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吴兴区爱山小学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单元(章)主题月是故乡明 任课教师与班级503金战芳本课(节)课题 圆明园的毁灭 第 1 课时 / 共2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设置依据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教学准备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图片教 学 过 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一)揭示课题。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一座专供皇帝、后妃居住游乐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清朝康熙皇帝将这里的一座面积约600亩的园林赐给他四子胤祯,
2、并亲自题写园名为“圆明园”.(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遭毁灭的历史。)师:对照书上的插图,想象当年圆明园的壮观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发散思维,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准备。(三)学习第2-4段。1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圆明园的辉煌景观。2默读、思考。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提示学生按照不同方面把这一段分成三层。(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辉煌景观。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种种景点,突出了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第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
3、物和奇珍异宝,突出了它的文化艺术价值。)3逐层讲解,理解当年圆明园的辉煌。(1)学习第一层(第二自然段).找一位同学朗读这一自然段.请同学们画出圆明园由哪几部分组成?(圆明园主要是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因此也叫圆明三园。另外,还有很多小园.)这些小园是怎样分布的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众星拱月”的意思是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众星拱月”的各种园子。引导同学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模样,根据自己的“众星拱月”图,谈谈感想,体会圆明园的布局规模(宏大)。板书:圆明三园众星拱月(2)学习第二层(第三自然段)
4、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作者很形象地描述)园中的民族建筑和西洋景观。指导学生画出具体的景点和建筑,结合修饰语,想象当时的景观,并为背诵做准备。理解“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请同学讨论理解这句话,教师给予适当指导。这一句话中用“有如”、“好像”、“仿佛”、“流连”这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对园内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作者由衷地赞叹。板书:民族建筑西洋景物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结合第3自然段内容,前后桌讨论。(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
5、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圆明园集中外名胜于一身,所以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习了这一部分,我感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常聪明,也感到作者对祖国的灿烂文化非常热爱。)练习背诵这一自然段。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练习背诵,也可以抓住重点词句,同学们互相提示着背诵。(3)学习第三层(第4自然段)找一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同学
6、们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说明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可称做“奇珍异宝。因此,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板书:博物馆、艺术馆指导学生朗读,练习背诵。(4)小结第二段这一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辉煌。你认为这一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怎样看待圆明园的辉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灿烂文化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圆明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园林史上的奇迹。)板书设计 圆明园辉煌: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上自下至作业布置或设计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举世
7、( )名金碧辉( )玲珑( )透众星( )月奇珍( )宝高台楼( )关联词填空。(1)园中,(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2)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教后整体反思吴兴区爱山小学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单元(章)主题月是故乡明 任课教师与班级503金战芳本课(节)课题 圆明园的毁灭 第 2 课时 / 共2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设置依据1。学习课文第一、五段,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2.通过课文学习,体会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却用很多笔墨写了它昔日的辉煌。重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8、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圆明园,有了很大的收获,让我们读读本课的词语,把课文翻到129页的读读写写。齐读词语2.难怪课文中说:出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齐读谁能用上“是也是”把两句话变成一段话。出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3.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吧。出示图片,引背2-4自然段,出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
9、筑艺术的精华。二、感悟文化1.同学们,圆明园中有,也有,还有,甚至于上自,下至,都有,那么它究竟拥有的是什么?透过你所看到的,跳出你所感受到的,把它浓缩为一个词。课文第一段中有一个词就已经告诉我们了。指名答文化圆明园里拥有的是文化,是祖国的,乃至世界上的。正因为这样,它的价值才是不可估量的。2.可是这不可估量的价值却遭到了板书:毁灭齐读课题三、体会屈辱1.让圆明园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是因为1860年(齐读第五段)2。英法联军闯入园内,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3.也就是说不管是大的,小的,重的,轻的,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我这有一份真实的资料,记录了当时他们是怎么样“
10、统统拿走”的,我把它摘录给大家,谁来读读这段话。出示: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器,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副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珍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了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4。读了这些,你有感受吗?把这种感受送进句子读一读,自由读(读:1860年,搬运)指名读,重点指导:统统5。他们拿得动的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运不走的就任意,任意什么意思?怎样的任意破坏,任意毁灭,老师这儿也有这么一段话。指名读出示:侵略者糟蹋的东西不计其数,房
