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师选题)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1选择题1、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2)下列对百岁兰特征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答案:BA【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析:(1
2、)本题主要考查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岁兰为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盛行于中生代,但注意题干关键词“出现的地质年代”,所以最可能出现于古生代末期,盛行于中生代。故选B。(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岁兰生活在沙漠地区,根极长,表明百岁兰生存环境地下水埋藏深,百岁兰根系发达,A对;沙漠地区降水少,夜间地表附近冷却速度快,地表附近水汽易凝结,气孔夜间张开可吸收水分,叶片厚主要是为了能更多地保存水分,B错;沙漠地区动物活动少,白天气温高,茎短,同时只长两片叶子可减少蒸发,所以茎短与风力大
3、关系不是很大,CD错。故选A。2、青海湖地区在地质时期多次强烈下沉,早期的青海湖与黄河相通,随着周围山地相对上升,青海湖成为了一个独立而封闭的湖盆(如下左图),青海湖西北部的鸟岛在5月份成为鸟类天堂(如下右图)。据此完成(1)(3)题。(1)青海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地表径流和大气降水B.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C.冰雪融水和地下水D.地表径流和地下水(2)关于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及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水温差大太阳辐射强、风力大B.夏季水温差小阳光透射深度大、风力小C.秋季水温差小太阳辐射弱、风力大D.秋季水温差大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少、风力小(3)青海湖鸟岛在5月份成为鸟类天堂的主
4、要原因是()水草茂盛,鱼类繁多湖水较深气候温和人类活动干扰小A.B.C.D.答案:ACB【提示】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森林、湿地等的问题成因及开发利用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青海湖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冰雪融水直接补给湖泊较少,地下水是稳定的补给水源,但补给量较少。(2)青海湖夏季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大,原因是太阳辐射强,表层获得热量多,风力小,上下层湖水扰动小;秋季太阳辐射弱,表层水温也不高,秋季风力大,上下层湖水扰动大,因而水温差小。(3)5月份青海湖鸟岛气候温和,适合鸟类繁殖,湖面解冻,水温适宜,水草茂盛,鱼类繁多,5月份是青海湖旅游旺季,
5、人类活动对鸟类有一定的影响。3、下列叙述中,反映古生代自然环境重要特征的是()A.裸子植物形成茂密的森林B.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盛行C.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D.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答案:C【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A错误。中生代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盛行,B错误。古生代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C正确。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D错误。故选C.4、太阳辐射的时空差异是影响气温变化的基础因素。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太阳辐射总量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城市5月份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原因主要是()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多
6、晴天,太阳高度增大C.日照时间最长D.植物稀少,地面裸露(2)该城市平均气温极值月迟于太阳辐射极值月,下列因素对该现象影响最大的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大气环流答案:BD【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城市6月份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但6月份降水增多,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A项错误。5月份日照时间不是最长,故而不是其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原因,C项错误。地面裸露不是地面接收太阳辐射量多少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5月份虽然正午太阳高度不及6月高,但因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故选B项。(2
7、)地面是对流层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源,热量的吸收、传递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气温的极值通常要晚于太阳辐射的极值;该城市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较小,A、B、C三项错误。根据图中气温变化和7月份太阳辐射总量低于5、6月份的信息判断,该城市应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5月份东南季风未到,降水少,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多;7月份东南季风推动雨带影响该城市,使其进入雨季,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平均气温最高。12月份太阳辐射最少,但1月份气温最低,说明冬季风的鼎盛时期在1月份。故选D项。5、2020年10月14日国家天文台通报:在过去24小时中太阳活动很
8、低,该期间无明显太阳耀斑发生,日面上无可视黑子,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下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代表太阳大气层的三个圈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在过去24小时中()A.层的太阳耀斑不明显B.层的日冕物质抛射剧烈C.层的日珥活动较弱D.层的太阳黑子较少(2)“白太阳”现象持续发生期间()A.极地地区均可观测到“极光”现象B.地球发生磁暴的频率较高C.太阳活动对海底光缆通信干扰较少D.全球的旱涝灾害更加频繁答案:CC【提示】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1)本题考查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2)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答】
9、(1)读图可知,层为光球层,层为色球层,层为日冕层,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故C符合题意。故选C。(2)“白太阳”的出现表示太阳活动较弱,太阳活动对海底光缆通信干扰较少,C正确;极圈内在夜晚才能观测到极光现象,A错误;该时期太阳活动较弱,地球发生磁暴的频率较低,B错误;该时期太阳活动较弱,全球的旱涝灾害发生频率降低,D错误。故选C。6、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7时1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对火星进行了科学探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当“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前围绕火
