个点,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该同学在测出计时点2、3、4到计时点0的距离x1、x2、x3后,将纸带由图示位置剪断,将每段纸带的下端对齐,依次并排粘贴在直角坐标系中,连
23、接各段纸带上端的中点画出平滑曲线如图丙所示。对该实验结果的研究可知:(1)处理数据时,图丙纵轴取速度参量,横轴取时间参量,计数点2、3的速度分别为v2、v3,则图中vA表示_;Av3Bv2+v32Cx2-x1TDx3-x12T(2)在有橡皮条弹力作用时,小车做加速度_的直线运动;A不断减小B不断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3)图中vB对应的实际时刻_(选填“大于1.5T”、“等于1.5T”或“小于1.5T”)。34、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同时测量A、B两个箱子质量的装置图,其中D为铁架台,E为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轻质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F为光电门,C为固定在A上、宽度为d的细遮光条(质
24、量不计),此外该实验小组还准备了砝码一套(总质量m0=0.5kg)和刻度尺等,请在以下实验步骤中按要求作答。(1)在铁架台上标记一位置O,并测得该位置与光电门之间的高度差h。(2)取出质量为m的砝码放在A中,剩余砝码都放在B中,让A从位置O由静止开始下降。(3)记录下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根据所测数据可计算出A下落到F处的速度v=_,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_。(用d、t、h表示)(4)改变m重复(2)(3)步骤,得到多组m及a的数据,作出a-m图象如图乙所示。可得A的质量mA=_kg,B的质量mB=_kg。(重力加速度g取9.8m/s2)35、甲图是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特伍德(GAt
25、wood 1746-1807)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阿特伍德机,用来研究竖直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超失重规律。某同学对该装置加以改进后还可以用来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如图乙所示。(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将质量均为M(A的含挡光片,B的含挂钩)的重物用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_(填“A的上表面”“A的下表面”或“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在B的下端挂上质量为m(未知)的物块C,让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由静止开始运动,光电门记录挡光片挡光的时间为t;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利用有关物理量,就可以计算出物块C的质量m。(2)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
26、为g,则物块C的质量m可表达为_(用M、h、d、t、g表示)。36、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内装n个质量均为m0的砝码的盒子与砝码盘由绕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绳相连,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不计,桌面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电源频率为50Hz。(1)轻推盒子后,发现打出的纸带点距相等,然后测得装有砝码的盒子的总质量为m1、砝码盘的质量为m2,则盒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2)将一个砝码由盒子中转移到砝码盘中,无初速度释放盒子,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
27、.61cm、x6=10.26cm,则盒子运动的加速度为_ms2,上述m0与m1的比值为_(填数字)。(3)依次将2个、3个砝码由盒子中转移至砝码盘中,分别进行实验并求出加速度,利用描点连线法画出加速度a随转移的砝码个数k(kn)变化的图像,则图像可能为_。37、某实验小组利用“阿特伍德机”实验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主要步骤如下:(I)按照实验设计组装仪器,并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所示;(II)接通电源,释放重锤;(III)选取纸带中一段清晰的连续的点作为计时点,用刻度尺测量其计时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IV)用天平测出重锤质量M=200g和物体质量m=50g。(1)已知打点计时
28、器的频率为50Hz,打点计时器打第2点时纸带速度大小_m/s;打第1点到第5点时的平均速度大小_ m/s。(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纸带的加速度大小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不计一切摩擦的阻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8(文末附答案)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_01D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长度不会发生突变,故B所受合外力仍为零,故B的加速度为零;剪断轻绳的瞬间A所受的合力大小与剪断之前绳子拉力大小一致,由共点力平衡可知剪断绳子前,绳子的拉力为2mg,剪断轻绳的瞬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为2g。
29、故选D。2、答案:D解析:AB先对木块受力分析,受拉力F、重力、支持力和向后的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为Ff1=1m1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木块对长木板有向前的滑动摩擦力,长木板还受到重力、压力、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后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则木板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为0,故AB错误;C若改变F的大小,当F1(m1+m2)g时,滑块加速,但滑块与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长木板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也不变,故木板不会运动,故C错误;D若将力F作用在长木板上时,滑块受木板的作用力等于二者间的滑动摩擦力,当整体的加速度大于g时,木块一定会发生相对木板的滑动,故D正确。故选D。3、答案:D解析:D对整体分
