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24028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一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人工气道通畅1、 正确吸引分泌物吸痰管的选择,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吸痰管应比气管导管长45 cm,保证能吸出气管、支气管中的分泌物。吸痰管硬度要适中;普通吸痰管一用一换;吸痰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来进行,动作要轻柔,吸痰管插入合适深度,如遇阻力向外退出1 cm后再吸引,调节适当的吸痰压力(成人:13.3-20.0Kpa,小儿13.3Kpa),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拉吸净痰液;时间不能过长,每次不能超过15s,以免发生缺氧。吸痰后给予纯氧吸入12 min后再把吸氧浓度调到吸痰前水平;在吸痰时要先吸气管内的,然后再吸口腔及鼻腔的分泌

2、物。2、气管导管的护理留置气管插管超过48小时,建议使用双腔气囊导管,定时抽出气囊上的分泌物,避免分泌物下滑到下呼吸道引起感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要牢固,避免导管上下滑动,损伤气管黏膜。导管气囊充气要适当,对于气囊充气与放气的操作要正确,在放气前应充分吸净气管内的分泌物,以避免咽喉部的分泌物在气囊放气后进入气道,造成感染加重。应调节好导管气囊的最小封闭容积,一般不需要反复充放气。气管切开口周围的敷料要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更换,防止污染。2、 气管的湿化、雾化在使用呼吸机时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抬高床头30-45,对气道进行有效的湿化,雾化,冲洗非常重要。气道干燥,痰液过稠不易吸出时,可根据痰液

3、粘稠度进行气道湿化,不主张吸痰前常规性进行气道湿化。可使用间断性或持续性湿化方法,以度痰液为较理想湿化效果。雾化吸入药物,利于局部炎症的控制和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可预防和减少呼吸道的继发感染。二、加强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1、 加强口腔护理经口插管患者每日两次口腔护理,防止口咽部细菌下行感染,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口腔真菌菌感染、黏膜溃疡等。气管切开患者换药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适时翻身,拍背,叩击震荡气管内的分泌物,使附着于肺泡及支气管的痰液松动,并及时吸出。3、 选择适当的营养方式加强营养,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进和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可以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的几率。营养的补充,应采用消化道和静脉

4、相结合的途径。对于留置胃管的病人,每次喂食前均需抬高床头30-45,检查鼻胃管的位置,通过回抽胃内容物来确定胃残余量,避免增加反流和误吸的危险。肠外营养时注意静脉输入氨基酸应与葡萄糖、脂肪乳同时输入,以足够的热量保证氨基酸充分发挥合成蛋白质的作用。4、 呼吸机相关装置的护理凡是与患者接触的物品均应消毒,呼吸机也要定期进行消毒。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对机械通气的患者来说也是污染物,使用中应将冷凝水及集液瓶置于管道的最低位置并及时倾倒冷凝水。湿化瓶、雾化器内的液体应每24 h更换一次,终末应及时清洗,消毒,必要时高压灭菌。一次性呼吸管道每周更换,在分离管道,变换患者体位及处理冷凝水时注意勿使冷凝水倒流引起误吸。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