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师选题)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必须掌握的典型题1选择题1、下图是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是()A.由南向北递增B.由南向北均匀递减C.70N90N之间变化最大D.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从根本上是利用太阳辐射能的为()A.核电B.风力发电C.地热发电D.潮汐发电答案:DB【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B2、2021年11月17日讯:经过三年多的悉心挖掘,3000多只极具观赏性和科研价值的震旦角化石(如图)在湖北省宣恩县惊艳呈现。震旦角生长地质年代在距今约4.4亿至5.1亿年前,是当时海洋中凶猛
2、的食肉性动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推测震旦角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A.奥陶纪B.二叠纪C.白垩纪D.新近纪(2)震旦角生存的地质时期()A.联合古陆在晚期开始解体B.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的植物C.是重要的铁矿产形成时期D.喜马拉雅山脚下哺乳动物成群答案:AB【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A(2)B3、下图是太阳大气层局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气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A.甲层是光球层,Q代表耀斑B.乙层是色球层,N代表耀斑C.乙层是色球层,M代表黑子D.丙层是日冕层,P代表日珥(2)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两
3、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动物的异常反应揶威夜空出现绚丽的极光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A.B.C.D.答案:BD【提示】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读图可知,图中甲为太阳大气层的最里面的一层,故为光球层,主要的活动现象是出现太阳黑子,即图中Q表示的活动现象。图中乙位于光球层之上,应为色球层,主要活动现象是耀斑和日珥,即图中N、M分别表示的活动现象。图中位于太阳大气层最外层,应为日冕层,主要活动现象是太阳风,即图中P表示的活动现象。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是由地球的公转产生的,与太阳活动无关,故错误。许多
4、因素都可能使得动物出现异常反应,故错误。挪威出现极光、指南针指向异常均是太阳活动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的现象,故对。故选D。4、华北地区某工业闲置老厂房改建成画廊,改建时完全保留原有窗户格局,现已成为都市文化的新地标。下图示意厂房改建的画廊。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与我国北方传统建筑不同,该工厂厂房窗户大部分朝北,改建时保留其格局的主要目的是()A.扩展观赏者的视野B.保持室内光线均匀C.缩小室内冬夏温差D.更有利于通风透气(2)太阳光有时能从北边的窗户直接照射进厂房,时间可能是()A.6月17日500B.6月17日1400C.12月23日500D.12月23日14:00答案:BA【提示】地理环境对
5、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5、挪威山谷小镇留坎一年中有近半年无阳光照射,当地政府为此斥资在山坡上架设三面巨镜(下图),将光线反射到小镇广场中心,使小镇居民聚在广场上可以享受冬日阳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造成该地冬季太阳辐射不足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成分D.天气状况(2)下列各项能量源于太阳辐射的有()地热和温泉地热发电风力发电煤、石油等化石能源A.B.C.D.答案:AD【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略略【解答】略略6、2018年1月,科研人员宣布发现了一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将它命名为”彩虹”。如图为“彩虹”恐龙复原图。
6、据此完成5-6题。(5)恐龙生活在()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6)恐龙繁荣时期()A.被子植物繁盛B.陆地面积扩大,形成泛大陆C.账类植物繁盛D.是媒炭的重要成矿期答案:CD【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5)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恐龙最早出现于大约2亿2千万年以前,生活于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一时期属于中生代。(6)根据课本的地质年代表和课本内容可知: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非常小的动物。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
7、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逐渐繁盛。今天的煤炭石油绝大部分是中生代时期的裸子植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的。7、下面图甲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乙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图甲图乙(1)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乙中的()A.B.C.D.(2)当地球位于远日点时,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A.阿留申低压B.夏威夷高压C.亚洲高压D.印度低压(3)北京时间2010年11月12日20时,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在广州隆重举行,在英国伦敦(中时区)的华侨收看现场实况的当
8、地时间是()A.11月12日20时B.11月12日12时C.11月12日0时D.11月13日4时答案:DDB【提示】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时差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D(2)D(3)B8、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有一些奇怪的柱子,这些柱子顶部有一块巨石,看起来像某种神秘的祭祀场景(如图)。这就是自然奇观“粘土塔”。完成下列小题。(1)关于“粘土塔”景观岩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冰川搬运、堆积形成的冰碛土B.流水携带泥沙固结形成C.大规模的岩浆喷出冷却形成D.风力携带泥沙沉积(2)当地有利于“粘土塔”长期保存的条件是A.岩性坚硬,抗侵蚀能
9、力强B.顶部巨石,阻挡雨水侵蚀C.气候干旱,降水稀少D.植被茂盛,阻挡风力侵蚀答案:AB【提示】岩石的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解析:(1)本题考查外力作用。【解答】(1)由图文材料可知,该粘土塔岩层中含有粘土和石块,应该是在冰川搬运、堆积形成的冰碛土,巨石为它们下方的冰碛土阻挡了雨水侵蚀,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土壤被侵蚀殆尽,形成这种奇特的地貌。A正确。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形成的岩层往往颗粒较均匀,BD错误。岩浆喷出冷却形成的岩层有气孔,C错误。(2)巨石为它们下方的冰碛土阻挡了雨水侵蚀,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土壤被侵
10、蚀殆尽,形成这种奇特的地貌,B正确。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不会只留下一根柱状岩层,A错误。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气候较湿润,风力侵蚀作用小,CD错误。冰碛土是冰碛地貌的一种,它是指土壤在冰期被冰裹挟在其中,在间冰期由于气温升高而形成的一种土壤,其特点有:颗粒大小混杂,无分选性,从大块冰川漂砾到极细的黏土混杂在一起,称冰川泥砾土;碎屑磨圆度差,多具棱角,无定向排列;砾石面上常有平直钉形擦痕;冰碛物较致密,孔隙度和压缩性都很小,透水性弱。9、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据此回答。(1)喜马拉雅运动过后现代的
