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途径与保障机制研究-毕设论文.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113723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5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途径与保障机制研究-毕设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途径与保障机制研究-毕设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途径与保障机制研究-毕设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途径与保障机制研究-毕设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途径与保障机制研究-毕设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途径与保障机制研究键入文字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2、。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注 意 事 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

3、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一、研究背景1二、选题的意义2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2四、创新点及不足

4、之处7(一)创新点7(二)不足之处7第二章 资源开发利益冲突和利益共享的经济学解释8一、资源开发外部性理论8(一)资源开发的外部性分类8(二)资源开发负外部性内部化理论9二、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理论12(一)社区共管理论12(二)利益相关者理论13(三)环境公平理论13(四)区域协调发展理论14第三章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16一、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分配现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16(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利益分配现状16(二)地方政府和企业间利益分配现状16(三)企业和当地居民间利益分配现状17二、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18(一)利益主体间收益分配不平衡18(二)政府内

5、部收益分配不平衡21第四章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的原因分析23一、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的具体原因23(一)从宏观层面分析23(二)从微观层面分析27二、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传导机制分析28(一)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成本-收益分析28(二)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的形成机制30第五章 民族地区实现资源开发利益共享途径分析32一、实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的意义32二、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的博弈分析33(一)中央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33(二)地方政府和资源开发企业间利益关系36(三)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居民间利益关系40三、实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的具体途径43(一)从中

6、央政府角度出发43(二)从地方政府角度出发49(三)从企业角度出发52(四)从当地居民角度出发53第六章 建立维护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的保障机制55一、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55二、建立市场化的资源产权转移制度56三、建立有效的资源开发补偿性制度57四、创新投资收益分配制度57结 论59参考文献61致 谢65附 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63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丰富的水利、油气等资源常常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区,例如新疆、广西和陕甘宁蒙地区等。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活动为国家和地方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应,体现在国家税收增长、地方经济发展、东中西部贫富差距缩小等方面。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负

7、面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开发收益在各利益主体间分配不均等问题制约着资源开发活动健康而顺利的进行。本文主要针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活动的负面影响而引致的利益冲突进行分析,意图构建各利益主体间利益和谐共享的有效机制。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归纳总结了国内外资源开发利益冲突及利益共享的相关文献,提出了论文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对资源开发产生的利益冲突及利益共享进行经济学解释,通过对相关理论的阐述与研究,为后续各方利益主体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深入分析了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认为

8、资源开发活动为国家、地方政府、相关行业及企业和当地居民四方利益主体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着利益主体收益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也指出导致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宏观层面的税收返还制度的不完善、补偿费分配格局的不合理、资源定价机制的不合理,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职责缺失等。第五部分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模型,从中央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和资源开发企业、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居民三对利益主体出发,借助博弈模型得出各对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进而提出实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的具体途径。第六部分构建了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保障机制,从产

9、权制度、产权转移制度、补偿费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等多角度提出政策与建议,促进资源开发利益的和谐共享。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并利用成本-收益角度探讨导致各方利益主体产生冲突和矛盾的原因,为建立维护各方利益主体利益和构建保障利益共享机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关键词:资源开发;博弈;利益共享III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China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 it has rich natural resources like water, oil and gas and they are often distrib

10、uted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for example, Xinjiang and Guangxi province,Shanxi Ningxia and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The resource development activities in ethical region have brought about great economic effect for both nation and local, reflected in national tax revenue growth, local economic

11、development,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narrowed in East and West region, but also brought many negative influences, like de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sources development gains among each subject of interests, those problems severely restricts the re

12、sources development activities healthy and smoothly continuing.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analyze the interest conflicts caused by the negative effects which are resulted in development activities of ethical region resource, with the intention to build an effective mechanism which can make sure ea

13、ch interest can share equal benefit in the resource development activitie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arts.The first part mainly about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summarizes the related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about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terest conflicts and th

14、e interest sharing, and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train of thought.The second part mainly about economic explanation for the interest conflicts and the interest sharing of resourc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related theory and research, aimed for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to establish a b

15、enefit sharing mechanism among each part.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part tak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example, analyses the interest conflicts presentation forms and reasons of the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 conclude reflects that though resource development activities brings economic be

16、nefit for the state, local government, enterprise and the local residents, and it also leads to the interest income distribution imbalance problem. It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many reasons led to the interest conflict of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ethical region, including both macrocosmic level like

