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T 13908-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10098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13908-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GB∕T 13908-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GB∕T 13908-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GB∕T 13908-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GB∕T 13908-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73.020 D 10 远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3908-2020 代替GB/T1390i-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2020-04-28发布2020-05-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3908-2020 目次前言.皿1 范围2 规范性寻|用文件3 基本原则4 勘查口的及勘查阶段14.1 勘查H的1.2 勘查阶段15 勘查研究内容25.1 成矿地质条件25.2 矿体特征.2 5.3 矿石特征5.4 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35.5 矿床开采技术

2、条件36 勘查工作程度46.1 勘查控制基本要求16.2 普查阶段要求66.3 详查阶段要求66.4 勘探阶段要求76.5 供矿山建设设计的复杂和小型矿床的勘查工作程度要求87 绿色勘查要求87.1 基本要求87.2 勘查设计87.3 勘查施工87.4 环境恢复治理与盼收88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98.1 勘查测量98.2 地质填国98.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98.4 物探、化探98.5 探矿工程98.6 岩矿鉴定取样、制样与鉴定108.7 化学分析样品的采取、制备与测试108.8 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试盼样品的采集与试盼128.9 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测试138.10 原

3、始资料保存、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139 口J行性评价NGB/T 13908-2020 9.1 基本要求149.2 概略研究149.3 预可行性研究149.4 叶行性研究1410 资源储量类型条件M10.1 资源量1410.2 储量1510.3 资源量、储量类型调整1511 资源储量估算M11.1 矿床工业指标1611.2 资源量估算的基本要求1611.3 储量估算的基本要求11.11 资源储量类型确定1711.5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附录A(资料性附录)金属手11非金属矿床各勘查阶段探求的资源量及其比例的参考要求18附录B(资料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量和储量类型及其转换关系19参考文献.20 E

4、 GB/T 13908-2020 目IJ1=1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13908-20023%时,应对体重值进行限度校正。8.10 原始资料保存、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8.10.1 所有探矿工程均应拍照保留施工开始前和施工现场恢复后的现场影像资料,以及施工采取的样品、岩矿心等影像资料,并编号说明,制成光盘,作为原始资料力日以保存。8.10.2 勘查各阶段,应在现场及时进行原始编录,客观、准确、齐伞地反映能够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各项原始编录资料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和综合整理。各工作项口结束后,应及时提交原始资料和综合资料,并做到四件清晰、文字简练、

5、文图表相符。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野外编录,应对修改过程进行版13 GB/T 13908-2020 本控制。具体按有关规程、要求执行。8.10.3 勘查报告编写内容应齐全、重点突出、数据正确,质量符合有关规范要求。9 可行性评价9.1 基本要求9.1.1 在普查、详查和勘探各阶段,均应进行可行性评价工作,并与勘查工作同步进行、动态深化,以使矿产勘查工作与下一步勘查或矿山(井田)建设紧密衔症,减少矿产勘查、矿山(井田)开发的投资风阶.提高矿产勘查开发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综合效益。9.1.2 可行性评价根据研究深度由浅到深划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l可行性研究1个阶段。9.1.3 口J行性评价应

6、视研究深度的需要,综合考虑地质、采矿、加工选冶、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区和政策等因素.分析研究矿山(井田)建设的口l能性(投资机会)、口J行性,并作出是否宜由较低勘查阶段转入较高勘查阶段、矿山开发是否口J行的结论。9.2 概略研究9.2.1 通过了解分析项H的地质、采矿、加工选冶、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区和政策等因素,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简略研究,作出矿床开发是再可能、是否有必要转入下一勘查阶段工作的结论。9.2.2 概略研究可以在各勘查工作程度的基础上进行。9.3 预可行性研究9.3.1 通过分析项口的地质、采矿、阳工选冶、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

7、律、环境、杜区和|政策等|朴素,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d性进行初步研究,作出矿山(井田)建设是否可行的基本评价.为矿山建设立项提供决策依据。9.3.2 预口J行性研究应在详查及以工作程度基础进行。9.4 可行性研究9.4.1 通过分析项H的地质、采矿、加工选冶、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区和政策等因素,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d性进行详细研究,作出矿山(井田)建设是否可行的详细评价,为矿山(井囚)建设投资决策、确定工程项H建设计划和编制矿山建设初步设计等提供依据。9.4.2 口J行性研究一般应在勘探工作程度基础卜进行。10 资源储量类型条件10.1 资源量10.1.1 资源

