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国卷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真题.pdf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02888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真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全国卷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真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全国卷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真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全国卷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真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全国卷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真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名师选题名师选题)全国卷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真题全国卷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真题 选择题 1、黄河的一级支流白河在川、甘交界处的若尔盖草原(海拔高度在 3300 米至 3600 米之间)汇入黄河,其河道蜿蜒曲折。研究表明若尔盖地区土壤的有机碳含量高且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下图示意白河一凸岸处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植被带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题。(1)凸岸处最早出现植物的地方可能位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2)随着时间推移,数年后丁处的湿生植被接下来可能()A.演替为灌木植被 B.演替为草本植被 C.保持湿生植被不变 D.被砾石边滩取代 2 (3)导致若尔盖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环境条

2、件是()A.湿热环境 B.冷湿环境 C.冷干环境 D.干热环境 答案:A B B【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图示植被带及砾石边滩都位于河流堆积形成的凸岸,凸岸处陆地由西北向东南延伸,说明其越向东南靠近河道的地方发生堆积形成陆地的时间越晚。根据先有陆地,后有陆地植被带,推知丁处的湿生植被带形成最晚,甲、乙所处的灌木植被带形成最早。由于甲处比乙处更远离东南方向的河道,因此甲处陆地形成的时间更早于乙处,故甲处出现植物的时间更早。由上题可知,凸岸不断堆积,形成的先后是甲、丙、丁和砾石边滩,再由图中植被分布可知,距离河道的远近,局部地区土壤含水量影响该地

3、区植被的分布,随着时间推移,数年后凸岸进一步堆积,面积变大,丁处距离河道变远,土壤含水量变少,因此湿生植被可能演替为需水更少的草本植被,故选 B。根据若尔盖位置和海拔可推知为冷湿环境,有机质分解慢,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故选 B。2、北京时间 2020 年 5 月 24 日,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 5.2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千米,下图为震中所在区域图,为震中。据此完成 12 题。3 (1)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软流层(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波速变化是()A.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 B.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 C.纵波、横

4、波波速均变大 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 答案:B A【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 5.2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千米”,因为海洋的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为 6 千米,所以木题地震的震源不在地壳,而是在地壳以下。软流层的深度大约为 80-400 千米,可见震源在软流层4 以上,地壳以下的上地幔,故 B 正确。故选 B。(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自下而上传播,所以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3、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

5、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2)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减少内涝发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江河水位加剧热岛效应 A.B.C.D.答案:D A【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 解析:5 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4、河南某县(34.5N,115E)一高中地理老师 6 月 22 日带领学生在校园上实践课,甲小组同学目测梧桐路上的两侧梧桐树大多在 10 米以上,而同时期栽的 A、B 两颗桃树,长势差异大,A 桃树长势较好,枝繁叶

6、茂、而B 桃树树木弱小。乙小组同学带一根 2 米长竹竿,利用正午日影法,来推断教学楼高度(tan805.67)。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根据甲小组的发现,推测影响两颗桃树长势差异的原因是()A.气候 B.光照 C.土壤 D.地形(2)若乙小组测得致远路宽 9 米,而当日正午教学楼影长是路宽的 1/3,推断教学楼高度接近()A.12 米 B.17 米 C.20 米 D.9 米(3)图中柳月湖最主要的功能是()A.涵养水源 B.净化水质 C.分洪蓄水 D.美化环境 答案:B C D 6 【提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由材料可知,梧桐树高 10 米以

7、上,植物园 B 处的桃树又在教学楼之后,整日被树荫、楼房遮挡,获得的光照少,而 A 处桃树西侧、西北侧获得光照多。同一个地方,气候、土壤、地形基本一样,差异不大。(2)夏至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79,考虑到图上教学楼与致远楼之间有一定距离,所以估计正午楼影长 34 米左右,根据正切公式可计算,楼高约为 20 米左右。(3)柳月湖位于校园中,主要功能是美化环境。5、中国计划在2020年发射探测器登陆火星,并对木星系进行探测。下表为地球、木星数据比较表”,据此完成下面三道题。(1)与木星系处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2)地球上生命物质出现的条件,火星、

