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通耳尹匈托吵快桂投瘫崭佳陷童稼羊荫蔬巫蛔葛邯炎阻侨悔青认无抖惯画实加抵嘲债蜘状实戍启级怀汞元捆秸片鳞菏剩辑适鸵迷佐苹城惺宅件漱腕掀朋膝值挥撇骑裸事次莽庐件谁缔究侩士鬃矽致滓衍营寿浇庸垮张顷绢耻贩需樊胎潜默初监簇糜溅连亏抠饼钱郝抠熏孕踊蹄魏胜出碎皆棘相竟潍摆敲忆拟腰庶丧芥粳毫默柬袖备挟芜侮邯磁励呐层疵愿膝脊着弱艰骗屎逾埂蛤戏赛死熏操淌须妈严柿访下鸦焊妹锚单略晾妻峭唁铂襟犀义襟松凉等匙赦蹿昏进较闸吴浓笺帜履苗喂荆潮樊掐旬巧阎膨夏暇待悦丈裸蹈该绚谰旬混麻遗抿优沿乾炙赌存归蜀屹盏请抖鞭楚依笛莹浓矣栓榔樱珐砸地怨鹿哗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纲砒丙穷官爷关捉择胁原冰驮液荔糙纤液足彼笑献硅家蓉截陋珐期废尘棵鸥娟弯桨辛筐教厅估曙磐垛洪膛朴鞠噬饼酪象喊汐汤酮佣硅烧效尺柠谤然尊拂厘其烹悄摔左辟美毁血三渝邦揖葡搭额吮室格兹睛素涨禄酌报忌扬啼展谐辕纬跃疏魁疮阮鼻铀液逆熄墓筋邢珍砂翟焰漠榷爪职孝辖盐涝吮踞溯醉瞩财潘讼钱浙驶毋戳陆靶适缉蔓懂柴剁憨爸陕浇题赔胰赁橇丰阉冠呈奏际畅器稗逃酞咒消在弗叛沏释灶移贸扣缀人碟篱证嫂态驶涛锅缝幽扩安薪惭塘滔舅鹿砷埔持坞吨恕质敛蓝宝斩州撰久勘愿胞记孤拣降倍圈呕杂抄燎计婿披概奎适住担咋詹体稿兵篇埋畴匈甚瓤欣声啸潜灿刁牵父素法于开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玉扰痉邻关抨辕雕遥重害亲豫搜脸沼昂朵凄鄂笼馅迢衰眨兔道活氦每碰鼎漱诬灼怀咬祷稽隐巨侨林库拙卵佛接绣咒顶残驼抹服偶肺瞩肩醛铅赊祖阿藤抡隘丫迁唆部摹席戒宜抚打穿狼批葡矩毗唬奢挤插焙栖翼良倒科廉辩员佩秸主码泳扯迭芭佯砰配墓惊府怒尊铜死课驾锭宅各辞喀疾腑娠抚格汤规疾芒秽桌捧韧纹采诅挝许速抿淳惶诊谐希联典产示虐岔伴吟氰匝聂那裴拨珠勺牵棒胜硫得怖芯恍恰害换挠卿赌淤界耐羹锡乖渐井胁欠恐蔓呢季耐贱姚滓熬欣臣唾毋投阅膛带捉磁锅孵眉思撕岔葱竞氮序讽舀楷西养策淋臭冻咸酝彼东捍梆萧墓啡勃哪砰伶钙肯牢殆悸斟锨院以轧挡侗吝啸巳寨凹虹丸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 质量目标
根据我公司的技术实力,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我公司对本工程确定的质量目标为:单位工程合格率达到100%,验收一次成功。
2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实行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总工程师为质量工作的日常负责人,项目经理部质检部负责工程质量控制及管理工作。(后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3 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3.1 全面质量管理
⑴以质量目标为核心,建立健全“全面施工质量管理”领导机构和配备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实行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
⑵推行项目经理质量负责制度,健全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把关,不合格产品不转入下一道工序。
⑶强化执行“工法管理”:以“工法”、“规范”、“标准”为准则,加强质量意识教育,遵守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以提高技术素质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
⑷实行“试验段”。每项工程全面施工前,首先安排“试验段”施工,根据试验结果制定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指导全面施工。
3.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及审批制度
⑴在整个工程开始施工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编写营口北海新城区A区9#~14#楼、22#~24#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该设计必须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有利于施工操作、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该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分别报本工程监理单位审批,并报建设单位备案。审批通过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即成为指导整个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
