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题库.pdf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37359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0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题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题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题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题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题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文末附答案)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题库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题库 选择题 1、哈密市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部,平均海拔 2692.1m,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资源丰富且四季分布极不均匀。下图示意哈密市逐月平均太阳总辐射变化情况(MJ/m)。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太阳辐射能()A.分布广泛 B.不可再生 C.日变化小 D.是岩浆活动的主要动力 (2)影响哈密市太阳能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因素是()A.天气 B.地形 C.日照时数 D.人类活动 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

2、化遗产。它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用于指导人们生产生活。读二十四节气图,完成下列小题。2 (1)在我们地理期末考试(1 月 8 日)的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的节气是()A.霜降 B.立冬 C.小雪 D.大雪(2)“惊蛰”节气古解为“二月节万物出乎爬,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从惊蛰到夏至期间长沙市()A.昼渐长,正午杆影渐长 B.正午太阳高度降低,日地距离渐远 C.昼渐长,正午杆影渐短 D.降水量逐渐增加,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2)夏至这天北京(40N,116E)的昼长达到了一年中最大值,为 14 小时 51 分。推测冬至某地(

3、40S,64W)的昼长为()A.9 小时 09 分 B.12 小时 C.14 小时 51 分 D.13 小时 13 分 3、中生代,恐龙等爬行动物空前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或恐龙时代。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3 (1)恐龙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A.暖湿 B.冷干 C.冷湿 D.暖干(2)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A.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 B.全球高大山地雪线上升 C.全球海岸线变短 D.全球自然带北移 4、日、气、朔是中国古代历法(下图)的 3 种基本元素。“日”就是一个太阳日,为 24 小时。“气”指的是

4、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从冬至开始,到下一个冬至,是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划为 24 份,称为二十四节气。“朔”指的是阴历每月初一的时候,日、月之间的位置关系所体现出来的月相。古代先民根据历法将太阳升落方向用太阳方位角来表达,如“正九出乙没庚方,二八出兔没鸡场”。日出方位角,即日出时太阳所在方位与正东方向的夹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正九出乙没庚方”指阴历正月、九月()A.日出方位角正东偏北约 30 B.日落方位角正西偏北约 15 C.日出方位角正东偏南约 15 D.日落方位角正西偏南约 30(2)图中立秋的日期大约是()4 A.10 月 8 日前后 B.9 月 7 日前后 C.7 月 23 日

5、前后 D.8 月 7 日前后(3)从“气”开始日期六个月内()A.乌鲁木齐市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C.北京室内正午采光面积逐渐变小 D.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5、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2)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减少内涝发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江河水位加剧热岛效应 A.B.C.D.综合题 6、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5 (1)图示各省级

6、行政中心中,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试分析原因 。(2)在直辖市中,市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小,试分析原因 。(3)图示台湾岛的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是由 (填方向)向 (填方向)递增。7、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1)A 为 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这些区域是由于 而黯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 的标志。(2)B 是 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 。(3)C 是 层。6 (4)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 。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 中断;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不仅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现象,而且在两极地区还会出

7、现美丽的 。8、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为 的公转轨道,曲线为 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2)若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之间为 层,曲线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活动周期 。(3)若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之间为 ,曲线代表的界面是 ,曲线代表的界面是 。7 人教版 2022 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_01C 参考答案 1、答案:A C【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能的相关内容。(2)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分

8、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答】(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外部的全球性能源,分布广泛;是可再生能源;日变化大;岩浆活动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A 正确。故选 A。(2)季节不同,太阳直射点位置不同,哈密市昼夜时间不同,太阳正午高度角不同,日照时数不同,太阳能资源季节变化大。天气、地形、人类活动对太阳能资源的季节变化影响不大。故选 C。2、答案:D C C【提示】8 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结合题意可知,期末考试(1 月 8 日),与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大约相差 15 天,在冬至日后,结合二十四节气图,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

