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师选题)全国卷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必须掌握的典型题1选择题1、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出现在晚上B.为长波辐射,为短波辐射C.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D.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2)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小有关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与大小有关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大小有关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大小无关答案:DC【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C2、温室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读图,完成下题。(1)北方冬季蔬
2、菜大棚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土壤肥力B.增强太阳辐射C.减少热量散失D.降低空气湿度(2)2019年8月,南京郊区农民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的温度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答案:CD【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注意地点信息“北方”和时间信息“冬季”。北方冬季受冷空气的影响强,气温低,大棚能有效减少大棚内热量的散失,保障大棚内温度条件,C正确;大棚无法增加土壤肥力,更无法增强太阳辐射,AB错;大棚减弱了大棚内土壤蒸发的水汽和植物蒸腾的水汽的散失,提高了大
3、棚内的空气湿度,D错。故选C。(2)注意地点信息“南京郊区”和时间信息“8月”。8月,南京郊区地区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黑色尼龙网能有效削弱太阳辐射,从而减少作物水分蒸腾,保障农作物生长,D正确;黑色尼龙网覆盖于大棚顶部,无法增加大气逆辐射,A错;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是大棚的功能,不是黑色尼龙网的功能,B错:黑色尼龙网能有效削弱太阳辐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温,地面辐射减弱,C错。故选D。3、2021年11月6日,一则点赞风雨无阻的气象人的短视频火了。视频中气象员无论风霜雨雪,都要保证探空气球每天早上和晚上的7:15准时携带无线电探空仪升起,上升到大约30km高空后自行爆裂。探空仪犹如一个听诊器,
4、从地面逐层扫描至高空,从而获得各层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值。正是这每天看似重复简单,却又复杂的工作背后,让我们预知阴晴冷暖,启动灾害预警,让气象为生活服务,将损失降到最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探空气球需要测量空气湿度,是因为空气中的水汽意义重大。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人体舒适度甚至健康密切相关直接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吸收地面短波辐射,以达到保温效果放出长波辐射,以达到保温效果A.B.C.D.(2)探空气球在大约30km高空爆裂的原因是()A.探测结束后,自爆防止数据泄密B.高空气温低,气球球皮受冷破裂C.高空气压低,气球急剧膨胀炸裂D.距太阳较近,氢气受热易燃易爆
5、答案:CC【提示】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4、过去50年来,全球大多数冰川快速消融,达古冰川是一个显著的海洋性冰川,它的退缩比普通的山地冰川更为快速。2020年8月,中科院研究团队给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达古冰川盖上了一层500平方米的“被子”,试验人工手段减缓冰川消融。日前,研究团队测量,“盖被子”区域的冰体消融速度明显减少,在两个月内综合减少了1米的消融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覆盖“被子”后,达古冰川消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B.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C.使地面反射率变小D.使冰川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2)能够测量该冰川消
6、融速度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遥感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北斗导航系统D.数字地球(3)与我国天山大陆性冰川相比,该冰川退缩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A.降雪较少B.纬度较低C.河流较少D.海拔较高答案:DCB【提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CB5、某探险家在美国荒野距地面39044米的高空,从氦气球上跳伞成功落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推测该荒野在跳伞当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晴朗无云B.狂风暴雨C.风雪交加D.雾霾严重(2)该探险家乘坐氦气球经过的大气层有()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A.B.C.D.(3)从氦气球上跳出到落地,该探险家经历的大气温度
7、变化总体趋势是()A.逐渐降低B.先降高后降低C.逐渐升高D.先降低后升高答案:ACD【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1)本题考查跳伞当天的天气状况。(2)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3)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解答】(1)晴朗无云的天气,视野开阔,便于高空跳伞;狂风暴雨、风雪交加、雾霾严重的天气,会增加高空跳伞的危险,不利于安全落地。故选A。(2)对流层高度低纬度地区为17-18km,中纬度地区为10-12km,高纬度地区为8-9km,自对流层顶向上至50-55km高度的范围为平流层。该探险家跳出时距地面39044m,最终成功落地,经过的大气层有对流层和平流层。故选C。(3