17、 imperfect tax refund system, unreasonable compensation allocation pattern, unreasonable resource pricing mechanism, and microcosmic level about duty loss among local government, enterprise and resident.The fifth parts core content is to build the game model between the opposite stakeholders, such a

18、s the central vs local government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local government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vs resource development companies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companies vs local residents. According to the game model to draw the interest between stakeholders and then propose a specific way to bring

19、 about the benefit-sharing of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national areas.The sixth part mainly about building a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ests-sharing protection mechanism in national areas, and prefers some policy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sharing of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ests from

20、multi-angel such as property rights system, transfer of property rights system,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etc.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constructing a game model to analyze stakeholders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using cost - income method to find the reasons tha

21、t led to conflicting and contradictory among each principle part, and providing a solid foundation to establish and safeguard all parties interest and the benefit sharing mechanism.Key words: Resource Development;Game;Benefit-sharing键入文字第一章 绪论一、研究背景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资源的稀缺制约着围绕资源开展的生产活动,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便

22、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第一要务。促使资源成为生产的核心要素需要通过资源开发这一手段使现实生产资料转变为直接生产资料进入生产环节,因此,资源开发成为经济发展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资源开发以及资源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国家、资源开发企业、资源所在地政府和当地居民等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与成本问题,例如,资源开发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严格控制成本,导致资源开发企业逃避在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而应承担的责任,企业这种选择的结果不仅会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可能导致民族问题的产生。鉴于此,有必要深入探讨现有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格局存

23、在的缺陷,提出促进各利益相关者和谐共建的具体途径,实现资源开发利益的共享。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切实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环境下,加快对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成为了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活动也产生了不少问题:第一,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使资源开发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物等污染物不能自行消耗,企业对于“三废”消极的处理态度使西部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第二,资源开发的直接受益者企业和直接损失者当地居民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突出表现在当地居民收益和损失不平衡。第三,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对仅以矿产资源开发作为主要产业的西部城市而言,易出现因资源枯竭使开发企业“

24、弃城而逃”的现象。第四,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的错配使两者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承担不对等的责任而易形成社会矛盾。综上所述,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分配缺乏公平性,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成本得不到有效的补偿,因而如何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如何解决资源开发产生的利益冲突就成为了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二、选题的意义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例如新疆和陕甘宁蒙地区富有油煤气资源,云南贵州富有矿产资源,这些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工业发展的坚强后盾。然而,资源开发企业在将有限的资源满足了生产建设后未能对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造成的负外部性给予补偿。通过研究资源开发负外部性导致的利益

25、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产生利益冲突的深层次原因,得出解决这一冲突的方案和途径,实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的共享。(1)理论意义 对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的研究,具有以下几点理论意义:为同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作参考,在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方面予以补充;丰富了我国资源开发各方利益主体实现利益共享的相关理论。(2)实践意义积极与有效地处理好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和利益共享问题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策落实与实施的重要保障,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有效的途径切实解决资源开发的利益冲突问题,对尽快实现资源开发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共享,保证资源

26、合理而有序的开发和利用,带动资源所在地三产业均衡发展,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都具有现实意义。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都对资源开发导致的利益冲突问题和实现利益共享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关于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理论的探索。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1890)中首次提出了“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cs)的概念,庇古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外部不经济”,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厂商不须付出代价而给其他厂商或整个社会造成损失就是外部不经济”,并指出“政府这对应采取适当的政策(如征税或补贴),

27、消除这种背离。”张举钢(2009)继承了马歇尔的基础理论,将矿产资源开发的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但认为负外部性要大于正外部性。因此,他主要就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问题展开了研究,运用统计数据说明全国27个省市因矿产资源开发活动而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提出了污染者付费原则(Polluter Pays Principle)、排放标准(Emission Standard)以及明确环境共有产权,通过约束企业回收利用“三废”排放物、要求企业清洁排放,同时明确资源开发对周边地区直接污染、间接污染的界定,避免了企业逃避资源开发产生的负外部性的责任。胡晓登和权小虎(2010)认为对于西部大开发而言,资

28、源开发成为了西部地区重要的产业,他们对西部地区资源开发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剖析,认为资源开发会给当地造成三大负外部性,表现在资源开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资源开发使当地农民收益和成本不平衡从而引发了利益冲突、资源开发地区资源储量的不断减少和资源使用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间的矛盾会上升为民族矛盾。第二,关于资源开发实现利益共享途径的研究。阿瑟庇古在福利经济学(1920)中提出污染者付费原则,按照污染程度对利益受损者予以补偿,通常以征税形式实现,即所谓的“庇古税”,以弥补由于污染造成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异,为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开发企业忽视对生态环境的补偿而使当地居民遭受损失形成的矛盾找到了

