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师选题)全国卷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专项训练1选择题1、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受美国西部和墨西哥北部隆起区的影响,墨西哥湾西北部的古科罗拉多(简称C)水系和古格兰德河(简称RG)水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早期形成的碳酸盐岩,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在隆起区大量出露。图示意古新世(图a)与始新世(图b)古科罗拉多水系和古格兰德河水系流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古科罗拉多水系和古格兰德河水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B.海水倒退C.河流改道D.地壳运动(2)古格兰德河水系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阻隔了与古科罗拉多水系的联系B.对墨西哥湾的物源补给作用增强C.流域内河流径流量
2、季节变化减小D.河流阶地地貌由复杂趋向单一化答案:DB【提示】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解析:(1)本题以墨西哥湾西北部古水系演化为背景,考查地壳运动对古水系发育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2)本题以墨西哥湾西北部古水系演化为背景,考查地壳运动对古水系发育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解答】(1)由材料“美国西部和墨西哥北部隆起区”可知,受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美国西部地区地壳隆升,而相对地壳降升的地区地壳断裂下陷,古格兰德河谷形成,该时期地壳不断隆升,并向东迁移,使得古格兰德河水系发育,流域面积不断增
3、大,而古科罗拉多水系流域面积缩小。故D选项正确。(2)由图文材料可知,古格兰德河水系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流域面积增大、支流增多,且向东发育更加显著,可能与古科罗拉多水系相连,会加强两水系之间的联系;地壳运动使得河流阶地地貌更加复杂;与古新世相比,始新世时期河流支流增多,河流径流量增大,且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河流径流量变化会增大;隆起区早期形成的碳酸盐岩大量出露,使得河流挟带的碎屑物质增多,对墨西哥湾的物源补给作用增强。故B选项正确。2、2020年东京奥运会推迟于2021年7月23日8月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我国运动员苏炳添成功晋级男子100米决赛,中央五套节目组8月1日现场录制了苏炳添9时训练准备决
4、赛的场景,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照片中苏炳添的影子朝向A.东北方B.西南方C.东南方D.西北方(1)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变大C.东京昼夜长短差值变大D.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2)对于东京市民而言,与8月1日昼夜时长最相似的日期是()A.10月1日B.9月20日C.5月12日D.3月21日答案:DBC【提示】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分析可知,8月1日9时太阳位于东南方,苏炳添的影子应朝向西北方。B分析可知,2021年7月23日8月8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变大
5、,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东京昼夜长短差值变小,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C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与8月1日东京昼夜时长最相似的日期应大致与8月1日关于夏至日对称,经计算可知,该日期为5月12日前后。3、尤坎镇(5953N)地处深山峡谷,每年9月25日起都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于是当地人在山上架设三面巨镜(见图)把阳光反射到小镇的广场上。读图完成12题。(1)该地一年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大约持续()A.90天B.175天C.180天D.177天(2)巨镜最可能位于广场的()A.东侧B.南侧C.北侧D.西侧答案:BC【提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
6、答】据材料分析,该地整日见不到太阳是因为地处深山峡谷,正午太阳高度太小,太阳光线易被山地阻挡。尤坎镇(5953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偏小,如果将开始整日看不到太阳的9月25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记为a,则与该日关于冬至日对称的日期为次年3月的19日,这两个日期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要小于a,该地区整日看不到太阳,因此该地一年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大约从9月25日持续到3月19日,大约175天,B正确,ACD错误:故选B。该地位于5953N,北半球冬半年该地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太阳光线从偏南的方向射来,所以,要把太阳光线反射到该镇,需把巨镜放置在广场的偏北侧,因此巨镜最可能位于广场的北
7、侧,C正确;ABD错误;故选C。4、某学校高二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地球运动”内容时,选择学校附近一开阔平坦的地方用指南针、量角器等进行研学实践活动(如图1所示)。某日11时20分(北京时间)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夜晚测得的北极星高度(量角器方位固定不变,如图2所示)。还观测到,这一天过后,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测量学生的身影稍变长。据此完成下列试题。(1)根据活动情况记录可判断,观测地点位于()A.河南郑州B.贵州贵阳C.新疆乌鲁木齐市D.吉林白山市(2)观测日期为当地()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答案:BD【提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
8、BD5、如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1)(2)题。(1)“蓝月亮”应属于()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太阳B.地球C.行星D.恒星答案:CD【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解析:环绕行星运转的自然天体称之为卫星。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恒星发光发热,行星不发光,但以反射恒星所发的光而明亮。【解答】读图可知,“蓝月亮”环绕着行星运转,应属于卫星。故C正确,A、B、D错误。根据题干可知,蓝月亮是一个可
9、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所以其不属于恒星级别;读图可知,蓝月亮围绕恒星公转,则该天体为行星,其得到恒星的光照,所以“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恒星,故D正确,6、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圈层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20元人民币背面的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外部圈层的个数是()A.5个B.4个C.3个D.2个(2)图中的各圈层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答案:CB【提示】地球外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解析