8、木星同样具备的是 A.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 B.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C.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7 D.气温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小 木星表面的平均温度值比地球小,最主要的原因是()A.距太阳远 B.质量小 C.体积小 D.公转周期长 答案:A B A【提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木星与地球均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因此与木星系处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故正确。(2)八大行星的运行具有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特征,因此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具有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孕育提供条件,故正确。与地球相比,火星、木星距离太阳

9、较远,因此二者表面的温度低,故错误。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是氧,而火星和木星大气主要成分分别是二氧化碳,氢和氦,故错误。火星大气十分稀薄,因此气温日变化大;木星的公转周期长,因此气温的季节变化幅度大。故错误。略 6、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 582 秒后,该飞船成功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的环地轨道。10 月 16 日 6 时 56 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宇航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据此完成下列小题。8 (1)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为天体的时刻是()A.点火发射时 B.离开对流层时 C.

10、进入轨道正常运行时 D.返回东风着陆场时 (2)宇航员们出舱执行任务时,需要自身克服的主要问题是()A.失重 B.高原反应 C.强辐射 D.真空环境 答案:C A【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由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天体的判断依据,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点火发射时、离开对流层时、返回东风着陆场时都位于地球大气层中,所以不属于天体,ABD 错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人轨道正常运行时是天体,C 正确。故选 C。(2)由所学知识可知,宇航员们出舱执行任务时,需要克服真空环境的强辐射、缺氧等问题,由于宇航员们出舱时穿着宇航服,佩戴氧气罐,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不能解决因没有大气产生的失

11、重问题,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7、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夜间瓢泼大雨,白天阳光灿烂”是其独特的气候风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拉萨每年日照总时数平均多达 3005 小时,其原因有()9 地势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白天晴天多空气水汽少,云雨天气少 A.B.C.D.(2)拉萨的降雨 80%集中在夜晚的主要条件是()A.临近河流,夜晚水汽较白昼充足 B.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气流 C.地处高原,夜晚气温远比白昼低 D.大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答案:C B【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8、2021

12、年 8 月 23 日,“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 100 个火星日,累计行驶里程突破 1000 米。下图为“祝融号”火星车传回地球的火星表面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1)“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说明人造天体已经可以离开()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下列对“祝融号”火星车将信号传回地球影响较大的是()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地震 D.台风 答案:A B【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太阳系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统,火星不属于地月系,但是属于太阳系,火星车登陆火星,说明人造天体从地球到达了火星,离开了地月

13、系,但是没有离开太阳系,故选 A。(2)这是将信号从火星传送至地球,与地球表面的活动没有关系,CD 错误;太阳辐射是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11 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对信号影响不大,A 错误;太阳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增多时,释放出来的强烈的电磁波直接干扰通信信号,故选 B。9、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 582 秒后,该飞船成功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的环地轨道。10 月 16 日 6 时 56 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宇航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神舟十三

14、号载人飞船成为天体的时刻是()A.点火发射时 B.离开对流层时 C.进入轨道正常运行时 D.返回东风着陆场时 (2)宇航员们出舱执行任务时,需要自身克服的主要问题是()A.真空环境 B.高原反应 C.强辐射 D.失重 答案:C D【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10、2020 年 4 月 23 日,我国第 36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和“雪龙 2”号两艘极地科学考察船返回上海,标志着历时 198 天,行程共 7 万余海里的我国第 36 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如图示意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12 位置。据此完成 12 题 (1)四个科考站中()A.长城站有极夜

