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及风险隐患排查.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和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和相关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处置常见一些问题.广州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2006-2011)类型事件数发病数死亡数合计7302015243传染病6061521726食物中毒5216197其它中毒82035环境因素事件74802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150其它公共卫生事件166163流感样病例暴发4020120.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06-2011)病种病种事件数事件数发病数发病数死亡数死亡数合计合计60660615217152172
2、626甲型甲型H1N1H1N1流感流感231231145314531818水痘水痘148148407840780 0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6767532753270 0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636175917590 0手足口病手足口病33335455451 1登革热登革热24246786780 0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24247547540 0霍霍 乱乱141415150 0风疹风疹7 72642640 0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5 51671670 0人感染猪链球菌人感染猪链球菌3 33 30 0出出 血血 热热2 22 22 2狂狂 犬犬 病病2 22 22 2乙脑乙脑
3、2 22 22 2人禽流感人禽流感1 11 11 1麻麻 疹疹1 141410 0布布 病病1 11 10 0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肺炎1 11 10 0其它传染病其它传染病156156420642060 0其它其它4 41241240 0.2006-2011年学校报告占74.76%(546起)学校类别发生事件数波及人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合计546633287162290乡小学1289903337200县小学11710380534420市小学706779425360幼托机构571615411080市中学46573248810县中学29339166800普通高校2717308321630中专、技校1
4、9228012860乡中学19269304560其他学校3432447957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康的事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社区职责: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
5、)订。.风险的概念风险的概念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AS/NZ,2004)风险分析模)风险分析模型:型:R=HV AC lR(Risk)风险风险lH(Hazard)危害因素(危险源)危害因素(危险源)危害危害H=LI,L(Likelihood)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I(Impact)危害的影响程度危害的影响程度lV(Vulnerability)脆弱性脆弱性lAC(absorptive capacity/adaptive capacity)风险控制和适应能力风险控制和适应能力9.发生可能性分析发生可能性分析l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大型活动所造成的传
6、染病、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大型活动所造成的传染病、中毒、意外伤害及其他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风险,中毒、意外伤害及其他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风险,可结合事件背景、各类监测信息、历史事件及其危可结合事件背景、各类监测信息、历史事件及其危害等,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害等,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l可按照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分为极低、低、中等、可按照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分为极低、低、中等、高、极高五个等级,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赋值(如分高、极高五个等级,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赋值(如分别对应别对应1-5分)分)10.影响程度分析影响程度分析l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大型活动的公共卫生影响程度分对自然灾害、事
7、故灾难和大型活动的公共卫生影响程度分析,可从风险影响的析,可从风险影响的地理范围、波及的人口数、所造成的地理范围、波及的人口数、所造成的地理范围、波及的人口数、所造成的地理范围、波及的人口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人群健康影响的严重性、对重要基础设施或经济损失、对人群健康影响的严重性、对重要基础设施或经济损失、对人群健康影响的严重性、对重要基础设施或经济损失、对人群健康影响的严重性、对重要基础设施或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程度、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影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程度、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影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程度、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影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程度、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影
8、响、对公众的心理压力响、对公众的心理压力响、对公众的心理压力响、对公众的心理压力等方面考虑,大型活动还应考虑风等方面考虑,大型活动还应考虑风险对该活动的顺利举办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等。险对该活动的顺利举办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等。l可按照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分为极低、低、中等、高、极高可按照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分为极低、低、中等、高、极高五个等级,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赋值(如分别对应五个等级,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赋值(如分别对应1-5分)分)11.脆弱性分析脆弱性分析l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大型活动的脆弱性分析包括风险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大型活动的脆弱性分析包括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分析,可从承受能力和风险
9、控制能力的分析,可从人群易感性、公众人群易感性、公众人群易感性、公众人群易感性、公众心理承受力、公众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医疗救心理承受力、公众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医疗救心理承受力、公众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医疗救心理承受力、公众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医疗救援能力、技术储备、卫生资源及其扩充能力、公共卫生基援能力、技术储备、卫生资源及其扩充能力、公共卫生基援能力、技术储备、卫生资源及其扩充能力、公共卫生基援能力、技术储备、卫生资源及其扩充能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生活饮用水、食品供应、卫生应急能力础设施、生活饮用水、食品供应、卫生应急能力础设施、生活饮用水、食品供应、卫