10、:(1)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外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2)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各圈层之间的关系。【解答】(1)据图可知,20元人民币背面的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个圈层,其中属于外部圈层的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故选C。(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各圈层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故选B。7、(原创题)2021年9月16日凌晨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A.地壳B.地
11、幔C.外核D.内核(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圈层表示岩石圈B.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圈层物质以固态为主D.圈层的压力和密度都很大答案:AD【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8、下左图为某日某时航拍到的某公路山区路段汽车刚出乙隧道口的景观图(车影位于汽车右后方),下右图示意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粗实线为公路,虚线为公路隧道)。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汽车行进途中起伏最大的路段是()A.甲乙段B.甲一丙段C.丙丁段D.丁一戊段(2)根据汽车影子判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A.此日澳大利亚的农民正在收割小麦B.此日该地地方时6:20日出C.此时北京的
12、小学生刚刚开始晨读D.此时甲地正好可见夕阳西下答案:BC【提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从图中可看出,甲乙段修建了隧道,但乙隧道口的海拔范围为19002000米,甲隧道口海拔为20002100米,甲乙段高差为0200米;甲丙段公路穿越多条等高线,且未修建隧道,地势起伏大,坡度陡;丁戊段海拔最高为19002000米,最低为18001900米,该路段高差为0200米,丙丁段为隧道,丁地隧道口海拔为1900米,丙隧道口海拔为19002000米,高差为0100米。经对比,汽车行进途中甲丙段起伏最大,B正确。(3)据图可知,汽车行驶在乙处,且刚好出乙隧道口,
13、说明汽车大致自西向东行驶,据此并根据左图可判断汽车的影子朝向西南,说明太阳位于东北。此日为北半球夏半年,南半球冬半年,澳大利亚小麦已经收割完,A错;当地正值日出或日出后不久,说明拍照图片时当地地方时应该早于6时,B,D错;从图中可看出该地纬度为44N,经度为81E,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约2小时36分,此时北京时间为8.36前,C对。9、当地时间2021年9月24下午14:00(夏令时,即区时拨快一小时),加拿大撤销了对孟晚舟的引渡案。16:29,孟晚舟乘坐临时CA552航班,从温哥华(4913N,12306W)起飞,于北京时间9月25日21:50到达深圳(2232N,11403E),返回祖国,一
14、抹亮丽的中国红出现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1)孟晚舟回国的飞行时长为()A.13时21分B.14时21分C.15时50分D.16时50分(2)孟晚舟到达时,中国大地()A.东北地区忙于收割春小麦B.华北地区准备种植冬小麦C.南方地区忙于收割晚稻D.华南地区准备收获荔枝(3)据报道,孟晚舟的航班没有选择传统航线,而是选择了北极航线,先向北偏东进入北冰洋,然后穿越北极点,通过俄罗斯、蒙古,返回中国。这么做的理由可能是()A.路线更短,快速回国B.全球变暖,极冰融化C.绕开美国,免生意外D.路途遥远,中转加油答案:BBC【提示】时差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
15、10、2021年9月,小笠原诸岛海底火山喷发产生大量浮石,浮石随着海水流到了冲绳等多地,甚至给北海道渔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图4为太平洋部分海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浮石物质主要来自()A.外核B.地幔C.地壳D.水圈(2)小笠原诸岛火山活动能影响到北海道渔场的关键原因是()A.距北海道岛近B.北海道岛地势低C.有洋流流经D.海水水温升高(3)北海道地区能形成巨大渔场,得益于()A.纬度高B.降水多C.有陆上径流汇入D.寒暖流交汇答案:BCD【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11、下图为一位
16、游客于某日某地(90E,40N附近)北京时间20:40拍摄的夕阳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游客拍摄时将摄像机镜头调向为()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2)该游客拍摄当日,该地的昼长约为()A.15小时20分钟B.8小时40分钟C.13小时20分钟D.9小时40分钟(3)游客发现,拍摄后的第二天,该地日出()A.正东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正西方向答案:BCC【提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北京时间20:40,该地(90E)地方时为18:40,此刻太阳在地平线上,说明该地地方时18:40日落,昼长夜短,日落西北方向。故而摄像
17、机镜头指向的方向是西北方向。故选B。(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拍摄当地地方时为18:40,根据日落=12+1/2昼长,计算得出该地该日昼长为13小时20分钟。故选C。(3)第二天,该沙漠地区仍然昼长夜短,日出方向为东北方向。故选C。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了北半球A、B两个观测站统计的_和_的相关性。(2)A、B图中,_图要素呈正相关,_图要素呈负相关。(3)从图所示的统计分析,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都与黑子的_年周期有一定的关联。(4)上图表明了太阳活动()A.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B.对地球磁场的影响C.对地球气候的影响D.对地球极区的影响(5)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
18、个部门不用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的部门是()A.通信部门B.航天部门C.冶金工业部门D.气候研究部门答案:太阳黑子;年降水量;A;B;11CC【提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图示太阳黑子增多时,年降水量也同步增多或减少,太阳黑子数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或负相关;即是对气候有一定的影响。太阳活动会产生强大的高能带电粒子,当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磁场时,会干扰地磁,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出现极光;干扰电离层,无线电短波中断,影响通讯;还诱发水旱灾害;所以通信部门、航天部门、气候研究部门都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预报;冶金工业与之关系不大。选C正确。13、日照率是指一定时段内,实际日