15、现象 B.中山站濒临大西洋 C.泰山站位于西半球 D.昆仑站距北极点最远 (2)第 36 次南极科考开始时()A.太阳直射北半球 B.南极地区极夜 C.北京日落西南 D.南京昼长夜短 答案:D C【提示】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3 (1)结合经纬度判断,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不会出现极夜现象;中山站濒临印度洋;泰山站位于东半球;昆仑站纬度最高,距南极点最近,距北极点最远。(2)根据材料推算,第 36 次南极科考开始时为 10 月下旬,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地区出现极昼;北京日落西南;南京昼短夜长。11、下图表示某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

16、小题。(1)该日为()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A.090NB.2326S90S C.2326S2326ND.02326S (3)我国科学家要到南极去考察,你认为最佳时间是()A.每年 6 月9 月 B.每年 11 月次年 3 月 C.每年 3 月11 月 D.每年 4 月6 月 答案:D B B 14 【提示】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略 12、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回答下列各题。(1)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A.X 射线和黑子 B.X 射线和 Y 射线 C.黑子和耀斑

17、D.耀斑和 Y 射线(2)下列城市最适应发展太阳能电站的是()A.北京 B.重庆 C.上海 D.拉萨 答案:C D【提示】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15 (1)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2)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最适应发展太阳能电站的城市。【解答】(1)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故选 C。(2)太阳能发电站依靠太阳辐射能,结合所学知识,选项中拉萨的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太阳辐射最强,所以最适宜发展太阳能电站。故选 D。13、2021 年 10 月 20 日清晨 6 时许,伴

18、随着飞行了 9 小时 15 分的中国奥组委代表团包机降落在首都机场,冬奥会圣火火种顺利抵达北京。据悉,该火种是从雅典(38N,24万)奥林匹亚遗址采集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中国冬奥会组委代表团离开雅典时,当地时间约为()A.19 日 21 时 B.18 日 21 时 C.19 日 15 时 D.18 日 15 时(2)圣火火种到达北京三个月内,相对于雅典,北京地区()A.降水量更大 B.平均气温更高 C.昼夜长短相差更大 D.自然植被更茂盛 答案:C C【提示】时差 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析:本题组考查时间计算及区域比较。以北京冬奥会为切入点,紧贴时事,彰显大国自信,真实情境体现学

19、生地理实践力。【解答】(1)据题意可知,中国冬奥会组委代表团 10 月 20 日早晨 6 时到达北京,飞机起飞时为 9 小时 15 分之前,即飞机离开雅典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 10 月 19 日 20 时 45 分许,根据东加西减原则,此时雅典(东二区)为 10 月 19 日 14 时 45 分许,接近 15 时,故选 C。(2)北京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雅典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且北京纬度高于雅典。未来三个月内,即 2021年 10 月 20 日至 2022 年 1 月 20 日,为冬半年,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故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更大,C 对;雅典冬季降水多,北京冬季寒冷干燥,A 错;

20、雅典为亚热带气候,北京为温带气候,冬季气温雅典更高,B 错;雅典为常绿硬叶林,北京为落叶阔叶林,雅典冬季植被更为茂盛,D 错。故选 C。14、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优缺点非常明显。优点有两个:一个是覆盖面大,单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表面大约 40%;二是相对地球表面固定,地面天线对准后不必转动,不存在跟踪问题。如下图 1 所示。参考同步轨道卫星运转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把空间太阳能电站放到同步轨道上去,原因是在同步轨道上的物体,一年中只有春分和秋分前后各 45 天里,每天出现 1 次阴影,时间最长不超过 72 分钟。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小题。(1)把空间太阳能站放置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意义在于()A.

