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通用工艺模板质量及安装质量风险点:模板质量不符合要求;模板安装不符合要求等。模板质量及安装不符合要求表现形式及危害(1) 模板刚度、平整度不足,使用时变形、翘曲,影响结构外观;(2) 模板边线不平顺,尺寸偏差较大,拼接后产生错台或接缝较大,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错台;(3) 模板预留孔位置不准确,加劲梁位置与结构预埋钢筋发生冲突,无法配置钢筋。防控措施(1) 优选模板厂家,出厂前应做好模板预拼装检验;(2) 严格控制模板尺寸,预留孔洞应根据结构设计图设置;(3) 严格控制模板刚度、强度、平整度及边线顺直度;(4) 预制梁及结构外露部分应使用钢模;(5) 有条件的可制订模板准入制度并量化模
2、板的质量要求。模板安装不符合要求表现形式及危害(1) 模板支撑不规范,成品跑模、线形不顺直;(2) 模板未打磨、表面未清除干净,或脱模剂影响色泽,成品外观质量较差;(3) 模板相邻板面出现错台;(4) 模板接缝、预留孔洞等位置堵浆措施不到位,出现漏浆、离析等问题。防控措施(1) 采取有效措施固定模板,支撑应牢固,并不得与脚手架相连接,以防止变形,可采用工厂生产的模板定型支撑;(2) 模板使用前应打磨,并选用不影响混凝土原有色泽的脱模剂型;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维修与保养,吊运、安装、拆除、存放时应防止变形与受损,拆模后应指派专人及时除污、防锈;(3) 同类型模板应编号管理,固定安装顺序,及时检查、调
3、整模板相邻两板面表面高差;(4) 模板接缝处应采用强力胶皮粘贴等有效堵浆措施,确保模板不漏浆,严禁使用砂石、砂浆或布条。配合比设计质量风险点:配合比设计与调整不合适等。配合比设计与调整不合适表现形式及危害(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未能考虑施工的坍落度损失,实际入模坍落远小于设计值;(2) 施工前未进行施工配合比验证,导致不满足工艺要求的混凝土设计方案进入实际施工工序;(3) 配合比设计人员未能充分掌握设计图纸中钢筋布置情况,选用集料粒径过大,钢筋密集区局部下料困难,易产生离析;(4) 施工用材料与设计时材料来源不一致时,未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技术指标离散性大;(5) 水泥、集料等原材料温湿
4、度与配合比设计时不一致,施工时未根据砂、集料等原材料含水率和现场试拌效果调整施工配合比,实际水灰比与设计不符,降低拌和物和易性,影响混凝土强度及外观上;(6) 外加剂品种选择不当或未控制好掺量,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泌水率偏大,结构表面不平整;(7) 配合比设计片面追求混凝土强度等级,结构混凝土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等级的1.5倍。防控措施(1) 为了方便从配合比设计方面保证结构耐久性指标,设计单位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与所设计混凝土结构耐久相关的混凝土技术规范并列表,以利施工单位遵照执行,减少施工管理各方异议;(2) 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实际坍落度损失;(3) 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工艺进行配合比设计验证
5、;(4) 配合比设计前应仔细阅读图纸,把握设计要求和钢筋布置;(5) 配合比设计应与实际料源一致,可根据料源情况多做几组配合比试件,施工时材料来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设计;(6) 各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材料温度、湿度状态试配时应与实际施工状态一致。施工时应根据砂、石等原材料含水率和拌和楼试拌效果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7) 合理选用外加剂及掺量,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及沁水率;(8) 选择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应的水泥,不用高强度水泥配制低于其强度等级较多的混凝土;(9) 有条件的情况下,上部结构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拌和质量风险点:拌和控制不严格表现形式及危害(1) 拌和计量设备未定期进行校验
