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SN∕T 2045-2022 进出口燃料油产品技术规范[商检].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0700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SN∕T 2045-2022 进出口燃料油产品技术规范[商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SN∕T 2045-2022 进出口燃料油产品技术规范[商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SN∕T 2045-2022 进出口燃料油产品技术规范[商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SN∕T 2045-2022 进出口燃料油产品技术规范[商检].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SN∕T 2045-2022 进出口燃料油产品技术规范[商检].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 C S7 5.1 6 0.2 0C C SE 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 N/T2 0 4 52 0 2 2代替S N/T 2 0 4 52 0 0 8 进出口燃料油产品技术规范T h e t e c h n i c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s o f f u e l o i l f o r i m p o r t a n d e x p o r t2 0 2 2-0 3-1 4发布2 0 2 2-1 0-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 布前 言本文件按照G B/T 1.12 0 2 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

2、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S N/T 2 0 4 52 0 0 8 进出口燃料油产品技术规范,与S N/T 2 0 4 52 0 0 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的规格标准;表1中删除了由于规格标准更新或废止而不再使用的燃油牌号及其对应的分类编号,新增了D F A、D F B、D F Z燃油牌号;表2中修订了硫含量、铅含量、磷含量、锰含量、烯烃含量、苯含量和蒸汽压的质量指标;表3中修订了冰点质量指标;表4中修订了密度、硫含量质量指标,新增了润滑性质量指标;表5中修订了运动黏度、闪点、十六烷指数、硫含量、水分质量指标,新增了润滑性质量指标;表6中修订了密度、闪点、硫含量质量指标,新增了净热值质

3、量指标;表7中修订了密度、运动黏度、闪点、倾点、硫含量残炭、水分、沉淀物、钒、铝+硅、十六烷指数质量指标,删除了十六烷值质量指标,新增了硫化氢、碳芳香指数质量指标,删除了不再使用的燃油牌号,新增了D F A、D F B、D F Z燃油牌号;表8中修订了密度、运动黏度、馏程、闪点、硫含量灰分、水+沉淀物质量指标,删除了不再使用的燃油类型B 8-1、B 8-2、B 8-3;表A.2中删除了不再使用的燃油类型:残渣油特高黏度型;B.4“应用实例”中不再使用的燃油牌号修订为最新的有效燃油牌号。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丰、魏宇

4、锋、封伟名、费旭东。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 N/T 2 0 4 52 0 0 8。S N/T2 0 4 52 0 2 2引 言本文件是在对国内外现行有效涉及各种用途燃料油产品标准如I S O、A S TM、E N、B S、J I S、G B、S H等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前技术法规要求,对各种用途的燃料油产品制定统一的产品技术规范,确保进出口燃料油产品既符合广大用户和相关行业的使用要求,又符合环保安全技术法规的要求。为实现此目的,本文件首次协调统一有关燃料油的科学定义,编制 进出口燃料油产品分类体系一览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种类型和用途的燃料油产品技术规范,

5、为广大用户和相关行业正确选择燃料油品种,签订进出口合同规格提供指导,为进出口燃料油的检验监管提供依据。本文件仅针对燃料油主要的基本特征规范其产品规格,并不包括进出口合同中所有必须的规定。广大用户和相关行业有根据实际需要充实、完善进出口合同规格的责任。本文件考虑到现行技术法规的实施有地域性、阶段性、行业性的差异,技术标准不能及时跟踪技术法规的动态变化,广大用户和相关行业对技术法规提出的附加要求或更严格的技术要求负有具体落实的义务,不能以执行本文件为由豁免自身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本文件着重考虑燃料油产品的通用规格,未包括某些特定的专门应用。这种由于技术或其他原因需要给定与本文件不同的技术要求或者附

6、加要求的情况,应由买卖双方在进出口合同规格中协商解决。如有必要,以后修订时将其纳入本文件的分类体系中。对于我国炼油行业以“燃料油”名义进口但不作燃料油使用,而是进厂重新加工的石油产品,本文件不适用。应按照石油加工原料商品要求,另定石油原料产品技术规范。S N/T2 0 4 52 0 2 2进出燃料油产品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汽油发动机用车用汽油、喷气发动机用喷气燃料、高速柴油发动机用车用柴油、其他柴油发动机用燃料、非航空燃气轮机用燃料、船用燃料油、燃烧炉用燃料油等进出口燃料油的产品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口岸对进出口燃料油的合同规格是否符合相应产品类型和用途规范要求进行的检验监管,也适用