19、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下图示意我国北京、上海、重庆、新疆哈密四地多年平均日照率月份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代表重庆的是()A.MB.NC.PD.Q(2)与M地相比,P地78月日照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少B.白昼长C.海拔高D.纬度高答案:DA【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2)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日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弱,日照率最低,Q地日照率最低,应为重庆。故选D。(2)N地日照率最高,判断是新疆哈密,Q地日照率最低,应为重庆;那么M和P就是北京与
20、上海,M地78月日照率低,说明此时为雨季,降水多,因此M地为北京,则P地为上海,此时降水少,日照率高。故选A。14、黄河的一级支流白河在川、甘交界处的若尔盖草原(海拔高度在3300米至3600米之间)汇入黄河,其河道蜿蜒曲折。研究表明若尔盖地区土壤的有机碳含量高且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下图示意白河一凸岸处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植被带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题。(1)凸岸处最早出现植物的地方可能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随着时间推移,数年后丁处的湿生植被接下来可能()A.演替为灌木植被B.演替为草本植被C.保持湿生植被不变D.被砾石边滩取代(3)导致若尔盖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环境条件是()A
21、.湿热环境B.冷湿环境C.冷干环境D.干热环境答案:ABB【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暂无解析【解答】图示植被带及砾石边滩都位于河流堆积形成的凸岸,凸岸处陆地由西北向东南延伸,说明其越向东南靠近河道的地方发生堆积形成陆地的时间越晚。根据先有陆地,后有陆地植被带,推知丁处的湿生植被带形成最晚,甲、乙所处的灌木植被带形成最早。由于甲处比乙处更远离东南方向的河道,因此甲处陆地形成的时间更早于乙处,故甲处出现植物的时间更早。由上题可知,凸岸不断堆积,形成的先后是甲、丙、丁和砾石边滩,再由图中植被分布可知,距离河道的远近,局部地区土壤含水量影响该地区植被的分布,随着时间推移
22、,数年后凸岸进一步堆积,面积变大,丁处距离河道变远,土壤含水量变少,因此湿生植被可能演替为需水更少的草本植被,故选B。根据若尔盖位置和海拔可推知为冷湿环境,有机质分解慢,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故选B。15、2021年11月24日,美国航天局DART航天器载乘“猎鹰9”火箭从加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按计划,DART与火箭分离后将独自飞行近一年的时间,于2022年9月撞向一个近地“双胞胎”小行星系统中较小的一颗,以改变其轨道。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时间段,DART航天器可能称之为天体的是()A.停在加州基地时B.2022年6月前后C.与“猎鹰9”火箭分离前D.撞到“双胞胎”小行星时(2)
23、地球几乎每天都有小行星撞击却依然安全,主要是因为()A.地球大气层厚B.小行星速度慢C.撞击地人口少D.太阳辐射较强答案:BA【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体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要在大气层之外、有独立运行轨道、不属于其他天体的一部分,2022年6月份前后该航天器正独立运行在大气层以外,还未进入小行星轨道,故选B。(2)几乎每天都有小行星撞向地球,由于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做保护,绝大部分小行星都在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分裂成小块,甚至燃烧殆尽,尺寸较大、能真正撞到地面的小行星十分罕见,故选A。16、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
24、岛上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较大。乌斯怀亚是火地岛地区的行政中心和港口。当地传统民居多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下图示意火地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与西部地区相比,火地岛东部地区地表()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B.流水侵蚀作用较强C.生物风化作用较强D.风力堆积作用较强(2)乌斯怀亚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港口,进口木材便利B.板块生长边界,抗震性好C.气候冬冷夏热,降水丰沛D.峡管效应影响,风力较大(3)某日北京时间10:00时,马丁正在乌斯怀亚观赏“落日的海湾”,该日当地的昼长约为()A.11小时B.13小时C.19小时D.21小时答案:DDC【提示】地表
25、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火地岛西部地区位于西风的迎风坡,气候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地区位于西风的背风坡,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物理风化作用较强,流水侵蚀作用较弱,生物风化作用较弱,风力堆积作用较强,ABC错误,D正确。(2)由材料可知,乌斯怀亚当地传统民居多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其特征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岛上森林资源丰富,以木屋为主有利于就地取材,A错误;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房屋低矮抗震性好,B错误;属于温带海洋性
26、气候,全年阴凉湿冷,C错误;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大,房屋低矮可抵御强风。D正确。(3)读图可知,乌斯怀亚的经度约为70W,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10:00时,70W的地方时为21时20分,此时当地正值日路,可求出该日当地昼长=(21:20-12)2=18小时40分,大约为19小时。故选C。17、白鹳主要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西南部,是长途迁徙性鸟类。欧洲白鹳每年8月底至9月初迁离欧洲繁殖地,次年3至4月离开南非越冬地返回。白鹳既能煽动两翅进行鼓翼飞翔,也常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在高空滑翔飞行,迁徙途中主要进行高空滑翔。下图为欧洲白鹳南迁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白
27、鹳在迁徙过程中,每天飞行5小时左右。当其途径乙地时,选择的飞行时段最可能是北京时间()A.23:00次日4:00B.5:0010:00C.11:0016:00D.17:0022:00(2)白鹳南迁途中,经过的主要自然带依次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雨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C.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D.温带草原带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答案:DB【提示】时差主要的植被类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18、由于连日来太阳活动活跃,强烈的耀斑爆发引发的太阳风暴于2021年10
28、月12日抵达地球,对地球造成巨大的影响,加拿大南部城市埃德蒙顿附近出现极光。即便对于加拿大而言,极光在埃德蒙顿出现也非常罕见,专家据此推断太阳活动进入高峰年。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关于太阳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耀斑的多少和大小B.为地球输送热量,维持地表的温度C.日珥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D.太阳活动活动周期约为11年(2)此次耀斑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是()A.遵义市区极光绚烂B.部分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C.全球地震频发D.全球各地降水增加答案:DB【提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19、根据图