6、,或使用前未进行零点校验,原材料称量偏差超出允许偏差;(2) 拌和时间过短,材料拌和不均匀;拌和时间过长,混凝土黏聚性明显增加,和易性差;(3) 投料顺序随意,影响搅拌效果;(4) 搅拌年卸料时不检查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性,不能保证拌和物的和易性和均匀性。防控措施(1) 定期校验拌和计量设备,每次使用前进行零点校验,确保称量准确;建议采用自动计量及搅拌系统;(2) 根据拌和设备性能、试拌结果确定最合适拌和时间,生产时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每台班至少抽查两次;(3) 根据拌和设备性能、试拌结果确定最佳投料顺序;(4) 拌和操作人员应能实时直观监控拌和物质量,必要时应设置监控设备;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检查混
7、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和均匀性。运输质量风险点:运输组织不合理等表现形式与危害(1) 混凝土运输能力不满足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未拟定混凝土运输设备发生故障的应急措施而导致浇筑中断;(2) 运输时间过长,导致坍落度损失大,浇筑困难;(3) 运输过程中未搅拌,入模混凝土均匀性差。防控措施(1) 充分考虑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等因素,配备足够运输设备并及时检查设备性能,拟定混凝土运输设备发生故障的应急措施;(2) 加强运输协调,保证道路通畅,缩短运输时间,加强浇筑地点混凝土质量检查,符合要求方可使用;(3) 使用具有搅拌功能的运输设备,保证入模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均匀性。浇筑、振捣质量风险点:
8、浇筑方案不周全;振捣操作不规范等。浇筑方案不周全表现形式及危害(1) 浇筑中断时间超过初凝时间或重塑时间,且未按工作缝处理,新老混凝土结合差;(2)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过高,导致离析;(3) 浇筑分层厚度过大,中下部混凝土振捣不充分;(4) 在倾斜面浇筑时从高处往低处进行,易致混凝土离析;(5) 布料口进少,仅仅依靠振棒的作用促使混凝土流动,致使混凝土离析;(6) 布料顺序不合理,影响混凝土质量。防控措施(1) 应试验确定浇筑中断允许时间,中断时间超过允许时间按施工缝处理;(2) 当倾落高度过1。5M时,应使用串筒、溜管等设施;当倾落高度超过10M时,须设置减速装置;(3) 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应
9、超过1M,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振动棒头长度2/3以内且不得超进规范规定;(4) 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进浇筑混凝土时,下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在1。5M以上;(5) 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以保持水平分层;(6) 设置足够布料口,减少混凝土被动流动距离;(7) 根据支架、设备等情况合理确定布料顺序。振捣操作不规范表现形式及危害(1) 漏振、欠振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不密实、外观差;(2) 拖振、过振造成混凝土离折与泌水;(3) 未严格执行“快插慢拔”操作方法,上下部混凝土振捣不均匀,振动棒的位置未
10、被混凝土填实,形成孔洞;(4) 振动棒插入前层混凝土时不垂直,混凝土难以形成整体;(5) 振动棒触及模板或结构钢筋进行振捣,易造成钢筋骨架变形,预应力管道移位、破损或模板跑模漏浆;(6) 因钢筋间距偏小,振动棒无法有效振捣。防控措施(1) 加强对一线操作工人的技能培训和管理,严格执行操作方法;(2) 采用高频振动棒,振动棒移动距离不得超过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距离,插入前层混凝土510CM;(3) 振动棒垂直插入前层混凝土,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捣到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且表面基本平坦、泛浆为止;(4) 附着式振动器的选择和布置应根据模板状况、构造物形状及振动器性能状况
11、等通过试验确定;(5) 配筋设计时应考虑振动棒振捣方便,钢筋间距不宜过小。养护及成品保护质量风险点:养护管理不到位;不重视成品保护等。养护管理不到位(1) 无养护制度、方案或制度、方案缺乏针对性,养护设施和人员配置不足;(2) 混凝土表面覆盖不及时、不严密,甚至直接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加速表面失水,导致表面龟裂;(3) 洒水养护不够及时,造成干缩开裂;(4) 养护埋时间不够,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5) 拆模后未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导致混凝土开裂;(6) 忽视箱体内混凝土养护工作,箱体内混凝土出现开裂;防控措施(1) 制定养护制度,根据工程实际和养护对象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案,配置合适的养护设施
