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090365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7 页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分钟。第第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道小题,每小题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60 分)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在远古时代就通过燃烧植物的方式开始利用生物质能B.氢能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人们只能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煤中含有硫元素,大量的直接燃烧煤会引起酸兩等环境问题D.太阳能以光和热的形式传送到地面

2、,人们可以直接利用这些光和热2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3常温下,1mol 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 E 表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共价键HHFFHFHClHIE(kJmol1)436157568432298A432 kJmol1E(HBr)298 kJmol1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 HF 键CH2(g)2H(g)H=+436 kJmol1DH2(g)+F2(g)=2HF(g)H=25 kJmol1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 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

3、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B.在 101 kPa 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O2(g)=2H2O(l)H571.6 kJmol1C.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H57.3 kJmol1,则 H2SO4和 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D.500、30 MPa 下,将 0.5 mol N2(g)和 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

4、3H2(g)2NH3(g)H38.6 kJmol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释放出能量D.若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旧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则反应吸收能量6根据图中包含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 2 页 共 7 页A.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 1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吸收 248 kJ 的能量B.436 kJmol1是指断开 1 mol H2中的 HH 键需要放出 436 kJ 的能量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 183 kJ 的能量D.4

5、31 kJmol1是指生成 2 mol HCl 中的 HCl 键需要放出 431 kJ 的能量7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均为吸热反应8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9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 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10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

6、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在 100 kPa 时,1mol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 1.895 kJ 的热能。试判断在 100 kPa 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1mol 石墨比 1mol 金刚石的总能量高C若在等量氧气中充分燃烧,1mol 金刚石比 1mol 石墨的释放的能量高D仅提供 1.895 kJ 的热能,工业上就能将 1mol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11下图为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热H=-183kJmol-1B该反应生成液态 HCl 比生成气态 HCl 释放的能量少C氯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比氢气分子中

7、的化学键更稳定D1 molHCl 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吸收 431kJ 的能量12在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风力 B.原煤 C.石油 D.电力1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中和热 H57.3 kJmol1,则 H2SO4和 Ba(OH)2的反应热 H-114.6kJmol1B.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 2H2O(g)=2H2(g)O2(g)反应的反应热H2285.8kJmol1C.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98%的浓硫酸和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1mol 液态水时,反应热 H57.3 kJmol1第 3 页 共 7 页14已知:(1)Zn(s

8、)+21O2(g)=ZnO(s),H=350kJmol1,(2)2Ag(s)+21O2(g)=Ag2O(s),H=25kJmol1,则 Zn(s)+Ag2O(s)=ZnO(s)+2Ag(s)的H 等于()A375 kJmol1 B325 kJmol1 C+375 kJmol1D+325 kJmol115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H2(g)+O2(g)=H2O(g)H2C(s)+O2(g)=CO2(g)H3则反应 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

9、H 为()A12H3+10H22H1 B2H110H212H3C12H310H22H1 DH110H212H316已知:2H2(g)O2(g)2H2O(l)H571.6 kJmol1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1H(aq)OH(aq)H2O(l)H57.3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燃烧热为 571.6 kJmol 1B同质量的 H2(g)和 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C12H2SO4(aq)12Ba(OH)2(aq)12BaSO4(s)H2O(l)H57.3 kJmol1D3H2(g)CO2(g)C

10、H3OH(l)H2O(l)H135.9 kJmol117已知 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 121 kJ,且 O2中 1 mol O=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 496 kJ,水蒸气中形成 1 mol HO 键时放出热量 463 kJ,则 H2中 1 mol HH 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18化学反应 N2+3H2 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l)H=2(a-b-c)kJ/molB.N2(g)+3H2(g)2NH3(g)H=2(b-a)kJ/molC.N

11、2(g)+3H2(g)2 NH3(l)H=(b+c-a)kJ/molD.N2(g)+3H2(g)2 NH3(g)H=(a+b)kJ/mol1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1/2O2(g)SO3(g)H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 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196.64kJ B小于 98.32kJ C小于 196.64kJ D大于 196.64kJ20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 kJmol1(2)C(s)O2(g)=CO2(g)H2393.5 kJmol1(3)H2(g)O2