11、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这处秀丽的园林被毁坏得惨不忍睹.6.惨不忍睹,此时,你的心里什么滋味儿?指名读,读(1860年-毁掉).7.不仅如此,还用火烧,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让我们亲眼看看英法联军犯下的罪恶吧。播放火烧圆明园录像8。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出示图)就这样-,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边说边在原有板书关联词上添加字)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
12、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上自没有了,下至也没有了9。总之一句话,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化作了一片(灰烬,废墟)圆明园彻底地毁灭了,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文化!)10.法国人的雨果他是怎样看待自己国家军队的行为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出示句子: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指名读,让我们记住这两个强盗,一个叫一个叫四、总结1.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课文,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明白为什么课文中为什么不直接写没有什么,还没有什么,而说有这些,还有这些?2。对,只有“有才能体会“没有”的痛苦。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
13、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齐读你想怎样告诉全世界,指名读3. 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留在心里的,值得我们思考的,还应该是什么?看看课文130页,这是一位同学学了课文后写下的愤怒与惋惜,此时,你心里最想说什么,可以写几句话,也可以给课文的插图起个标题。生写,让我们倾听你心中的愤怒与惋惜,指名交流4.让我们永远记住140多年前的这场噩梦,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把课文翻到114页,谁来读。让我们记住 “贫穷受欺压,落后就挨打!(出示)让我们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出示)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园林艺术的瑰宝 化为灰烬建筑艺术的精华作业布置或设计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真是别有一番
14、滋味在心头,读读课文,再用你的笔来写写你读后的心情.圆明园曾经辉煌:( );可现在它:( );它向你我诉说着:( )。 教后整体反思吴兴区爱山小学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单元(章)主题月是故乡明 任课教师与班级503金战芳本课(节)课题 狼牙山五壮士 第 1 课时 / 共2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设置依据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题荩联系,初知课文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颐序写的,指导读懂“学习提示”。2学习第二,四自然段,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重难点: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教 学 过 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一、导入新课。1、讲述:在八路军
15、某部七连,至今还传颂着抗日时期中的这样一件事:每天早晨,当连队集合举行庄严的点名仪式时,连长点到“马宝玉!”,没有“到!”的回应,“葛振林!”也没有回应.“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都没有回应。只见全连战士身子挺得更直,低垂着头,全场气氛肃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就会明白.2、提问:“壮士”什么意思?在文中指谁?二、自学课文.自学要求: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注意读难多音字。2、思考:为什么称五战士为“壮士”?3、按课文后第二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三、检查自学。1、检查生字新词的自学情况.生字字形难点:“晋”(与“普”的区别)、“寇”(与“冠”的区别)、“撤(与“
16、撒的区别)。指名试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分几段? (按课后提示分)。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四、指导读懂“学习提示”。1读第1、2句,告诉我们什么?2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安排了哪些材料呢? (读3、4句)3怎样读懂这类文章? (读最后一句)。4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了五个材料? 五、学习重点段(二,四段).作者安排的五个事例中,哪些事例最能表现五战士的壮士行为?(一)讲读第二段:(诱敌上山)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的神态表现? 2、讨论以上思考题,分别找出班长、副班长、战士各自的神态表现。(沉着、吼、抢、全神贯注)3、动作中,你
17、有什么感觉?4、指导感情朗读。引读。老师引:(谁) (即前半句)。学生读:(怎么做) (后半句)。5、总结学习步骤:找出描写五壮士神态、动作的词谈感受体会。有感情地读课文。6让学生质疑。在狼牙山顶峰,五壮士又是怎样英勇歼敌呢?(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二)讲读第四段.(顶峰歼敌)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五壮士的神态、动作怎样?找出重点词、句,并讨论。(抢、夺、插、举、喊、拔、拧、掷)2、这些动作说明什么?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通过品味以上动作词,观察插图,深刻理解五壮士在枪尽弹绝的情况下,面对疯狂的敌人,毫不惧怕,用石头去杀伤敌人!表现了战士对敌人无比仇恨,对人民对革命无比热爱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18、、3、理解重点句:“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向敌人头上砸去。”五壮士的决心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坚定的决心?中国人民的仇恨是什么?(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中国大地上犯下滔天罪行,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结合思想品德课、国情教育,以及课外所学到的知识说说。如:“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以激起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4、指导感情朗读。(勇敢、对敌的仕,恨)分角色:老师一读总述五壮士、敌人的句子。男生一读描写班长的句子.女生一合读重点句。5、质疑.任务完成后,五壮士是怎样英勇跳崖的?我们下节课再学.板书设计 22 狼牙山五壮士诱敌上山(沉
19、着、吼、抢、全神贯注)顶峰歼敌(抢、夺、插、举、喊、拔、拧、掷)作业布置或设计填上合适的词。()地瞄准()的怒火()地撤退()的声音()地打击()的山路()地指挥()的地形教后整体反思吴兴区爱山小学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单元(章)主题月是故乡明 任课教师与班级503金战芳本课(节)课题 狼牙山五壮士 第 2 课时 / 共 2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设置依据了解作者在这重点段中安排的材料。完成部分作业。重难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感受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不惜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
20、一、复习巩固字词。二、讲读第五段:(英勇跳崖)1、同桌练习朗读,划出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的词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讨论:(抓住“屹立”、“纵身”、“昂首挺胸:从“屹立”一词中可感受到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从“纵身”,可看出动作意志果断坚决,写出了班长的从容自若,毫不畏惧。“昂首挺胸”,表现了战士和班长样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3、五壮士已胜利完成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他们的枪弹已绝,敌人已扑上来了,更加疯狂凶恶了,这时战士们宁愿死,也不愿被俘,这更是豪壮的气慨。)4、指导感情朗读。(激昂的语气)5、理解重点句.(两句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为什么喊出这两句?(