11、中国地貌基本形成,推测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地质年代是()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2)恐龙灭绝可能发生的地质历史时期是()A.太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3)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A.干燥,冷热多变B.湿润,森林茂密C.炎热,降水稀少D.寒冷,冰雪广布答案:DCB【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新生代是最终的生物时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解答】新生代联合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这
12、个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如今地球上一些高大山脉如额阿比斯山、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等都是这个时期形成的。古生代末期,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动物全部灭亡;中生代末期,恐龙全部灭亡。煤是地质时期的森林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故当时的气候特点为降水多,森林茂密。10、下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A.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中生代B.恐龙化石前寒武纪C.甲化石新生代D.三叶虫化石古生代(2)图中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是()A.藻类化石重要的铁矿形成时期B.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形成联合古陆C.鸟类化石联合古陆解
13、体D.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剧烈的地壳运动答案:DB【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地层与化石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出现在新生代,A错误;恐龙化石出现在中生代,B错误;甲化石介于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C错误;在前寒武纪生物稀少,化石缺失,三叶虫化石出现在古生代,D正确。故选D。(2)读图可知,甲化石介于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古生代中期出现鱼类,陆地面积大大增加,联合古陆形成,B正确;太古宙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元古宙出现了藻类,A错误;联合古陆解体在新生代,鸟类出现在中生代,C错误;小型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剧烈的地壳运动发生在新生代,D错误。故选B。11、下图中弧ACB是晨昏线,
14、C点位于45W经线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若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24时,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A.45WB.45EC.135WD.135E(2)若图中A地正当日出,此时北京时间是()A.11时B.23时C.17时D.5时答案:DB【提示】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时差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判断,据图可知,C点的经度为45W,此时地方时为24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地方时为12时,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35E,故选D.(2)若A正在日出,则C点的地方时为12时,C点的经度为45W,因此此时北京时间为23时。因此选项B正确,ACD错误。12、在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地方,天文学
15、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开普勒一452b”,位于其母恒星的传统适居带内,与地球的相似程度高达98.6,半径只比地球大11%,被称为地球的“表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推测“开普勒452b”与其母恒星的距离最接近()A.一光年B.一个月地距离C.一个日地距离D.一个太阳系半径(2)如果“开普勒452b”存在生命,则该行星()A.由氢氦等气体构成B.表面由岩石构成C.表面温度约6000kD.表面由干冰分布答案:CB【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地球距太阳的距离适中,才使地球上能保持适宜的温度,因此母恒星的传统适居带应该接近
16、一个日地距离。(2)行星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同时必须是由岩石构成岩质行星。13、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11月22日14时21分,在河北沧州市河间市发生2.8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上地幔B.地核C.软流层D.地壳(2)关于此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人们先感受到左右摇晃,后感受到上下颠簸距离震中越远,震感越弱有多个烈度有多个震级A.B.C.D.答案:DB【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D(2)B14、2012年为太阳活动极大年。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于2012年
17、11月16日观测到一次强烈的太阳活动。下图为该天文台拍摄的太阳活动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年份可能成为太阳活动极大年的是()A.2031年B.2026年C.2029年D.2023年(2)图示太阳活动出现在()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3)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影响空间实验室的安全及地空联系B.产生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长波通讯D.使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答案:DBC【提示】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略略略【解答】略略略15、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众多行星中,有许多与地球形态相似的行星,其中
18、有一颗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该行星像地球一样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1)(2)题。(1)“橙矮星”属于()A.恒尾B.行星C.卫星D.星云(2)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其主要依据是这颗行星()A.与地球形态相似B.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C.有自己的运行轨道D.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答案:AD【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AD16、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其数值表示地面散失热量的多少。12月3日(晴天),一科研小组在张掖市(39N,1