12、(g)=H2O(l)H3285.8 kJmol1,12则反应 2C(s)2H2(g)O2(g)=CH3COOH(l)的焓变 H 为()A+488.3 kJmol1B244.15 kJmol1C+244.15 kJmol1 D488.3 kJmol1第第 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21反应 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E1表示 ,E2表示 ,H=(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填“有影响”“无影响”),原因是 第 4 页 共 7 页(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和 E2的变

13、化是:E1 ,E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2为了研究化学反应 A+BC+D 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 的试管中滴加试剂 B 时,看到 U 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为 _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A 和 B 的总能量比 C 和 D 的总能量 _(填“高”或“低”)(3)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 _ 释放出来(4)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5)写出一个符合题中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 已知:P4(白磷,s)+5O2(g)P4O10(s)H=-2 983.2kJ

14、mol-1 P(红磷,s)+45O2(g)41P4O10(s)H=-738.5kJmol-1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相同状况下,能量状态较低的是 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 _(填“高”或“低”)。23I现有下列变化过程:碘的升华;氧气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烧碱熔化;氯化氢溶于水;氯化铵受热分解。将符合题意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1)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_。(2)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3)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4)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 _。.已知拆开 1 mol H-H 键、1 mol NN 键、1 mol N-H 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436 kJ、

15、946 kJ、391 kJ。(5)N2(g)和 H2(g)合成 NH3(g)的反应为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6)由 N2(g)和 H2(g)反应生成 1 mol NH3(g)时,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24白磷、红磷是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磷的氧化物,空气不足时生成 P4O6,空气充足时生成 P4O10。(1)已知 298 K 时白磷、红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P4(白磷,s)5O2(g)=P4O10(s)H12 983.2 kJmol1P(红磷,s)O2(g)=P4O10(s)H2738.5 kJmol15414则该温度下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

16、)已知 298 K 时白磷不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P4(白磷,s)3O2(g)=P4O6(s)H1 638 kJmol1。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62 g 白磷和 50.4 L 氧气(标准状况),控制条件使之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到的 P4O10与 P4O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3)已知白磷和 PCl3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 198,ClCl 243,PCl 331。则反应 P4(白磷,s)6Cl2(g)=4PCl3(s)的反应热 H_。第 5 页 共 7 页试卷答案及分析试卷答案及分析1B 解:A、人类燃烧植物的方式获得热能,

17、是开始利用生物质能的最早方式,故 A 说法正确;B、还可以让氢气构成燃料电池,使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 B 说法错误;C、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产生 SO2,引起酸雨等环境问题,故 C 说法正确;D、人们可以直接利用光和热,如太阳能热水器,故 D 说法正确。2B 解:A、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不符,故 A 错;B、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并且图象符合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 B 正确;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等,故 C 错;D、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图象不符合,故 D 错3D 解:A、依据溴原子半径大于

18、氯原子小于碘原子,半径越大键能越小分析,所以结合图表中数据可知 432 kJmol1E(HBr)298 kJmol1,故 A 正确;B、键能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表中键能最大的是 HF,最稳定的共价键是 HF 键,故 B 正确;C、氢气变化为氢原子吸热等于氢气中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H2(g)2H(g)H=+436 kJmol1,故 C 正确;D、依据键能计算反应焓变=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计算判断,H=436KJ/mol+157KJ/mol2568KJ/mol=543KJ/mol,H2(g)+F2(g)=2HF(g)H=543 kJmol1,故 D 错误;4B 解:A、燃烧热产生的水

