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1_T 966-2015 农田土壤培肥技术规范(陕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10046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7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_T 966-2015 农田土壤培肥技术规范(陕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61_T 966-2015 农田土壤培肥技术规范(陕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61_T 966-2015 农田土壤培肥技术规范(陕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61_T 966-2015 农田土壤培肥技术规范(陕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61_T 966-2015 农田土壤培肥技术规范(陕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1.040.61 B13 陕西省地DB61 万标准DB 61/T 96&-2015 农田土壤培肥技术规范Technical Management Rules for Farmland Soil Fertility Improvement 2015-05一25发布2015-07-01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IJi:i 本标准编写规则依据GB!T1.1-2009。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厅土壤肥料工作站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磊、王朝辉、郑险峰、高亚军、瞿丙年。本标准首次发布。联系方式如下:单位:陕西省农业厅土壤肥料工作站电

2、话029-87347360地址:西安市莲湖区习武园27号邮编7100030861/T 966-2015 农田土壤培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陕西省农田土壤培肥的原则、指标以及主要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中低肥力农田土壤培肥。2 规范性引用文件DB61/T 966-2015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川/T889 土壤速效何和缓效饵含量的测定NY/T 1121.4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 1121.6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NY/T 1121.2

3、4 土壤检测第24部分:土壤全氮的测定自动定氮仪法NY/T 1121.25 土壤检测第25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仪法NY/T 1377 土壤中PH值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土壤肥力SoiI ferti I ity 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农田土壤的肥力是土壤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自然因素和耕作、施肥、灌溉、土壤改良等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2 中fli肥力农田Mediumand low-ferti I ity field 产量低于当地同类作物平均水平,土壤肥力主要指标达不到

4、本标准所规定的培肥指标的农田。3.3 土壤培肥Improvementof soi I ferti I ity 针对某一区域作物耕作和栽培制度,以合理施用有机物料和无机肥料以及深耕改土等技术为手段,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使土壤肥力不断提升,实现作物高产稳产的措施。3.4 商晶有机肥Commercialorganic ferti I izer。861/T96f:r一2015按照有机肥料标准,对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有机物料经过一定工艺过程加工生产而成的,可施于农田土壤以培肥地力、提供植物营养为主要功能的商品肥料。3.5 绿肥Greenmanure 指人为种植、用于养地沃土的短期或速生植物,

5、主要是豆科植物。这类植物一般在生长旺盛时期直接翻压或刘割堆腐后施入土壤以培肥地力。3.6 秸轩还田Strawretention 将秸轩在作物收获后通过不同方式还入农田,以达到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实现作物高产稳产目标的措施。4培肥原则4.1 以有机培肥为主,增施有机肥、秸轩和绿肥等有机物料,推行保护性耕作。4.2 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培肥为辅,协同提升土壤有机质,稳定土壤磷饵供应能力,满足作物对必需中微量元素的需求。4.3 氮肥总量控制、分期按需追施,磷饵肥衡量补充,中微量元素因土补缺。5 培肥指标5.1 按地形地貌和生态气候因素将陕西省农田划分为六个主要农业区域(见附录的,其农田土壤培肥指标

6、应符合表l的要求。表1农田土壤培肥指标区域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氢碱解氨有效磷速效饵pH值(g/cm)(g/kg)(g/kg)(mg/kg)(mg/kg)(mg/kg)长城沿线风沙区7.0 0.5 30 10 90 7.5-9.0 陕北黄土丘陵沟重区9.0 0.6 35 10 110 7.5-8.5 渭北旱摞区 11.0 1.1 40 15 120 7.5-8.5 关中平原区14.0 1.3 50 20 120 7.5-8.5 秦巴山地15.0 1.3 100 15 100 6.0-7.5 陕南盆地16.0 1.3 100 15 100 6.0-7.5 注2表中各项指标均为20cm表层土壤的测定值,

7、5.2 表l中各指标测定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a)土壤容重的现1I定按NY/T1121.4执行。b)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按NY/T1121.6执行。c)土壤全氮的测定按NY/T1121.24执行。d)土壤碱解氮的测定按附录B给出的方法进行。e)士壤有效磷的泪11定按NY/T1121.25执行。2 DB61/T 966-一2015f)土壤速效饵的测定按NY/T889执行。g)土壤pH值的测定按NY/T1377执行。6 培肥技术6.1 土壤耕作6.1.1 土壤应深耕、深松、旋耕相结合,及时靶糟。作物播种前旋地深度应不少于15cm。深耕不必每年进行,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下34年深耕一次,深度不少于20cm

