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 太 阳 膀 胱 经.经脉概述膀胱经-属膀胱,络肾足太阳-从头走足;分布于下肢外侧后缘;在头部上接同名的手太阳小肠经,在足部下交相表里的足少阴肾经。插入动画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经脉循行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 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体表路线 起于目内眦旁的睛明穴头 沿背腰骶中线旁1.5寸股外侧后部下项 腘腘窝中沿背腰骶中线旁寸股外侧后缘 小腿外侧后缘外踝后止于
2、足小趾外侧 端的至阴穴。(交于肾经)体内联系属膀胱,络肾。并联络眼、脑、耳部。经 脉 特 点从巅至耳上角。挟脊抵腰中(从项分两条侧线行于 项、背、腰、下肢,所过部位筋肉 分布最广)。从腰入属脏腑 1攒竹 定位: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 中,眶上切迹处)即是主治:目视不明 流泪 目赤肿痛 近视 眼睑瞤瞤动 眼睑下垂 面瘫 头痛 眉棱骨痛 刺灸:斜刺或平刺0.30.5寸。少灸。1攒竹 1.呃逆2.急性腰扭伤 2天柱 定位: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 此穴主治:头痛 眩晕 项强 肩背痛 目赤肿痛 鼻塞 咽喉肿痛 癫狂痫 刺灸:直刺或向下斜刺0.50.8寸。不宜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可灸
3、。背俞穴背俞穴首见于灵枢1、分布:膀胱经背部的第一侧线上。、分布:膀胱经背部的第一侧线上。2、主治:、主治:局部治疗作用;局部治疗作用;治疗本脏腑疾病;治疗本脏腑疾病;治疗与本脏有关的器官、组织病。治疗与本脏有关的器官、组织病。难经难经阴病行阳阴病行阳俞在阳。俞在阳。素问素问阴病治阳阴病治阳脏属阴,多以背俞穴治脏病脏属阴,多以背俞穴治脏病 以阳治阴、从阳引阴以阳治阴、从阳引阴3、常与募穴相配,称俞募配穴法。、常与募穴相配,称俞募配穴法。3肺俞定位:T3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 气喘 咳血 骨蒸潮热 盗汗 鼻疾 咽喉肿痛 皮肤病 项背痛 刺灸: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4膈俞定位
4、: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呕吐 呃逆 饮食不下 血症:吐衄 血虚 崩漏等 风疹 咳喘 潮热 盗汗 背痛 刺灸: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5肝俞 6胆俞 定位:T9棘突下旁开1.5寸 T10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胁痛 口苦 黄疸 呕吐 脊背痛 目赤 夜盲 近视 肺痨 潮热 眩晕 癫狂痫 吐血 鼻衄 刺灸:斜刺0.50.8寸。可灸。7脾俞 8胃俞 定位:T11棘突下旁开1.5寸 T12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胃痛 呕吐 腹胀 泄泻 肠鸣 痢疾 腰背痛 胁痛 衄血 便血 崩漏 水肿 黄疸 肌肉萎缩 刺灸:斜刺0.50.8寸。可灸。9肾俞定位:L2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月经
5、不调 带下 不孕 不育 遗精 阳萎 遗尿 小便不利 水肿 腰腿痛 耳鸣 耳聋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10大肠俞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腹胀 肠鸣 泄泻 便秘 痢疾 肠痈 痔疾 脱肛 腰腿痛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腰三针(肾俞、大肠俞、委中)11次髎定位:在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2骶 后孔中 主治:月经不调 痛经 带下 阴挺 不孕 不育 阳萎 遗精 小便不利 疝气 腰骶痛 下肢痿痹刺灸:直刺11.5寸。可灸。注:针刺次髎可行气活血,散寒通血,灸之可温通经络。是临床治疗妇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临床常配 三阴交、行间治疗因气滞血瘀和寒湿凝滞 所致的痛引
6、腰骶者。12委中定位:腘横纹中央主治:腰背痛 腘筋挛急 下肢痿痹 瘫痪 小便不利 遗尿 腹痛 吐泻 丹毒 湿疹 风疹 刺灸: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注:丹溪心法:腰屈不得伸,针委中出血立愈。从血分治疗皮肤病的腧穴 膈俞膈俞(血会血会)调和营血调和营血 委中委中(血郄血郄)治风先治血,治风先治血,血海血海 血行风自灭血行风自灭 13志室 医学入门称精宫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治:遗精 阳萎 不育 阴部肿痛 小便不利 水肿 腰脊强痛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主 治 归 纳1.经脉所过的病症:如头痛,目痛,项背痛,腰痛,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痛,小儿麻痹后遗症。2.背部背俞穴主治各相应脏腑疾病:呼吸系统:感冒,咳嗽,哮喘,鼻疾等;消化系统:胃痛,胃下垂,腹痛,腹胀,胁痛,泄泻,痢疾等;泌尿生殖系统:腰痛,小便不利,癃闭,遗尿,遗精,阳痿,痛经,月经不调,带下,子宫脱垂,胎位不正。其他如疟疾,痔疮,脱肛,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