8、量类型划分根据GB/T17766,按照地质可靠程度由低到高,资源量分为推断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和探明资源量o资源量和储量类型及其转换关系参见附录B。10.1.2 推断资源量推断资源量是经稀疏取样工程降|定并估算的资源量,以及控制资源量或探明资源量外推部分。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和连续性是合理推测的。数量、品位或质量是基于有限的取样工程和信息数14 GB/T 13908-2020 据米估算的,地质可靠程度较低。地质可靠程度的具体条件如下:a)初步控制矿体的形态、总体产状和|空间位置ob)初步控制控矿和破坏矿体的较大榈皱、断裂、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和分布范围;大致控制主要岩浆岩、含矿岩系、夹石、无

9、矿带岩石的岩性、产状及其分布变化规律。c)初步查明影响矿石阳工选治性能的有用有害组分及其赋存状态、分布变化规律;矿石类型(品级)。10.1.3 控制资源量控制资源量是经系统取样工程圈定并估算的资源量O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和|连续性已基本确定o数量、品位或质量是基于较多的取样工程和信息数据米估算的,地质可靠程度较高。地质可靠程度的具体条件如下:a)基本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位置Ob)基本控制对矿体有控制或破坏作用.影响中段(或水平)开拓的较大相皱、断裂、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和l分布范罔;初步控制主要岩浆岩、含矿岩系、夹石、无矿带岩石的青性、产状及其分布变化规律Oc)基本查明影响矿石加工选

10、治性能的有用有吉组分及其赋存状态、分布变化规律;矿石类型(品级);需要分采且地质条件允许的,矿石类型(品级)及其空间范罔已基本固定。10.1.4 探明资源量探明资源量是在系统取样工程基础卜经加密工程罔定并估算的资源量。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和连续性巳确定。数量、品位或质量是基于充足的取样工程和详尽的信息数据来估算的,地质口J靠程度高o其地质可靠程度的具体条件如下:a)详细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和空间位置。b)详细控制影响中段(或水平)采准的较大榈皱、断层、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和分布范围;基本控制主要岩浆岩、含矿岩系、夹石、无矿带岩石的轩性、产状及其分布变化规律。c)详细查明影响矿石阳工选治性能

11、的有用有害组分及其赋存状态、分布变化规律;矿石类型(品级)。需要分采且地质条件允许的,矿石类型(品级)及其空间范罔已详细固定。10.2 储量10.2.1 储量类型划分根据地质可靠程度.按照采矿、阳工选冶、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区和政策等转换|朴素的确定程度由低到高句储量可分为可信储量和rlf实储量。10.2.2 可信储量经过预口J行性研究、口J行性研究或与之相当的技术经济评价,基于控制资源量估算的储量;或某些转换因素尚存在不确定性时.基于探明资源量而估算的储量o10.2.3 证实储量经过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与之相吁的技术经济评价,基于探明资源量而估算的储量。10.3 资源量

12、、储量类型调整勘查过程中,吁矿床(体)勘查类型发生变化,勘查控制研究程度不符合相应资源量的类型条件时,15 GB/T 13908-2020 应对资源量类型进行调整。估算储量的,还应通过可行性评价对储量类型进行相应调整。门资源储量估算11.1 矿床工业指标11.1.1 矿床工业指标是在一定时期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对矿床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方面所提出的一套指标,是罔定矿体、估算资源储量的依据。通常包括一般工业指标和论证制订的矿床工业指标。工业指标的具体内容和一般要求向矿种(组)规范规定。11.1.2 一般工业指标是按有关规定发布的一般性参考指标-是一定时期、一般技术经济条件下用于固定矿体、估算资源

13、量的依据。11.1.3 论证制订的矿床工业指标是遵循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提出的用于特定矿床的矿床工业指标。用该指标圈定矿体,在三与前或可预见的将米一定时期、政策和|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能使圈出的矿床在矿山开发时,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矿床工业指标的论证制订按相关技术要求执行。11.1.4 矿床工业指标的采用应符合同家有关政策规定O原则上详查及以上应采用论证制订的矿床工业指标。11.2 资源量估算的基本要求11.2.1 参与矿体圈定和|资源量估算的各项工程质量、采样测试分析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要求。凡符合有关规范、规平主要求的工程、采样测试分析结果均应参与矿体固定和资源量