10、生应急能力础设施、生活饮用水、食品供应、卫生应急能力等方面考等方面考虑。虑。l可按照脆弱性大小将其分为极低、低、中等、高、极高五可按照脆弱性大小将其分为极低、低、中等、高、极高五个等级,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赋值(如分别对应个等级,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赋值(如分别对应1-5分)分)12.风险管理(一)主动收集本地基本情况 包括本地区(主要是本辖区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经济状况、人口基本情况、幼托机构及学校、餐饮业情况、医疗设施情况、工厂情况、大型公共场所。收集该社区地图。(二)收集历史资料,防控能力,评估分析可能产生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三)参与上级的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制定本机构应急工作预案
11、、技术方案并及时更新修订.风险排查(一)发现识别本地主要风险隐患、危险因素和风险源。(二)最常见和主要的任务是协助专业机构的进行传染病重大疫情风险分析识别评估 根据以往历史记录(至少近10年),依据某病在本辖区及其所在省市相关传染病重大疫情及群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测该社区可能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三)重点排查的机构、场所学校、托幼机构,福利安养院所、工厂、餐饮场所、动物交易市场、交通枢纽、人群聚集地等.风险排查参考历史发病情况包括是否疫源地监测 动物、媒介情况如鸟类迁徙栖息、蚊、鼠等动物、鸟类等交易情况交通 检疫 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 生物安全 疫情控制能力 水源、饮食供应气候特殊人群、场
12、所等.风险排查步骤1、普查登记、普查登记资料分析、实地调查、勘察、走访、鼓励群众报告和听取专家、管理人员意见等多种方式逐一建立档案,全面登记风险隐患类型、形成原因、确定依据、责任主体、上报单位以及应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等疾病情况。2、分析评估、分析评估成因,易发时间、地点及发生概率,可控性和紧急程度,可能造成的直接危害及次生危险,受其影响区域内其他风险隐患情况,需要整改的内容、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及落实情况,应对该类风险隐患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储备等分析评估,确定风险隐患级别并采取相应措施。.风险排查步骤 3、治理整改。、治理整改。要边查边改。短时期可整改的,立即整改。情况复杂、短
13、期内难以整改的,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应对预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等,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对问题较多、隐患严重、危险较大的,要采取停产、停业整顿或停止使用等措施,防止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发生。4、统计汇总。、统计汇总。建立健全各级风险隐患数据库,明确风险隐患集中的地区、行业、领域,可利用大比例尺地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绘制出直观可视的主要风险隐患分布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和相关信息报告报告程序与方式电话、传真等方式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告时限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内的事件时,应按有关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订正报告和补报发现报告错误报告
14、病例转归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发现漏报协助完成调查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一)责任报告单位(一)责任报告单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为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单位(二)责任报告人(二)责任报告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中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报告范围与标准报告范围与标准依据:国家突发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内涵的释义(试行)广东省等相关文件对传染病、食物中毒等11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根据报告标准进行依法报告。.报告范围与标准报告范围与标准1.传染病传染病1)鼠疫:鼠疫:发现1 例及以上鼠疫病例。2)霍乱:霍乱:发现1
15、例及以上霍乱病例。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 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 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5)炭疽:炭疽:发生1 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 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 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报告范围与标准报告范围与标准6)甲肝甲肝/戊肝:戊肝: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7)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
16、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 例及以上死亡。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 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 例及以上死亡。9)麻疹:麻疹: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麻疹病例。10)风疹:风疹: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风疹病例。.报告范围与标准报告范围与标准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 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
17、发生3 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 例及以上死亡。12)登革热:登革热:1 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 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13)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高发地区10 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 例及以上。.报告范围与标准报告范围与标准14)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 例及以上。15)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1 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 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 例及以上。16)疟疾:疟疾:以
18、行政村为单位,1 个月内,发现5 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 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1 个月内发现5 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1 个月内发现2 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报告范围与标准报告范围与标准17)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在未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 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0 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5 例及以上;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5 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