19、,应是液态水,故错误;B、4g 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285.8/2kJ=571.6kJ,故正确;C、中和热的反应方程式为 H(aq)OH(aq)=H2O(l)H=57.3kJmol1,而硫酸和氢氧化钙产生 CaSO4,会伴随热效应,故错误;D、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不清楚题目中消耗 N2或 H2的量是多少,故错误。5B 解:A.化学变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伴随能量变化,因此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A 正确;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但也可以转化为其它能量,例如电能等,B 错误;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释放出能量,为放热反应,C 正确;D.若化

20、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旧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吸收能量,D 正确,答案选 B。6C 解: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能量,故 A 错误;436kJmol-1是指断开 1 mol H2中的 HH 键需要吸收 436 kJ 的能量,故 B 错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 4322436243=183 kJ 的能量,故 C 正确;431 kJmol-1是指生成 1mol HCl 中的HCl 键需要放出 431 kJ 的能量,故 D 错误。7A 解: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 正确;断开化学键的过程

21、会吸收能量,B 错误;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发生,如氯化铵和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C 错误;食物的腐败变质是氧化反应,该过程是放热的,D 错误;正确选项 A。8A 解:A、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A 正确;B、反应物总能量高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B 错误;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可能相等,C 错误;D、反应物总能量高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且反应过程不符合客观事实,D 错误。9C 解:A由于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B催化剂能改第 6 页 共 7 页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2、但是不能改变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因此不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错误;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使反应在较低的能量下发生,因此可以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正确;D根据图示可知逆反应的活化能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错误。10C 解:A、物质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石墨转化成金刚石,需要吸收热量,说明石墨具有的能量低于金刚石,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 A 错误;B、石墨转化成金刚石,需要吸收热量,因此 1mol 石墨具有的能量低于 1mol 金刚石,故 B 错误;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与氧气反应生成 CO2,因此能量高的物质,放出的热量多,即 1mol 金刚石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 1mol 石墨燃烧放出

23、的热量,故 C 正确;D、不仅需要温度,还需要一定的压强,故 D 错误。11A 解:A、根据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4362432431)kJmol1=183kJmol1,故正确;B、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放热反应,因此生成液态 HCl 比生成气态 HCl释放的能量多,故错误;C、化学键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因此氢气中化学键比氯气中化学键更稳定,故错误;D、形成化学键是放热,故错误。12D 解:风力是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资源,是一次能源,A 错误;煤是直接从地下挖来的,是一次能源,B 错误;天然气、原煤和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是一次能源,C 错误;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能都是通过

24、其它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是二次能源,D 正确;正确选项 D。13D 解:A.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时要放出热量,因此 H2SO4和 Ba(OH)2生成2mol 水的反应热 H-114.6kJmol1,故 A 错误;B.水常温下的状态为液态,液态水变成水蒸气要吸热,因此 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 2H2O(g)=2H2(g)O2(g)反应的反应热H2285.8kJmol1,故 B 错误;C.化合反应一般是放热反应,但不是所有的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如 C 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故 C 错误;D.浓硫酸稀释放热,98%的浓硫酸和 NaOH 溶液反

25、应生成 1mol 液态水时,反应热 H57.3 kJmol1,故 D 正确;故选 D。14B 解:(1)Zn(s)+O2(g)=ZnO(s),H=350kJmol1,(2)2Ag(s)+O2(g)=Ag2O(s),H=25kJmol1,依据盖斯定律(1)(2)得到Zn(s)+Ag2O(s)=ZnO(s)+2Ag(s)H=325 kJmol1;15A 解:已知: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H2(g)+O2(g)=H2O(g)H2C(s)+O2(g)CO2(g)H3由盖斯定律:10+122得:4C3H5(ONO2)3(l)12CO2(g)+

26、10H2O(g)+O2(g)+6N2(g)H=12H3+10H22H1;16B 解:A、燃烧热是指 1mol 的燃料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所以 H2(g)的燃烧热为 571.6 kJmol 1/2=285.8 kJmol 1,错误;B、从热化学方程式中可判断 1g H2(g)完全燃烧放出 571.6/4=142.9kJ 的热量,1g CH3OH(l)完全燃烧,放出 1452/64=22.7kJ 的热量,所以氢气放出的热量多,正确;C、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中有硫酸钡的沉淀生成,所以该反应的热效应不是57.3 kJmol1,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3H2(g)CO2(g)CH3O