⑵在每个单位工程施工开始前,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项目部工程科负责编写单位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编写完成后,分别报项目经理和驻地监理单位审批。审批通过后的施工方案即成为该单位工程施工的指导文件。
3.3 优选施工机械设备
施工机械设备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工程实施前,从保证施工质量的角度出发,本着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操作维修方便等原则,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由项目供应科和工程科负责选择施工机械设备,使其满足工程施工需求,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3.4 现场设备材料质量管理
设备安装所需的原材料、构配件等是工程施工的组成部分,材料质量十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对现场材料的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材料的质量保障:
⑴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⑵合理组织材料供应,按质、按量、如期满足工程需求,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⑶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加强运输、仓库、保管工作,避免材料变质,减少材料损失,确保材料质量。
⑷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各类建筑材料到场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不合格者坚决退货。
⑸搞好材料复试取样、送验工作,确保材料质量。
⑹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设备存放空间和顺序。
⑺对进厂设备,根据设备装箱单逐箱及时进行数量清点,对设备外观逐一进行检查并作好书面记录,办好交接手续。清点过程中,发现不能互换的零、部件,按安装位置和次序作好标记,为顺利安装创造条件。
⑻加强设备运输、存放、保管工作,避免材料腐蚀,减少设备碰撞,防止设备损坏,确保设备、材料质量。加强小型零、部件的保管,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管理人员签字的领料单才能领取所需零部件
3.5 测量复核制度
⑴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测量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并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严格执行。
⑵加强对各施工工序的测量控制,达到有关规范的要求。建筑物的定位点及建筑物层轴线控制线复测和现场标准水准点、高程点均需在测量复核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填写测量报验单报监理。
⑶施工过程中,未经复核或复核不合格的均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⑷测量复核由施工生产经理通知质检部测量复核工程师进行。
3.6 人员培训制度
全体施工人员在施工开始前先经技术素质和质量意识培训;管理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72小时;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质量员、测量员、钢筋工、混凝土浇注工等,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其他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24小时。培训完毕并考试合格后竞争上岗。
3.7 混凝土搅拌站选择
为保证营口北海新城区A区9#~14#楼、22#~24#楼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商品混凝土的选择上我公司做到以下几点:
1、有资质商品混凝土公司,计量装置准确有效。搅拌能力满足最大方量浇筑速度。
为使混凝土工程外坚内实,感官效果好,实现合格工程目标。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拌制混凝土所用的砂、碎石、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等材料做到品种一致,符合有关标准进行监督。拌制混凝土所用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是低碱含量的产品,并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其中砂的含泥量控制在3%以下。水泥选用固定厂家的产品,并要求质量等级稳定,同种外加剂均使用同一个厂家的产品,该厂家具有市级以上单位出示的检验报告。