8、)对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所以从跳出到落地,随着海拔降低,该探险家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故选D。6、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果布局不当,楼房之间经常会因“狭管效应”出现瞬时强风,影响部分住宅的居住舒适度(图1)。家住我国东部某二线城市的王女士,准备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王女士考察了数家楼盘,并选取了四组做了下表(表1)。据表回答下列小题。(1)推测表四个小区中,最容易出现瞬时强风的是()A.甲B.乙C.丙D.丁(2)城市规划中,哪类功能区的建蔽率最低()A.工业区B.风景区C.住宅区D.商业区答案:BB【提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城
9、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7、平流雾是指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水汽冷却形成的雾。左图是平流雾形成示意图,右图为某日拍摄到的山东烟台平流雾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1)下列属于此次烟台平流雾形成条件的是()气温上冷下热暖湿空气与地表间有较大温差合适的风向、风速夏季蒸发旺盛,水汽充足A.B.C.D.(2)关于平流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南岛东部易出现平流雾景观B.平流雾容易扩散,对交通运输影响小C.平流雾持续时间很短,常伴随晴朗天气D.平流雾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答案:BD【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
10、答】(1)平流雾是由湿空气遇到冷的下垫面形成的,暖湿空气与地表间有较大温差,错误、正确。雾的形成需要微弱且方向稳定的风,正确。夏季大雨过后,空气洁净,会使空气中缺乏雾凝结所需的凝结核-尘埃,不易形成雾,错误。综上,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2)受下垫面性质差异影响,海上更容易形成平流,且雾持续时间较陆地长,A错误。平流雾持时间较长,不易扩散,对交通运输安全影响较大,故B项错误。平流雾的形成常伴有阴雨天气,故C项错误。冬春季节下面温度较低,满足平流雾的形成条件,故D项正确。8、“来到了仙境”,“知道的是家门口,不知道的还以为迷雾仙踪开启悬疑剧情模式”这是网友一早醒来的感叹。自2021年
11、11月以来,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仅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大雾多发在深秋初冬时节的原因表述不准确的是()A.晴天多,地面水汽蒸发强易成雾B.夜晚地面气温低,大气稳定C.昼内温差大,水汽易遇冷凝结D.北方秋季尘埃颗粒多(2)白天,大雾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大雾吸收了太阳辐射B.大雾削弱了太阳辐射C.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答案:AB【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深秋初冬时节,多晴天,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冷却快,水汽易遇冷凝结,C说法正
12、确;北方秋季尘埃颗粒多,凝结核多,利于水汽凝结,D说法正确;夜晚地面气温低,气流易下沉,大气稳定,雾不易散开,B说法正确;晴天多,地面气温低,不易蒸发,A说法错误,故选A。(2)白天,大雾削弱了太阳辐射,能见度降低,B正确,大雾削弱的是太阳辐射,会吸收地面辐射,A、C错误;大雾会增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与空气能见度降低无关,D错误。故选B。9、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曲线中()A.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C.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
13、射量D.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2)影响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A.云量厚度B.地势高低C.正午太阳高度D.植被状况答案:DC【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答】(1)读图,结合所学可知,数值最大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其次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绝大部分可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图中低纬度数值小、高纬度数值大的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因为高纬度冰雪覆盖广,反射率高。综上所述,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表示
14、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表示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故选D。(2)由分析可知,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结合所学可知,正午太阳高度是影响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和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故选C。10、读下图中以色列阿什杜德港口19581968年7月风频玫瑰图,完成下列各题。(1)由图可知()A.该港口东南临海B.该月份此地风向具有顺时针的日变化特征C.一天内最强的风通常是东南风D.海风风向较为稳定(2)7月份,阿什杜德港的居民发现()A.晴天的一天内,太阳方位角变化不到180B.正值河流丰水期C.太阳高度角日变化幅度达到一年的极值D.正值少雨季节答案:BD【提示】大气的水
15、平运动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气候类型的判读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的判读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答】(1)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岸,A项错误。由7月风频玫瑰图中8个时刻的风向变化,B正确。风力强弱由图中左下角的风速来判别,即图中以线段的宽度来表示不同风向的风速大小,而不是长短,C错误。从风频玫瑰图中可知是反映海陆风的,由图可知,海风风向不稳定,D错误。故选B。(2)北半球7月份昼长夜短,所以太阳的方位角变化应该超过180,A错误。以色列沿海为地中海气候,所以7月为少雨期,应为河流枯水期,B错误,D正确。