12、并落实专人负责;(2) 浇筑完成后,应及时采取保水措施,收浆后立即用土工布等材料严密覆盖并洒水,但气温低于5时不得洒水;(3) 根据水泥品种和养护温度等确定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洒水时间间隔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为准,可采用喷淋养护方式;(4) 应采用喷水等方法对箱体内混凝土进行养护,并采用有效措施防止养护水在箱体内的积压。不重视成品保护表现形式与危害(1) 非承重模板拆除过早损坏表面或棱角,承重模板拆模过早产生受力裂缝; (2) 起吊时吊绳与构件直接接触,损坏构件棱角;吊装中罢动幅度过大,与其他构件碰撞,导致混凝土破损;(3) 大型机械在成品附近运行时不小心谨慎,碰撞构件导致
13、混凝土缺损,钢筋外露;(4) 预制板梁锐角处在存放、吊运时出现破损;(5) 预埋钢筋锈蚀、后浇混凝土污染成品构件,影响构件外观。防控措施(1) 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时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应按设计规定执行,设计未规定的,构件跨度不大于4M,混凝土强度须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50%以上,模板方可拆除;跨度大于4M,混凝土强度须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75%以上,模板方可拆除,强度增长情况可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或施工前通过模拟试验确定;(2) 构件未设置吊环时,应使用扁担并在吊绳与构件接触处加垫麻袋等缓冲材料,方可吊运,吊装过程中设专人指挥,控制就位速度,防止损坏表面和棱角;(3) 对附近可能运
14、行大型机械的成品,须设立警示标志;(4) 对于斜交角度较大的桥,应优化预制梁锐角处设计,可设置合适的倒角以避免存放、吊运过程中锐角受损;(5) 做好预埋钢筋防锈措施,对可能被污染的构件进行覆盖。工地建设项目部、监理驻地建设质量风险点:机构运行不通畅;人员配备不足;选址不合理;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标识标牌不明确等。机构运行不通畅表现形式及危害(1) 未按照投标文件承诺组建项目部或监理驻地,内设部门不全,沟通不畅,影响工程的推进;(2) 机构配置不合理同,造成管理交、缺位,责任不落实、信息不畅通;(3) 各部门责任、权利不明确,影响工程的推进。防控措施(1) 对照投标承诺及时组建项目部或监理驻地,
15、部门设置齐全,以满足工程建设要求;(2) 管理层次应清晰,各责任部门能独立有效运行;(3) 明确各部门责任,落实奖惩责任制。人员配备不足表现形式及危害(1) 未按投标承诺配备人员,或主要人员更换频繁造成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衔接;(2) 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监理组专业监理工程师配备不足,部分人员身兼多职,造成管理分散、盲点频现,影响工作质量;(3) 项目部无专职总工,技术问题不能及时研究和解决;(4) 质量、安全、进度管理人员不足或配备不平衡,影响工程推进。防控措施(1) 应按照投标书承诺配备人员,主要人员不得随意更换,如需要更换须报请业主批准且更换人员条件不是得低于投标书承诺;(2) 项目部应配备
16、专职总工,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3) 配足质量、安全、进度管理人员。选址不合理表现形式有危害(1) 选址距工地现场较远,难以实时管理工程现场;(2) 选址交通不便,通水、通电、通信条件较差,影响工程管理;(3) 选址距取土场、弃土场、高压线、高压线、高大树木、集中爆破区较近,或存在洪水、泥石流、塌方、落石、滑坡及危岩等安全隐患;(4) 里程较长的标段项目部设置在标段一端,难以保证对项目全线的均衡管理;(5) 当桥梁两端通达时间较长时,项目部未在桥梁另一端设置现场工作组,导致两面三两端的现场进度、质量差异较大;(6) 施工标段较多时,未设置现场监理办公室,难以保证对项目全线的管理力度。防控措
17、施(1) 项目部、监理驻地设置运地点应以方便工作为原则,宜设在建设项目现场;(2) 选址应考虑交通方便且具有较好的通水、通电、通信条件;(3) 选址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不受洪水、泥石流等威胁,不建在易发生塌方、落石、滑坡及存在危岩的地段,避开取土、弃土场地,离高压线及高大树木要、集中爆破区距离在安全距离这外;(4) 里程较长的标段项目部应尽量设在项目中间位置,确需设在一端的宜在标段的适当位置设置现场工作组;(5) 当桥梁两端通达时间较长时,项目部应在桥梁另一端设置现场工作组;(6) 施工标段较多时,应设置现场监理办公室。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表现形式及危害(1) 项目部、监理驻地面积过小,各功能区