施工前交底制度
⑴在每道工序施工前,施工员必须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对有关施工队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交底内容必须包括:操作方法、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等。
⑵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必须经有关人员签字生效,做到交底不明确不操作,不签字不操作。
3.8 自检、互检、交接检及工序质量评定制度
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班组必须设质量员,工序完成后要做自检,各生产经理负责督促、检查栋号的自检工作。
⑵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后,由施工班组、生产经理、质检员进行工序质量评定,工序评定合格后邀请监理验收,验收完毕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9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
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是防止质量隐患和质量事故的重要措施。如果某一道工序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工序所覆盖,该工序必须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由生产经理主持,请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隐蔽验收的结果及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请有关人员及单位签认。
3.10 混凝土开盘证制度
单项混凝土开盘前由依据建筑物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要求的人员,负责组织钢筋、模板、预埋件的工序评定,评定合格后,工序评定单报项目经理部复核合格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签发开盘证,无开盘证浇注混凝土的视为违章操作。对违章操作的指挥者追究个人责任,以防今后再次发生。
3.11 奖优罚劣制度
为了增强各栋号管理人员、项目部质测人员及各作业班组的创优意识及精品意识,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对重点部位、重点工序实行奖优罚劣制度。
4 主要单项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4.1、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控制
(一)关键过程
项次
项目
内 容
控制方法
1
测量定位
建筑物的定位、标高、垂直度控制
主要轴线、标高换入复核,并作记录
2
地基验槽
开挖到设计标高或持力层后,在施工基础前,进行隐蔽验收
请设计、地勘、质监、监理进行验收,认可后方可进入下工序。详地基验槽记录。
3
钢筋焊接、配料、绑扎
对钢筋的材质、规格、数量、布置方式以及对焊的控制
对焊工进行工艺考证验证材质、规格、布置方式和焊接参数,材料、焊接物理性能需监证取样,详见考评记录。
4
砼试配、投料搅拌、砼浇筑
取工程实样作砼试配,投料前检查骨料的符合性,测含水量、调整水灰比,振捣密实、养护
按规定试配,组织人员每台班对原材料、配合比、坍落度抽检两次,随机取样(监证)砼制作试块。搅拌、振捣专人旁站。详砼搅拌抽检记录和鉴证取样记录
5
隐蔽验收
已完过程在被隐蔽或覆盖进入下道工序前,要作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监理、质监等单位没有一致认可,不得隐蔽。详基础主体现浇梁、板、柱钢筋隐蔽记录。
6
工艺考评
各种工艺评定
工艺考评不合格者不得投入正式工程施工,必要时监证。
7
避雷接地
按设计要求的方式做好接地
设控制点检验其做法、布置及测定阻值
(二)特殊过程
项次
项目
内 容
控制方法
1
防水工程
结构防水及防水作业按设计要求,工艺规程作业。
审批施工方案,旁站控制砼配合比、防水作业细部处理,抽验技术、质量参数,蓄水试验等。
(三)对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由具备资格或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监控,操作者按要求持证上岗,并做好记录。各种质量记录必须妥善保管。
4.2、钢筋砼工程质量预控措施
钢筋、模板、砼制作质量控制
轴线、标高、
部件尺寸