9、接近的节气是小寒。但是选项没有小寒,对比四个选项,只有大雪最接近,故选 D.(2)根据材料,惊蛰节气在春分前,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靠近赤道。从惊蛰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长沙市昼渐长,正午杆影渐短,A 错误、C 正确;从惊蛰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长沙市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日地距离渐远,B 错误;长沙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在夏秋季节,从惊垫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长沙市降水量逐渐增加,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增强,D 错误。(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相同纬度,不同南北半球的两天,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两个地区的昼长正好相同,如夏至日与冬至日这两天太阳直射点刚好位于相同纬度的不

10、同南北半球,这两天 40N 与 40S 的昼长刚好相同,故夏至日北京昼长为 14 小时 51 分,冬至日 40S 的地区的昼长也为 14 小时 51 分,故选 C.3、答案:D A【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 解析:9 暂无解析【解答】(1)根据材料,中生代,恐龙等爬行动物空前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或恐龙时代。根据图示可知,中生代时期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暖干,据此分析选 D。(2)根据图示信息,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气温较低,全球高大山地雪线下降,部分岛屿间的冰层相连接,有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据此分析选 A 项正确。4、答案:C D C【提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四季

11、更替和五带的形成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 5、答案:10 D A【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6、答案:(1)拉萨;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且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2)重庆;重庆属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失,雨雾天较多,削弱了太阳辐射(3)东北;西南 解析:(1)由图可知,拉萨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170-180 千卡/平方厘米,在所有行政中心中辐射总量最大。原因是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12、,太阳辐射强。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太阳辐射强。拉萨纬度低,距太阳直射点近,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2)北京和天津的辐射量约为 130,上海约为 120,重庆约为 90,所以重庆的太阳辐射量最小。重庆地处四川盆地,水汽不易扩散,云雨天气多,云层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量小。11 (3)右图可知台湾南部的太阳辐射量为 140,北部为 110,年太阳辐射量等值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太阳辐射量自东北向西南递增。【小提示】影响某地区的太阳辐射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昼长越长,太阳辐射量越丰富;地形地势,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丰富;天

13、气状况,晴天多,获得太阳辐射越多。7、答案:(1)光球;黑子;比四周温度低;太阳活动强弱(2)色球;耀斑(3)日冕(4)相关性;无线电短波通信;磁暴;极光 解析:(1)A 层位于太阳大气的最里层,应光球层,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这些区域因此磁场影响,比四周的温度低 1000K1500K,从而显得比较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引起其它太阳活动的活跃程度,因此可以作为太阳活动的标志。(2)B 层位于太阳大气的中间层,应为色球层,色球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耀斑。(3)C 层位于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应为日冕层。(4)统计资料表明,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4、有一定的相关性。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干扰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导致电离层不能正常反射无线电短波,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太阳活动剧烈时,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不仅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而且高能带电粒子会受地球磁场影响,到达两极地区,与大气碰撞,在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小提示】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在光球上会有黑子出现,在色球层会有耀斑出现,在日冕层会有太阳风,活动周期为 11 年。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太阳活动高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几率增加;引起大气电离层中

15、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电子设备;受太阳风影响,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8、答案:(1)土星;地球(2)日冕;黑子;11 年 12 (3)地壳;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解析:(1)若代表太阳系,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则为小行星带内侧的大行星火星,为小行星带外侧的大行星木星。因此为邻近木星且位于外侧的土星,为邻近火星且位于火星内侧的地球。(2)若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则曲线之间的为最外层的日冕层,曲线之间的为光球层,其上出现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黑子,其活动周期约为 11 年。(3)若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则曲线之间的为地球内部圈层最外层的地壳。曲线代表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界面,莫霍界面;曲线代表的界面时地幔和地核的交界面,古登堡界面。【小提示】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岩石部分。特征:厚度不均(平均厚度 17km,大陆 33km,海洋 6km。海拔越高,厚度越大);硅铝层不连续分布。地幔: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深度 2900km)之间,由铁镁的硅酸盐类物质组成。软流层(深度 80km-400km)分布在上地幔的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岩石圈的范围是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即软流层以上部分。地核:从古登堡面至地心的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