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解题方法技巧1单选题1、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据此分析,国产“欧式”女鞋流行的原因是注释:图中的女鞋广告语为:先生早起出讲堂,第一注意学生装。你们全身所服用,是否国货抑外洋。一生敬谨答教师,专用国货已多时。学生所穿的靴鞋,实于陈嘉庚公司。(陈嘉庚是民国时期著名民族资本家)先生闻言大欢喜,更望诸生都如此。诸生一一齐点头,爱国须用国货起。A西方文明的冲击B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C民族工业的发展D“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的推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注意学生装。你们全身所服用,是否国货抑外洋。一生敬谨答教师,专用国
2、货已多时。学生所穿的靴鞋,实于陈嘉庚公司。(陈嘉庚是民国时期著名民族资本家)先生闻言大欢喜,更望诸生都如此。诸生一一齐点头,爱国须用国货起”可知此时正值“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的推动时,D项正确;材料与西方文明冲击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辛亥革命习俗变化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题目问的是原因,C项为结果,排除C项。故选D项。2、下图为近代某一时期政治形势示意图。此时执掌中国政权的是A清朝晚期政权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军阀政权D南京国民政府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图示中的“奉系、直系、皖系、桂系、滇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的状况。由此可知,此时执掌中国政权的是
3、北洋军阀政权,C项正确;清朝统治时期没有出现军阀割据局面,排除A项;军阀割据局面出现在袁世凯死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没有出现军阀割据局面,排除B项;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北洋军阀统治结束,排除D项。故选C项。小提示:3、下列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救亡图存B发展资本主义C政治民主化D反封建统治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习先后经历了器物、制度及思想等层面的学习,因此材料反映的主题是救亡图存,A项正确;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实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排除BCD项。故选A项。小提示:4、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
4、行。下图是1911年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则广告折射出当时A革命派把广告当作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B商人利用时局巨变扩大产品营销C民国成立后商人投身中国政治变革浪潮D民主共和成为中国社会普遍共识答案:B解析:材料展现的是“人造自来血”这种补药的广告,时间是1911年11月,图里还有“专制与共和之过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辛亥革命刚结束时期,这个补药的广告是利用当时时局巨变来扩大产品营销,B项正确;此时武昌起义已结束,排除A项;此时民国还未建立,排除C项;这里只显示了一个商业广告利用了共和观念营销,不能说明民主共和成为社会普遍共识,排除D项。故选B项。5、下图是武昌起义后部分省份使用的旗帜图形
5、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因为五色旗代表了清末民初最普遍的观念,参议院决定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这反映了A国家和民族至上的观念B国家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人民主权的原则得到确认答案:A解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反映的是代表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和代表中国十八省的十八星旗,这反映了武昌起义后,国家和民族至上的观念,A项正确;当时国家没有实行形式上统一,国家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是在1927年,排除B项;材料只是部分省份使用的旗帜图形,不能说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人民主权原则,排除D项。故选A项。6、中华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
6、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丧、君主复辟、军阀割据,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加剧。为改变此局面,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史称A保路运动B护国运动C立宪运动D新文化运动答案:D解析:1915年,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故D项正确;1911年保路运动,1906年-1909年清政府开展立宪运动,中华民国还没有建立,排除AC项;1915年护国运动,由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掀起,排除B项。故选D项。小提示:7、中国现代哲学家贺麟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和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据此分析,作者认为
7、新文化运动A存在着对东西方文化认识的绝对化倾向B促进了普通民众的思想觉醒C实现了中国社会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D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和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说明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D项正确;A项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未体现“促进了普通民众的思想觉醒”,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民主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8、1910年,在南洋经营橡胶等业的陈嘉庚剪掉发辫,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在新加坡被推举为“福建保安捐款委员会
8、”会长,陆续劝募筹款30余万元,支援福建省新政权。这A说明同盟会群众基础广泛B折射出民国社会生活新气象C反映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D体现了海外华侨的家国情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再结合陈嘉庚的爱国行为,体现了一个华侨的家国情怀,D项正确;材料主要表达的是陈嘉庚的行为和爱国之情,没有体现同盟会的群众基础,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陈嘉庚的爱国行为,和民国社会生活新气象无关,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华侨的爱国行为没有实质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9、据下表,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晚清时期()晚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单位:百万两白银)1849年1893年1
9、908年土地税32.835.6102.4杂税6.565.0盐税5.015.345.0国内关税4.71.16.7海关14.732.9厘金17.140.0总计42.590.3292.0A推行新政加剧社会矛盾B农耕主导地位不断强化C政府财政危机彻底解决D出口贸易数量不断增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呈现增长趋势,这是由于当时推行新政,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清政府的腐朽没落也加剧社会矛盾,A项正确;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排除B项;“彻底解决”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出口贸易数量不断增长”,排除D项。故选A项。10、如图所示漫画意在说明A清朝专制统
10、治的覆灭B共和政体的建立C民族独立任务的完成D社会风俗的变化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二百六十年来的古物”倒塌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辛亥革命后导致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专制统治结束,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建立了什么样的政体,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政治方面的改变,而不是社会风俗方面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小提示:11、辛亥革命前后,“华盛顿”一词在媒体报刊和政界要员访谈中频繁出现。1913年大陆报记者弥勒访问袁世凯,告知“有人谓总统欲仿效拿破仑”,袁世凯马上表示:“余欲为华盛顿,非拿破仑也。”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
11、统后就一直以中国华盛顿而自居。这一现象说明A民主共和的理念广为传播B崇洋媚外的社会氛围浓厚C袁世凯积极准备复辟帝制D政府希望得到西方国家支持答案:A解析: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语境中,华盛顿是西方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典型代表,频繁见于媒体报刊和政界要员的访谈中。袁世凯表示要为“中国之华盛顿”而非拿破仑,说明民主共和的理念广泛传播,有强大的民意基础,袁世凯也假意附和,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崇洋媚外,排除B项;C项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没有从“华盛顿”一词的频繁使用角度考虑,不符合题目的主旨,排除C项;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2、在1914-1921年间,中国面粉进口在最少时仅有0.5万担,国