21、物体在太空中受到太阳照射的时间比地球上要长得多 17 B.物体在太空中受到太阳辐射的角度比地球上要大得多 C.物体在太空中受到太阳辐射的总量比地球上要小得多 D.物体在太空中受到太阳辐射的形式比地球上要多得多(2)在地面上利用太阳能的局限性表现在()A.有超洁净的环境,太阳能电池表面不会沾有任何尘土 B.受日夜变化、云层和天气变化直接影响大 C.较低纬度地区太阳能加热系统不可以长时间使用 D.除了供暖以外,太阳能没有淡化海水、太阳能运输、太阳能公共设施等其他形式(3)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缺点会是()A.太空资源无限,我们可以无限制发射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B.距离地面较近,信号强 C.信号传播路

22、径长,信号有延迟 D.可以覆盖所有地区 答案:A B C【提示】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地球同步卫星及航天基地的选址 18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由“我们可以把空间太阳能电站放到同步轨道上去,原因是在同步轨道上的物体,一年中只有春分和秋分前后各 45 天里,每天出现 1 次阴影,时间最长不超过 72 分钟。”可知,物体在太空中受到太阳照射的时间比地球上要长得多,故 A 正确。(2)A 中,在地面上,太阳能电池表面不会沾有任何尘土不正确;B 中,地面上利用太阳能与在外太空相比,受日夜变化、云层和天气变化直接影响大;C 中,说法错误,较低纬度太阳通常更加

23、丰富;D 中,太阳能可以用来发电,进而可用来淡化海水等。(3)由题意可知,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距离地面较远,所以传播信号路径长,有延迟。15、材料一:孟晚舟女士乘坐的中国政府包机,于当地时间 9 月 24 日 16:27(夏令时)从加拿大温哥华机场起飞。北京时间(9 月 25 日)21:51 许,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飞行时间为 14 小时多。材料二:孟晚舟女士于加拿大温哥华 9 月 24 日 16:27(夏令时:温哥华夏令时时钟向前调整 1 小时)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起飞的时间相当于北京时间()A.9 月 25 日的早上 7:27B.9 月 24 日的早上 7:27 19 C.9 月 24 日

24、的午后 3:27D.9 月 25 日的午后 3:27 在同一时刻,加拿大的温哥华和北京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异()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人们习惯 D.纬度差异 四地纬度高低及日期早晚判断正确的是()A.纬度:日期:日期晚于 B.纬度:日期:日期早于 C.纬度:日期:日期早于也可能晚于 D.纬度;日期:日期早于也可能晚于 图中地()A.一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 B.与直射点的纬度差为 20 C.此时昼长可能小于 12 小时 D.纬度可能为 75N 答案:A 20 B C D【提示】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图中显示,地昼长为 24 小时

25、,全天太阳高度都是 20,说明该地位于北极点,纬度最高;地昼长为 24 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 20,且该日最小太阳高度为 10,说明该地位于 85N;地昼长恰好为 24 时,即该日最小太阳高度为 0,且正午太阳高度为 20,说明该地位于 80N;地昼长略大于 12 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 20,经过计算,其纬度低于 80N,所以地纬度最低:日期之前和之后地太阳高度均可能出现该日变化规律。故 A,B,D 项错误,c 项正确。故选 c。图中显示该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20且昼长大于 12 小时,说明该地可能在北极圈内,所以一年中可以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故 A 项错误;与直射点的纬度差为 70,故 B 项

26、错误;此时昼长可能大于 12 小时,故 c 项错误:75N 处太阳高度日变化可能出现图示现象,故 D 项正确。故选 D。16、太阳常数就是在日地间平均距离条件下,大气上界在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影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一般说来,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总是比大气上界太阳常数要小。在我国某河谷地带的 Q 观测站,却观测到了21 太阳总辐射大于太阳常数的超太阳常数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从统计数据分析来看,超太阳常数现象主要集中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发生超太阳常数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小 B.云顶气态水分子的放热反应增强太阳辐射 C.夜晚大气保温