21、表明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对在共产党领导下战胜侵略者,争取民族解放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 这仅仅是五壮士的声音吗?(作者笔下具体描述的五壮士,和心中着力歌颂的都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这口号也是中国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神圣意愿,因而“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朗读口号.6感情朗读此段。三、小结。学了以上三段,对“壮士”有什么更深刻的理解吗?(深化“壮士”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知道真正的壮士应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不怕牺牲、勇敢顽强,使五壮士的高大形象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四、学习第一、三段。五壮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的?(一)讲读第一段:(接
22、受任务)1指名读.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2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使学生明白:“敌人大举进犯”,我们只有“五个战士,在这样的形势下,接受掩护任务是多么艰巨!这不是五位战士豪壮的气慨,勇敢的精神的表现吗?战士们为完成掩护任务,主要用“拖住敌人的办法,这在上节课我们己知道,战士们在诱敌上山的路上,引敌上山这“引”是为了拖住敌人,在狼牙山顶峰勇歼敌人,这“打”-也是为了拖住敌人,战士们又是怎样把敌人引上这绝路的呢?(二)讲读第三段:(引上绝路)1、战士们为什么这样做? 默读、思考:两条路是怎样的两条路?战士们为什么要选择绝路?2、哪几句直接描述五壮士?(“走一个字表达了坚决、果断、毫
23、不犹豫;做好了自我牺牲的准备。)3、齐读此段。三、总结课文。本文是以“壮贯全文,为了说明“壮士行为”,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了“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这五个材料,重点写了“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三个事例,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板书设计 22 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沉着、吼、抢、全神贯注)顶峰歼敌(抢、夺、插、举、喊、拔、拧、掷)引上绝路英勇跳崖 勇敢顽强 不怕牺牲作业布置或设计1有些句子,在表达上很有特色,我们不妨可以仿照写一写例句: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仿写:五位壮士屹立在狼
24、牙山顶峰,眺望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带着( ) ,带着( )壮烈跳崖。2学完课文,你一定有更多的感悟,将这些感悟写下来吧,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五壮士说的最让你难忘的一句话: 最让你刻骨铭心的一个镜头: 教后整体反思吴兴区爱山小学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单元(章)主题月是故乡明 任课教师与班级503金战芳本课(节)课题 23.难忘的一课 第 1 课时 / 共 1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设置依据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4
2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教 学 过 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
26、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2.读通课文,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四、检查掌握情况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六、读讲第一次出现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
27、,认真吃力。)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七、读讲第二次出现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八、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
28、出现1。指名读。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5.朗读训练。九、朗读全文,总结提高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六、总结深化“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
29、;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谊作业布置或设计我知道在空白的地方应该填上什么标点符号.老师指着墙上的画说 这是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 现在 光复 了 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A :“,“”,。B :“,。”C ,“,.”D ,“,“”,.”我能把课文最后一句话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教后整体反思吴兴区爱山小学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单元(章)主题月是故乡明 任课教师与班级503金战芳本课(节)课题 24.最后一分钟 第 课时 / 共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
30、、难点)及设置依据1.认识5个生字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 H。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二、初读感知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
31、查,或教师指名读.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三、讨论交流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体会诗歌内容1.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2.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
32、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3.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五、总结升华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板书设计 24最后一分钟 倾听 呼喊 奔跑 拥抱 迎接作业布置或设计1。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2。请你试试找出正确读音。请用“”勾出来。脊(j j)梁 刹(sh ch)那 颤 (chn zhn) 抖 骨髓(su su)悄
33、(qio qio)然 崭(zhn zn)新 硝(xio xu)烟 叩(k ku)教后整体反思吴兴区爱山小学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单元(章)主题月是故乡明 任课教师与班级503金战芳本课(节)课题 习作 第 12 课时 / 共 2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设置依据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提高阅读能力,能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写读后感.教学难点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书面的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炼,感情真挚。教学准备1。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2一篇优秀范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