19、吸虫病病例3 例及以上;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18)流感:流感: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 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19)流行性腮腺炎: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 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报告范围与标准报告范围与标准20)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以外):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 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 例及以上。21)猩红热:
20、猩红热: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22)水痘:水痘: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报告范围与标准报告范围与标准23)输血性乙肝、丙肝、输血性乙肝、丙肝、HIV: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3 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 感染。24)新发或再发传染病: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 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25)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范围与标准报告范围与标准(26)手足口病:手足口病:1周内,同一自然村、居委会、托幼机
21、构及学校等单位(或管区)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27)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工厂等集体单位中发生30 例及以上疑似或临床诊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报告范围与标准报告范围与标准2.食物中毒食物中毒1)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 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2)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 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3)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报告范围与标准报告范围与标准3.职业中毒职业中毒: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 人及以上或者死亡1 人及以上的。4.其他中毒其
22、他中毒:出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例3 例及以上的事件。5.环境因素事件环境因素事件:发生环境因素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3 例及以上。6.意外辐射照射事件意外辐射照射事件:出现意外辐射照射人员1 例及以上。7.传染病菌、毒种丢失传染病菌、毒种丢失:发生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丢失事件。.报告范围与标准报告范围与标准8.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体性疑似异常反应;或发生死亡。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 例
23、及以上;或死亡1 例及以上。9.医源性感染事件医源性感染事件: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10.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 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3 例及以上。11.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主要内容包括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原因、主要措施与效果等。填写相关附表填写相关附表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
24、农药中毒、其他化学中毒、环境卫生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免疫接种事件、医疗机构内感染、放射卫生事件、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表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日常监测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日常监测(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包括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同时指定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核对、收发,设立传染病报告登记簿,统一填报有关报表。(二)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必要设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的网
25、络直接报告,并指派专人负责。(四)定期组织对单位医务人员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要求项目内容项目内容考核方法考核方法记分方法记分方法(40分分)发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同时电话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时限符合规定。查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报告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现场检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掌握情况。如年度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区县疾控中心核实并提供证明。报告管理制度和流程制度和流程(共5分)。未制订,扣5分;报告程序、方式、时限出现明显错误、不符或不全扣3分;未正式发文或及
26、时更新扣2分,扣完为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共10分)。未收集辖区人口人口学信息学信息扣3分;未定期进行风险排查风险排查扣3分;无定期的聚集性分析判断记录聚集性分析判断记录扣3分;未能积极参与应急预案制(修)应急预案制(修)订扣3分。扣完为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和范标准和范围正确有效围正确有效(共5分)。不能提供扣5分;报告范围不全或错误扣3分/种。扣完为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报告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报告卡填报与备存(共5分)。填写错误、漏项或不规范扣3分/处;未备存报告卡(含附表)纸质版扣5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本单位发生的食物中毒、院感暴发事件)及时报及时报告告