16、而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幅度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年的最大值应该是夏至日,C错误。故选D。11、在冰川覆盖的地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称作冰川风。珠峰北侧海拔53007000米为冰雪表面,昼夜盛行下山风,风力强劲,阵风达到78级,风速为13.920.7m/s。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冰川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风带、气压带移动B.地面冷热不均C.水平气压梯度力D.空气质量体重(2)珠峰北侧冰川风势力强劲的主要原因是()A.冰雪覆盖面积大B.坡度和落差均大C.人类活动影响小D.冰雪厚度大答
17、案:BA【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冰川风是冰川和冰川下面没有被冰川覆盖的区域,形成的热力环流,冰川覆盖区域,气温低,近面形成高压,没有被冰川覆盖的区域气温高,近面形成低压,因此就形成了盛行向下的风向。(2)冰川面积越大近面高压越强,风力越强。珠峰北侧冰川面积大,形成的盛行下沉风力大。12、大气抑制空气垂直运动的能力,被称为大气稳定度。2021年9月2日9月5日,我国北方某市大气稳定度较高。据此完成56题。(1)导致该市大气稳定度较高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高压B.低压C.暖锋D.准静止锋(2)9月2日9月5日,该市()A.风力较大B.受寒潮影响大
18、C.大气对流旺盛D.污染物易积聚答案:AD【提示】锋面系统与天气气压系统与天气昼夜长短的变化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A(2)D13、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幅热力环流示意图(如下图,a、b表示等压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选项中各地气温最高的点是()A.B.C.D.(2)四处气压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答案:CC【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1)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2)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答】(1)两处气温要高于两处,处气压低,说明气流受热上升,气温高于处。因此,气温最高处为处。故选C。
19、(2)由处等压面向高处弯曲可判断,处气压高于处,由处等压面向下弯曲可判断,处气压低于处;在同一垂直面上,处气压高于处,处气压高于处。故选C。14、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受强紫外线照射B.处在逆温层之中C.处在强烈对流中D.受冷锋云系挤压(2)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A.B.C.D.答案:CD【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锋面气旋解析:略略【解答】略略15、科其喀尔冰川位于天山托
20、木尔峰南部,冰川总长25.1千米,面积83.56平方千米,其中消融区面积约30.6平方千米,消融区分布大量表碛(主要是花岗岩颗粒碎屑和岩块)。科其喀尔冰川下部的表碛区内有数以百计形态各异的冰崖。冰崖具有大面积的裸露冰面,冰面表层分布有大量薄层状冰碛物,冰崖消融非常强烈。下图示意科其喀尔冰川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表碛区内冰崖消融强烈,主要是因为()A.冰面覆盖冰碛物,内部热量难以散失B.冰面覆盖冰碛物,吸收太阳辐射增强C.冰碛物搬运过程中,对冰崖侵蚀强D.冰碛物风化过程中,释放大量热量(2)与科其喀尔冰川的其它地区相比,草地生长植被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土壤水分较足热量条件较好光照更强坡度
21、更大A.B.C.D.(3)该冰川表碛区下游表碛物堆积量最大的月份是()A.34月B.56月C.78月D.1112月答案:BAC【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2)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答】(1)根据材料可知,表碛区内冰崖表面被大量冰碛物覆盖,减弱了冰雪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导致表碛区吸收太阳辐射增强,获得的热量增多,冰崖消融加剧。故选B。(2)读图可知,草地分布在沟谷融水出流口处,土壤水分条件较好,且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也相对较好,故适宜草类植被的
22、生长。故选A。(3)夏季气温高,冰川消融量大,冰川消融过程中对地表的刨蚀作用增强,挟带的冰碛物增多,在沟谷处堆积,所以该冰川表碛区下游78月表碛物堆积量最大。故选C。16、“茶马古道”是茶马交换的一条交通要道,成都市蒲江县成佳镇位于茶马古道上,地处进藏入川的咽喉,这里适宜产茶的丘陵、山地众多,有“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该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将三个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
23、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依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成佳镇的绿茶主要产于丘陵、山地,其主要原因是丘陵山地()A.气温年较差大B.云雾多C.风力大D.日照充足(2)每年冬天,当地茶农为减少茶树受霜冻的影响,常采用熏烟驱霜的方法()A.增强大气逆辐射B.增强地面辐射C.提高地面温度D.增加太阳辐射总量(3)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A.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B.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C.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D.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答案:BAC【提示】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大气的受热过程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
24、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3)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答】(1)茶树生长要求有湿润的气候,雨量充沛、多云雾、少日照。气温年较差大、日照充足、风力大都不利于茶树生长。故选B。(2)每年冬天,当地茶农为减少茶树受霜冻的影响,常采用熏烟驱霜的方法,有利于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的作用。故选A。(3)成佳镇发展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第六产业”,对比原来单一种植茶叶,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就业机会;对改善茶叶品质、推动城市化进程、创造优美环境影响不大。故选C。17、云贵高原某石灰岩洞穴(下图)为一著名景点。