10、星绕转时,所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火星系C.银河系D.太阳系(2)在“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当日,地球上可能看到的月相是()A.B.C.D.答案:BA【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月相变化与月相图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7、下图是为了了解地壳的平均厚度而绘出的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序号表示另外四块大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南美洲北美洲非洲B.南美洲澳大利亚非洲北美洲C.澳大利亚北美洲南美洲非洲D.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非洲(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的面积与平均高度呈正相关B.六块大陆构成全球六大板块C.南极大陆的高度是包括了
11、冰层厚度的高度D.面积为2410km的大陆平均高度约为500m答案:AC【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8、在欧洲的许多国家,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浙江省缺煤少油,但有数亿平方米屋顶,越是能源紧张,越是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阳光。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杭州的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高于北欧的许多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空气稀薄B.气候相对湿润,太阳有效辐射强C.纬度偏低,太阳高度大D.技术力量雄厚,太阳能设备好(2)宁波市可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原因有()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清洁无污染太阳能开发使用方便上海市人口
12、稠密、能源消耗大,但常规能源缺乏A.B.C.D.答案:CD【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天气情况、地形因素、洋流等。(2)太阳能优缺点:优点:普遍性、无害性、丰富性、长久性。缺点:分散性、不稳定性、效率低、成本高。太阳能的开发途径需要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光化学转换等。【解答】(1)浙江省与北欧比,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总量高于北欧。故选C。(2)宁波市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干旱,不符合题意。太阳能资源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符合题意;太阳能比较分散,开发使用不方便,不符合题意。宁波市人口稠密、能源消耗大,但常规能源缺乏,符合题意。故选D。
13、9、下图为某天体系统(局部)示意图,图中为距离恒星最近的天体,椭圆为天体的运行轨道。该图包含几级天体系统()A.1B.2C.3D.4答案:B【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解析:暂无解析【解答】图中中心天体为恒星,故图中包含行星系统和恒星系统两级,选B。10、长沙(约28.5N)某楼盘的住宅东西延伸,南北通透(每户南北均有阳台);有三栋楼的楼高均是97米,每层楼高3米,楼间距分别70米和100米,小区内有一停车场。业主入住后发现房间采光条件并未像开发商承诺的那样:朝南的房间全年正午都能够照进阳光;业主与开发商出现纠纷。下图示意三栋住宅楼与露天停车位分布示意图,(tan380.781)。读图,完成12题。
14、(1)进行维权的业主所居住的楼层是()A.一号楼16层B.二号楼118层C.二号楼1432层D.三号楼114层(2)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中最有可能看不到落日余晖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C【提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一号楼前有二号楼遮挡阳光,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正切值是0.781.X/1000.781,X=78,977819米,说明号楼19米高以下被南边二号楼影子挡住阳光,即16层朝南房间不能全年有阳光照进。业主维权A对;同理二号楼14层以下出现同样情况,BC都错;三号楼南侧无遮挡物,全年阳光充足,D错。故选A。(2)
15、6月22日,日落方向位于西北。车位是东西方向布局,丙车位位于北侧的中间位置,落日余晖会被北侧的一号楼挡住。故选C。11、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23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此次太阳活动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A.我国北方会看到流星现象B.中纬度地区普遍会看到极光现象C.引起火山爆发和地震D.卫星导航、电网遭到破坏(2)下列对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球层表面局部发黑的现象,叫黑子B.耀斑出现在色球层上C.日珥和日冕物质抛射出现在日冕层上D.耀斑有时与黑子同时出现,但两者的活动周期并不相同答案:DB【提
16、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此次太阳活动对地球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卫星导航、电网遭到破坏。故选D。(2)光球层表面温度低而出现黑的现象,叫黑子;耀斑出现在色球层上;黑子和耀斑的周期为11年。故选B。12、鹦鹉螺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是肉食性动物,距今5亿年至4.4亿年最盛,此后逐渐衰退。下图示意鹦鹉螺化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鹦鹉螺盛行于()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2)推测鹦鹉螺盛行期()A.海洋中三叶虫繁盛B.海洋鱼类
17、大量繁衍C.陆地蕨类植物繁盛D.陆地爬行动物大繁盛答案:BA【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结合其存在时间可以判断其主要存在于古生代的早期。(2)鹦鹉螺和三叶虫均出现在古生代早期,此时海洋无脊椎动物盛行;蕨类植物和鱼类出现在晚古生代;爬行动物在中生代盛行。13、第三部分:典型错题面向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河流左岸,右手方视为河流右岸。读某一平直河流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若该河为平直河道,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A.赤道上B.回归线上C.南半球D.北半球(2)若该河自南向北流动,建港口最适合的是()A.东岸B.南岸C.西岸D.北岸答案:DA【提示
18、】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14、下图为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差值随纬度变化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大西洋中热量亏损最大的纬度带是()A.0-20NB.0-20SC.40S-50SD.40N-60N(2)上题中纬度带热量亏损值大的原因不可能是()A.纬度低,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多B.纬度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少C.多阴雨天气D.暖流的作用明显答案:DA【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15、右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印度洋的轮船上,某日