19、00E)的某绿洲和沙漠通过观测绘制了地面有效辐射的日变化情况(下图),该日当地北京时间17:57日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日张掖的昼长约为()A.9小时14分钟B.8小时54分钟C.9小时45分钟D.8小时6分钟(2)该日()A.日出时,沙漠地面有效辐射大于绿洲B.午后2时,沙漠损失热量最大C.日落时,绿洲地面有效辐射大于沙漠D.午夜时分,绿洲损失热量最大答案:AB【提示】昼夜长短的变化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该日张掖市北京时间17:57日落,其与北京时间中央经线的经度差为20,由此可计算出其地方时16:37日落,昼长约为9小时14分钟。故选A。(2)由上题可计算出,该
20、日张掖当地时间7:23日出。从图中看,沙漠地面有效辐射大于绿洲的时间(大约为9:00至19:00)晚于日出时刻,A错误;绿洲地面有效辐射大于沙漠的时间(大约为19:00至次日9:00)晚于日落时刻,C错误;午后2时,沙漠地面有效辐射值达到最大,说明沙漠损失热量最大,B正确;21时前后,绿洲地面有效辐射值达到最大,说明绿洲损失热量最大,D错误。故选B。17、下图示意某地(30.3N,120.2E)某月1日和30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月130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特点是()A.速度逐渐加快B.速度逐渐减慢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南移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北移(2)该月130日
21、当地正午日影()A.始终朝北B.始终朝南C.与实物高度比值增大D.与实物高度比值不变答案:BA【提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BA18、冲日是指行星在公转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线的状态,而地球恰好位于太阳和行星之间的一种天文现象。2020年10月14日,火星发生冲日现象。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图中能准确表示火星冲日现象的是()A.B.C.D.(2)火星冲日时,是火星探测器向地球传输探测信息的理想时机,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火星距离地球较近地球和火星位于太阳同侧,受太阳活动干扰小火星对地球的引力强火星与地球呈相对静止状态A.B.C.D.答案:CB【提
22、示】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及八大行星解析:暂无解析【解答】CB19、古生物科考队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一个古植物化石群,采集到了大量叶、果实、种子(如兔耳果,推测该树种是一种高大的乔木)等化石,推测距今约4700万年,同时期棕榈、红树林等植被的分布范围可达北极圈内。图1示意兔耳果化石,图2示意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古植物群生存的地质年代()A.联合古陆形成B.爬行动物盛行C.被子植物繁盛D.两栖动物出现(2)兔耳果生长时期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可能是()A.温暖湿润B.炎热干燥C.寒冷湿润D.寒冷干燥答案:CA【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地层与化石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20、下图
23、为30N沿线某地区某日天气晴朗状况下的太阳辐射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日所在的月份可能为()A.1月B.3月C.6月D.9月(2)春分日时,该地标准旗杆高16m,则其正午影长约为(tan300.58;tan601.732)()A.8mB.9.2mC.16mD.27m答案:AB【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析:略略【解答】略略综合题21、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同胞,多穿着厚厚的藏袍,中午又常常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这与当地的气候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我国年太阳辐射能分布及藏族服饰。(1)我国年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是 、气温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 。(2)试从地形角度分析
24、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能较少的原因 。答案:(1)青藏高原;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2)受盆地地形影响,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海拔较低,大气层较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解析:(1)结合图例可看出我国年太阳辐射能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内蒙古西部和青藏地区最多,四川盆地最少。气温在全球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太阳高度的影响,因此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随太阳高度的降低而降低。(2)回答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地形”,可从盆地地形对天气状况的影响和海拔所影响的大气层厚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进行分析,但不要分析纬度因素。盆地地形封闭,水汽不易向外扩散,阴雨天气较多;四川盆地中部为成都平原,海拔低,大
25、气层较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较少。【小提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总体特征: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特例分析,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22、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结合图判断两
26、个不连续面:A为 ,B为 ,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C ,D+E ,F+G 。 (3)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 答案:(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2)地壳;地幔;地核(3)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地核可能为液态 解析:(1)A界面深度较浅,为莫霍界面,大陆部分在地面下平均33km处,B界面在地下平均2900km处,为古登堡界面。当地震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2)C表示莫霍界面以上地球内
27、部圈层的部分,为地壳;D+E表示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的部分,为地幔;F+G表示古登堡界面以下的部分,为地核。(3)横波和纵波波速不同,且传播速度会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当地震波传播至古登堡界面时,由于横波突然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地核深度较深,压力较高,物质状态不可能为气态,可能为熔融状态或液态。【小提示】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横波的速度比纵波慢。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