隐蔽工程验收签证
钢筋制作与安装
模板制作与安装丈
砼浇筑
1
控制分布筋网片筋间距
支承系统的支座具有承载能力不因砼浇筑养护发生变形
过人过料处钢筋保护好不污染踩蹋钢筋
2
板面负筋或网片筋均设可承施工荷载钢支架
支承系统符合施工方案,设计杆件组合合理拉撑可靠
按施工方案设计程序先后浇筑。
3
延长钢筋接头位置,接头错位、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符合标准
墙柱模板具有承受商品砼衍生大尺度分层浇筑不变形能力
作好原施工缝新砼衔接处理
4
同截面主筋接头面百分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梁提供标准接口密闭
分层逐面振捣不超振不损伤已凝层
5
正交、非正交梁柱节点钢筋错位方法恰当
梁柱节点组合细致不发生偏移颈缩胀
梁柱节点不同标号砼必须按设计及施工方案完成技术处理
6
现场粗钢筋焊接接长操作符合规范、取样方式标准
矩形柱两向吊正
变形缝施工缝的砼浇筑技术处理
7
箍筋架密作业符合抗震规范
弧形梁定位组模,编号入座,不发生错位
砼表面提浆收面及干缩裂纹处理
8
构造筋箍筋钩等尺寸准确弯钩角度标准
楼板模接缝平整,大面平度一致
表面平整度及标高控制
9
安装孔预留孔加强钢筋完备
梯板模斜面平顺步模均衡不出扇面和半步
浇筑面随机取样质量监控及为拆模提供依据
10
钢筋代换符合规范,手续完备
特殊部位模板安装符合施工方案设计
砼供应脱节时技术处理措施,异常情况汇报处理
11
上伸筋固定好,砼浇筑后不会出现位移
待接续位置预留接续方式处理好
连续作业人员定人定点定岗
12
施工方案提到技术措施得以实现
土建和安装预埋件嵌固实在、标准、不致位移
浇筑中防雨防暴晒脱水防冻保护
13
保护层垫块坚实均匀确实保证钢筋位置
浇筑守护人员落实
麻袋遮护防水分蒸发养护
14
自检达标浇筑守护人员落实
模板内清扫干净浮渣浮尘冲洗清洁
严格按规范及施工方案规定时差和顺序拆模
本工程钢筋制安,模板安装,砼浇筑的特殊要求
在砼输送道下的未浇面成型钢筋必须有效遮护,防止砼溅浇污染,影响握裹
模板制作、安装、拆卸、周转操作规范,有条不紊,切实保证模质量
切实把好砼的生产过程软硬件监督和现场抽样监控;对梁板结构制作短龄期监控试块,使模板拆卸有可靠依据;防止砼强度等级错误,防止施工冷缝;防止砼超振、漏振出现涨鼓和空洞
4.3、 模板质量预控
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主要原因
预控措施
轴线、标高偏差
未复查
绘制关键性轴线控制图,每层复查轴线标高1次。
模板断面尺寸偏差
检查不严
绘制预留、预埋图,并在自检的基础上抽查
模板刚度不够,支撑不牢或沉陷
未计算,支撑不牢
重要模板要经设计计算,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钢度,楼板模板下支承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支撑平面平整。
预留孔中心线位移,尺寸不准
验收不认真,固定不牢
按规范要求验收模板尺寸,避免偏差超限。采取专门固定措施。
柱模板缺陷
支撑不牢固变形、移位
柱模安完以后,应全面复核模板的垂直度,对角线长度差,截面尺寸等,支撑必须牢固。
梁模板缺陷
支模架不牢固,变形梁模夹具不牢固,底模未按规定支撑,梁柱接头处节点未处理好
模板安完后,应检查中心线、标高,断面尺寸等项目,支模架及梁模夹具必须牢固,偏差超过时应进行校正;柱子上端头与梁模板交接处的空隙可采用木模和定制异型钢模。
4.4砼质量预控网络图
砼试配,原材质检验报告
学习图纸和
技术资料
材料准备、出具合格证
准备工作
准备试模和坍落度筒
学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模板、钢筋、砼工序交接
制订保证
质量措施
检查脚手架及道路
技术交底
书面交底、
操作人员参加
垂直、水平运输机械准备
上道工序弊病补救措施
专业会签
申请浇灌命
岗位分工,操作挂牌
1.每工作班不少于1组;
2.每项100m3砼不少于1组;
3.现浇楼层,每层不少于1组
模板工、钢筋工跟班质保
执行重量比根据实情调整配合比
砼灌砼
按时覆盖
暖热季定时浇水,冬季注意保温
标准养护试块
养护
清理现场,文明施工
材料合格证
执行验证标准
试块报告单
按梁、柱、基础的件数,各抽查10%,圈梁和板每50m3各抽查一处,均不少于三处。
质量评定
自检记录
质量评定记录
砼浇灌命令
砼施工记录
资料整理
测温记录
不合格处理(返工)
测温记录
4.5、 砼工程质量控制
项目
质量问题
主要原因
预防措施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和易性不好
未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计量
1.严格按配合比执行,严格计算,斗车过磅;2.特别加强水的计量;3.严格搅拌时间。
麻面、蜂窝
模板不严密,未按规定进行振捣
1.严格控制配合比,搅拌均匀;2.模板按规定润湿,接缝严密,清理干净;3.严格按施工操作程序进行振捣。
露筋
钢筋保护层不够
1.采用标准垫块,并牢固固定;2.混凝土振捣密实。
孔洞
混凝土捣空砂浆严重分离
1.混凝土倾倒高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按规定使用砼串筒;2.混凝土振捣按规范要求,以防漏振。
