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文末附答案)2022)2022 届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大全笔记届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大全笔记 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装置 操作与现象 结论 A 静置一段时间后,烧杯中液体变红色。氨分子很小,且分子之间有间隔。B 向集满 CO2的塑料瓶中加入约 1/3体积的水,振荡后发现塑料瓶没有变扁。CO2难溶于水。C 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集气瓶,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内有黑色颗粒状固体。铁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D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后,听到轻微的爆鸣声 收集到的
2、氢气较纯 AABBCCDD 2、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少量碳粉选择的方法合理的是 A溶解过滤 B在氢气中加热 C在一氧化碳中加热 D在氧气中灼烧 2 3、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A明矾 B活性炭 C石子 D细沙 4、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
3、相关的是 序号 物质 性质 用途 A 一氧化碳 可燃性 冶炼金属 B 氧气 支持呼吸 医疗急救 C 活性炭 吸附性 防毒面具 D 干冰 蒸发时吸收热量 制冷剂 AABBCCDD 6、如图为金刚、石墨和 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 C60 7、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 处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是 CO B
4、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通入 CO 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C该实验可以观察到 B 处固体从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D该模拟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 8、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 和 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 CO2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4 多选题 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CO 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C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碳原子构成
5、的单质 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0、某气体由 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则该气体成分可能的是 ACO、H2BCO2、COCCO2、H2DCO、CH4 11、小亚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组别有 A物质用途 B化学之最 氧气:用来作燃料 活性炭:用于吸附色素、异味 自然界最坚硬的矿物质:金刚石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氮气 C物质鉴别 D环保知识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鉴别 CO2和 CO
6、 气体:用澄清石灰水 减缓温室效应:植树造林节能减排 减少水体污染:禁止使用洗涤剂 AABBCCDD 12、同学们学习了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的知识后,对“阶梯蜡烛熄灭顺序”的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亲自动手设计了如下改进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过程 装置图 用塑料薄板将烧杯分隔为两个空间,在塑料薄板下开了一个小凹槽,点燃两只高低不同的蜡烛后,将二氧化碳沿着没有蜡烛的这一侧的烧杯壁慢慢倾倒 A该实验不能保证冷的二氧化碳能够沿着烧杯壁缓缓下沉 5 B该实验保证了二氧化碳的量比较充足,而且减少了倾倒时二氧化碳的逃逸 C实验器材来源于生活,而且比较简单,易制作,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 D该实验现象蜡烛由高
7、到低依次熄灭 13、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 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BC 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CD 处的实验现象是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 DD 处现象只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般的燃烧 6 2022 届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_02A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向烧杯中加入酚酞溶液,烧杯中加入浓氨水,并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稍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很小和分子之间有间隔,故选项说法错误。B、向集满 CO2的
8、塑料瓶中加入约 1/3 体积的水,振荡后发现塑料瓶没有变扁,能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集气瓶,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内有黑色颗粒状固体,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氧化铁为红褐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后,听到轻微的爆鸣声,说明收集到的氢气较纯,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D。2、答案:D 解析:A、氧化铜和碳都不溶于水,不能溶解过滤,错误;B、在氢气中加热,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会消耗主要物质氧化铜,错误;C、在一氧化碳中加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会消耗主要物质氧化铜,错误;D、在氧
9、气中灼烧,碳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剩余固体氧化铜,正确;故选 D。3、答案:B 7 解析:A、明矾的作用是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故 A 选项不合题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于除去水中异味,故 B 选项符合题意;C、小石子起过滤作用,除去水中固体杂质,故 C 选项不合题意;D、细沙可起过滤作用,除去水中固体杂质,故 D 选项不合题意。故选 B。4、答案:A 解析:A、实验室常采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硫酸钙为微溶物,覆盖在块状大理石表面不利于反应进行,A 错误;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B 正
10、确;C、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先在底部聚集而后向上聚集,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 正确;D、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D 正确。故选:A。5、答案:A 解析:A、在冶金工业上,一氧化碳可用来从某些氧化物中冶炼金属,这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与可燃性无关,故选项用途与性质不相关。B、氧气能支持呼吸,能可用于医疗急救,故选项用途与性质相关。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于防毒面具,故选项用途与性质相关。8 D、干冰蒸发时吸收热量用于制冷剂,故选项用途与性质相关。故选:A 6、答案:C 解析:A、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构成物质的种类不同,说法正确;
11、故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石墨、C60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不相同,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金刚石、石墨、C60的组成元素相同,可以相互转化,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中有用信息的提取能力。7、答案:C 解析:A、得氧的过程是氧化反应,失氧的过程是还原反应,B 处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是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是 CO,选项正确;B、CO 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或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
12、通入 CO 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事发生爆炸,选项正确;C、氧化铁是红色固体,铁粉是黑色固体,该实验可以观察到 B 处固体从红色逐渐变成黑色,选项错误;D、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该模拟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选项正确。故选 C。9 8、答案:B 解析:A、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由于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符合题意;C、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故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不
13、符合题意;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 CO2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故选 B。9、答案:AC 解析:A、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不是 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液失去运输氧的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说法正确;C、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原子构成的单质,而 C60是 C60分子构成的单质,说法错误;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说法正确;故选:AC。10、答案:AD 解析: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没有二氧化碳
14、;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 10 体生成,说明有还原性气体,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因一氧化碳和甲烷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证明有一氧化碳或甲烷。则该气体成分可能的是一氧化碳和氢气,也可能是一氧化碳和甲烷。故选 AD。11、答案:BC 解析:A、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该说法错误;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色素、异味,该说法正确,故A 选项不完全正确;B、自然界最坚硬的矿物质是金刚石,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 B 选项完全正确;C、硬水能降低肥皂的起泡能力,取水样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丰富的为软水,
15、泡沫稀少且有浮渣的为硬水,故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 C 选项完全正确;D、植树造林能吸收二氧化碳,节能减排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能减缓温室效应;减少水体污染不能禁止使用洗涤剂,应该不使用含磷洗衣粉,故 D 选项不完全正确;故选 BC。12、答案:AD 解析:A、二氧化碳可以像倒水一样倾倒,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该实验能保证冷的二氧化碳能够沿着烧杯壁缓缓下沉,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该实验用塑料薄板将烧杯分隔为两个空间,保证了二氧化碳的量比较充足,而且二氧化碳不会因受热膨
16、胀而逸出,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器材来源于生活,而且比较简单,易制作,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该实验中可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故选 11 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AD。13、答案:AD 解析: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并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故 A 错误;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 C 处溶液变浑浊,故 B 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具有助燃性,所以 D 处的实验现象是蜡烛熄灭,故 C 正确;D、通过分析可知,D 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故 D 错误。故选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