28、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圈之上的地幔部分)。23、读下面的地质年代表,按要求完成并回答问题。将生物发展阶段填入表中:动物界: 植物界: 答案:爬行动物时代;鱼类时代;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人类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两栖动物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海生藻类时代解析:读地质年代表可知,动物界:出现在中生代,为爬行动物时代;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在早古生代,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在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在新生代古近纪,为哺乳动物时代;在古生代的石炭
29、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在植物界:在古生代的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在新生代,为被子植物时代;在中生代,为裸子植物时代;在元古宙,为海生藻类时代。【小提示】新生代:第四纪(人类时代、现代动物、现代植物);第三纪(被子植物和兽类时代);中生代:白垩纪(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古生代(蕨类和两栖类时代;裸蕨植物,鱼类时代;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元古:震旦纪(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细菌藻类时代);太古:地球形成和化学进化期;太阳系行星系形成期。24、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图示意我国多年平
30、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10多家多晶硅企业、6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电池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1)说出图中等值线a和b分别所代表的数值大小。(2)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 (4)若在甘肃和广东两地选一处建大型太阳能电站,你选哪一地?说明其理由。 答案:(1)2600 |40 (2)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31、作用小 (3)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4)甘肃|晴天多,光照强;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地形平坦开阔;荒地资源丰富、地价低廉 解析:(1)由图可知,上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相差10,下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相差400,图中a位于我国东北的东部和北部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该地区阴雨天气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少,其数值是2600。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天,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小,其数值为40。(2)分析图中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大的原因,从P、Q两地的纬度差异和海拔高低上分析。P地地处喜马拉雅山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
32、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而Q地内蒙古高原北部,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地势较低,空气密度较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3)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主要从市场需求、太阳能是洁净能源且丰富的角度分析。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并且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又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故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4)分析太阳能电站的选址地点,要从地形、天气、土地价格多个角度分析。甘肃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地形平坦开阔;经济相对落后,荒地资源丰富、地价低廉。而广东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阴雨天气多,太阳能不丰富,经济发达,地价较高
33、。因此适宜在甘肃省布局太阳能电站。【小提示】等值线图中的计算问题(1)两条相邻等值线的差值是定值或为0。(2)数值的计算:所求点在等值线上,利用已知等值线和等值线之间处差值进行推算。不在等指线上的点,其数值处在其两侧等值线的数值之间。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 (2)C表示 界面,该面以下代表 ,该面以上代表 。 (3)图中D处,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的速度 。 答案:(1)横;纵(2)莫霍;地幔;地壳(3)消失;下降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传播速度横波慢,纵波快,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2)地下平
34、均33千米处是莫霍界面,C表示莫霍界面,该面以下代表地幔,该面以上代表地壳。(3)图中D处位于地下2900km,表示的是古登堡界面,地震波A横波完全消失,地震波B纵波的速度变慢。所以答案是:(1)横;纵;(2)莫霍;地幔;地壳;(3)消失;下降。【小提示】横波(A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纵波(B波):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较快。莫霍面: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距离地表约2900千米;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横波则突然消失。26、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该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2)填注行星名称:A ,C
35、 ,G 。(3)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这主要是由于 的缘故,其它原因有大气层的保护,地球运动速度适当等。(4)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星和 星轨道之间。(5)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 、 、 。答案:(1)太阳(2)水星;地球;天王星(3)日地距离适中(4)火;木(5)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解析:图示太阳系,该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A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C是太阳系中距太阳第三的行星是地球;G是太阳系边缘距太阳第七的行星天王星。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主要是由于日地距离适中;还有大气层的保护,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不大;地球运动速度适当等,昼夜温度变化小。 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火