27、H(l)H2O(l)H(571.6 kJmol1)3/2-(1452 kJmol1)/2=-131.4kJ/mol,错误,答案选 B。17C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g)H484 kJmol1,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22463 kJ484 kJ496 kJ)2436 kJ。18A 19C 20D 21.(1)放热;(2)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形成放出的总能量;E1E2;(3)无影响,因为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差值,与催化剂无关;(4)减小;减小【解答】(1)由图象可知该反应是一个能量降低的反应,所以属于放热反应;故答案为

28、:放热;(2)由图象可知 E1表示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E2表示生成物形成放出的总能量,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形成放出的总能量=E1E2;故答案为: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形成放出的总能量;E1E2;(3)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之差,与催化剂的使用无关,所以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因为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差值,与催化剂无关;第 7 页 共 7 页(4)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所以 E1和 E2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减小22(1)放热 (2)高 (3)热能 (4)

29、低 (5)2Al+6HCl=AlCl3+3H2 P4(白磷,s)=4 P(红磷,s)H=-29.2 kJ/mol 红磷 低【解答】(1)由于发生反应 A+BC+D,U 型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根据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以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2)由于 A+BC+D 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A 和 B 的总能量比 C 和 D 的总能量高;(3)化学变化伴随着物质和能量变化,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通常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4)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生成放出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5)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不需要加热

30、既能够发生,如铝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6HCl=AlCl3+3H2;已知:P4(白磷,s)+5O2(g)P4O10(s)H=-2983.2kJmol-1 P(红磷,s)+45O2(g)41P4O10(s)H=-738.5kJmol-1根据盖斯定律-4 可得:P4(s,白磷)=4P(s,红磷)H=(-2983.2kJ/mol)-(-738.5kJ)4=-29.2kJ/mol,说明白磷转化为红磷是放热反应,相同的状况下,红磷能量比白磷低,由于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则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低。23(1)(2)(3)(4)(5)放热 (6)46 kJ【解答】碘的升华属于物理

31、变化,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化学键的破坏;氧气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化学键的破坏;氯化钠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钠中的离子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离子键;烧碱存在离子键,融化烧碱时,阴阳离子间的化学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离子键;氯化氢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氢中的共价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共价键;氯化铵受热分解,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受热分解时,阴阳离子间的化学键、及铵根离子中的共价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离子键、共价键;.(5)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反应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946+3

32、436-23391=-92 kJ/mol,所以 N2(g)和 H2(g)合成 NH3(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答案:放热。(6)根据 N2(g)+3H2(g)=2NH3(g),H=-92 kJ/mol,当反应生成 1 mol NH3(g)时,放出的热量为192/2=46kJ;正确答案:46 kJ。点睛:反应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如果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如果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24(1)P4(白磷,s)=4P(红磷,s)H29.2 kJmol1(2)311 323.45 kJ(3)

33、1 326 kJmol1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由第一个反应第二个反应4,可得:P4(白磷,s)=4P(红磷,s)H2 983.2 kJmol1(738.5 kJmol1)429.2 kJmol1。(2)n(白磷)0.5 mol,n(O2)2.25 mol,设 P4O10与 P4O6的物质62 g124 gmol150.4 L22.4 Lmol1的量分别为 x、y。则 xy0.5 mol,5x3y2.25 mol,解得 x0.375 mol,y0.125 mol。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 2 983.2 kJmol10.375 mol1 638 kJmol10.125 mol1 323.45 kJ。(3)根据图示,1 分子 P4、PCl3中分别含有 6 个 PP 键、3 个 PCl 键,反应热为断裂 6 mol PP键、6 mol ClCl 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 12 mol PCl 键放出的能量之差,即 H(6198 kJmol16243 kJmol1)12331 kJmol11 326 kJmo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