25、当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活跃,洞内CO浓度降低,导致碳酸钙沉积;当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受到抑制,洞内CO浓度升高,溶蚀作用加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自然状态下,该洞穴溶蚀作用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图中箭头示意空气流动的方向和范围,能反映4月晴天洞内外空气交换状况的是()A.B.C.D.(3)国庆黄金周期间,该景点营业时间为8:00-18:00,洞穴内CO浓度最低的时段为()A.7:00-8:00B.13:00-14:00C.18:00-19:00D.23:00-24:00答案:BCA【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热力环流的成
26、因及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当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受到抑制,洞内CO浓度升高,溶蚀作用加强。自然状态下,该洞穴溶蚀作用最明显的季节是应该是洞外气温最高的季节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2)4月晴天洞内外空气交换状况是白天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洞内外空气交换受到抑制;晚上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洞外气温低,气流下沉,地面气压高,气流从洞口底部流入,洞内气温高,气流上升,气流从洞口上部流出,C正确。ABD错误。故选C。(3)由材料可知,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洞内外空气交换活跃,洞内CO浓度降低,日出前后是洞外气温最低的时间,而且该景点营业时间为8:0018:00,则7:008:00
27、还没有开始营业,此时洞内还没有游客,所以洞穴内CO浓度最低,A正确。故选A。18、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一幢节能型房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目的是()A.雨季及时排水B.充分利用太阳能C.减弱噪音干扰D.降低光污染危害杂(2)冬季的白天,房间甲和乙之间的空气流动方向是()A.冷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甲B.暖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乙C.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乙D.暖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答案:BB【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BB19、气温垂直梯度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的度数。研究人员在福建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地区开展气温垂直梯度相关研究。图示意研究区域及附近
28、地形剖面。表为该区域晴天条件下不同时刻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梯度数据(/100m)。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逆温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反而升高的现象。据表推测,该地区南北坡易同时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段是()A.01时07时B.07时13时C.13时19时D.19时01时(2)导致19时南北坡气温垂直梯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空气湿度地形盛行风A.B.C.D.(3)研究发现该地区冬季气温垂直梯度北坡小于南坡,其原因是北坡()A.受冷空气影响更大B.受空气湿度影响更大C.受山谷风影响更大D.受海陆位置影响更大答案:ABA【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ABA20、近年来
29、,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极罗斯海附近的罗斯冰架消融明显,甚至有崩溃的危险。模拟显示,若全球变暖持续且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多会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罗斯海附近的罗斯环流十分复杂,与之形成密切相关的是()A.东南季风B.东南信风C.极地东风D.西南季风(2)与降雪相比,降雨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其主要原因是降雨()A.增强了海冰区地表反射B.减弱了海冰区地面辐射C.增加了海冰的补给量D.提高了流经海冰区温度答案:CD【提示】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罗斯环流属于风海流,受盛行风带(极地东风)的影响,加上陆坡
30、流、大陆形状和其他洋流的共同影响,最终形成罗斯环流。东南季风、东南信风、西南季风均位于中纬度或低纬度地区,不会影响到纬度高的南极地区。(2)与降雪相比,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冰面减少,地表反射减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温度升高,加速海冰融化;降雨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温升高,地面辐射增强;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固态降雪,使海冰补给来源变少;与降雪相比,降雨的温度较高,提高了流经海冰区的温度,加速海冰融化。综合题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宁夏中卫市环香山地区海拔2000米以上。这里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温和热量状况利于农作物干物质积累和土壤有机质分解。当地农