7、于进出口企业签订进出口合同时正确选择燃料油品种规格。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 B 2 5 2 普通柴油 G B/T 2 5 7 发动机燃料饱和蒸汽压测定法(雷德法)G B/T 2 6 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 B/T 2 6 1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G B/T 2 6 8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康氏法)G B/T 3 8 0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G B/T 3 8 6 柴油着火性质测定法(十六烷

8、值法)G B/T 3 8 7 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法)G B/T 5 0 8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G B/T 1 8 8 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 B/T 2 4 3 0 喷气燃料冰点测定法 G B/T 3 5 3 5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G B/T 4 7 5 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 B/T 5 4 8 7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G B/T 6 5 3 6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G B 6 5 3 7 3号喷气燃料 G B/T 8 0 2 0 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G B/T 1 1 1 3 7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逆流法)和

9、动力黏度计算法 G B/T 1 1 1 3 9 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 G B/T 1 2 5 7 5 液体燃料油钒含量测定法(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 B/T 1 7 1 4 4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G B 1 7 9 3 0 车用汽油 G B 1 9 1 4 7 车用柴油 S H/T 0 0 2 0 汽油中磷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S H/T 0 1 6 0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兰氏法)1S N/T2 0 4 52 0 2 2 S H/T 0 2 4 8 馏分燃料冷虑点测定法 S H/T 0 3 5 61 9 9 6(2 0 0 7)燃料油 I S O 2 1 7 9 石油产品和

10、润滑剂 闪点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I S O 3 0 1 6 石油产品 倾点测定 I S O 3 1 0 4 石油产品 透明和不透明液体 运动黏度测定和动力黏度计算 I S O 3 6 7 5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 密度或相对密度实验室测定 密度计法 I S O 3 7 3 3 石油产品和沥青材料 水分测定 蒸馏法 I S O 3 7 3 5 原油和燃料油 沉淀物测定 抽提法 I S O 4 2 6 1 石油产品 燃料(F类)工业及船舶用燃气轮机燃料规格 I S O 5 1 6 4 石油产品 汽车燃料抗震性的测定 研究法 I S O 5 1 6 5 柴油燃料 着火性能测定 十六烷值法 I

11、S O 8 2 1 6-1 石油产品 燃料(F类)分类 第1部分:船用燃料油品种 I S O 8 2 1 6-2 石油产品 燃料(F类)分类 第2部分:工业和船用燃气轮机燃料的种类 I S O 8 2 1 7 石油产品 燃料(F类)船用燃料油规格 I S O 8 6 9 1 石油产品 液体燃料中微量钒 灰化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 I S O 1 0 3 0 7-1 石油产品 残渣燃料油总沉淀物 第1部分:热滤测定法 I S O 1 0 3 0 7-2 石油产品 残渣燃料油总沉淀物 第2部分:老化标准程序测定法 I S O 1 0 4 7 8 石油产品 燃料油铝和硅测定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

12、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I S O 1 4 5 9 7 石油产品 钒和镍含量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A S TM D 8 6 石油产品常压蒸馏试验法 A S TM D 9 3 闪点测定法(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A S TM D 9 5 石油产品和沥青材料水分测定法(蒸馏法)A S TM D 9 7 石油产品倾点测试法 A S TM D 1 3 0 石油产品铜腐蚀检测试验法(铜片腐蚀试验法)A S TM D 1 8 9 石油产品康氏残炭测定法 A S TM D 3 9 62 0 1 9 a 燃料油规格 A S TM D 4 4 5 透明和不透明液体运动黏度测定法(动力黏度计算法)A S

13、 TM D 4 7 3 原油和燃料油沉淀物测定法(抽提法)A S TM D 4 8 2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A S TM D 5 2 4 石油产品兰氏残炭测定法 A S TM D 6 1 3 柴油十六烷值试验法 A S TM D 9 7 4 用颜色指示剂滴定法测定酸值和碱值的试验方法 A S TM D 9 7 52 0 2 0 柴油规格 A S TM D 9 7 6 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 A S TM D 1 2 9 8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 P I重度测定法(密度计法)A S TM D 1 3 1 8 残渣燃料油钠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A S TM D 1 3