18、设置不合理,办公区与生活区混在一起,不利于管理;(2) 场地及主要道路未硬化,排水设施不畅;(3) 项目部或监理驻地建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自建或租用的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4) 无会议室,无法召开会议。防控措施(1) 项目部、监理驻地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保证有足够大的面积以配置各功能区,各功能区设置应合理、办公区与生活区应隔开,不应相互干扰;(2) 场地及主要道路应硬化,排水设施应完善,庭院应适当绿化以达到环境优美整洁;(3) 项目部、监理驻地用房可自建或租用项目沿线的单位或民用建筑物,建筑物应坚固、安全、耐用,并满足工作需求;(4) 项目部一定要有足够大的会议室,可容纳项目部全体人员和部分监
19、理、业主人员集中召开会议,监理驻地会议室应能满足监理工作会议要求。标识标牌不明确表现形式及危害(1) 项目部、监理驻地无明显标识,各部门无明显标识,项目部告示牌设置不规范,工程、质量、安全、廉政等告示牌信息不全;(2) 项目部无组织机构、质保体系及各岗位人员职责等相关框图,无施工总体平面图、工程形象进度图等;监理驻地无组织机构及各岗位人员职责等相关框图,无监理规章制度、监理标段平面图、工程进度形象图、监理流程图等,不能直观了解施工、监理实际情况。防控措施(1) 项目部、监理驻地及各部门应有明显标识,项目部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工程、质量、安全、廉政告示牌,标明工程名称、工程范围、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20、质量安全监督单位、监理、施工单位等信息;(2) 项目部应有组织机构、质保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及各岗位人员职责等相关框图,工程或合同部门应有施工总体平面图、工程形象进度图等;监理驻地应有组织机构及各岗位人员职责等相关框图、监理规章制度、监理标段平面图、工程进度形象图、监理流程图等。工地试验室质量风险点: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配备不满足要求;选址不合理;硬件配备不满足要求;标识牌不明确;运行不规范等。机构设置不合理表现形式及危害(1) 未按投标承诺组建工地试验室,难以有效控制工程质量;(2) 未按实际工程情况设置各功能室,难以有效开展试验检测工作。防控措施应按投标承诺或标准化要求组建工地试验室,且根据
21、实际工程情况设置各功能室。人员配备不满足要求表现形式及危害(1) 未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具备试验检测资格的试验人员;(2) 无专人管理有毒、有害试验物品及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防控措施(1) 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具备试验的检测资格的试验检测人员;(2) 应有专人管理有毒、有害试验物品及设备,建立有毒、有害物品存放领用制度。选址不合理表现形式及危害(1) 试验室离工程现场较远,尤其是离拌和站或预制场较远,难以保证随时进行试验检测工作;(2) 试验室交通不便,通水、通电、通信条件较差,难以正常开展试验检测工作;(3) 试验室距取土场、弃土场、离压线、高大树木、集中爆破区较近,或存在洪水
22、、泥石流、塌方、落石、滑波及危岩等安全隐患。防控措施(1) 试验室选址应方便工作,设立在工地现场,宜在拌和站或预制场附近,若试验室离拌和站或预制场地较远,应在拌和站或预制场设立现场试验检测组,其人员为试验室人员;(2) 试验室选址应考虑交通方便且通水、通电、通信条件较好,以确保正常开展试验检测工作;(3) 试验室选址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不受洪水、泥石流等威胁,不建在易发生塌方、落石、滑坡及存在危岩的地段,避开取土、弃土场地,离高压线及高大树木、集中爆破区的距离在安全距离之外。硬件配备不满足要求表现形式及危害(1) 试验室布局不合理,部分功能室面积偏小,无法满足正常试验操作需求;(2) 未根据工
23、程需要配备相应的试验仪器,不能满足工程需求;(3) 温湿度控制设备不能保证环境温湿度要求,无法保证试验结果的有效性;(4) 功能区相互干扰,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防控措施(1) 试验室面积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配置,满足工程需求;各功能区布局应合理,不同的功能区面积应满足自身试验工作要求;(2) 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配备数量、精度满足要求的试验仪器;(3) 对于温湿度等环境要求的区域应配置温湿度控制设备,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尤其是重视标准养护室的建设;(4) 相互干扰的功能区应在场地规划时分开。标识标牌不明确表现形式及危害(1) 无试验室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等框图;(2) 样品标识不清、摆放混乱、易造