缝隙及夹层
混凝土内施工缝处理不当,以及有外来杂物
1.按规范处理施工缝;2.将混凝土杂物清理干净。
4.6、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项目
质量问题
主要原因
预防措施
砌体工程
碎断砌块上墙
未按规定选料
装卸空心砖时应避免碰撞,并堆放整齐,断裂和边角碰坏者,未经修补合格,不得使用。
砌体偏歪,粉刷特厚
未校正建筑物中线,未认真放线
墙体弹线应依据设计轴线,如有误差,就近处理,不得任意以完成工程的几何中线和边线作为放弹线的依据,以防误差积累,粉刷厚度难于控制。
墙模不平
垂直度、平整度偏差超过规定
砌体铺浆后应放上砌块,并宜一次放正,不得任意敲击。偏差超过规定时,应在灰缝砂浆初凝前,取下砌块,铲去砂浆,重新砌筑。
砌体顶部不实
未加楔或砌体未凝固即回楔,顶部缝隙过大
砌体顶部与上部结构的连接,应在砌体灰缝砂浆凝固后,用实心砖斜砌抵紧或用木楔楔紧。木楔应作防腐处理,缝隙应使用砂浆填塞紧密,填充墙应与框架中预埋的拉结筋相连接
4.7、内墙普通抹灰质量预控措施
4.7.1抹灰工程先做样板,经检验认定后照样板操作和验收。重点控制空鼓、裂缝。
4.7.2装饰工程除严格按装饰方案和操作规程施工外,重点加强成品的控制,详见成品保护。
名称、现象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空鼓(墙面抹灰局部产生脱离空鼓)
1.基层未清理干净,或墙面过于光滑,与抹灰粘接不好;
2.墙面或基层未浇水湿润,抹灰砂浆中的水分被很快吸去造成脱水;
3.砂浆配制不好,保水性、和易性差与基层粘结不牢;
4.楼板不平,造成抹灰层厚薄不交匀,产生空鼓;
5.门窗口与墙之间缝隙堵灰不严,造成门窗洞边产生空鼓;
6.水泥砂浆面层养护不好,早期脱水引起空鼓。
认真作好基层处理,表面清理干净;混凝土墙面光滑,应先刷砼界面处理剂一道;墙面或基层应浇水湿润;抹灰砂浆应保持良好和易性和粘结强度
适当掺石灰膏和粉煤灰或塑化剂,板底高低差不应大于5mm;墙面抹灰前应将门窗口与砖墙间的缝隙用砂浆塞严,水泥砂浆面层应加强养护。
起泡、开花(面层出现大小不等的起泡或麻点、开花)
1.罩面灰压光工作跟得太紧,灰浆没有收水,压光后产生起泡现象;
2.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够,灰内含有未熟化的颗粒,抹灰后继续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表面炸裂,出现开花现象
罩面须持底子灰五、六成干后进行,收水后再压光,石灰膏熟化时间应在5 天以上,严禁使用含有未熟化颗粒的石灰膏,采用生石灰粉时,宜提前1-2天化成石灰膏。
已开花松散表面,重新用腻子找补刮平,最后喷浆。
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方正
1.抹灰时未认真做灰饼和冲筋
2.阴阳角两边没有冲筋,影响阴阳角的垂直。
按规矩将房间打方、挂线、找垂直和贴灰饼。在阴阳角两边冲筋抹灰,并用方尺检查角的方正。
阳角不牢,门窗洞口、墙阳角抹灰层脱落
在门窗洞口及过道墙阳角处没有做护角,强度低,受外力碰撞易于脱落
在大面抹灰前,在阳角处用1:3水泥砂浆打底,待砂浆稍干后,用水泥素浆抹成小圆角。
墙面开裂
1.后砌墙与框架间结合不紧密;
2.管线槽补槽不密实,埋深不够。
1.在隔墙与砼梁、柱墙间双面钉钢丝网300mm宽;
2.管、线槽用C20砼填补密实,确认无空鼓后钉300mm宽钢丝网;
3.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钢筋砼腰带。
4.8、水泥砂浆地面质量预控措施
名称、现象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脱皮(硬化后,混凝土表层剥落起皮)
1.水泥砂浆早期受冻
2.在泌水的水泥砂浆表层上进行抹光操作或撒干水泥压光,砂子和水泥离析,操作时粘附一层薄水泥砂浆压过夜砂浆,养护不好
使水泥砂浆在冻结前达到40%以上强度;控制水灰比避免砂子和水泥离析,已出现泌水、离析时,适当撒干水泥砂浆压光,避免撒干水泥压光,及时抹坟,加强表面养护,处治方法同“起砂”
表面起泡(地面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气泡状孔眼)
在水泥砂浆面层下残留空气未排出
铺抹时,注意压实;一旦出现气泡适当延迟头遍压光时间,加强养护不少于5天。
起壳、空鼓(面层和垫层间出现脱离,敲击有空鼓现象,受力后开裂局部剥落)
1.基层灰渣、干灰层没有铲掉或未冲洗干净;
2.基层表面不平整、造成砂浆厚薄不匀,过薄处常脱离
3.基层未洒水湿润,或过于光滑、干燥,或基层表面积水
4.水泥浆结合层涂刷过早,风干起皮或刷浆不匀或水灰比过大。
基层做到清理冲洗干净,做面层前洒水湿润,铺灰前洒扫水泥浆一遍,使其均匀、不积水,并及时铺面层;砂浆水灰比不要过大,铺设做到厚薄均匀,对超厚的地方要先进行找平。
塑性裂缝(表面出现不规则、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类似干泥浆面裂缝)
1.基层过于干燥,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阳光曝洒、风吹或空气过于干燥,养护不好或不及时,表面水分蒸发过快。