19、悉尼时间6:00时,船员在图中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处所在是时区是()A.东九区B.西九区C.东十区D.西十区(2)该日图中、四处昼长最长的是()A.B.C.D.答案:AB【提示】时差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处的经度为140E,根据经度计算时区公式计算140/159余5,余数小于7.5,所以处位于东九区。(2)根据材料可知,处的位于悉尼的西侧,在6:00前日出,则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南昼越长,所以处昼最长。16、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推测该区域沉积岩中沉积物的形成环境是()A.冰期B.海洋C.河流D
20、.沼泽(2)与乙、丙相比,河谷甲深度更深的原因是该地()A.岩石破碎,易被流水侵蚀B.岩石为变质岩,岩性疏松C.地处河流上游,下蚀明显D.地壳下沉,河谷深度增加答案:BA【提示】地层与化石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B。(2)A。17、行星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地球上的观测者看到地内行星经过日面的一种天文现象。2019年11月11日全球各地的天文爱好者见证了13年一遇的“水星凌日”天文奇观。“水星凌日”时,水星与地球的位置关系是()A.AB.BC.CD.D答案:D【提示】太阳系及八大行星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18、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
21、1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如图),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记,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登陆火星比登月难度大,其主要原因是()地球与火星的距离大于地月距离,飞行距离远火星表面有稀薄的大气层,探测器易摩擦生热人们对火星的认知水平有限,不确定因素较多火星表面地表更崎岖,不利于安全着陆A.B.C.D.(2)在“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的当月,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A.我国东南沿海飓风盛行B.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华北平原正在收割水稻D.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答案:AB【提示】太阳系及八大行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
22、域差异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系八大行星。(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的差异。【解答】(1)地球与火星的距离大于地月距离,飞行距离远,难度较大,正确;火星表面有稀薄的大气层,探测器易摩擦生热,难度较大,正确;人们对火星的认知水平有限,不确定因素较多,难度较大,正确;火星表面地表更崎岖,对安全着陆影响小,错误。故A正确。故选A。(2)“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时为5月15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将向北移动。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A错误;此时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正确;华北平原主要种植小麦,C错误;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D错误。故选B。19、2017年中秋之夜,我国云南省多地出现“火流
23、星”照亮夜空的奇观。据卫星观测,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完成下列小题。(1)该事件反映地球大气圈能够()A.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B.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必需的空气C.保持地表温度适宜,防止水分散失D.减轻宇宙中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2)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是因为()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热量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3)最可能干扰人造卫星与地球监控系统联系的是
24、()A.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C.雨雾缭绕D.流星陨石答案:DCA【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20、2021年9月17日13时35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100E,41.5N)。从6月17日成功发射升空以来,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圆满完成了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任务,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驻留太空时间的纪录。据此完成13题。(1)该日日出时,东风着陆场附近的牧民发现手表上显示的时间是710,当天东风着陆场的日落时间约()A.北京时间1810B.北京时
25、间1650C.地方时1810D.地方时1650(1)神舟十二号回家,时近中秋佳节,备受世人瞩目。以下地点需要熬夜观看返回盛况直播的是()A.东京(3541N,13941E)B.纽约(4043N,74W)C.新德里(2851N,7720E)D.悉尼(3555S,15053E)(2)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太空工作期间,河北省出现的地理现象有()A.桃红柳绿,芳草如茵B.正午日影渐长C.路灯开启时间逐渐延迟D.气温先升高后降低答案:CBD【提示】时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解析:暂无解析【解答】C解析:手表上的时间是北京时间,东风着陆场经度为100E,当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20分钟。日出是北京时间7:
26、10,则日出地方时为5:50,则日落地方时应为18:10,日落北京时间为19:30。故选C。B解析:材料信息表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2021年9月17日13时35分许,东京经度约为140E,位于120E以东约20个经度,即早1个小时20分钟,当时东京的地方时约为14时55分,应为白天观看发射盛况直播,A错误。同理计算,发射成功时,纽约(约74W)、新德里(约77E)、悉尼(约151E)的地方时分别大约为0时39分、10时43分、15时39分,由此判断,此时新德里和悉尼处于白天,纽约处于深夜。因此需要熬夜观看发射盛况直播的是纽约,B正确,CD错误。
27、故选B。D解析:航天员在太空工作期间为6月17日至9月17日,太阳直射点先北移至北回归线又向南向赤道移动。河北省7月气温最高,此时段气温先增高后降低,D正确;桃红柳绿,芳草如茵是春季的景象,此时段主要是夏季,应为绿树成荫,A错误;日影先变短,后变长,B错误;路灯开启时间先渐迟,后渐早,C错误。故选D。综合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据外媒报道,NASA发布消息称,在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4月11日的3时16分,他们观察到了等级为M6.5级的太阳耀斑。与此同时,它还伴随着对地球产生了日冕物质抛射。材料二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已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踏上远征木星之旅。