24、成漏检或错检;(3) 试验设备标识不清,管理混乱。防控措施(1) 试验室应悬挂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等框图;(2) 样品应分区域存放,并明确标识;(3) 压力机、万能机周围等可能产生机械伤害事故的场所应设置明显警示标识;(4) 应采用三色标签标明试验设备性能状态。运行不规范表现形式及危害(1) 未建立有效的适应所在工程项目的试验检测流程,不能正常开展试验检测工作;(2) 进行授权项目参数之外的试验检测工作,无法保证试验结果准确、有效;(3) 试验检测频率不满足规范要求,未有效进行过程性控制试验,无法有效反映原材料、工程实体质量;(4) 试验过程不符合规范要求,原始记录、试验报告信息不全,记录错误;
25、(5) 出具虚假报告;(6) 试验资料管理混乱,未及时归档,出现资料丢失现象;(7) 试验样品管理混乱,出现漏检或错检现象;未按规范或工程实际要求进行留样;(8) 试验设备未及检定;(9) 出现其他违反相关试验规程、检测管理要求的行为。防控措施(1) 应在进场后建立适应所在在项目的试验检测流程,及时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及时为工程提供真实、准确、有效的试验检测数据;(2) 应在其授权参数范围内进行试验检测工作,超出范围的参数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3) 适时进行工艺性试验,严格按照规范规定频率进行试验检测;(4) 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测,原始记录、试验报告信息量应符合相关规
26、范要求;(5) 可采用试验实时监控、试验数据实时上传等有效措施,加强试验检测过程控制与管理,杜绝试验检测造假行为;(6) 试验资料应及时归档,资料整齐有序、条目清晰;(7) 认真做好样品管理工作,待检样品与留样应严格区分,且按照规范和工程实际要求进行留样;(8) 应建立设备检定档案,按检定周期及时进行设备检定。施工设施混凝土拌和站质量风险点:场地建设不满足要求;标识标牌不明确;质量管理不规范等。场地建设不满足要求表现形式及危害(1) 占地面积不足,原材料无法堆放,工程车辆出入困难,集料存放场地离拌和设备较远,运输、装卸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2) 设备拌和能力不能满足施工高峰期需求;(3) 堆料
27、场地、出入道路等未进行地基处理并硬化,使用过程中地基沉降,出入道路损坏,影响拌和站正常工作;(4) 场地坡度设置不合理,未设置排水设施,场地积水严重;(5) 集料未按不同规格分开堆放,无隔墙或隔墙高度不足,产生混料,细集料未采用大棚覆盖保护,产生二次污染;(6) 集料堆放场地缺少清洗设备,当集料产生二次污染时无法对其进行清洗;(7) 袋装水泥、粉状外加剂存放区域无防雨、防水措施,导致水泥和外加剂受潮而失去作用;(8) 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水泥、集料、外加剂混放,无法确定产品检验状态,易导致原材料未经检验合格便投入使用;(9) 选址紧靠办公生活区,粉尘、噪声等污染较大,影响人员身体健康。防控措施
28、(1) 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规划拌和站场地、道路,确保堆料、水泥(外加剂库房面积满足工程需要,并确保集料堆放场地靠近拌和站;宜采用一标一站,按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采用自动计量设备进行集中拌和;(2) 设备拌和能力应能满足施工高峰期需求;(3) 拌和场地应做好地基处理及硬化工作,场地硬化时应注意中间高、四周低,并设置排水设施;(4) 料场不同规格的集料应采用隔墙隔开,分开堆放,避免混料,并保证隔墙稳固,细集料应采用大棚覆盖;(5) 当发现集料产生二次污染时,应有冲洗设备对其进行冲洗;(6) 袋装水泥、粉状外加剂等材料应存放于库房,并做好防水、防潮措施;(7) 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水泥、外加
29、剂应分开堆放,并根据不同的检验状态做好标识;(8) 拌和站应远离办公生活区。标识标牌不明确表现形式及危害(1) 出入口未设置警示标识;(2) 未悬挂混凝土配合比标识牌或不及时更新施工配合比;(3) 原材料存放场地未设置明显标识,不同规格、不同批次原材料未加以标识区分,易造成原材料未经检验便投入使用。防控措施(1) 出入口应设置明显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2) 悬挂配合比标识牌,标明设计配合比及每天的施工配合比;(3) 应将水泥、外加剂、砂石料等原材料的生产厂家、规格、批次、检验状态等信息标识清晰。拌和管理不规范表现形式及危害(1) 未做好计量检定工作,未定期核查称量设备,原材料称量不准确