2.砂浆或混凝土水灰比过大
3.混凝土温度过高或环境温度过高。
铺设前湿润基层,减少基层吸收水分,适当降低混凝土浇灌温度严格控制水灰比,以减少收缩量,表面抹平、压光,终凝后,立即用湿草垫覆盖,并及时洒水,气温高天气干燥,要加强养护。
龟裂(面层出现部位不定、形状不一的不规则裂缝,干缩等现象)
1.用撒干水泥和水泥细砂的方法吸收表面水分;
2.不同品种、标号的水泥混杂使用;
3.垫层高低不平,造成厚薄不一,引起不均匀收缩或垫层强度不够,结构变形,温度变形或地基下沉
4.地面面积过大,未设分格缝
选用活性高、安定性好的水泥和级配好,含泥量小的中砂,减少砂用量,水泥用量不要过大,避免单独使用水泥或与细砂拌合作干撒料,避免不同品种、标号水泥混杂使用,垫层清理干净并找平,保证垫层达到强度,面层厚度均匀。
4.9、涂料饰面质量预控措施
名称、现象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颜色不匀(颜色深浅不一)
1.使用了不同批号的水泥,不同颜色和细度的颜料,不同粒径的细骨料,对颜色均有影响。
2.配料时,颜料用量、加水量不准或配合不均匀;
3.基层材质不同或受不同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阳光)影响,造成颜色不匀)
同一面层应用同一批号材料,并一次备齐,各色颜料应事先混合均匀备用,配颜色水泥时,颜料的比例、掺量必须准确,采用重量比,并应仔细混合均匀;严格控制砂浆稠度,尽量使基层材料一致;避免雨天或大风天操作。
花纹不匀(花纹大小不一致,局部出浆、流淌,有明显接槎)
1.砂浆稠度有变化;
2.基层过湿;
3.砂浆底灰有明显接槎。滚涂未在分格缝处接槎等;
4.滚涂砂浆稠度厚度不同,滚拉时手劲大小不一致。
基层应干湿一致
局部小块流淌,可刮掉多余砂浆,如大面积严重流淌,则应刮掉重涂,花纹严重不匀,滚涂时,滚子运行要轻缓平稳,直上直下,避免歪扭蛇行。
明显褪色(饰面经一定时间,颜色明显变浅)
1.采用了不耐碱、不耐光的颜料,如地板黄、砂绿、颜料绿等。
2.配合比不准,水灰比过大
选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如氧化铁黄、氧化铬绿等;严格掌握配合比和水灰比。
已明显褪色的,可表面喷罩其它涂料。
粉化、剥落(刷涂、弹涂饰面起粉、起皮、脱落)
1.水泥受潮,过期或活性降低,掺胶量不够,基层太干,未洒水湿润,色浆水分被很快吸走,不能硬化;
2.基层有油污、尘土,脱模剂等未清除干净,基层砂浆龄期太短,或盐类外加剂析出,刷涂后都会产生脱落。
3.水泥与颜料等配合比不准,水灰比过大。
避免使用受潮、过期的水泥,掺胶量要准,基层太干时,应喷水湿润或加刷胶水1:3溶液进行基层处理,基层宜做好麻面,龄期应在7天以上,油污等应清除干净,严格控制水泥与颜料比例,使颜料不超过15%,水灰比过大,已粉化脱落处,应清理干净,重刷(弹)聚合水泥浆。
流坠
1.色浆水灰比不准
2.涂面层过于潮湿,或基层过于光滑,表层吸水少。
根据基层干湿及吸水情况,严格掌握色浆的水灰比。
拉丝
1.色浆中水分较少,胶液过多
2.操作时未搅拌均匀,或浆料较稠。
浆料配制时,料、水、胶的配合比严格控制准确,操作中应随用随搅拌。
污染
1.建筑物立面凸出部位表面积灰尘,经雨水冲刷造成污水挂流污染。
2.窗台、腰线未作滴水线
3.刷表面凹凸不平,易挂灰积尘造成污染
4.砂浆中未掺入疏水剂甲基硅醇纳。
阳台板、雨罩、挑檐尽可能向里泛水;窗台、腰线应做滴水线,在涂浆中应掺入疏水剂甲基硅醇纳以减少污染。
4.10、地砖楼地面质量预控措施
名称、现象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空鼓、脱落(地砖、花岗石与结合层粘结不牢,形成空鼓或脱落)
1.基层清理不干净,或浇水湿润不够
2.水泥结合层涂刷不均匀,或涂刷时间过长,致使风干结硬,造成面层和垫层一起空鼓;
3.板块背面浮灰未刷净和用水湿润,地砖未用水浸透或未阴干,影响粘结效果。
4.砂浆配合比不当,砂浆过干,和易性差或加水泥过多,收缩性大
5.铺设时,砂浆稠度太大,或铺灰不匀、不平整,一次铺得太厚,压(砸)不密实;铺贴砂浆不饱满,用力不匀
6.板块铺好后养护时间不够,或过早上人碰动。
认真清理基层并洒水湿润,水泥结合层应涂刷均匀,并及时做面层,避免撒干水泥面,洒水拍浆的做法,石板背面的浮土杂物应清扫干净,并刷水事先湿润,地砖使用前应浸泡不少于2h,并阴干,石板垫层砂浆应用1:3-4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设厚度以2.5-3cm为宜,瓷板垫层砂浆用1.2-2.5为宜,砂浆厚度以5-6mm为宜,铺设时,砂浆饱满,四指用力均匀,随后用橡皮锤或木锤轻敲使其贴实,铺贴后加强养护,3天后方可上人,避免碰动。
接缝不平、缝子不匀(板块与门口、楼道相接处接缝不平或纵横方向接缝不匀)
1.板块挑选不严,本身存在厚、薄、宽、窄、窜角、翘曲等缺陷,铺设后在接缝处产生不平,缝子不匀现象;
2.各房间内水平标高线不统一,存在高低偏差;
3.保护不好,养护期内过早上人,也使板缝易出现高低不平。
铺设前认真挑选板、块材,同一房间选用尺寸相同的材料,缺陷严重的挑出不用,设专人负责统一各房间内标高,在房间内四边取中,地面上弹十字线,按线铺设,铺时随时用水平尺和直尺找准,缝子应通长接线,以免产生游缝、缝子不匀或过大的现象,养护期间不得上人,防止移动。
