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惊蛰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目标:了解与惊蛰有关的习俗,感受惊蛰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教学重点通过收集立春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教学手段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惊蛰习俗。有关立春习俗的图片,各种与惊蛰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2.学生准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惊蛰有关的谚语、习俗。教学设计:一:前置学习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惊蛰简介:(课件、惊蛰的图片)二、教师介绍惊蛰的由来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时天气转暖
2、,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惊蛰前后,偶有雷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我国古人划分惊蛰三候为:“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其中一候所对应的花信为桃花,二候为杏花,三候为蔷薇。所谓桃始华,指的是惊蛰之日,桃花是月始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仓庚就是黄鹂,所谓“仓庚鸣”,指的是惊蛰后五日,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再过五日,鹰化为鸠。鹰,鸷鸟也
3、,鸠,即今之布谷,所谓“鹰化为鸠”,指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而到了秋天,鸠再化为鹰。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三介绍惊蛰习俗惊蛰吃梨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
4、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惊蛰打小人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惊蛰民间习俗,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
5、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惊蛰祭白虎古人以白虎为兽中之王, 能够驱邪,驱百害, 每年惊蛰日拜祭白虎,驱百虫,免受虫害。同时,在十二生肖当中,有其中的生肖,会犯白虎煞和天狗煞。后逐渐演变成犯白虎煞和天狗煞的生肖,或觉得运气不顺,犯小人的人就会在惊蛰日,祭拜白虎, 祈求一年平安顺逐, 驱除小人与病害。所谓祭白虎,是指祭拜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然后可以打它。惊蛰诗句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宋)张元干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四、总结提升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 惊蛰 作业 回家给家人介绍惊蛰的习俗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