30、,水和外加剂未采用自动计量方法,造成配合比偏差较大;(2) 未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和,随意调整原材料用量,导致拌和物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3) 配料仓混料;(4) 混凝土施工时拌和站没有试验人员进行现场检验,当混凝土出现坍落度不满足要求、泌水离析等到问题时,不能及时分析原因。防控措施(1) 拌和站使用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计量检定,确保称量设备准确,并定期进行核查,应设置自动计量设施控制水和外加剂掺量;(2)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拌和,试验人员应当在拌和站随时抽检混凝土质量,如出现问题应根据施工规范实时调整;(3) 应采用一定高度和刚度的隔板将拌和站配料仓隔开,
31、装载机装料时应避免砂石料混入其他配料仓。钢筋加工场质量风险点:场地设置不规范;标识标牌不明确;加工能力不满足要求等。场地设置不规范表现形式及危害(1) 场地面积不足、堆放杂乱,不同品牌、规格的钢筋混放,造成错用;(2) 各功能区未分开,钢筋存放区、加工区、成品区相互交叉干扰;(3) 场地未硬化,钢材受泥土、水等污染;(4) 场地排水设施不完善,钢筋未架空覆盖,钢材浸水,锈蚀严重。防控措施(1) 项目部应加强管理,重视钢筋场地预留、硬化工作,合理布置钢筋加工场地,并做好场地排水工作;(2) 钢筋应集中加工,钢筋存放区、加工区、成品区应相互分开,并设置明显标识;(3) 钢筋存放宜采用大棚覆盖保护,
32、并按相关要求架空堆放。标识标牌不明确表现形式及危害(1) 未根据厂家、规格、批次、检验状态分开存放并加以标识或标识错误,导致错用钢筋或未经检验的钢筋投入使用;(2) 成品与半成品未根据使用部位加以明确标识。防控措施(1) 应对钢筋厂家、规格、批次及检验状态设置明显标识并分开存放;(2) 成品与半成品应根据使用部位加以明确标识。加工能力不满足要求表现形式及危害(1) 钢筋工、电焊工操作技能不能保证钢筋加工质量;(2) 设备性能不能保证钢筋加工质量。防控措施(1) 对钢筋工、电焊工应加强培训与考核,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2) 钢筋加工设备性能必须满足加工质量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有条件的应
33、采用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先进加工设备;(3) 应提供主要构件加工大样图。预制梁场质量风险点:预制场地建设不满足要求;原材料及半成品堆放场地设置不满足要求;存梁场地不满足要求;大型设备管理不规范等。拌和站参考3.1拌和站部分。预制场地建设不满足要求表现形式及危害(1) 场地面积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地基未处理,场地未硬化,坡度设置不当,未设置有效排水设施,导致场地积水、沉降、破损;(2) 台座数量应当满足施工高峰期所需梁体预制数量,台座基底应有效处理,确保台座不产生差异沉降,并加强监测;台座刚度、平整度、光洁度应满足规范要求;(3) 采用喷淋养护设备进行养护,并确保养护到位。原材料及半成品堆放场地设
34、置不满足要求表现形式及危害(1) 钢筋及半成品堆放场地未硬化,钢筋受到污染;(2) 波纹管、锚夹具、支座等原材料未建库保管,存放混乱,且波纹管、锚夹具未做好防雨措施,导致锈蚀。防控措施(1) 钢筋及半成品堆放场地应硬化,并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潮措施;(2) 波纹管、锚具、支座等产品应建库存放,并做好防锈、防腐工作。存梁场地不满足要求表现形式及危害(1) 场地面积不足,造成堆梁层数过高;(2) 场地地基未处理,存梁区基础强度不足,发生沉陷,使成品梁受力损坏。防控措施(1) 存梁场地面积应与存梁数量相匹配;(2) 板梁堆放不得超过三层,T梁、箱梁堆放不得超过两层;(3) 存梁场地地基应根据堆梁荷载进
35、行处理,基础强度应满足要求。大型设备管理不规范表现形式及危害(1) 机械操作手不遵守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存在隐患;(2) 龙门吊、塔吊等大型设备未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即投入使用;(3) 机械设备操作和维修不便,人员操作不熟练,影响施工顺利进行;(4) 机械设备缺乏专人保管维护,故障率高,影响施工顺利进行。防控措施(1) 进场机械设备应安装简单、维护方便,可靠性高;(2) 龙门吊、塔吊等大型设备必顺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3) 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设备构造、性能及保养规程,熟悉掌握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4) 机构设备应做到专职维护;(5) 应做到“五个