29、一个有理论依据的解决方案。卡尔多(N. Kaldor)(1939)在帕累托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升华,提出“一种检验社会状况变动中有人变好,有人变坏的标准:假设受益者在充分补偿损失者后,其状况仍能有所改善,则这就是社会福利的改进”。其后,英国学者希克斯(J. R. Hicks)指出一种“长期自然的补偿原则:即从长期来看,如果政府的一项政策能够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尽管在短期内某些人会受损,但经过较长时间以后,所有人的情况都会由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而自然而然的获得补偿。”他的观点为在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对资源开发企业、资源所在地政府实施相应的税收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Freeman(1984)认为“利益相关

30、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人”,强调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仅要注重自己的既得利益,还要充分考虑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因此,他的观点能促使资源开发企业改进刻意回避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的不当行为。David Brown(1999)认为让当地居民管理生存环境中的资源可使他们享有更多的利益,有利于缓解当地的贫困。这一观点从居民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对切身利益的要求,认为居民不应当放弃争取对生存环境管理的权力,而应该与资源开发企业共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双赢目标。李甫春(2005)通过对加拿大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方式和途径的研究,为我国提供宝贵的学习经验。他认为,改善公共

31、环境、还土著居民原有的生活环境(渔业)、吸纳土著居民入股以及充分考虑到土著居民的收益等措施,是加拿大在资源开发中正确处理与土著居民利益冲突的关键。赵一伟、武友德和祁润晶(2007)以云南兰坪矿产资源为例,指出了资源开发中投资者的收益和生态补偿数量不对等、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不均和当前利益分配机制下潜在的社会问题,分析了利益共享具体应包含的主体兰坪矿产资源发展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为当地矿业企业、当地农民、当地农村集体和政府,进而提出了对促进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的途径,他认为可以借鉴加拿大、美国在公平对待资源开发各利益相关者的成功经验,让居民都有参与权和知情权,让国家权益、地方权益和居民权益形成一

32、个整体形成统一奋斗、利益分摊的良性循环,将居民吸纳到企业中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并从法律与政策的角度约束利益共享机制的运行。闫双双、龚战梅和胡永平(2008)以新疆资源开发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说明在进行西部开发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利益。他们认为新疆地区由于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缺乏对资源的自主开发能力,因而该地区的资源开发行为主要由国有企业完成,为国家税收和地方财政带来了直接利益,但当地居民却由于生态环境破坏而面临生活水平的下降。为此,他们在文章中提到“少数民族是新疆开发的重要主体,新疆资源开发的利益需要落实到这一主体上”,要从“直接物质利益保障权”、“环境维护权”

33、和“利益补偿权”三个角度出发,通过给予工作岗位、吸纳居民参与生产、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生态环境、加大利益补偿力度等方面,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的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展。Lawrence J.M.Has(2009)以西非国家大力修建大型水坝为研究背景,重点探讨利益共享的途径维护水坝所在地民族团结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文章为兴修水坝实现多方利益共享制定了合理和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和途径,以注重公平效应为前提,提出利益共享也是西非各国共同管理国际河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武莉莉(2009)提出“矿产资源属于资产化的自然资源,也即递耗资源的概念”,认为矿产资源具有“递耗资源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双重

34、属性”,并分别从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两方面对这一双重属性做了经济学解释,而后从绝对地租、相对地租、级差地租和资源补偿费四个角度剖析了矿产资源的价值,认为应从建立资源补偿费、将矿产资源资产化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三方面入手实现利益共享。陈鹏、张春晖和白凯(2010)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思考资源开发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间合作博弈关系,指出只有当各方博弈结果达到最优时才能最有效率的使资源开发的收益得到合理与公平的分配,同时也认为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时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周丹和熊华丹(2010)提出矿产资源开发利益的分配涉及三个利益主体:矿产资源所有者、矿产资源开发者和矿产资源管理者,这三方都本

