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文末附答案)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基本知识过关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训练 选择题 1、太阳能灶(太阳灶)就是把太阳能收集起来,用于做饭、烧水的一种器具(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太阳灶的突出优势是()A.昼夜均可使用 B.受天气限制小 C.清洁无污染 D.做饭速度快(2)太阳灶适宜推广的地区为()A.东北地区的林区 B.四川盆地的城市 C.珠江三角洲的农村 D.青藏高原的牧区 2、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 2010 年 12 月 6 日在太阳观测图象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
2、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 3600 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800 摄氏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 (1)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中心区域(2)下列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迷失方向 C.指南针失灵 D.太阳东升西落 3、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莫霍界面()A.临近圈层的上方 B.临近圈层的上方 C.横波波速在此消失 D.纵波波速在此增大 (2)图示各圈层()A.圈层的厚度最大 B.圈层从属于岩石圈 C.圈层温度最高、密度最大 D.由到压力减小 3 (3)形成日本富士山的
3、物质来源于()A.圈层 B.圈层 C.圈层 D.圈层 4、北京时间 2020 年 5 月 24 日,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 5.2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千米,下图为震中所在区域图,为震中。据此完成 12 题。(1)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软流层(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波速变化是()A.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 B.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 C.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 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 5、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关于太
4、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A.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即太阳辐射 B.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地球比其他行星多 4 D.太阳辐射能量巨大,是目前人们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唯一能源(2)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煤石油核能风能水能 A.B.C.D.综合题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19 年 4 月 26 日,米拉山隧道正式通车试运营。隧道全长 5727 米,穿越了 25 条断层破碎带,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隧道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时速 80 公里。通车后翻越米拉山的 18
5、公里路程缩短至 5.7 公里,拉萨至林芝的行车时间将由 8 小时缩短为 4 小时。图甲为“G318 部分路段示意图”,图乙为“拉萨-林芝段地形剖面图”。(1)说出隧道工程建设人员可能遇到的困难。(2)西藏自治区具有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的特征。任选其一,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成因。(3)简述米拉山隧道通车对西藏自治区的积极影响。5 7、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材料二 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太阳约 2.28 亿千米。地表沙丘、砾石遍布。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 1%,自转周期为 24 时 37 分,表面平均温度零下 55。2015 年 9 月 28 日,
6、美国宇航局 NASA 宣布: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这一发现无论对寻找外星生命,还是人类移民火星,都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材料三 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大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 1.5 亿千米。地球上 71%为海洋,29%为陆地。地球被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地球的自转周期为 23 时 56 分 4 秒,表面的平均温度大约 15 摄氏度且昼夜温差较小。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1)图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 。(2)图中代表火星的字母是 ,字母 M 表示 。(3)据材料二分析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的主要原因。(4)地球上
7、有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8、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B 表示地震波,其中 A 表示 波,B 表示 波。(填文字)6 (2)图中 CH 分别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D 表示 界面,该面以上 C 代表 ,该面以下 E 代表 。(3)图中 F 处,地震波 A 完全 ,地震波 B 速度突然下降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 F 面以上的 E 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 G 物质状态为液态,F 面是 界面。(4)(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 的发源地。7 人教版 2022 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_014 参考答案 1、
8、答案:C D【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太阳灶利用太阳能,成本低,清洁无污染;但是受昼夜变化、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大,效率相对较低。(2)林区使用太阳灶易诱发森林火灾;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贫乏;城市化地区受利用空间的限制,不宜大规模推广;青藏高原牧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携带方便,便于牧民使用。2、答案:A D【提示】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8 (1)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
9、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时间为 11 年。(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答】(1)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 3600 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 5800 摄氏度,该“大痣”为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故选 A。(2)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导致的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故选 D。3、答案:D B C【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 9 B C 4、答案:B A【提示】地球
10、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 5.2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千米”,因为海洋的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为 6 千米,所以木题地震的震源不在地壳,而是在地壳以下。软流层的深度大约为 80-400 千米,可见震源在软流层以上,地壳以下的上地幔,故 B 正确。故选 B。(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自下而上传播,所以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5、答案:A C【提示】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10 暂无解析【解答】A C 6、答案:(1)缺氧、气压低、寒冷、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地质灾害等 (2)高
11、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含量较少,大气透明度好,使得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大大减弱,到达的太阳辐射量多。或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高原地区海拔高,距离热源远。此外,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层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能很好地保存地面辐射的热量,气温低 (3)优化路网结构,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缩短通行时间,提高出行的安全性,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拉动旅游业发展等 解析:(1)据材料分析,米拉山隧道位于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是青藏交通线修建的三大障碍。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位于地震带附近,多地质灾害等。
12、(2)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含量较少,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弱,到达的太阳辐射量多,因此太阳辐射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高原地区海拔高,距离热源远,气温低。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层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地面损失热量多,不能很好地保存地面辐射的热量,因此气温低。(3)米拉山隧道的建成通车,使翻越米拉山的路程缩短,实现了林芝至拉萨的全线高等级化,进一步优化了西藏干线路网结构,改善了交通运输环境,提升了快捷通达能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投资环境改善、区域交流交往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运输服务转型
13、发展,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将产生有力的引领作用。【小提示】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弱。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晴朗的 11 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合理布局交通运输干线,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和公路国道基本方向以
14、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经济点,通过城市时从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为商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出现降低商业占地规模,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7、答案:(1)太阳;质量巨大(2)D;小行星带(3)距离太阳远;大气稀薄(或大气保温作用非常弱)(4)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答大气层较厚给分);地球上海洋上面积广大 解析:(1)仔细读图可知,图示天体系统居于中心位置的天体,即中心天体是太阳,在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总质量的 99.86%,即质量巨大,成为该天体系统的中心。(2)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按距太阳由远
15、及近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图中代表火星的字母是 D,字母 M 表示的是介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3)由材料二结合图形可知,火星距离太阳约 2.28 亿千米,相对与地球距离太阳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白天温度低;由于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 1%,因而大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非常弱,夜间温度低,所以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4)仔细审题,注意题目要求是地球上有适于生物生存“温度”的原因,结合太阳系示意图可知日地距离适中,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为适宜;地球的自转周期为 23 时 56 分 4 秒,自转周期不长,昼夜温度变化不是太大;地球被
16、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夜间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地球上海洋上面积广大,比热容量大,温度变化较小。所以答案是:(1)太阳;质量巨大;(2)D;小行星带;12 (3)距离太阳远;大气稀薄(或大气保温作用非常弱)。(4)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地球上海洋上面积广大。【小提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原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体积、质量适中);有充足的液态水。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8、答案:(1)横;纵(2
17、)莫霍;地壳;地幔(3)消失;固;古登堡(4)E;岩浆 解析:解:(1)考查地震波的类型地震波分横波(速度慢)和纵波(速度快),根据这一特点可判断 A 为横波 B 为纵波。(2)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根据这一特点判断出图中 D 莫霍界面,F 古登堡界面,C 地壳,E 地幔,G 外核,H 内核(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3)考查地震波的特点。图中 F 处为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横波完全消失,地震波 B 速度突然下降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古登堡界面以上的地幔物质为固态,以下的外核物质状态为液态。F 界面为古登堡界面。(4)据上题可知,D 莫霍界面,F 古登堡界面,C 地壳,E 地幔,G 外核,H 内核;E 层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小提示】地震波(seismic wave)是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 波)、横波(S 波)(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和面波(L 波)三种类型。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