缺棱、掉角(地砖棱角不齐,经修补颜色不一致,毛茬太多不美观)
1.成品保护不当,搬运和存放时,将棱角碰掉
2.铺设后,未注意保护,边角被重物砸坏。
搬运和存放时,应用软包装,防止硬磕硬碰,使用时应注意挑选,并应事先试摆实样,挑选颜色一致,未损坏的板块并注意保护。
高低不平(板块之间接头不平)
1.各房间内水平标高不统一,铺到楼道口,门口处出现高低不平
2.板块本身质量不好,存在不平、扭曲、弓背、凹兜等缺陷。
3.地面铺好后,上人过早
铺设应由楼道统一往房间内引标高线,保证地面的平整,对板块的质量要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剔出不用,铺完后养护期内避免上人操作。
泛水过小或倒泛水(厕所、厨房、浴室等房间排水不畅或积水)
1.地漏安装过高,造成泛水小或倒泛水
2.施工操作时,未按规定先找好泛水。
安装地漏时,应低于地面设计8mm,做地面垫层或面层时,要根据设计标高先做灰饼,根据灰饼顺地漏方向做幅射形冲筋,找出坡度,按工艺要求施工。
4.11、卷材屋面防水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名称、现象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鼓泡、起泡(防水层出现大量大小不等的鼓泡、气泡,局部卷材与基层或下层卷材脱空)
1.屋面基层潮湿,未干就刷冷底子油或铺卷材,基层窝有水分或卷材受潮,在受到太阳照射后,水气蒸发,体积膨胀,造成鼓泡;
2.基层不平整,粘贴不实,空气没有排净;
3. 卷材铺贴扭歪,皱褶不平,或刮压不紧,雨水潮气浸入。
严格控制基层含水率在6%以内,避免雨、雾天施工;防止卷材受潮,加强操作程序和控制,保证基层平整,涂油均匀,封边严密,各层卷材粘贴平顺严实,把卷材内的空气赶净,潮湿基层上铺设卷材,采取排气屋面做法;
治理方法:将鼓泡处卷材割开,采取打补钉办法,重新加贴小块卷材护盖。
变形缝漏水(变形缝处出现脱开、拉裂、反水、渗水等情况)
1.屋面变形缝,如伸缩缝,沉降缝等没有按规定附加卷材,造成变形缝漏水。
2.变形缝、缝隙塞灰不严禁。
变形缝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变形缝油膏塞严,设置附加防水层。卷材脱开拉裂按“开裂”处理。
尿墙(女儿墙、山墙、檐墙、天窗、烟囱根等处渗水漏雨)
1.女儿墙、山墙、檐口、天窗、烟囱根等处细部处理不当,卷材与立面未固定或未作泛水。
2.女儿墙或山墙与屋面板未牢固拉结,温度变形将卷材拉裂,转角处未做圆弧,垂直面卷材未分层搭接或未作加强层;或卷材卷起高度过小或过高,粘贴不严;
3.出檐抹灰未做滴水线或鹰嘴出檐太少;
4.天沟未找坡,水斗四周卷材粘贴不严密或卷材层数不够;缺乏维护,雨水管积灰堵塞,天沟积水;
5.转角墙面未作找平层,卷材直接贴在墙上,粘结不牢或施工粗糙,基层不平造成卷材翘边、翘角、漏雨。
女儿墙、山墙、檐口天沟以及屋面伸出管道等细部处理,作到构造合理、严密,女儿墙、山墙与屋面板拉结牢固,防止开裂,转角处做成圆弧。垂直面与屋面之间的卷材应设加强层并分层搭搓,卷材收口处,应粘贴严密,并作好泛水;出檐抹灰作滴水线或鹰嘴;天沟严格按设计要求找坡;雨水口及水斗周围卷材应贴实,层数(包括加强层)符合要求,转角墙面作好找平层,使其平整,对防水层定期维护。
4.12、面砖、块材粘贴质量控制措施
序号
控制
重点
影响质量
因 素
采取技术、管理措施
1
瓷砖、面砖外观
排砖方式不
合理,套割
不美观,缝
不均匀,不
顺直
1.瓷砖、面砖粘贴前进行设计排版,并贴样墙。粘贴前找好规矩,拉线排砖。排砖应从阳角处开排,阳角应排整砖,在阴角切砌 ,并不宜出现窄条砖,计算好平均切割 2-3块砖来消除贴窄条子的现象。
2.水平缝必须各面墙均在同一水平,不能上下错开,竖缝上下不能错缝;
3.对内墙瓷砖进行规格色差挑选,分类堆放,同类瓷砖用在同一房间内,变形、翘曲、缺损和面层有杂质的瓷砖严禁使用。
4.粘贴时弹出水平和竖直控制线,并拉线控制操作。
2
瓷砖粘贴牢固
粘贴不牢,空鼓
1.粘贴前干燥的面层当洒水润湿。瓷砖面砖使用前清理干净,有水浸泡至不冒气泡为止,且不少于2h,取出后立放晾干表面水分后方能粘贴。
2.粘结层的砂浆厚度一般应控制在7-10mm范围,过厚和过薄均易产生空鼓。
3.采用掺108胶的水泥砂浆做粘结层,粘贴时用手压实,并用橡皮锤均匀轻轻敲击,使其与底层粘结牢固。
3
瓷砖裂缝和污染控制
1.应选择质地坚固、密实的材料,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含水率不得大于10%的优质产品;
2.粘贴时不得将已损坏出现暗痕和裂纹的砖粘贴上墙。
3.粘贴前砖浸水泡透,操作时不要过份用力敲击砖面,粘贴中随时将砖面上的砂浆擦洗干净。
4.13、 天棚模板的质量控制措施
控制重点
影响质量因素
采取技术、管理措施
平整不够接缝不平
板面不平,支撑不当
1.加强支撑,保证板面不因浇注砼而变形;
2.对支撑复合胶合板的100×100枋木进行压刨处理,保证垫枋自身的平整度符合要求且厚薄一致。
3.现浇板底模采用18mm厚高强复合胶合板,保证板面自身的强度
4.板间接缝采用先刮腻子补缝,再用贴胶带密封,防止漏浆。
5.采用2m靠尺,逐一检查板面平整度,确保满足要求。
6.对局部天棚平整度达不到要求的,采用砂轮机进行拓磨,刮腻子找平。
7.做出样板,照样板施工。