35、能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们提出除了继续使用原有的资源税作为调节手段以外,还需要完善配套制度,而在完善过程中要注重“各利益主体的不同关注点”:从国家角度出发,要注重国有资源的收益情况;从矿产开发企业角度出发,要注重成本和获利能力;从当地政府角度出发,要考虑生态环境和未来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并分别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提出了具体的对策。盖静(2010)对已经运行了多年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价。在评价矿产资源补偿费实施效果时她提出“收益分配向资源原产地倾斜”,认为当前各级政府已逐步对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有了深入研究,“比如,新疆矿产资源补偿费完成上缴中央财政部分以外,地方部

36、分全部返还给资源所在地,甘肃在最大程度上将资源收益分配向市县基层政府倾斜,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补偿费取消返还,就地缴库,就地分成”,既照顾了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利益。因此,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并与地方政府按比例分配,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利益冲突问题。第三,关于利益共享实践的研究。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2007)分别讲述了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实现利益共享的具体对策。德国为了解决前期由于矿产资源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成立了矿山复垦公司,负责对矿山进行复垦和恢复工作,“复垦所需资金,按照联邦政府75%,州政府25%的比例分担”。同时,也加强了对矿产资源开发前期的

37、审批工作,力图通过减少滥伐滥弃现象缓解对矿区生态资源以及矿山的破坏,迫使企业提交完善的复垦计划,提出对矿产的采伐而破坏的森林资源、草地、林地等资源实行“等面积的异地补偿”。美国通过颁布政策、法律和相关条例来约束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行为,例如,矿山租赁法、露天采矿管理与环境修复法等,都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由矿山开发者全部修复,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则通过国家建立治理基金的方式组织恢复”的方法对开发企业进行外部监督,避免出现道德风险。同时,在“1977年美国国会通过露天矿矿区土地管理及复垦条例”,对开矿企业的审批程序做出严格的规定,也对在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治

38、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澳大利亚为水利资源开发实现利益共享提出了“灌溉者支付流域上游造林”的生态补偿项目,“这项治理措施的参与者是新南威尔士的林业部门(SF)和马奎瑞河食品和纤维协会(MRFF)一个由马奎瑞河周边集水区的600名灌溉农民组成的协会”。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资源开发企业提出了开采需要付费的原则,不仅需弥补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保护成本,同时要承担保护上游及水利资源开发流域的生态环境功能的责任,通过造林的方式防止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出现。 江苏省于2009年3月1日起“在太湖流域5个省辖市正式推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制度”,“以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补偿为原则,建立环境资源污染损害补偿机制,对损

39、害环境资源做出赔付补偿”,同时对可能排放到太湖流域的污染物定价,对将废物和废水直接排放到该流域的企业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并对收取的赔付补偿金实行透明操作以监督全部费用用于治理太湖的污染问题,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滥用而损害下游居民权益的行为有了一定的政策性约束。海南省于2006年正式启动了生态补偿机制,对五指山的森林资源和林业资源的开采给予一定的生态补偿。据资料显示,当地居民为了保护植被不受损害而维持较低的人均耕地面积迫使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海南省为了鼓励居民继续传承生态保护意识,以政府为主导对森林资源开发者提出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并对补偿对象、补偿

40、标准、补偿方式和补偿资金的运用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力图切实解决资源开发和当地居民围绕生态环境而产生的冲突和矛盾。纵观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的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的理论可以发现,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是导致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比如生态污染、资源枯竭、移民等问题使各利益相关者存在成本和收益不平衡的情况。再者,由于资源所在地居民切身利益并未随着资源开发进程的发展有所提高而导致了更为激烈的冲突与矛盾。对国内外资源开发实现利益共享的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首先,国外的专家、学者主要是从政府和市场的角度约束资源开发中企业的行为,要求企业给予资源所在地居民一定的利益补偿,并通过政府手段促使相关政策和制度得

41、以落实,同时也要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其次,我国专家、学者主要从资源开发可能产生的负外部性、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分配失衡以及居民环保意识的缺乏等角度入手,细致的分析了资源开发各环节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从政策、市场和个人三方面解决矛盾。最后,国内外相关文献均从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和提高居民自身的保护意识三方入手对实现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提出对策和建议,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文献中也反映出一些不足,表现在对利益分配失衡的分析力度不够,对产生利益分配不均现象的具体原因鲜有深入的分析。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一)创新点本文拟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第一,拟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