31、民在山坡地表上面覆盖一层1015厘米大小不等的颗粒或片状砂石,然后在砂石间种上西瓜。压砂技术既可以保水、保温,又可以避免风蚀、水蚀,减少水土流失。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宁夏压砂瓜田。(1)图甲中为 。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填数码)。(2)农民在山坡地表上面覆盖的砂石层通过 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改善当地干旱缺水的生产条件。(3)分析宁夏砂石间种的西瓜又大又甜的原因。答案:(1)太阳(短波)辐射;(2)(土壤)蒸发(3)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解析:(1)读图可知,图甲中来自于地球大气层外的太阳,为太阳(短波)辐射,为地面辐射;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因此选。(2)农民在山坡地表上面覆盖的砂
32、石层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通过影响(土壤)蒸发改善了当地干旱缺水的生产条件。(3)宁夏砂石间种的西瓜由于本来就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强,有机质积累多;加上砂石间种,增加了昼夜温差,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因而种植的西瓜又大又甜。所以答案是:(1)太阳(短波)辐射;。(2)(土壤)蒸发。(3)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小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
33、部分可以到达地面。22、读图,回答所列问题。(1)D,C 两处相比 处气温较高, 处气压较高。A,E 两处相比, 处风力较大。图中所示的是 天气系统。 (2)该天气系统冬季过境北京时,北京的天气变化状况是 。 (3)A,D 两处相比,气温日变化最大的是 处,请说明原因。 答案:(1)D;C;E;冷锋(2)阴云(云层增厚)大风、降温、雨雪等(3)A;A处天气晴朗,云量小,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或,D处云层厚 ,白天反射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所以D处气温日较差小,A
34、处大解析:(1)读锋面系统图可以看出,图中D、C两处气团相遇,D气团在上方,C气团在下方。因此C位于冷气团控制之下,B位于暖气团控制之下,所以B处气温较高,C处气压较高。A、E两地相比,E处位于锋面处,气温差异大,风向切变,所以E处风力较大。图中所示的锋面系统,冷空气势力强,暖空气被迫抬升,因此该锋面是冷锋天气系统。(2)根据常见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冷锋过境冷暖气团交汇,云层增厚,伴有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根据上题的分析,该天气系统是冷锋,北京冷锋过境会出现阴云(云层增厚)大风、降温、雨雪等。(3)由图可知,图中A处于暖气团影响下,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低,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夜
35、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而D处处于冷锋锋后位置,气温、气压变化剧烈,多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气温不会太低,故昼夜温差较小;因此A、D两处相比,气温日变化最大的是A处。【小提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作用、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的吸收,二氧化碳、水汽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红外线,对可见光、紫外线几乎不吸收,臭氧只吸收紫外线;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一般云层越厚、面积越大反射作用越强;蓝紫光易被散射,因此天空呈蔚蓝色的。锋面系统提醒 需要注意整个过程中两种锋面气温、气压的变化特点,冷
36、暖气团交界处气温、气压变化最显著,天气现象最剧烈,因此锋面过境时往往产生云雨。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橘、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 350万。(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2)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3)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4)说明A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答案:(1)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下;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
37、减;冬季多雨,夏季少雨。(2)相同点:气温日较差夏秋季节大于冬春季节。原因:夏秋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日较差大;冬春季节,受暖湿西风控制,阴雨天多,日较差小。不同点:B城市的日较差大于A城市。原因:A城市临海,海拔低,日较差小;B城市位于内陆,海拔高,日较差大。(3)沿海地区地势低平,降水较多,热量较充足,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大,适合发展园艺业。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降水少,草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发展放牧业。(4)靠近波斯湾和俄罗斯石油产区;接近欧洲市场;便利的管道运输和海运条件等;工业基础较好;劳动力充足。解析:(1)读图,X半岛是土耳其半岛,根据图例,降水
38、的时空分布特点是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下,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少雨。(2)结合图中月份,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相同点是气温日较差夏秋季节大于冬春季节。原因是夏秋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日较差大。冬春季节,受暖湿西风控制,阴雨天多,日较差小。由于A城市临海,海拔低,日较差小。B城市位于内陆,海拔高,日较差大。所以B城市的日较差大于A城市。(3)甲国是土耳其,农业生产空间差异主要体现在沿海、内陆的差异,主要从地形、气候、劳动力、交通、市场等方面比较。沿海地区地势低平,降水较多,热量较充足,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大,适合发展园艺业。内陆地