34、毁灭有感教 学 过 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我想大家一定感触很深,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追忆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我们难以忘怀;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字里行间饱含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些感受我们能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吗?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二、自读阅读提示,了解写好读后感的方法.1.默读提示,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2。 读后交流。什么是读后感?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好读后感?预设:1、“读”是
35、基础,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验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2、“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3、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3点拨:平时在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可以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也可以随时积累下来,为写好读后感做好阅读等方面的准备。三、阅读范文,感悟写法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边读边思考:从这篇读后感中你体会到了写读后感的哪些方法?2、小组讨论,习得写法。通过读愤怒与惋惜,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3
36、、交流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联系实际,情感真实。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激发了“感。所以,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叙议结合,以“感为主。读后感属议论文范围,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是夹叙夹议。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对自己教育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7、,还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另外,恰当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和谚语等,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如: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成功刻苦勤奋机遇读岳飞苦练成帅才有感4、归纳写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四、独立选材、激情写作1、同学们,本组课文的学习留给你的情感激荡还记忆犹新吗?你们课下搜集的有关中华民族受尽欺凌的历史以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爱国爱人民的故事带来了吗?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可以选
38、择我们课文,也可以选择自己搜集的材料,你想写哪篇文章的读后感,请同桌交流一下。2、交流写作内容,相机指导.交流预设: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三次出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台湾人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那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让我感动。我决定写难忘的一课读后感,题目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读难忘的一课有感 我在课下搜集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最后一课是郑振铎先生写的,文章记叙了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领土,郑振铎的学校决定“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所大学关闭结束。在停课之前,作者上的最后一堂课的情景以及当然人们的心情让我感动。读着短文,我觉得心情异
39、常沉重,文中很多场景打动了我,所以我想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我会着重写感动我的语句以及我的感想。 我搜集了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七子之歌,我感受到台湾、香港、澳门对祖国的眷恋与深情。我想写祖国,我永远的母亲-读七子之歌有感。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我感受到抗日英雄的临危不惧、爱党爱民、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课下我又搜集了很多抗日英雄的故事,我想写小英雄雨来读后感。雨来是我们同龄的孩子,面对强敌,他泰然自若,机智勇敢是我们该学习的.在写的时候,我会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歌颂英雄,激励自身,写一写我们今后应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3、自由选题,练习写作同学们已经选择了自己所要写的内容。那就请拿起你的
40、笔写出你的感受。回顾板书: 请注意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五、自改互评,定稿誊抄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评价、修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参与评价;注意对语言的评价,抓住学生用的准确的语句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独特的感受进行积极评价;对于习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协商的形式达成共识。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六、总结习作成果,鼓励勤写读后感本次习作,同学们感情真挚,感受真实独特,有的写出了对侵略者任意践踏我家园的不满和痛恨,并且感受到“落后就会挨打”为了让祖国不再遭受欺凌,我们的祖国
41、必须富强;有的写出了对革命英雄的无比崇敬和爱戴;有的写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热爱和依恋;还有的写出了自己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的思考和抱负,立志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祖国文字浩淼而深厚,很多文章让我们读了都感觉余音绕梁,深受启发。请同学们在今后读书时,时常拿起自己的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板书设计 读后感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叙议结合,以“感”为主作业布置或设计誊写作文教后整体反思吴兴区爱山小学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单元(章)主题月是故乡明 任课教师与班级503金战芳本课(节)课题 口语交际 第 1
42、 课时 / 共 1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设置依据1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教学难点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炼,感情真挚.教学准备选好演讲的同学,做好演讲准备教 学 过 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一、主持演讲比赛,激情导入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广胸襟,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锐意进取。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能绵延不息、繁荣昌盛.2、同学们的读后感,非常震撼人心,催人奋发.写完读后感,你心中是否还有许多的话要说呢?今天我们就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专题举行一次演讲比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习作,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