14、估算。11.2.2 鼓励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立数据库和气维地质模型,估算资源量。11.2.3 资源量估算应在充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控矿因素的基础卜,遵循地质规律,按照工业指标和|圈矿规则正确圈定矿体或者按照矿化边界品位正确圈定矿化域的前提下进行O11.2.4 矿体围连应符合地质规律,矿体与地质体的关系应符合地质认识。矿体圈连时,应先连地质界线,再根据主要控矿地质特征、标志层特征连挂矿体。通常应采用直线连接,在充分掌握矿体的形态特征时,也口J采用自然曲线连接o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连J去,工程间闻连的矿体厚度不应大于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厚度。11.2.5 矿体降|定应从单工程开始,按照单工程一剖面

15、一平面或三维矿体顺序,依次l割连o对于岸大且连片的低品位矿应单独闹出。矿体内不同矿石类型(品级)的矿石,口J能分采分选时,应分别闹出。11.2.6 矿体外推应合理,变化趋势明届时按变化趋势外推矿体边界.变化趋势不明白或不清时沿矿体延伸方向外推矿体边界。外推算量一般沿矿体走向或倾斜的实际距离尖推(三角形外推、锥推和模推)或平推(矩形外推和板推),具体要求如下:a)吁见矿工程与相邻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勘查工程问E巨大于推断的勘查工程间距或见矿工程外无控制工程时,按推断资源量的勘查工程rlJJ距1/2尖推或1/4平推推断资源量。b)吁见矿工程与相邻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勘查工程问距不大于推断的勘查工程问距

16、时,若相邻工程未见矿化,则按实际勘查工程问距1/2尖推或1/4平推推断资源量,若相邻工程矿化达到或超过边界品位的1/2时,则按实际勘查工程|时距2/3尖推或1/3平推推断资源量。c)当矿体品位和厚度呈渐变趋势时,也口J内捕算量边界。d)边缘见矿工程外的外推范围应根据地质变量的变化特征、影响范围确定,一般按推断资源量勘查工程问距2尖推或1/4平推推断资源量,但采用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固定矿体边界时不得外推(采用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闺定的薄矿体除外)。11.2.7 探明和控制资源量原则卜不应以推断资源量界线为界,但沿脉坑道、下介于推断和控制的勘查工程间距之间的取样工程见矿时,或者见矿工程连线内、外

17、,当介于推断和控制的勘查工程间距之间16 GB/T 13908-2020 的取样工程见矿见矿且矿体厚度和|品位变化不大(厚度稳定、品位均匀或较均匀)时,可平推基本勘查工程间距1凡的控制资源量。11.2.8 吁矿体(或矿化域)中存在特高品位时,除非资源量估算方法本身能够消除特高品位的影响,否则均应进行处理。通常,当矿体中某有用组分的单样品位高于矿体平均品位(处理前矿体内全部单样品位的算术平均值)68倍时.应认定为特高品位,有用组分变化均匀时取6倍,较均匀时取7倍,不均匀时取8倍O对于特高品位,一般用特高品位所在工程影响块段的平均品位代替,当单工程矿体厚度大于矿体平均厚度的3倍时,也可用该工程的矿

18、体平均品位代替。特高品位处理后,还应对处理后的矿体进行再次检查,若仍存在特高品位,还须再次进行特高品位处理,直到消除特高品位为止。11.2.9 资源量估算应根据矿体特征(矿体的形态和内部结构、产状及其变化情况、厚度和品位变化情况等人垠样工程分布情况和|垠样数量等选择适宜估算方法,并以实际测定值为基础Ii依据,合理确定资源量估算参数o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按相关规程执行O11.2.10 对于同体共生矿产,采用综合工业指标的,按综合工业指标固定矿体,估算资源量;未采用综合工业指标的,应分别按主矿产和共生矿产的工业指标闻定矿体,估算资源量,但应视情况将同体共生矿产中介于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之间资