12、产面粉已能基本实现自给。火柴进口也由1914年的2384万箩,减为1918年的1334万箩,减幅达44%。此外,搪瓷制品、精盐、酸碱、卷烟、橡胶制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产。这表明当时近代民族工业A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B已经解决轻重工业比例失衡问题C已实现独立自主发展D基本摆脱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国面粉进口在最少时仅有0.5万担,国产面粉已能基本实现自给”“火柴进口也由1914年的2384万箩减为1918年的1334万箩”“搪瓷制品、精盐、酸碱、卷烟、橡胶制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产”,进口减少表明民族工业得到发展,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当时重工业发展状况,且与史实
13、不符,排除B项;“完全独立”表述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基本摆脱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与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实际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反动,社会混乱,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有利。北洋军阀政府对于经济的失控,使之不能任意操纵经济,也就不能任意破坏经济的发展,致使中国经济在如此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仍然有所发展。材料旨在说明A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造成社会黑暗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造成经济停滞C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D北洋军阀政府对经济管控力度有限答案:C解析:军阀割据混战导致社会动荡,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正因为军阀割据不能操控经济,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14、条件,由此可知,社会环境影响着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造成社会黑暗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经济有所发展,排除B项;北洋军阀政府对经济管控力度有限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4、新文化运动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人们认识到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束缚着。因此,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是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自强、求富”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民主、科学”答案:D解析:由于“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束缚着”,因此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故
15、D项正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排除A项;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排除B项;“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排除C项。故选D项。小提示:15、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辔,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A政府主导了社会习俗的演变B追求时尚已成社会潮流C民主革命思潮影响社会生活D中西文化间的剧烈碰撞答案:C解析:材料“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体现的是民主革命对民众发型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
16、未涉及政府对社会习俗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与追求时尚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西文化的碰撞,排除D项。故选C项。小提示:填空题16、政治基础(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_”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2)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答案:(1)新政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所以空格处应填“新政”。17、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
17、在新青年的有力推动下,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_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2)妇女解放、婚姻自由、_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3)新文化运动高举_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答案:刊物家庭革命民主与科学解析:根据所学,(1)在新青年的有力推动下,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2)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3)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18、这场运动源于对_失败原因的痛苦反
18、思。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_,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_和_牢牢地束缚着答案:辛亥革命彻底批判专制愚昧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19、历史空间请将下列图片反映的史事与其发生地相匹配(填写数字)答案:ABCDE。解析:根据所学,五四运动发生于北京,是D;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是C;武昌起义在湖北E;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是B;
19、井冈山会师在江西,是A。20、约法规定(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_(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_和_(4)以_、_、_、_行使其统治权,_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等等。答案:全体国民平等自由权利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国务员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912年3月11日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开始施行,其内容主要包括:(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20、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4)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等等。21、背景1908年清政府颁布_准备立宪,但因皇族内阁的组织,使许多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1911年_运动,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答案:钦定宪法大纲保路运动解析:在革命运动推动下,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立宪运动造成很大声势。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为此,立宪派先后掀起3次请愿速开国会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不少立宪派
21、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激起粤、鄂、湘、川等省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清政府抽调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22、中华民国的建立(1)建立共和政体: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_成立,孙中山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2)颁布_时间:1912年3月11日制定机构:临时_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_等自由和权利;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统治权
22、,_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地位:实际上确立了_,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答案:南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参议院全体国民集会国务员责任内阁制资产阶级共和国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机构是临时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和权利;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中国历史上
23、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23、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_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_就此产生答案:孙中山共和政体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24、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1)日本看到袁世凯大权在握,利用_爆发,欧洲列强无力东顾的时机,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2)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被迫签订不平等的“_”。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二十一条解析