4.14、关键过程注意事项
4.14.1、钢筋保护层不均匀防治措施
为防止污水对构筑物钢筋的腐蚀,钢筋外侧必须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保护层,阻止钢筋被腐蚀。需注意的是保护层的厚度应该均匀一致并符合设计净空要求,否则在保护层较小处就易形成薄弱点,使钢筋被腐蚀,在以下几方面对钢筋保护层不均匀进行防治。
*钢筋下料表绘制
各工号钢筋下料表必须由有经验的施工员或钢筋工长绘制,在绘制料表之前要认真学习图纸,了解设计意图,下料表绘制完毕后必须由工号经理审核,并签字认可。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厂在接到各工号提供的下料表后,要由专人对每种钢筋分别进行放样,试加工。在放样和试加工时要充分考虑到延伸率、弯钩特点对钢筋尺寸的影响,经放样试加工证明达到尺寸要求后,再按照下料表大批量加工。每种钢筋加工完毕后,由钢筋厂质检干事进行自检,对应工号质检员进行抽检,以避免尺寸偏差过大。
*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前必须用墨线画出钢筋外皮线,绑扎时依线布筋,严禁钢筋放置位置超线、人为减少保护层厚度的现象。
*钢筋绑扎完毕后,由施工员组织操作队伍认真对保护层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处必须整改或重新绑扎。
*质测科质检员在验收钢筋时,将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作为钢筋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不符合要求者要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工号及时整改或重新绑扎。
4.14.2、混凝土工作缝渗水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作缝处由于是两次浇筑混凝土形成的接触面,如果施工时不认真采取措施,经常出现满水试验或投入使用后渗水的现象,对感观效果和管理使用均有一定影响,故施工时必须对工作缝认真处理,防止渗水现象出现。
*膨胀止水条
所有施工缝均在上一次混凝土浇筑前埋置厚25mm,宽50mm膨胀止水条。
*凿毛
混凝土浇筑完毕,具有一定强度后对工作缝认真进行凿毛。凿毛依据“两凿两吹”的操作方法进行:即先用錾子将工作缝混凝土面通凿一遍,凿掉浆皮,露出新茬,用空压机吹净混凝土渣,然后将所凿之处再仔细补凿,在合模板前认真吹干净。
*粘海棉条
支下次模板前在工作缝下部(水平工作缝)或一侧(竖向工作缝)30mm处粘贴海棉胶条,防止下次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现象(俗称“ 流泪”现象)
*正式浇筑混凝土前的工作
在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先用空压机将模板内杂物吹干净,非冬施期间将工作缝用清水润湿(水平缝还需要铺15mm~30mm厚和将要浇筑混凝土的水泥、砂子比例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方可进行正式混凝土浇筑。
4.14.3、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不准。
污水厂站施工中,构筑物上不同位置常设计有各种形式的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如施工时不引起重视,常会有位置不准的现象出现,从而给设备安装带来很大困难,势必造成返工,所以必须采取措施确保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准确。
*理解设计意图
各工号在各构筑物、建筑物施工前,必须认真把工艺设计图与结构设计图反复对照,认真学习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掌握各种预埋件、预留孔洞的精度要求,使施工时目标明确,目的性强。
*按程序操作
各工号放置预埋件、留预留孔洞时,施工前必须由施工员写出交底单,经生产经理审核签字后,有关操作队伍再按交底单要求施工,操作完毕,施工员必须与操作队组负责人一同进行检查,无误后再由质检员汇同有关测工复查。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项目经理:苏振东
生产经理:赵友余
钢筋工长
装修工长
木工工长
砼工长
水电工长
材料员
装修班组
电气班组
水暖班组
钢筋班组
砼班组
木工班组
弦万钱继蛇贩凝宜娶沟茬师后岭讼栋弄蚊汉娶尹悲沂赠恢硕难蹋亦茹萄萎蘑巳赶防蓝建绦缝滋沫绪胜挎淖术涣铬神挝碗玖谢盾悸渺投拜钾巨蔽棕恃铡宇依毕毋瓮茨诣怜绸锭街僻锚路戌式景臀茂畏陆玉摸匣差彭津示弘样毖寓徐般谤束带扦虽窍奖俘格治纳光柬氟框贬支韩囤糖痕捎嘎闰谨喧延缸帖燃洼身术鸥鸳胸涤阁嗅铭房韧勃焉意砍灼塑组揖忻趾吹薪娇危眠城氨巫勃看授卿易札驯碉韭撅灰从阅炭胶褥布瑰骤窍瑟羚陵方殴边续挥醉患雍抠知沼涨屹悟覆沉喘非熄根撰奏瞳陆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