29、示信息判断()A.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有氧环境中B.原核细胞生物能通过遗传变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C.自由氧原子吸收紫外线,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减弱D.生物进化能促使环境变迁,环境变迁则不可能促进生物进化答案:C【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20、下图为30N沿线某地区某日天气晴朗状况下的太阳辐射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日所在的月份可能为()A.1月B.3月C.6月D.9月(2)春分日时,该地标准旗杆高16m,则其正午影长约为(tan300.58;tan601.732)()A.8mB.9.2mC.16mD.27m答案:AB【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正午太
30、阳高度的变化解析:略略【解答】略略综合题21、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材料二酒泉深居内陆,有航天发射的诸多优势,“神舟”系列均在此成功发射。除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中心外,我国还在海南文昌建设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1)请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3)分析我国青藏高原日照时数较多,但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 (4)分析文昌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答案:(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快,利
31、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发射更安全 (3)3 600小时甲3 8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 400小时乙2 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4)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但是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解析:(1)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其高低分布特征。根据等值线数值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出,图中年日照时数大致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增。(2)根据等值线“高于高值
32、,低于低值”的特征分析,甲处年太阳辐射强,甲地日照时数是 36003800 小时。 结合其地理位置判断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位于青藏高原上, 海拔较高, 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因此晴天日数多,日照时间长,所以日照时数多。乙地日照时数是 24002600 小时。乙位于祁连山脉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由于山区多地形雨,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 较短,所以日照时数较少。(3)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差,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所以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但是由于海拔高,且水汽和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所以年平
33、均气温不高。(4)文昌位于海南,纬度较低,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快,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节省了燃料;文昌靠近海洋,海运便利,可以运输大型火箭;文昌在海南岛,四面环海,发射安全。【小提示】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1)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2)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3)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4)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5)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6)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22、
34、如图为地震波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左图中,表示 波,表示 波。(2)在右图中,表示地球内部圈层构造,E表示 界面。该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 ;在F处,地震波完全消失,地震波的速度也突 然 ,该处称为 界面。(3)科学家们以E界面和F界面为界,自外向内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 和 三个圈层。(4)地壳的厚度不均,最厚的地方一般在陆地有 地区。答案:(1)横;纵(2)莫霍界面;增加;下降;古登堡界面(3)地幔;地核(4)高大山脉解析:(1)地震波中有两种波,其中波速相对较大的是纵波,相对较小的是横波。因此图中为横波,为纵波。(2)根据地震波的速度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结
35、构分为三个圈层,图中E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为莫霍界面, 该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在F处,地震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完全消失,地震波纵波的速度也突然夏下降,该界面是古登堡界面。(3)根据上题的分析,图中E(莫霍界面)和F(古登堡界面)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4)地壳是一个连续的圈层,根据地壳均衡原则,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陆地上高原山地部分地壳厚度相对较大。【小提示】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表示横波较慢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B表示纵波较快固体、液体和气体23、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
36、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A、C、D、E四颗行星中,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星球对应的字母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其表面温度低于 (填字母)。由此可见,地球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主要得益于 。 (2)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内部条件。 答案:(1)A;DF;日地距离适中(2)有适宜的温度有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有液态水。 解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星球为地球,对应的字母为A。从图中可看出,A比D、F距离太阳远,表面温度低于D、F。地球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主要利益于日地距离适中。(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内部条件可