27、(共15分)。如漏报、迟报或瞒报扣15分/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与处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依据: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广东省卫生应急基本装备目录(草案)广州市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等相关文件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具体定位,制定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物资应包括6大类:大类:药品药品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消毒药械消毒药械防护用品防护用品通讯器材通讯器材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社区
28、定位社区定位为协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功能主要储备防护、样品运送及少量采样、消杀器材而较完备的储备库由上级疾控部门储备,事件发生后统筹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防护用品类防护用品类需配备足够数量有效期内性能完好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医用防护服和口罩、防护镜、鞋套、手套等。医用防护服应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N95或FFP3),医用防护口罩应为N95或同级及以上级别。应配备用于疫情处理、采样等设备应配备用于疫情处理、采样等设备至少包括真空采样管、采血针、棉签、咽或肛拭子、黄色医疗垃圾袋、个人清洁消毒用品、驱避剂、电筒应急灯、消毒杀虫药械以及其他各类
29、标本采集器具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日常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数量最小工作单元(日常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数量最小工作单元(5人)人)最大配备基数最大配备基数维持时间(维持时间(2天)。天)。应急物资储备数量制定原则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队伍人数(最小工作单元原则)、每日每个最小工作单元最大工作使用物资的品种和数量形成配备基数(最大工作物资基数)和人力支撑最长时限原则来配备。减少社区经济负担事件初期处置需要边处置边补充一支5人公共卫生应急队伍连续工作2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基本要求基本要求主要储备个人防护装备、样品采集保存和运送装备、个人防护装备、样品采集保存和运送装备、消杀药
30、械等消杀药械等三类物质和装备。考核储备完整率功能状况管理情况可在基础上增加卫生应急队伍情况辖区疫情需要其他医学救援应急物资自行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卫生应急物资管理要求1卫生应急物资应置于专门储备室或专用储备柜,符合应急物资存放条件,布局合理,设有登记本。2做好各类应急物资的登记,完整、准确记录应急物资储备和使用情况,确保账物相符和药品的剂型、浓度、有效期、生产厂家均合格以及医疗器械、消毒杀虫器械完好无损;消毒杀虫药品、防护用品应在有效期内,包装完好,无破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须由专人进行动态管理,定期检查和更换过期、失效、破损的应急物资,确保设备物资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31、。.要求项目内容项目内容考核方法考核方法记分方法记分方法(30分分)1主要储备个人防护装备、样品采集保存和运送装备、消杀药械等三类物资和装备。2药品的剂型、浓度、有效期、生产厂家均合格,医疗器械、消毒器械完好无损,消毒药、防护用品在有效期内。查看储备场所,物品清单,检查实物及其性能状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共5分)。未建立扣5分,未及时更新扣2分。制订应急物资储备目录目录(共5分)。未建立扣5分,应急物资类别欠准确或完善,予酌情扣分。应急物资设专人管理专人管理,有动态记录台帐动态记录台帐(共5分)。未设置,扣5分。应急物资按基本要求(参见附表)配置(共15分)。每缺少1种扣2分;
32、发现超过有效期或性能不合格每1种扣2分;数量不足每1种扣2分,扣完为止。.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医疗和公共卫生应急任务组织指挥协调和后勤保障体系应急队伍领导、明确职责任务确保物质装备技能培训应急演练.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一旦辖区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及时对伤者进行急救、转诊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等应急处置工作,特别是做好前期处置,同时指导辖区内单位和居民应急处置工作。.
33、首例首例发病发病首例首例就诊就诊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确认确认开始开始应急应急报告报告控制机会控制机会传染病自然流行过程传染病自然流行过程检测检测采样采样.潜在的病例预防潜在的病例预防首例首例发病发病首例首例就诊就诊报告报告开始开始应对应对流行病学流行病学预警预警/确认确认传染病应急应对传染病应急应对采样采样检测检测.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处置(一)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二)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三)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四)疫点疫区处理(五)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六)宣传教育(七)根据需要,提供各项便利和协助.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甲类传染
34、病的控制措施:甲类传染病的控制措施:鼠疫、霍乱以及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
35、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居家隔离治疗的病例需要指定专人负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负责治疗、指导和随访,定期监测体温和病情,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转送到定点医院治疗。密切观察居家隔离治疗的病例的家庭成员,做好个人防护和家庭消毒措施,一旦出现症状,立即上报疾控部门并就医。根据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应按疾控部门要求定期上报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情况。.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按照规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者进行急救,及时转诊。按照规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者进行急救,及时转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及时开展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治时,在发现病人时,要认真
36、、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规定进行报告,为后续疾控部门了解疫情情况提供第一手资料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或超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能力的,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或其他专科医院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或其他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人数较多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救治能力的,需及时协调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协调。书写医学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专业机构人员书写医学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专业机构人员需要了解病例情况时配合提供。需要了解病例情况时配合提供。.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协助开展传染病接触者或其他