30、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为 a=MgsinM=gsin则B的加速度为gsin。故D正确。ABC隔离对B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B的合外力沿斜面向下,大小为mBa=mBgsin=Gsin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绳的方向与轨道垂直,拉力大小为T=Gcos选项ABC错误。故选D。4、答案:C解析:体重计示数减小,即小明对体重计的压力减小,即电梯处于失重状态,所以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为a=mg-Nm=5010-451050m/s2=1m/s2所以可能在以1m/s2的加速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答案:D解析:A15m时速度最大,此时加速度为零,所受合外力为零,弹力
31、等于重力,弹性绳处于伸长状态,所以原长小于15m,A错误;B当运动员下降10m时,速度向下并且逐渐增大,加速度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B错误;C当运动员下降15m时,速度最大,运动员继续向下运动,没有运动到最低点,C错误;D当运动员下降20m时,运动员向下减速运动,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D正确。故选D。6、答案:C解析:A硬币直立过程中,硬币与列车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摩擦力,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可以直立,列车在做加速度较小的加速运动时,所需要的摩擦力也会较小,也能使硬币处于直立的状态,故A错误;B硬币直立的过程,也可能处于加速运动状态,故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C硬币直立过程中,可能受到与列
32、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故C正确;D列车加速时,硬币受到的摩擦力与列车的运动方向相同,列车减速行驶时,硬币受到摩擦力与列车运动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C。7、答案:A解析:设斜面对物体的弹力为FN,FN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对于加速上升过程,竖直方向FN1cos-mg=m12g水平方向FN1sin=F1解得F1=32mgtan对于减速上升过程,竖直方向mg-FN2cos=m12g水平方向FN2sin=F2解得F2=12mgtan因此F1=3F2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8、答案:D解析:ABD. 无论小车运动状态如何,车拉甲的力与甲拉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3、选项D正确,AB错误;C. 车拉甲的力和车拉乙的力作用对象分别是甲和力,不是同一个受力对象,不是平衡力,选项C错误;故选D。9、答案:AB解析:A由图乙可知,物块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vt=44m/s2=1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g联立解得0.1故A正确;B由于4 s后物块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故传送带速度为4 m/s,A、B间距离x=(2+6)42m=16m小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是l44 m442m8m故B正确;C物块对传送带的摩擦力大小为mg,加速过程传送带的位移为16 m,则物块对传送带所做的功为Wmgx0.111016 J16 J故C错误;D物块速度刚好到4 m/s时,传送带速
34、度立刻变为零,物块将做减速运动,且加速度与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则减速过程的位移为8 m,则物块可以到达B端,故D错误。故选AB。10、答案:BC解析: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知重物的重力等于10N。对重物有mg-F=ma解得a=2m/s2方向竖直向下,则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可能向下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11、答案:BD解析:A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根据动能定理有mgsin3712L-mgcos372L=0解得=316A错误;B物块与弹簧作用过程中,向下运动时,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向上运动时,速
35、度先增大后减小,B正确;Cc点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ac过程应用能量守恒可得Ep=(mgsin37-mgcos37)54L=916mgLC错误;D当物块最终静止时,静止的位置位于b,c两点之间,因此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小于mgsin3754L=34mgLD正确。故选BD。12、答案:BC解析:A在最高点物体速度为零,动能为零,物体在最高点的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则有E=Ep+0=mgh所以物体质量为m=Egh=30103.0kg=1kg故A错误;B由功能关系可知物体机械能减少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mgcos37hsin37=E代入数值解得=0.5故B正确;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mgc
36、os=ma代入数值可得a=10m/s2故C正确;D物体上升过程和下滑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同,由B可知物体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减少量20J,说明物体整个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40J,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支持力做功为零,由动能定理可得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50J-40J=10J故D错误。故选BC。13、答案:BC解析:CD开始三个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可知地面对B、C总的摩擦力f=FB受地面的摩擦力为23F,C受地面的摩擦力为13F;撤去F后,B、C受地面的摩擦力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B=23F2m=F3maC=13Fm=F3mB、C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
37、做匀减速运动,B、C间作用力FN=0D错误,C正确;AB撤去F后,整个过程三物体无相对滑动,则A与B加速度相同,B对A有向左的摩擦力f=maB=F3A错误,B正确。故选BC。14、答案:CD解析:A.据题,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加速度向上,此时加速度a0,t=4.5s时,a0,加速度向上,电梯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555s时间内,a=0,电梯处于平衡状态,绳索拉力等于电梯的重力,大于电梯失重时绳索的拉力,所以这段时间内绳索拉力不是最小,故B错误;Ct=59.5s时,a0,加速度方向向下,电梯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D.根据a-t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几何知识可