37、从温度、大气和液态水三个方面来分析。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保持在15左右,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和生命过程发生、发展;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地球有液态水。【小提示】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24、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
38、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为 星(填行星名称)的公转轨道,有生命存在宜居范围在 (填数字)公转轨道附近,图示反映其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按运动特征来看,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 、 、 的特征。(2)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那么曲线之间为 ,曲线之间的太阳活动是 ,并说明其对地球的影响。 (3)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以上影响的是()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4)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
39、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鹦鹉螺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代,在此之前的地质年代是重要的 时期,在此之后的地质年代末期 灭绝(填动物)。答案:(1)土;距日距离适中,温度适宜;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2)日冕层;耀斑、日珥;当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3)B(4)古生;成矿;恐龙解析:(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则分别是土星、木星、火星、地球的轨道。有生命存在宜居范围
40、在附近;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有适宜温度、有液态水、有适宜生物呼吸大气,而图的信息反映的是距日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有特点为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2)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那么曲之间为日冕层,曲线之间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日珥,对地球的主要影响有: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向;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3)防止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措施有: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B正确;太阳活动强烈时,不适宜户外活动,A错误;扩大电
41、信网络建设,并不能防止太阳活动的影响,C错误;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并不能防止太阳活动的影响,D错误,所以答案是:B。(4)鹦鹉螺化石来自地质古生年代的第二纪奥陶纪,古生代的之前地质年代为远古代,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古生代之后为中生代,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小提示】天体系统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河外星系。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
42、征。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原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体积、质量适中);有充足的液态水。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5、读“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1)左图中表示纵波的是 线,表示横波的是 线。 (2)右图两个不连续面,a是 界面,b是 界面,内部圈层A是 ,B是 ,C是 。 答案:(1)实;虚(2)莫霍;古登堡;地壳;地幔;地核解析:解:(1),纵波传播速度快,为实线;横波传播速度慢,为虚线。(2),地震波经过a界面时波速增加,a是莫霍界面,经过b界面
43、时横波降低为0,纵波波速减小,b是古登堡界面,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小提示】地球内部情况主要是通过地震波的记录间接地获得的。地震时,地球内部物质受到强烈冲击而产生波动,称为地震波。它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均一,地震波在不同弹性、不同密度的介质中,其传播速度和通过的状况也就不一样。例如,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都可以传播,速度也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速度比较慢。地震波在地球深处传播时,如果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这突然发生变化所在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根据不连续面的存在,人们间接地知道地球内部具有圈层结构。26、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
44、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1)请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说出图中甲、乙两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任选一地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1)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2)3600小时甲38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400小时乙2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解析:(1)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分布规律可知,东南部等值线数值低,西北部等值线数值高,故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2)根据等值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和两等值线间闭合曲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特征分析,可知甲、乙两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影响因素包括纬度因素、地势高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