24、:根据所学,(1)日本看到袁世凯大权在握,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力东顾的时机,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2)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二十一条”。25、参加一战(1)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2)概况:_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3)影响收回德、奥在天津、_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中国_前往欧洲作战,为协约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答案:1917汉口劳工解析:本题考查北洋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史实。(1)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25、(2)概况: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3)影响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中国劳工前往欧洲作战,为协约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清末民初国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在“白话文运动”兴起之前,国文教学内容只是单一的文言文,且选材多停留于经史文选等。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认为以文言为代表的古代话语体系记录和承载着封建旧道德、旧伦理。“宋、元以来盛行的白话文学乃是文学的正宗,白话为文学之利器,也为教育普及之工具”。胡适还坚持要用白话来编写教科书,
26、以利国语的传播和普及。白话文进入教材,从此改变了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从1932年颁布的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开始,“了解固有文化”与“增强民族意识”列入了整个中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中。1936年颁行的课标“修正本”,将“酌量兼使有运用文言作文的能力”修订为“用文言文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之技能”。摘编自张锋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与革新策略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一段轻视和忽略文言诗文教学的时期。2001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
27、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意义,读懂文章内容。2003年颁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文言诗文教学的规定: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中国思想界起初误以为现代化就是西化,时至今日,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代化和民族化并不矛盾,是融合为一体的。21世纪,全球化带来了文化之间的冲突,一方面,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文化上的趋同化现象,它将模糊原有民族文化的身份和特征。本民族的文化越有活力,越是刚健、自信,就越能自由开放地吸收世界先进文
28、化,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员。摘编自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近现代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变化,并进行合理历史解释。答案:变化:教学要求逐渐降低,只要求阅读鉴赏浅易文言文,逐渐不要求文言写作;教学功能由单纯工具性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教学的内容由单一文言文到文言文和白话文并存;对待文言文的态度几经变化(任答三点即可)原因:新文化运动兴起,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日本侵略不断加深,强化文言文的教学,唤醒民族意识的需要;专家学者对文言文的认识日趋理性;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文化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任答三点即可)意义: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29、文化,促进文化繁荣;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促进现代化与民族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任答两点)解析:变化:根据材料“在“白话文运动”兴起之前,国文教学内容只是单一的文言文,且选材多停留于经史文选等。”“胡适还坚持要用白话来编写教科书,以利国语的传播和普及。”“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意义,读懂文章内容。”可分析出教学要求逐渐降低,只要求阅读鉴赏浅易文言文,逐渐不要求文言写作;根据材料“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可分析出教学功能由单纯工具性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根据材
30、料“2003年颁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文言诗文教学的规定: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可分析出教学的内容由单一文言文到文言文和白话文并存;对待文言文的态度几经变化。理解:可从近现代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变化的原因和意义方面去解读。例原因:新文化运动兴起,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日本侵略不断加深,强化文言文的教学,唤醒民族意识的需要;专家学者对文言文的认识日趋理性;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文化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任答三点即可)意义: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繁荣;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31、;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促进现代化与民族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27、文献中的历史文献是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来的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图书、期刊、典章,是开展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1)请依据出现时间的先后,对上述文献排_。(填写字母)(2)A、C、D最早刊印的地点分别是_、_和_。(3)请将下列评价与上述文献相对应。(涂写字母)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孙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4)与下列史事相关的文献分别是()。(涂写字母)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
32、动()新文化运动()(5)从上述文献中,可以透视出中国近代思想演进呈现怎样的趋势?答案:(1)BADC(2)南京上海东京(3)BCDA(4)BDAC(5)日趋理性化、科学化;器物制度思想。解析:(1)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于此,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之后颁布纲领天朝田亩制度;鸦片战争后,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历史地理;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创办了机关报民报。依据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BADC。(2)根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青年杂志、民报最早刊印的地点分别是南京、上海、东京。(3)魏源编写的海
33、国图志,介绍了西方历史地理,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创办了机关报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4)鸦片战争后,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历史地理;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于此,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之后颁布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915年陈独
34、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5)从上述文献看出,中国近代思想日趋理性化、科学化;学习西方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层层深入。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没有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就不可能在一九年取得最终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的巨大成就。桑兵太平天国对辛
35、亥革命领导者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二,有人说“辛亥革命算得上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对此你如何理解?(3)根据所学并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辛亥革命还有哪些不足之处?答案:(1)主要内容: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规定了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根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根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力义务规定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则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等。(2)理解:辛亥革命在太平天国打击清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翻了清政府,进而结束了封建帝制突破了太平天国“人间天国”的空想性,建立了中华民国,