42、区矿产资源开发涉及的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各自应负担的经济责任。第二,拟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导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各利益主体间利益分配不均的原因。(二)不足之处本文针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缓解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共享的途径。但在探讨利益相关者利益共享博弈关系时未能采用实际数据作为依据,得到的博弈结果可能会与现实存在差异。另外,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对利益共享的途径的研究不够全面和完善,对构建维护利益共享机制的研究也较为浅显。61第二章 资源开发利益冲突和利益共享的经济学解释一、资源开发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的概念最早由马歇尔提出。所

43、谓的外部性指单个人或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转移有利或者不利于他人经济利益的要素直接影响他人切身利益的行为。外部性强调的是单个人或经济主体在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未承担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对他人形成的利益损失的责任。外部性理论分析的是人的社会活动所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相互影响力,表现为隐性和非隐形。隐形的外部性指其影响程度难以再短时间内认定并量化,例如,吸烟者给周围环境及被动吸二手烟者带来的长期健康的损害,清理自家的花园给邻居及路人带来的心灵上的愉悦感等;非隐形的外部性指相关者需承担的责任的难以定量分析,例如,河流上游的造纸加工厂随意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到河水给下游的自来水处理厂带来

44、的净水成本等。马歇尔进一步指出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一)资源开发的外部性分类1、资源开发的正外部性正外部性,也称“外部经济”,指从他人的经济行为中受益,而受益者本身无须支付相应的成本或付出相关代价。环境经济学中指出,资源开发的正外部性是在资源开发过程给资源所在地带来的积极影响。资源开发过程中包含的运输设施的修建、供电设施的建造、工作岗位的提供、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等等行为为资源所在地的后续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硬件基础,实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资源开发的直接受益者是资源所在地居民,他们不需要事先支付相关费用,也不需要被告知应尽的义务。因此,资源开发正外部性表现在能够拉动资源所在

45、地生存条件的改善、硬件设施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2、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负外部性,即“外部不经济”,指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给他人造成经济利益的损失,却没有为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承担相应的责任,使他人的个人效用减少或成本的增加。环境经济学中认为,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是资源开发活动给资源所在地造成的消极影响。资源开发活动不可避免会对资源所在地带来不利影响。第一,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资源开发易造成水土流失,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地下矿产资源开采易形成地下空洞,为路面沉降、地下水位下降等埋下隐患;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复采工作不到位、废水废气废物的处理不彻底造成环境污染;对原有自然景观的破坏等

46、。第二,社会稳定的破坏。由于多数资源开发企业和地方政府未能对移民的损失进行等量补偿使移民的逆反心理日益累积,反映出资源开发的配套保障机制不完善,易导致社会矛盾。第三,民族团结的破坏。对于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而言资源外输情况较为普遍,易出现“富饶的贫困”的问题,对民族的团结形成较大的威胁。(二)资源开发负外部性内部化理论 资源开发负外部性内部化指通过有效手段或政策措施将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消极影响转化为内部影响,使资源开发企业和政府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消除外部影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污染者付费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polluter-pays principle)指规定一切向公共环境排放污

47、染物的经济主体都必须按照政府政策缴纳一定的费用,用来弥补他人治理污染物而增加的私人成本,敦促各经济主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这一原则与庇古提出的通过税收的方式促使负外部性内部化的理论相似。资源开发企业随意排放“三废”给资源所在地造成严重的生态负外部性,市场机制难以时刻监控资源开发企业造成的大于边际私人成本的边际社会成本,更难以通过单位产品定价的手段对此予以纠正。因此,若政府强制性对排放到公共环境中的污染物征收税费,以具有惩罚性的税率和费率对资源开发企业进行约束,增加企业的边际成本促使其对“三废”进行有效处理,降低环境污染程度。2、受损者获补原则 受损者获补原则指对在经济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利益

48、受损而付出私人成本的群体给予补偿。这一原则与庇古税中提出的利用补贴的手段维持并增加农户生态产品的供给相似。资源开发过程中造成的负外部性的直接受害者是当地居民,由于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缺乏,其利益难以得到对等的补偿,造成居民的私人成本增加。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资金支持、转移支付、移民补偿、增加社会保障、土地实物补偿和教育补偿等手段对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予以资金补助和政策扶持,缓解利益受损者和受益者之间的矛盾冲突。3、资源产权的界定科斯(Ronald H. Coase)第一定理指出,如果交易费用为零,则无论产权如何界定,资源的优化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得以实现。交易费用指围绕自由交易而发生的任何谈判或使契约强制执行的成本。 邓光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