8、。收后、播前深松深度应不少于30cm。6.1.2 提倡少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促进土壤有机质累积和提升。6.2 施用无机肥料按本标准4.3的规定,采取测土配方、监控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和作物需肥特性施肥。6.3 增施有机肥料6.3.1 肥料选择有机肥料源可采用经过堆腐或泡制腐熟,无毒、无害的粪肥、腰肥、土杂肥、沼肥、饼肥、有机下脚料和废弃物,也可以采用符合标准的商品有机肥料。6.3.2 肥料用量粪肥、既肥、土杂肥、沼肥、其他有机下脚料和废弃物一般用量为15t/hm245 t/hm2,饼肥1.5t/hm2 7.5 t/hm2;商品有机肥料可按具体产品推荐量施用。6.3.3 施用方法有机

9、肥料一般做基肥,在农田休闲前或作物播前结合翻耕,均匀施入土壤。6.4 种植绿肥6.4.1 晶种选择以豆科绿肥为主,依据区域降水量、积温及种植制度选择适宜绿肥品种。常用的绿肥作物有大豆、绿豆、茬子、自三叶草、紫云英、E豆、紫花茵蓓、北j、打旺、油菜等。6.4.2 种植方式禾谷类作物长期连作或轮作的田块,3年5年轮作种植1次绿肥。农田休闲期适宜种植的田块,应填闲种植绿肥。与主栽作物生长期一致的绿肥品种应进行间作或混作。6.4.3 播种量播量取决于绿肥作物品种,单作绿肥生长盛期应能覆盖农田地面:间套绿肥应能覆盖绿肥种植行或种植带地面。6.4.4播种方法3 DB61/T 966-2015 绿肥播种以条

10、播或撒播为主,播深应根据品种要求和种子大小而定,大粒种子可适当深播,以5cm7cm为宜,小粒种子可适当浅播,以2cm5cm为宜。6.4.5 田间管理豆科绿肥一般不施用氮肥,特别癖薄的土壤在播种时应施用氮肥(N)15 kg/hm230 kg/hm2。缺磷田块,施用磷肥(P205)30 kg/hm.45 kg/hm.。应及时除草、防治病虫。6.4.6 XIJ割翻压直接翻压的绿肥,应根据当地降雨量和气温,在主栽作物播种前10d25 d翻压入土。植株高大的绿肥、难以直接翻压的,可采用灭茬还田机械粉碎覆盖地表、或又IJ害IJ切碎,然后翻压入土,或XIJ割移出、切碎堆腐后再撒施翻压。6.5 秸轩还田6.5

11、.1 还田数量秸轩还田数量应根据主栽作物及产量水平而定,可采用作物秸轩的全量、半量、1/3量还田。6.5.2 还田方法采用可粉碎秸轩的收割机,在主栽作物收获时,将粉碎的秸轩均匀撒于地表,直接翻压还田。粉碎的秸轩也可作覆盖材料,覆盖休闲地表,保水增墙,在下茬主栽作物播前翻压。粉碎的秸轩长度应不大于3cm。秸轩还田条件下种植作物,氮肥用量应增加3%悦。6.6 生土培肥6.6.1 适用农田类型适用于新垦、复垦或经过平整,地表熟土被移除,生土裸露、有机质含量极低、养分缺乏、易板结贫癖的农田。6.6.2 施肥作物播前深耕整地,深耕深度应增加到25cm以上,并结合深耕增施有机肥料。粪肥、原肥、土杂肥、泪肥

12、、其他有机下脚料和废弃物,一般用量为30t/hm260 t/hm2,饼肥5t/hm21O t/hm2,商品有机肥可采用推荐量上限。同时,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测试结果,配施氮磷饵和中微量元素肥料。6.6.3 耕作作物收获后,进行深耕或深松并秸轩还田。结合深耕将还田秸轩粉碎深翻入土:如深松,可将粉碎的秸轩覆于地表还田。农田休闲期可种植绿肥,并适时别割、直接翻压或堆腐还田,加速土壤培肥。7 培肥期限应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坚持耕地用养结合,长期培肥土壤。培肥期限至少应在3年以上,具体以实现作物持续稳产增产、达到本标准规定的土壤培肥指标要求为限。4 D861/T 966-2015 附录A(规范性附录)陕西省

13、农田六个主要农业区域划分A.1 陕西省农田六个主要农业区域划分A.1.1 长城沿线风沙区分布于陕西省北部长城沿线的府谷、神术、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等地,长期受风沙影响的农田。A.1.2 陕北黄土丘陵沟皇区分布于长城沿线风沙区以南,富县、直川以北,沟深坡陡、土壤侵蚀严重的农田。A.1.3 渭北旱塘区分布于富县、直川及以南,宝鸡、风翔、麟游、永寿、淳化、耀县、富平、蒲城、澄城、合阳及以北地区摞地的农田。A.1.4 关中平原区分布于宝鸡、风翔、麟游、永寿、淳化、耀县、富平、蒲城、澄城、合阳以南,秦岭以北,泾河、洛河、渭河的冲积平原区的农田。A.1.5 秦巴山地分布于秦巴山区低山丘陵的农田。A.1.