39、区地形以高原为主,降水少,草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发展放牧业。(4)A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条件,主要从原料、市场、运输、工业基础、劳动力角度分析。靠近波斯湾和俄罗斯石油产区,接近欧洲市场。有便利的管道运输和海运条件等。A地工业基础较好,劳动力充足。所以答案是:(1)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下;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冬季多雨,夏季少雨。(2)相同点:气温日较差夏秋季节大于冬春季节。原因:夏秋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日较差大;冬春季节,受暖湿西风控制,阴雨天多,日较差小。不同点:B城市的日较差大于A城市。原因:A城市临海,海拔低,日较差小;B城市位于内陆,海拔高,日较差大。(3)沿海
40、地区地势低平,降水较多,热量较充足,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大,适合发展园艺业。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降水少,草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发展放牧业。(4)靠近波斯湾和俄罗斯石油产区;接近欧洲市场;便利的管道运输和海运条件等;工业基础较好;劳动力充足。【小提示】(1)首先,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国是土耳其,沿海是地中海气候,内部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描述降水的时空分布。从季节变化,空间地域降水多少来描述。(2)考查气温日较差,由图便可以比较出异同点。一般情况下,晴天温差大,阴雨天温差小,再根据所处的位置与气候便可推出原因。(3)比较农业生产空间差异,实际上比较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区位条件,从地
41、形、气候、土壤、劳动力、交通、市场等方面比较,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熟记农业生产区位条件,并加以灵活运用。(4)考查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从A市的位置分析,考查原料、市场、运输、工业基础、劳动力角度等区位条件在发展石油化工的作用。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737N,10119E,海拔3200m,下称海北站)地处祁连山东段北支南麓,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一年仅有冷暖两季,冷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小于600mm,暖季草类植被茂盛。土壤CO2的释放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地表生态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作
42、用的结果。图1为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图,图2为海北站牧草不同物候期(56月为牧草返青期、78月为草盛期、9月为草枯黄期)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土壤中释放的CO2量)的日变化图。(1)分析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肥沃的自然原因。 (2)说明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及原理。 (3)结合右图推测过度放牧对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影响。 答案:(1)该地暖季草类茂盛,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多;海拔高,食草动物较少,对草原破坏小;冷季漫长,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缓慢;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与保存
43、(2)特征:CO2释放速率从6:00开始逐渐增加,14:00后逐渐下降;最大值出现在14:00,最低值出现在6:00。 原理:日出后随太阳辐射增加,表层地温升高,地面辐射增强,气温逐渐升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CO2释放速率增大;太阳辐射减弱后,地温气温均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 CO2释放速率逐渐降低(3)过度放牧造成草地退化;地表植物生物量和地下根系生物量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也下降;导致土壤中CO2释放速率降低 解析:暖季草类茂盛,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多。冷季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缓慢,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与保存。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
44、率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产草量与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呈正相关。(1)海北站冷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小于600mm,暖季草类植被茂盛。该地暖季草类茂盛,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多。海拔高,约3200米,食草动物较少,对草原破坏小。冷季漫长寒冷,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缓慢。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与保存。所以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肥沃。(2)图中横轴是时间,左纵轴是释放速率,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是CO2释放速率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从6:00开始逐渐增加,14:00后逐渐下降。一天中释放速度最大值出现在14:00,最低值出现在6:00。根据CO2释放速率变化曲线,气温变化曲线形态,日出后随太阳辐射增加,表层地温升高,地面辐射增强,气温逐渐升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CO2释放速率增大。太阳辐射减弱后,地温气温均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 CO2释放速率逐渐降低。一天中最高气温在14时左右, 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约6点左右。(3)右图曲线草盛期释放量大,返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