37、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追踪、协助开展传染病接触者或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追踪、查找,对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者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和预查找,对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者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和预防服务。防服务。医学观察期由密切接触者与传染病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顺延一个最长潜伏期结束。在医学观察期观察其健康状况,有否染病可能,及早诊断治疗与救护,又减少和避免将病原体传播给健康人群。医学观察期间,密切接触者如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采样和检测,并对与其有密切接触的全部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排除,与其有密切接触的全部人员解除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满,如密切接触者无异常情况,应
38、及时解除医学观察,并由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书面健康证明。.医学观察的要求在进行医学观察前,要向密切接触者说明医学观察的依据、期限及有关注意事项;告知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做好科普知识宣传。每日对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访视和测试体温等检查,详细记录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应定期按上级部门要求报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情况。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消毒剂和个人防护用品,认真做好本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实施医学观察的工作人员应做好基本的个人防护。.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协助对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对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
39、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触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相关信息协助调查提供暴发疫情场所(如学校、托幼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气象资料、地理、空间分布、人口分布、教学/生产活动、疫情发生前后的人群聚集、人群流动、人群免疫状况等信息协助与辖区其他部门如居委会等的沟通联系、协助流调人员入户调查协助进行采样等事宜协助进行采样等事宜生物安全卫生防护根据要求和疾病特点采集相应足量的样本样品的保存、运送条件要符合相关要求。.准备工作准备工作证实暴发存在证实暴发存在核实诊断核实诊断制定病例定义、病例搜索、个案调查制定病例定义、病例搜索、个案调查描述三间分布特征描述三间分布特征建立假设
40、建立假设验证假设验证假设重新调查并再次验证假设重新调查并再次验证假设实施控制措施实施控制措施信息反馈信息反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十个步骤Time.调查与控制的关系已知未知已知调查+控制+调查+控制+未知调查+控制+调查+控制+传染源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病原病原当临床、实验室、流行病学已经很明确支持你的假设则不用再进行复杂的调查.疫点疫区处理接受上级专业机构的指导,做好医疗机构内现场接受上级专业机构的指导,做好医疗机构内现场控制、院内感染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控制、院内感染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工作。疗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工作。协助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开展杀虫
41、、协助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灭鼠等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消毒杀虫工作人员应该由有现场消毒杀虫经验或接受过消毒杀虫培训的人员进行。根据专业机构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相应的消毒杀虫方法,做好个人防护和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污染,确保消毒杀虫效果。.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协助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应急药品和防协助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应急药品和防护用品分发等工作,并提供指导。护用品分发等工作,并提供指导。根据专业机构的防控意见,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的疫区(点)、易感人群及传染病的
42、密切接触者等对象开展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应急接种的实施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程序批准后开展,开展免疫接种的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做好疫苗、人员等准备和组织工作,并开展免疫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理,超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理能力的应及时提请上级专业机构参与处理。.宣传教育根据辖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健康教育核心信息采取如制作传单、折页、宣传画、宣传板报、语言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最大程度地减少卫生应急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为调查处置提供各项便利和协助根据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和最新疾病防控方案指南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听从上级专业
43、机构的指挥,提供各项便利和协助,力求最大程度减少事件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影响。.要求项目内容项目内容考核方法考核方法记分方法记分方法(30分分)辖区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在规定时间内赶赴现场协助上级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措施得当,控制有效。查看相关记录、文件和由区县疾控中心提供意见判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助上级应急处置效果。按上级要求协助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共10分)。未参与,扣10分/次。及时参与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共10分)。未及时参与,扣5分/次,扣完为止。参与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措施得当有效(共10分)。如措施不当,不能及时有效控制,扣5分/次,扣完为止。.常见问题制度、预案等未及时更新或正式发文。较多未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或未有效开展,如未掌握本地区分布、特点等。未能准确理解聚集性分析的要求和目的,未定期开展聚集性分析或缺乏记录.存在结案提前或延迟、事件类别分类错误、填写内容不全或不规范等情况应急物资无固定储存仓库,存在未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应急物资无专人管理现象,无应急物资动态台帐或台帐不规范、应急物资种类不完善、型号不正确、性能不合格、数量不足、超过有效期以及无法使用等现象。未及时更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和标准,如缺少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