36、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不足之处:没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建立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解析:(1)综合材料内容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可从政治原则、人民的权力等方面进行总结。具体来说是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规定了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根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根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力义务规定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则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等。(2)理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之所以说“辛亥革命算得上是太平天
37、国运动的发展”,是因为辛亥革命在太平天国打击清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翻了清政府,进而结束了封建帝制突破了太平天国“人间天国”的空想性,建立了中华民国,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不足之处: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辛亥革命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没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建立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世界上率先进入近代化过程的国家非英国莫属。15、16世纪伴随着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和新航路的开辟,海洋成为通向世界的海洋,东西半球开始互相连接,漫长
38、的全球一体化肇始于斯。16世纪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切断了英国与罗马教廷的从属关系,60年代传入的清教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追求财富、谋利的愿望,促进了经济发展与资本的积累,为社会的定势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砝码。17世纪中期,政治领域的大变动凸显,矗立数百年的封建制度轰然倒塌。新生产力的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登上政治前台,分享政治权力,参与国家管理。18世纪六七十年代,场看不见硝烟的经济革命在英国开端。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初步建立了以纺织、冶金、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业为支柱的全新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压倒农业,农业国成为工业国。这一根本变化奠定了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物质基础,近代化初步实现。摘编自齐涛
39、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材料二中国人对近代化的追求,到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这次运动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并模仿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开办新式企业。继洋务运动之后而兴起的近代化运动是戊戌维新运动。这次运动提出了“兴民权”、“开制度局”、“君民共主”的政治主张。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历程进入了新阶段,虽然辛亥革命并未真正实现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的,但是它使中国在资本主义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1915年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使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此后,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更
40、使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新的模式,开始了社会主义模式与资本主义模式交替,并逐渐取代资本主义模式的过程。-摘编自虞和平试论中国近代化的概念涵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化的基本历程并分析英国率先步入近代化的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英国近代化历程相比中国近代化的不同之处及不同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化”这一重要历史概念做出科学解释。答案:(1)历程:从思想到政治再到经济(或思想到制度再到器物;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工业革命)。外部条件:新航路开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资本积累,开辟广阔海外市场;内部条件:国内农业(圈
41、地运动)及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扩张提供基础,农本经济向工商业倾斜。(2)不同:中国是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社会主义模式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模式;中国是被动的近代化;中国近代化呈后进国家的复合性特征;中国非统一性的近代化。不同原因:中国传统封建因素过于强大和顽固;列强侵略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3)近代化:通俗地讲近代化就是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是指由传统的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市场化;由此引起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及社会生活文明化等。解
42、析:(1)历程:根据材料一中“15、16世纪伴随着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和新航路的开辟”“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7世纪中期,政治领域的大变动”“18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经济革命在英国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近代化的基本历程为从思想到政治再到经济(或思想到制度再到器物;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工业革命)。外部条件:根据材料一中“15、16世纪伴随着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和新航路的开辟,海洋成为通向世界的海洋,东西半球开始互相连接”“清教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追求财富、谋利的愿望,促进了经济发展与资本的积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近代化的外部条件有新航路开辟,英国参与
43、早期殖民扩张和资本积累,开辟广阔海外市场;内部条件:根据材料一中“18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经济革命在英国开端工业压倒农业,农业国成为工业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近代化的条件还包括,国内农业(圈地运动)及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扩张提供基础,农本经济向工商业倾斜等。(2)不同:根据材料二中“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继洋务运动之后而兴起的近代化运动是戊成维新运动”“1915年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使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对比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根据材料二中“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新的模式,开
44、始了社会主义模式与资本主义模式交替,并逐渐取代资本主义模式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从模式、原因、类型等方面分析可知,中国近代化进程与西方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中国近代化模式是社会主义模式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模式,中国是被动的近代化,在其进程中呈后进国家的复合性特征,中国非统一性的近代化。不同原因:结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现实、经济、阶级、思想和结果等因素等方面分析可知,造成中国近代化进程与英国不同的主要原因有,中国近代化传统封建因素过于强大和顽固,列强侵略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且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建立了新的政党,
45、即中国共产党。(3)历史解释: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宏观到本质,从经济、政治、社会关系,到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分析可知,所谓近代化,其实就是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是由传统的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其核心内容表现为,经济工业化、市场化,及其由此引起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和社会生活文明化等。30、【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在中世纪的中国,政刑之权“从于一人之身”,上自皇帝,下至州县长官莫不如是。清末新政法制改革参与者沈家本根据资本主义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力主“司法独立”。他认为:“东西各国宪政之萌芽,俱本于司法之独立。”司法独立不仅可收统一事权之效,且可为“异日宪政之始基”。因此,他“考古今之沿革,订中外之异同”,制定了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和法院编制法。编制法规定全国的法院分为初级、地方、高等审判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