14、6 陕南盆地分布于陕南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的农田。口OB61/T 966-2015 附录B(规范性附录)土壤水解性氨的测定碱解扩散法)B.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壤中水解氮的测定。B.2 主要仪器设备B.2.1 恒温培养箱(控温在60.C以内):B.2.2 扩散皿:B.2.3 半微量滴定管lOmL。B.3 试芳1B.3.1 氢氧化纳溶液c(NaOH)=1.8mol L-1:称取得72.0g氢氧化锅,溶解于水,稀释至lL。B.3.2 氢氧化纳洛液c(NaOH)=1.2mol L-1:称取得48.0g氢氧化锅,溶解于水,稀释至1L.B.3.3 铮一硫酸亚铁还原剂z称取50.0g磨细并通过0.2

15、5mm孔径筛的硫酸亚铁(Fe504 7H20)及10.0g铮粉混匀,贮于棕色瓶中。B.3.4 碱性胶液:称取40g阿拉伯胶放入装有50mL水的烧杯中,加热至70.C-80.C,搅拌促溶,约1h后放冷。加入20mL甘油和20mL饱和碳酸饵水溶液,搅匀,放冷。离心除去泡沫和不溶物,将清液贮于玻璃瓶中备用。B.3.5 硫酸标准洛液c0但2504)=0.01mol L-1或盐酸标准溶液HClJ=O.01mol L-l。B.3.6 定氨混合指示剂:称取0.5g澳甲酣绿和O.19甲基红于玛瑶研钵中,加入少量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全部溶解后,力日95%乙醇至100mL。B.3.7 珊酸溶液(H3B03)=

16、20g L-1J:称取唰酸20.00g溶于水中,稀释至1L。每开20g L-1棚酸溶液中加20mL混合指示剂,并用稀碱或稀酸调至红紫色(pH值约4.5)。此溶液放置时间不宣过长,如在使用过程中pH值有变化,需随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B.4 分析步骤B.4.1 称取通过2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2g(精确到O.Olg)和19铸一硫酸亚铁还原剂,均匀平铺于扩散皿外室内(若为水稻土,不需加还原剂)。B.4.2 在扩散皿内室加入2mL20g L-1珊酸溶液,在皿的外室边缘涂上碱性胶液,盖上毛玻璃,旋转数次,使毛玻璃与皿边完全茹舍,再慢慢转开毛玻璃的一边,使扩散皿外室露出一条狭缝,迅速加入10mL1.8氢氧化

17、纳洛液(水稻土样品用1.2氢氧化纳洛液)于扩散皿外室,立即用毛玻璃盖严。B.4.3 水平地轻轻转动扩散皿,使氢氧化纳溶液与土样充分混合,然后小心地用橡皮筋两根交叉成十宇形圈紧,使毛玻璃固定。放在恒温培养箱中于40.C保温24h:!:0.恼。6 DB61/T 96&一2015B.4.4 将扩散皿取出,小心转开毛玻璃用O.01mol L-l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滴定内室棚酸中吸收的氨量,颜色由蓝色刚变紫红色即达终点。滴定时应用细玻璃棒搅动内室溶液,不宜摇动扩散皿,以免溢出。B.4.5 在样品测定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B.5 结果计算结果按公CA.1)进行平行测定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

18、,保留整数。1_ C.(V-几)x14水解氮(N),mg.kg-1-,.U/-x 1000.CA.1)m 式中:任一一酸标准溶液浓度,单位摩尔每升Cmol L-1);一滴定待测液消耗酸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CmL);一滴定空白消耗酸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CmL);旷一一风干试样质量,单位为克Cg)。14一氮的毫摩尔质量,Cmg):1001忏换算成每千克含量。B.6 精密度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相对相差10%。B.7 注意事项B.7.1 由于碱性胶液的碱性很强,在涂胶液和恒温扩散时,应特别细心,慎防污染内室。B.7.2 碱性胶液可用碱性甘油代替,其配制方法为:在100mL甘油中溶解几十小粒固体氢氧化纳即可。B.7.3 用棚酸海液吸收氨时,温度不直超过40C,温度过高,影响珊酸对氨的吸收。B.7.4 在扩散过程中,扩散皿应盖严,不得漏气。B.7.5 扩散皿的洗涤:用完后的扩散皿应用自来水稍加冲洗后,放入稀酸中浸泡,再按一般玻璃器皿洗涤方法洗涤。7 的FON-AVAUhv产FG白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