36、一”,即一机、一人(专职防护)、一本(施工日志)、一牌(设备标识牌)、一证(机械操作证)。原材料及产品水泥、集料等质量风险点:技术指标水符合要求;使用后无法溯源等。存放可参考3。1混凝土拌和站部分。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表现形式及危害(1) 进场原材料抽检部分指标不符合要求;(2) 集料产生二次污染导致含泥量等指标不符合要求;(3) 水泥等原材料受潮、过期导致部分指标不符合要求。防控措施(1) 优选材料供应商并加强进场后检测,定期进行留样备检;(2) 重视材料保管,防止集料二次污染和水泥等原材料受潮、过期情况发生。使用后无法溯源表现形式及危害(1) 使用过程中发现部分材料不符合要求时无法确定其使用
37、具体部位,无法准确排除质量隐患;(2) 发现构件出现不符合要求时无法溯源其所用原材料批次。防控措施应根据生产厂家、进场批次等做好原材料的标识并记录所用结构具体部位,确保一一对应。拌和用水质量风险点: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等。表现形式及危害(1) 抽检水源技术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2) 水源水质变化较大,技术指标不稳定。防控措施(1) 寻找水质稳定的水源并加强抽检工作;(2) 可直接采用饮用水作为拌和用水。钢筋及钢筋加工质量风险点:钢筋、钢绞线、金属波纹管技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钢筋、钢绞线、金属波纹管发生锈蚀、损伤;钢筋焊接、搭接、绑扎、机械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钢筋骨架安装不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保护
38、层厚度合格率较低等。钢筋、钢绞线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表现形式及危害(1) 钢筋、钢绞线强度、延伸率等指标不符合规范要求,影响结构承载能力;(2) 钢绞线松驰率指标不符合规范要求,加速预应力损失,导致预应力构件开裂。防控措施(1) 选用合格的钢筋、钢绞线、未经检验不得使用;(2) 优选供应厂家、并对进场后的钢筋、钢绞线加强抽检工作。钢筋、钢绞线发生锈蚀、损伤表现形式及危害堆放或已下料的钢筋原材及钢筋骨架出现锈蚀、损伤,影响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减小钢筋截面积,降低构件承载能力。防控措施(1) 重视材料保管,明确责任制;(2) 存放场地采用雨棚或加强覆盖措施,钢材按规定要求架空;(3) 优化施工组织设
39、计,缩短钢筋骨架制作与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缩短钢绞线穿束与张拉、压浆时间。钢筋焊接、搭接、机械连接、绑扎不符合规范要求表现形式及危害(1) 钢筋焊接、绑扎搭接长度不足,钢筋对焊不饱满,焊接后两端钢筋不在同一条轴线上,影响接长后钢筋实际强度;(2) 焊缝处咬筋,减小钢筋实际直径,影响钢筋强度;焊渣未清除,减小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3) 焊缝用小直径钢筋头填充焊接,影响焊接处实际强度;(4) 钢筋接头距钢筋弯起点距离偏小,焊缝处钢筋受剪易破坏;(5) 焊缝不饱满,气孔较多,影响焊接后钢筋强度;(6) 受拉主筋接头截面积在接头长度区段内数量超过规范允许(绑扎不于25%,焊接不大于50%),影响断
40、面的抗拉能力;(7) 机械连接螺纹端头不平整、变形,钢筋连接困难;(8) 钢筋机械接头丝头加工不规范,过长或过短,丝头不平整,导致对接不到位或露丝超标。防控措施(1) 加强对焊工的培训和考核,焊工应持证上岗;(2) 施工技术人员应在正式施工前对钢筋工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规范规定的技术指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焊接;(3) 钢筋工应按照图纸下料,并充分考虑接头位置及搭接长度;(4) 搭接焊应在焊接前弯曲并调整至一条轴线上,对焊过程中应确保钢筋对齐,帮条焊应在焊接处两侧对称布置帮条;(5)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及时调整钢筋弯曲角度;(6) 选择合适的电流,确保焊机电流稳定;(7) 加强对钢筋焊接质量的检查;
41、(8) 加强钢筋机械连接的质量控制,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连接,并做好对螺纹部分的保护,防止其变形。钢筋骨架绑扎、安装不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表现形式及危害(1) 钢筋数量、规格与图纸不符,改变构件的配筋率,影响构件的承载能力;(2) 钢筋间距不均匀,偏差较大,钢筋绑扎点不足,导致钢筋受力不均匀,降低结构承载能力;(3) 盘圆钢筋未调直,保护层厚度和均匀性得不到保证,降低构件耐久性;绑扎后的钢筋扭曲严重,降低构件承载能力;(4) 预埋筋缺失、位置错误,不符合设计要求;(5) 箍筋与主筋间隙大,未紧贴主筋,影响钢筋骨架刚度,易产生变形,影响保护层厚度,降低构件耐久性;(6) 扎丝均主同方向绑扎,易造成