27、作用弱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层厚度小(3)Q 观测站最可能位于()A.长沙 B.北京 C.海口 D.拉萨 答案:B B D【提示】22 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 17、下图为某时刻地球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且此时 70N 正午太阳高度角恰好为 0。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日甲地的昼长为()A.8 小时 B.10 小时 C.12 小时 D.14 小时(2)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A.自 20N 向南北两侧递减 B.2326S 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 C.2326N 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 D.自 20S 向

28、南北两侧递减 答案:23 A D【提示】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18、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开发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不相关的是()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气候寒冷,冰川广布 C.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2)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A.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B.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29、C.高原北部的风能 D.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24 答案:B D【提示】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水汽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长,因此太阳能丰富,A 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冰川广布,与太阳光照时间和强度关系不大,不是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B 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因此太阳能丰富,C 符合题意;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度较大,因此太阳能丰富,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2)是地质时期生物能演化而来的,而生物能主

30、要来自于光合作用,因此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与太阳能密切相关,A 不符合题意;水能是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太阳辐射能量水循环的能量来源,因此雅鲁藏布江的水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B 不符合题意;风能来源于大气运动,而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因此高原北部的风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C 不符合题意;藏南谷地的地热能的来源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所产生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D 符合题意。故选 D。19、地质时期的气候以冰期与间冰期(间冰期是大冰期中相对温暖的时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 10万年以上。下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5 (1)读图,相比较而言,中生代的气候()A.

31、温暖湿润 B.寒冷干燥 C.温暖干燥 D.寒冷湿润(2)下列属于大冰期的地质时代是()A.元古代早期 B.古生代早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末期 答案:C D【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读图可知,中生代的气候偏暖偏干,故选 C。(2)从图中可知,新生代末期偏冷,属于第四纪冰期,故选 D。20、我国首枚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于 2021 年 5 月 15 日 7 时 18 分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26 (1)“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便脱离了()A.地月系 B.

32、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2)与地球相比,火星大气层稀薄的原因可能是()A.运动速度慢 B.距日距离远 C.质量与体积小 D.公转周期长 答案:A C【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 太阳系及八大行星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 27 综合题 21、读“地震波的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是依靠 。(2)图中地震波 E 是 ,F 是 ;图中分界面 A 是 ,该界面以下 E 波 F 波的速度变化是 B 是 ,该界面以下地震波 E ,地震波 F 速度 。(3)图中圈层:C 是 ,D 是 (4)物质状态:C 层 (固、液、气)(5)岩石圈范围是指

33、。答案:(1)地震波(2)横波;纵波;莫霍界面;明显增加;古登堡界面;完全消失;突然下降(3)外核;地壳(4)液态(5)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岩石圈 解析:(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是依靠地震波。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纵波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2)从左图中可以看出,E 波传播速度慢,F 波传播速度快。因此 E 为横波,F 为纵波。A 界面是地球内部圈28 层的最外层 D(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界面,该界面以下 E 波 F 波的速度变化是速度明显增加;B 界面是古登堡界面,该界面以下地震波 E 横波完全消失,地震波 F 速度天然下降。(3)由右图

34、可知,图中 C 为外核,D 为地壳。(4)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纵波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左图中显示,E 波(横波)经过 B 界面时,波速完全消失,说明 C 层的物质状态液态。(5)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小提示】地球的圈层结构 圈 层名称 不 连 续面 深度(km)地震波的速度变化 特征 地壳 莫 霍 界面 古 登 堡界面 平 均17 2 900 陆地 33 km 处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 2 900 km 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 固体外壳;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地幔 上地幔 下地幔 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 质 处 于

35、熔 融 状态;温度、压力、密度增大 地核 外核 呈 熔 融 状 态(液态)内核 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 29 22、图 1 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示意图,图 2 为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图 1,莫霍界面以下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 ,古登堡界面以下横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 ,这说明古登堡界面以下物质状态可能为 态。(2)一般认为,软流层可能是火山活动中的 发源地,软流层以上是岩石圈,其由图 2 中的 和 构成(填字母)。(3)图 2 中 的地球外部圈层中,占有 的底部,的全部与岩石圈的上部(填字母或名称)。(4)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