36、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绕太阳运行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同向性;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近乎在同一平面上,共面性;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近似于圆的椭圆,有近圆性。所以答案是:(1)太阳(2)水星;地球;天王星(3)日地距离适中(4)火;木(5)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小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太阳系中物质组成,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识记。27、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该同步轨道卫星(其空间位置如下图所示)的信号强弱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地球同步
37、卫星会受到太阳影响。其空间位置如图所示。(1)北斗三号第2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工作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 ,其运动轨道属于 (填“行星”或“卫星”)轨道。(2)说出能强烈影响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信号强弱的太阳活动。(3)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积极影响有哪些?(4)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答案:(1)太阳能;卫星(2)耀斑、太阳风。 (3)为地球提供光热,促进生物生长发育;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提供日产生活和生产的能源。 (4)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
38、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解析:(1)从图上看,卫星通过接收太阳释放的电磁波工作,所以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它是地球的同步卫星,所以轨道属于卫星轨道。(2)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会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会影响卫星信号。(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积极影响可从太阳能、地表物质运动、光热资源作答,太阳源源不断的向外释放能量,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发育,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提供日产生活和生产的能源。(4)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表现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表
39、现在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带电粒子受两极磁场的吸引,使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使降水出现异常,诱发自然灾害。【小提示】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28、读图,下列要求。(1)B不连续界面的名称是 , (2)p波传播的特点为:速度 可以穿过 (3)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科学家认为,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_(选择填空)。 A岩浆B软流层C岩石圈D地球的磁场(4)地震波经过A面后,传播速度的变化是 ,经过B面,传播速度的变化是 。 (5)岩石圈位于图中的_(选择填空)。 A的顶部BE的全部C的全部和E的顶部DE的全部和F的顶部答案:(1)古
40、登堡界面(2)快;固体、液体、气体(3)D(4)横波纵波都增加;横波消失纵波减慢(5)C解析:(1)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从外往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与地幔之间的A是一个不连续的界面,名称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之间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约在地下2900km深处,因此B为古登堡面。(2)据图可知,P波速度大于S波,为纵波,速度快,可以穿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中。(3)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科学家认为,外核物质呈液态,液态物质的运动产生了地球的磁场。故D正确,ABC错误。 (4) S波即横波,经过A莫霍界面后传播速度变快,经过B古登堡界面后,传播速度为零,完全消失,S波不能穿过液态物
41、质。(5)图中A莫霍界面以上的圈层名称是地壳,E圈层叫地幔,F圈层叫地核。岩石圈包含上地幔软流层顶部至地表的范围,因此岩石圈包含图中的的全部和E的顶部。【小提示】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气体、液体物质。莫霍面(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地下平均深度17千米,通过该面纵波和横波速度加快。古登堡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地下平均深度2900千米,纵波突然减慢,横波完全消失。地壳厚度: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陆地平均约33千米,海洋平均约6千米。软流层:上地幔上部(地下60400km),是岩浆发源地。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或软流层以上部分)。29、下图为“
42、天体系统示意图”,表为“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下表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行星距太阳(地球=1)体积(地球=1)赤道半径(千米)水星0.3870.0562440金星0.7230.8566050地球1.001.006378火星1.520.153395木星5.201316.0071400土星9.50745.006000天王星19.2065.2025900海王星30.1057.1024750(1)图中天体系统共有 级,其中比太阳所在天体系统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 (填写乙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2)图中丙代表的天体是 ,与其距离最近的行星是 .(3)描述丙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43、特点 .(4)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按照相互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数字横线上,完成下图。 ; ; ; 。a.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b.比较稳定的太阳光照C.有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d.日地距离适中答案:(1)四;河外星系(2)地球;金星(3)地球是围绕太阳公转的八大行星中,位于金星和木星之间,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4)b;d;a;c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共有总星系、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等四级天体系统。其中比太阳所在天体系统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2)图中显示,丙天体旁边有月亮环绕,因此丙代表的天体是地球,根据太阳系中行星分布特征及表中信息判断,与地球轨道距离最近的行星是金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