42、钢筋骨架变形,竖筋倾斜,影响钢筋骨架整体性;(7) 在预应力管道与非预应筋交叉处,未经设计单位同意,随意切割钢筋或调整钢筋位置,使得构件实际受力情况不符合设计要求,影响构件承载能力。防控措施(1) 应重视钢筋骨架绑扎工作,施工人员应认真阅图、熟悉图纸,在正式施工前对钢筋工进行技术交底;(2) 采用机械化钢筋加工设备,保证钢筋加工精度;可使用钢筋定位架等定位装置对钢筋定位,确保钢筋骨架定位准确;(3) 对钢筋弯折长度进行计算,按照施工规范要求下料;(4) 安装好的钢筋骨架不得堆放材料和机具,不得站人;(5) 钢筋骨架绑扎时扎丝方向应向内侧各个方向错开;(6) 确保预埋筋定位准确、绑扎牢固,并加强
43、对钢筋安装质量的检查;(7) 设计配筋时应充分考虑施工的可操作性;(8) 现场施工遇到预应力管道与非预应力筋位置冲突时,应先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对钢筋位置进行调整,不得随意切割主筋。波纹管质量风险点:波纹管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波纹管存放过程发生损伤等。波纹管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表现形式及危害波纹管技术指标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发生损坏,影响预应力施工。防控措施(1) 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波纹管,未经检验不得使用;(2) 自行加工金属波纹管使用的钢带质量应符合要求。波纹管存放过程发生损伤表现形式及危害金属波纹管发生锈蚀、损伤,塑料波纹管开裂,易造成水泥浆渗漏产生堵管。防控措施(1) 重视材料保管,
44、明确责任制;(2) 金属波纹管存放应参照钢筋原材料进行垫高、覆盖;(3) 自行加工金属波纹管应随用随制,减少保管周期。产品质量风险点:外加剂产品质量不稳定;外加剂使用不当;锚具产品质量不稳定;支座产品质量不稳定;桥梁伸缩缝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外加剂产品质量不稳定表现形式及危害(1) 减水剂减水率指标达不到规范要求,影响混凝土强度及和易性;(2) 掺加缓凝剂的拌和物凝结时间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混凝土连续浇筑;(3) 外加剂抗压强度比指标达不到规范要求,影响混凝土强度;(4) 外加氯离子含量或碱含量过高,易导致钢筋锈蚀可引起碱集料反应,降低结构耐久性;(5) 液体外加剂因含固量偏低等原因,减水率
45、、坍落度保留值偏低,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或强度偏低。防控措施(1) 选用合格的产品,未经检验的产品不得使用;(2) 对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及成品进行考察比选,优选供应厂家,对进场后的产品加强抽检工作,抽检应注意检验其碱含量、氯离子含量、对钢筋锈蚀和减水率、坍落度保留值、抗压强度比等影响和易性、耐久性的质量指标,对于缓凝剂应检验其凝结时间指标。外加剂使用不当表现形式及危害(1) 盲目使用外加剂,混凝土产生色差、泌水或耐久性降低,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加速;(2) 未根据季节、温度变化调整外加剂品种,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和耐久性;(3) 外加剂不适应实际使用的水泥,混凝土和易性差;(4) 未确定外加剂最佳
46、掺量,外加剂掺量控制不严格,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和耐久性;(5) 外加剂拌和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或外观色差明显。防控措施(1) 认真做好外加剂的比选工作,应以混凝土技术性能、施工工艺条件、施工季节、使用目的和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不能盲目使用;(2) 应根据季节和气温变化调整外加剂品种及掺量并及时进行配合比验证,并进行试拌验证;(3) 除加强外加剂抽检工作外,还应注意外加剂与实际使用水泥的适应性,并进行试拌验证;(4) 通过试拌确定外加剂最佳掺量并在使用中严格控制;(5) 、拌和时宜适当增加拌和时间。锚具产品质量不稳定表现形式及危害锚具产品张拉后出现损坏,无法建立预应力,且易危及人员安全。防控措施(1) 选用合格的产品,未经检验的产品不得使用;(2) 对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及成品进行考察比选,优选供应厂家;对进场后的产品加强抽检工作,抽检时应增加锚具外形尺寸指标,防止因锚具偏小导致张拉时发生损坏;(3) 锚具产品应进行锚固性能试验;(4) 张拉进应避免损伤锚夹具。橡胶支座产品质量不稳定表现形式及危害(1) 像胶支座安装后橡胶层开裂、变形,承载力或抗变形能力均减小,导致梁体变形受限,结构失稳;(2) 与橡胶支座配套的不锈钢板质量达不到要求。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