36、、生物圈和岩石圈 B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之间各自独立发展变化的 C自然地理环境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D地球的内、外部圈层一起构成自然地理环境 答案:(1)波速明显加快;突然消失;液或气(2)岩浆;D;E(3)B 或生物圈;A 或大气圈;C 或水圈(4)C 解析:解:(1)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根据图示: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横波、纵波都变快,古登堡界面以30 下横波波速突然消失,这说明古登堡界面以下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或气态。(2)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

37、部被称为岩石圈。由图 2 中 DE 位于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3)从图 2 中可以看出,A 位于最顶层,为大气圈,C 为不规则的圈层,与岩石圈相邻,为水圈,B 为生物圈,连接了其他三大圈层,B 生物圈占有 A 大气圈的底部,C 水圈的全部与岩石圈的上部。(4)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A 错误。自然地理环境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B 错误,C 正确。地球的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一起构成自然地理环境,D 错误。所以答案是:C。【小提示】(1)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2)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

38、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3)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太阳系中,火星环境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因此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下表为火星与地球的部分资料对比。行程 质量(地 球为 1)体积(地 球为 1)大 气 密 度(地 球 为1)公 转周期 自 转周期 黄赤交角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平均温度(C)地球 1 1 1 1 年 23时56分 2326 149.6 15 火星 0.11 0.15 0.01 1.9年 24时37分 2359 227.9-55 材料二:2019 年

39、 4 月 17 日,中国首个根据真实航天逻辑打造的“火星 1 号基地”在甘肃省金昌市(38N,102E)正式开营。“火星 1 号基地”由金昌市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金昌星辰宇宙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建设,整体规划面积 67 平方公里,核心建设区 5 平方公里,总投资 25.22 亿元。(1)指出火星上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2)请说明“火星 1 号基地”建设的意义。31 答案:(1)大气稀薄(密度低),缺少氧气;平均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大);缺少液态水 (2)模拟火星环境,具有科研价值;可作为科普教育基地,提高科学探究兴趣;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工作岗位,扩大就业。解析:(1)地

40、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主要是适宜的温度、适宜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结合表中内容,可知,火星质量、体积较小,大气稀薄,缺少人类必需的氧气;由于距离太阳较远,火星温度较低,表中也有显示,火星平均温度为-55,如此低的温度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由于温度低于 0,火星上缺少液态水,所以火星上不适合人类生存。(2)“火星 1 号基地”根据真实航天逻辑打造,模拟火星环境,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作为中国首个根据真实航天逻辑打造的“火星 1 号基地”,可作为大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基地,提高学生们对科学的探究兴趣;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可见“火星 1 号基地”的开放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火星

41、1 号基地”的开放之后,要接待研究人员、学生、游客等,可以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扩大就业。【小提示】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 11%。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2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材料二 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太阳

42、约 2.28 亿千米。地表沙丘、砾石遍布。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 1%,自转周期为 24 时 37 分,表面平均温度零下 55。2015 年 9 月 28 日,美国宇航局 NASA 宣布: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这一发现无论对寻找外星生命,还是人类移民火星,都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32 材料三 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大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 1.5 亿千米。地球上 71%为海洋,29%为陆地。地球被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地球的自转周期为 23 时 56 分 4 秒,表面的平均温度大约 15 摄氏度且昼夜温差较小。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1)图示天

43、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 。(2)图中代表火星的字母是 ,字母 M 表示 。(3)据材料二分析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的主要原因。(4)地球上有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答案:(1)太阳;质量巨大(2)D;小行星带(3)距离太阳远;大气稀薄(或大气保温作用非常弱)(4)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答大气层较厚给分);地球上海洋上面积广大 解析:(1)仔细读图可知,图示天体系统居于中心位置的天体,即中心天体是太阳,在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总质量的 99.86%,即质量巨大,成为该天体系统的