28、2016年8月,“朱诺号”木星探测器进入木星极轨并随即开展为期14个月的探测工作。材料三木星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巨大的质量,比其他七颗行星总和的2倍还多,大约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 316倍,此外,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并不是正球形,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1)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它的形成原因是 。 (2)与耀斑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 ,因此 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3)除材料一中提到的以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有哪些? 答案:(1)色球;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2)黑子;黑子的多少和大小(3)形成“
29、磁暴”现象,“极光”现象,引起水旱灾害等。 解析:(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色球层,它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是太阳活动最剧烈的显示。(2)与耀斑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黑子多少和大小可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3)太阳活动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爆”现象;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另外,太阳活动还与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水旱灾害等,有一定的关联性。【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分布、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0、包括影响气候(如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黑子活动高峰年,气候反常几率增大)、扰乱电离层(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干扰地球磁场(如“磁暴”现象)、产生极光(在中高纬度、极地地区的夜空出现)、导致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22、读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太阳大气层A是 层,B是 层,C是 层,其中 层最亮(填名称)。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 方面。 答案:(1)光球;色球;日冕;光球(2)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极地出现极光现象;影响地球上的降水(气候)解析:(1)考察太阳
31、的大气分层,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读图,太阳大气层A是光球层,B是色球层,C是日冕层,其中A层最亮(目前用肉眼能够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光球层最亮我们看到的太阳光就是从光球层发出的。(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 ;在离地面80 500千米高度范围的地球大气中,有若干层大气分子全部或部分的处于电离状态,我们称之为电离层,地面无线电短波就是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来回反射才得以传播。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得经电离层反射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造成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地
32、球外围有地磁场,指南针等就是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工作的。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形成“磁暴”现象。太阳发射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在磁场的作用下,与地球两极地区高空大气分子相互作用产生高能物理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小提示】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太阳活动高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几率增加;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电子设备;受太阳风影响,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23、读“地球内部结构简图
33、”,回答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 ,D 。 (2)C是 层,这里可能是 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3)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 (4)距离地表约33Km处有一不连续面 ,横波、纵波通过时 ;距离地表约2900 Km处又有一不连续面 , 横波在此处 ,纵波在此处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 答案:(1)地壳;地幔(2)软流层;岩浆(3)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或A+B1(4)莫霍面;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增加;古登堡面;完全消失;突然变慢解析:解:(1)图中33km界面为莫霍界面,A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2900km处的界面为古登堡界面,D位于古登堡界面和莫霍界面之间吗,为
34、地幔。(2)C圈层位于上地幔顶部,为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3)软流层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部分,由坚硬的岩石构成,称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4)距离地表约33km处的波速不连续界面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通过莫霍界面时,波速显著上升;距离地表2900km处的波速不连续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震波传播到此处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小提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出现突然急剧的变化。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
35、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渡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做古登堡界面.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新疆、西藏、青海三省区是我国太阳辐射较丰富的地区,根据区域内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差异,划分出-区(如下图)。(1)比较I区和V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2)说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的原因。 答案:(1)大小:V区大于区。原因:区域受大西洋、北冰洋气流影响,阴雨天气较多,太阳辐射量小;V区域地势高,空气稀薄,为高原气候,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 (2)配套基础