38、知,60s内a-t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为0,所以60s内速度的变化量为0,而电梯的初速度为0,所以t=60s时,电梯速度恰好为0故D正确15、答案:AC解析:A物体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过程中只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为g,A正确;B由水平位移公式x=v0t竖直方向的位移为h=12gt2联立可得x=v02hg故可知,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与初速度和抛出点高度均有关系;B错误;C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知,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不受力,故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平抛运动任一时刻的速度沿水平方向上的分量都相同,C正确;D由竖直方向的位移公式可知,平抛运动的时间由抛出点高度决定,D错误。故选AC。16、答
39、案:BD解析:A把货车速度分解到绳子方向,分速度与货箱速度相等,则v=v1cos即v1=vcos故A错误;B货车匀速行驶,在减小,因此货箱的速度在增大,故货物在做加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C因为货物和货箱处于超重状态所以FT大于(m0+m)g,故C错误;D货车受到绳子的拉力,故货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重力,故D正确。故选BD。17、答案: 正比 反比 相同解析:123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18、答案: B mg解析:1停在树枝的A点要避免滑落,需抓牢树枝,故小鸟停在B点更轻松。2小鸟停在该B点时由平衡条件
40、可得,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竖直向上,大小等于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鸟对树枝的作用力大小为mg。19、答案:16.25m解析: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分解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x、y两个方向分别列方程FcosFf=maFsinFNG=0FN为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即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弹力,故摩擦力Ff=FN联立方程,解得a=1.3m/s2由运动学公式得5s内物体的位移x=12at2=121.352m=16.25m20、答案: 0.5 4解析:1水平推力F1=5N,货箱静止在小车上,两者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F1=(M+m)a1解得a1=0.5m/s22水平推力F2
41、=50N,货箱在小车上滑动,则货箱受滑动摩擦力加速运动,有mg=ma2可得a2=g=4m/s221、答案: AD 运动必须依靠外力的不断作用才能维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解析:(1)1AB“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会越来越慢”,这是可靠的事实,A正确、B错误;C“若摩擦可以忽略不计,小球最终会达到与左侧同样的高度”,这是合理外推的理想状态,C错误;D“如果右侧斜面变成水平面,并且没有任何阻力,小球将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就应永远运动下去”,这是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D正确。故选AD。(2)2亚里士多德的认识是运动必须依靠外力的不断作用才能维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2、答案:
42、 p02 p0S2m-g解析:1气缸中封闭气体的初始气压为P1=P0当气缸将获得最大加速度时,气体体积膨胀到出口处,等温膨胀,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1V1=P2V2解得P2=V1V2P1=p02当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02时,气缸将获得最大加速度。2此时,气缸受重力,内外气压的压力差,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P0-P2)S-mg=ma解得a=P0S2m-g气缸的最大加速度为a=P0S2m-g。23、答案: 3.00 0.98 62#63解析:(1)1从甲图中可以看出测力计最小刻度为0.1N,应估读到百分位,所以指针所指刻度为3.00N;(2)2乙图中测力计示数为2.70N,对重物
4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ma由(1)知物体重力为3.00N,所以解得a=0.98ms2(3)3从丙图可以读出弹簧测力计悬挂物体静止不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4.8cm所以由胡克定律得mg=kx解得劲度系数为k=63Nm24、答案: 起立 6解析:1 对人的运动过程分析可知,人在加速下蹲的过程中,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此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的大小;在减速下蹲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此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的大小,起立过程开始加速起立,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后减速上升,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根据图像,可知是先超重,后失重,则是起立动作2当压力最大
44、时,加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压力大小等于支持力,对于该同学根据1.6G-G=ma解得a=6m/s225、答案:(1)4 m/s;(2)4 m;(3)4.5 s解析:(1)从A到B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mgcos37-mgsin37=ma1解得a1=0.4m/s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vB2-v02=-2a1L1解得vB=4m/s(2)从B到静止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mg=ma2根据0-vB2=-2a2x1解得x1=4m(3)从B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根据运动学公式有t1=0-vB-a2=2s从速度减为零开始向左运动过程v22-0=2a2x2解得x2=1mmgsin37所以箱子最后会停在斜面上t总=t1+t2+t3=4.5s26、答案:(1)16m/s;(2)180N解析:(1)由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