44、中心。(2)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按距太阳由远及近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图中代表火星的字母是 D,字母 M 表示的是介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3)由材料二结合图形可知,火星距离太阳约 2.28 亿千米,相对与地球距离太阳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白天温度低;由于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 1%,因而大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非常弱,夜间温度低,所以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4)仔细审题,注意题目要求是地球上有适于生物生存“温度”的原因,结合太阳系示意图可知日地距离适中,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为适宜;地球的自转周期为 23 时 56 分 4 秒

45、,自转周期不长,昼夜温度变化不是太大;地球被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夜间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地球上海洋上面积广大,比热容量大,温度变化较小。所以答案是:(1)太阳;质量巨大;(2)D;小行星带;33 (3)距离太阳远;大气稀薄(或大气保温作用非常弱)。(4)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地球上海洋上面积广大。【小提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原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体积、质量适中);有充足的液态水。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

46、其道,互不干扰)。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通过多年生态修复建设,库布齐沙漠面积的三分之一变成了绿洲。库布齐沙漠光伏电站(见右下图)是中国首个治沙光伏项目。2020 年 9 月 13 日,电站 2 期工程顺利建成完工,占地面积扩大到 120 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 20 亿度,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成为全球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左下图为库布齐沙漠所在区域示意图。(1)简述库布齐沙漠的地理位置特征。(2)与东部地区相比,评价库布齐沙漠发展光伏发电的条件。(3)与太阳能相比,该地区开发水能不具有优势,简述其原因。(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简析“绿进沙退”可能给当地自然地理环境

47、带来的变化。答案:(1)位于中纬度地区(或位于温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黄河几字弯南岸;北接河套平原,南连鄂尔多斯高原 (2)有利条件:库布齐沙漠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闲置土地多,地价低廉。(答对其中两点得 4 分)34 不利条件:与消费市场距离远;风沙大,遮蔽太阳能电池板,降低发电效率;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成本高(3)该地区河流径流量小,落差小,可供开发(水能)能源资源更少。河流枯水期,水量小,发电量更不稳定。缺乏峡谷地形,开发条件更差。水能开发成本更高,难度更大 (4)随着植被增加,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量加大,沙尘天气减少;土壤含水量

48、增大,土壤肥力加大;河流径流量加大,含沙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多 解析:(1)读图可知,库布齐沙漠位于 40N 附近,为中纬地区,并且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南邻鄂尔多斯高原,北接河套平原,黄河上游地区穿越该沙漠。(2)读图可知,库布齐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地广人稀,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发展光伏发电有利条件为: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西北地区人口稀少,闲置地多,地价低。不利条件为风沙天气多,降低发电效率,西北地区距离能源消费基地远;西北基础设施落后,光伏发电成本高。(3)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少,因此该地河流径流量小,地势落差小,可开发

49、水能资源少,温带大陆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容易断流,水量小,不利于水能开发。(4)库布齐沙漠绿进沙退,沙漠不断退宿,植被增加,随着植被的增加,空气湿度增大,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量增大,沙尘天气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大,植被覆盖率增加,土壤肥力加大;空气湿度增大,降水量增加,河流径流量加大,含沙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加。所以答案是:(1)位于中纬度地区(或位于温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黄河几字弯南岸;北接河套平原,南连鄂尔多斯高原。(2)有利条件:库布齐沙漠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闲置土地多,地价低廉。不利条件:与消费市场距离远;风沙大,遮蔽

50、太阳能电池板,降低发电效率;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成本高。(3)该地区河流径流量小,落差小,可供开发(水能)能源资源更少。河流枯水期,水量小,发电量更不稳定。缺乏峡谷地形,开发条件更差。水能开发成本更高,难度更大。(4)随着植被增加,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量加大,沙尘天气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肥力加大;河流径流量加大,含沙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多。【小提示】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5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