19、源量归为伴生矿产或工业品位共生矿与主矿产丰11共生矿产的变化性相近且不百分采分选时,也叫以采用?昆闺(只要其中的一种组分达到工业指标要求,即降|入同一矿体),但应分别估算各自的资源量。11.2.11 应按矿体句分资源量类型,必要时分矿石工业类型或品级估算资源量。对于伴生矿产,一般也应分块段估算资源量。11.3 储量估算的基本要求分析研究采矿、加工、选冶、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杜区和政策等|大|素(简称转换|大|素),通过预叫行性研究、口J行性研究或与之相当的技术经济评价,认为矿产资源开发项H技术口J行、经济合理、环境允许时,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扣除设计损失和|采矿损失后方能转为储

20、量。11.4 资源储量类型确定应根据矿床不同矿体、不同地段(块段)的勘查控制研究程度,客观评价分类对象的地质口J靠程度,并结合可行性评价的深度和结论,确定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具体按GB/丁17766执行。11.5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应以文、国、表的方式,按保有、动用(有动用量时)和累计查明,主矿产、共生矿产和l伴生矿产,不同矿石工业类型(或品级),将不同资源储量类型反映清楚。反映的内容视矿种特点而定,按相应矿种规范和有关要求执行。17 GB/T 13908-2020 附录A(资料性附录)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各勘查阶段探求的资源量及其比例的参考要求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各勘查阶段探求的资源量及

21、其比例的参考要求见表A.lo表A.1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备勘查阶段探求的资源量及其比例的参考要求复杂程度一般复杂资源、量规慎大、中型小型大、中型小型苦奋探求资源重类型推断资源量探求资源量类型和制+推断资源量推断i千合?资源量占比最低要求%金属:有1制资源量2Cl3Cl;非金属:有1制资源量3Cl5Cl探求资源重类型探明+控制十推断资源量勘探探明探明十控制不去求达到勘探程度才能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Ilj比最低要求%资源量资源量推断资源重lO20 SO60 探求资源量类型有1市H推断资源量供矿山建设有1制拉制推断设计的复杂资源、重推断资源重推断资源量和小型矿床占比最低要求%资源量资源量5Cl6()3

22、Cl白。注,.表中资源量比例为各矿种勘沓的综合参考比例要求.具体矿种可根据自身特点.参本表制定各自的参号比例安求。注2:勘探阶段、供矿rlr建设设计的小型和复杂矿床,鼓励按照保证首采仄还本忖息、矿rlr建设风险可控的原则,通过论证合理确定各级资源量的比例。注3.复杂矿床是指旧勘合类型矿床中,用探明的勘合工程问距难以探求探明资源、重或用控制的勘合工程问距难以探求有1制资源量的矿床D注4:复杂的小型矿床,只能探求推断资源量,供矿rlr生产阶段边探边采。18 GB/T 13908-2020 附录B(资料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量和储量类型及其转换关系B.1 资源量和储量类型及其转换关系图资源量和储量类型

23、及其转换关系见国B.L问源量|?一|证实储量|r I 储量|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可信储量|推断资源量图B.1资源量和储量类型及转换关系示意图B.2 资源量和储量的相互关系B.2.1 资源量和储量之间可相互转换。B.2.2 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口J转换为储量。B.2.3 资源量转换为储量至少要经过预可行性研究,或与之相吁的技术经济评价。B.2.4 当转换因素发生改变,已无法满足技术口J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要求时,储量应适时转换为资源量o19 GB/T 13908-2020 20 参考文献lJ(出/T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2J GB/T 33444-2016 同体矿产勘查

24、工作规范:-lJ GB;)0197-201;)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4 J GB 50215-2015 煤炭工业矿井设叶规范5J GB 50771-2012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6J GB;)1060-2014 有色金属矿山水文地质勘探规范7J DZ/T 0078-2015 同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8J DZ/T OBO-2006C所有部分)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9J DZ/T 0275.1-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10J DZ/T 0287-2015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11J HJ 651-201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12J T/CMAS 0001 绿色勘查指由13J 中同地质调查局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14J 中国地质调查局1:SO 000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15J 同士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同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的新变革.地质出版杜.16J 侯德义主编.找矿勘探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11.l7J 侯德义、刘鹏鄂、李守义、叶松青.矿产勘查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11.l8J 于润沧.采矿工程师于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