36、设施不完善;人口稀少,距离消费市场较远;自然条件恶劣,多高温天气;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常规能源丰富。(答出四点) 解析:(1)从图中看,V区纬度低,为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可判断出V区比I区太阳辐射总量大。原因是V区比I区纬度低,太阳高度大。V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多晴天,日照时间长。(2)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的原因可市场需求、资金、技术、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等方面来回答。新疆当地地广人稀,经济相对落后,对电力需求较少,且常规能源煤、石油资源丰富,同时距离东部消费市场较远,开发的动力不足。新疆为我国西部地区,资金短缺、技术落后。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
37、降水少,水资源相对不足,夏季多高温天气,开发的自然条件恶劣。【小提示】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高低: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天气状况:云量多,对太阳辐射反射强,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夏半年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青藏高原(拉萨)。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25、 2020年5月6日印尼班达海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110千米。下图示意班达海震中所在位置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列问
38、题。 (1)图中m、n分别代表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界面,则:m为 ;n为 。这两个界面是通过研究 而被发现的。 (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圈层),地震引发的 (次生灾害)威胁周边国家和地区。 (3)此次地震,甲、乙两地最先测得 (横波、纵波),两地分别测得的震级 。A.小于7.2级B.甲震级小于乙C.均为7.2级D.无法确定(4)震前准备是个人和家庭开展地震自救最为重要的一环。震前准备包括: 、 、 等。 答案:(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震波(2)地幔;海啸(3)纵波;C(4)准备应急救援包;经常参加地震撤离演习;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树立防震意识:牢记地震撤离路线;熟悉附近应急避难场所解析
39、:(1)该图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地核。m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面;n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面。(2)该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10KM,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KM,地幔的深度为2900KM,因此该震源位于地幔。印尼属于群岛国家,四面临海,海底地震易诱发海啸等灾害威胁周边国家和地区。(3)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纵波速度快于横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能在固体、液态和气体中传播。因此地震发生后先测得的是纵波,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甲、乙两地均测得震级为7.2级。(4)地震的防灾减灾中措施中,震前应该准备的包括:学习地震基本急救
40、知识,制订应急预案,准备好防震应急包,包内配齐应急物品(如药品、食品、饮料、电筒、口罩等),开展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等。【小提示】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横波的速度比纵波慢。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圈之上的地幔部分)。26、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注行星名称: 星, 星。(2)图中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星球对应的字母是 ,属于 行
41、星,从天体系统层次来分析,图中范围至少包含 级天体系统。(3)图上数字属于巨行星的有 。(4)小行星带位于 星和 星轨道之间。(填写行星名称)(5)图中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轨道面有什么特点?答案:(1)水;海王(2);类地;两(3)(4)火;木(5)同向性、共面性。解析: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位置,是水星,海王星。图中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星球是地球,对应的字母是,属于类地行星,从天体系统层次来分析,图中范围至少包含两级天体系统,如太阳系、地月系。图上数字属于巨行星的有木星、土星,数字是。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图中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特点,公转轨道面有共面性特点。所以答案是
42、:(1)水;海王。(2);类地;两。(3)。(4)火;木。(5)同向性、共面性。【小提示】本题考查太阳系的情况。比较简单,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作答即可。27、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太阳系中既属于地外行星,又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填字母),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填天体名称)。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和 轨道之间(填名称)。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 性,还具有 性和 性。 (4)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是_ 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体积将会变小(5)地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有 存在。 (6)请分析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
43、答案:(1)D;月球(2)火星;木星(3)同向;近圆;共面(4)A(5)生命(6)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少,云层薄,削弱作用弱.解析:(1)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公转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为地内行星,有水星和金星;公转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为地外行星,有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既属于地外行星,又属于类地行星的是火星,即D。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2)太阳系八大行星由内而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具有同向性;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具有共面性;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近似正圆,具有近圆性。(4)若地球位于H行星的位置,则因距日过远,获得的太阳辐射量非常少,会变成寒冷的“冰球”,故A项正确,B项错误。大气层的有无取决于地球自身的引力,与距日远近无关,C项错误。来自于地球内部的引力不变,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