14、1 9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型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A S TM D 1 3 2 2 煤油和喷气发动机燃料烟点测定法 A S TM D 1 6 5 5 航空涡轮燃料规格 A S TM D 1 7 9 6 燃料油水和沉淀物离心测定法(试验室程序)A S TM D 2 4 2 5 中间馏分烃类型测定法(质谱法)A S TM D 2 6 2 2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A S TM D 2 6 9 9 点燃式发动机燃料研究法辛烷值标准测定方法2S N/T2 0 4 52 0 2 2 A S TM D 2 7 0 9 中间馏分燃料水和沉淀物测定法(离心法)A S TM D 2

15、 8 8 0 燃气轮机燃料油规格 A S TM D 3 2 3 1 汽油磷含量测定法 A S TM D 3 2 3 7 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 S TM D 3 8 3 1 汽油锰含量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 S TM D 4 0 5 3 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产品苯含量测定法(红外光谱法)A S TM D 4 2 9 4 石油和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法)A S TM D 4 5 3 0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A S TM D 4 8 1 5 汽油中MT B E、E T B E、T AME、D I P E、特-戊醇和C1-C4醇测定法(气相色谱法)A S

16、TM D 4 8 6 8 燃烧炉燃料和柴油发动机燃料燃烧净热量和总热量估算测定法 A S TM D 4 8 7 0 残渣燃料油总沉淀物测定法 A S TM D 5 1 8 4 用灰化、熔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测定燃料油中铝和硅的含量 A S TM D 5 1 8 6 柴油燃料和喷气发动机燃料芳烃含量和多环芳烃含量测定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A S TM D 5 1 9 1 石油产品蒸汽压标准测定方法(微型法)A S TM D 5 4 5 3 用紫外荧光法测定轻质烃、火花点火发动机燃料、柴油发动机燃料和发动机油中总硫含量的试验方法 A S TM D 5 5 8

17、0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精炼汽油中苯,甲苯,乙苯,间及对二甲苯,邻二甲苯,C 9重芳烃和全部芳烃的试验方法 A S TM D 5 7 0 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原油和残渣燃料油中镍、钒和铁含量的试验方法 A S TM D 6 7 2 8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燃气轮机和柴油发动机燃料中污染物的试验方法 B S 2 8 6 92 0 1 7 农用,家用,工业引擎和锅炉用燃油规范 E N 2 2 8 汽车燃料 无铅汽油 要求和试验方法 E N 5 9 0 机动车燃料 柴油 要求和试验方法 J I S K 2 2 0 9 航空涡轮机燃料油 世界燃油规范2 0 1 3年第

18、5版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石油燃料 p e t r o l e u m f u e l 作为燃料以产生热和动力的各种石油产品的统称。注:通常分为气体燃料(g a s e s f u e l s)、液化气燃料(l i q u e f i e d p e t r o l e u m g a s e s)、馏分燃料(d i s t i l l a t e f u e l s)、残渣燃料(r e s i d u a l f u e l s)和石油焦(p e t r o l e u m c o k e)5个类型。其中,气体燃料和液化气燃料是常态下呈气态的石油燃料,馏分燃料和残

19、渣燃料是常态下呈液态的石油燃料,石油焦为固体石油燃料。3.2 燃料油 f u e l o i l 常态下呈液态的石油燃料,包括馏分燃料和残渣燃料两种类型。3S N/T2 0 4 52 0 2 23.3馏分燃料 d i s t i l l a t e f u e l 基本上源自原油炼制或天然气分离得到的石油液体燃料。注:可分为轻馏分(l i g h t d i s t i l l a t e)如汽油,中馏分(m i d d l e d i s t i l l a t e)如煤油、柴油,重馏分(h e a v y d i s t i l l a t e)如减压瓦斯油(V GO)、闪蒸馏分、溶剂提取

20、得到的某些船用燃料和材料等。3.4残渣燃料 r e s i d u a l f u e l 含有来自石油炼制的残渣液体燃料。4 采样 采样按照G B/T 4 7 5 6操作。其中,汽油、煤油、柴油等馏分燃料油取样量不少于4 L。5 一般要求5.1 本文件规定的各种用途各种牌号燃料油应是从石油炼制得到的烃类混合物,不得含有可能干扰燃烧设备正常操作的成分或者外来物质。其中,允许加入少量改进性能或改善排放的添加剂,允许加入少量用于商品牌号识别的着色染料。其燃烧设备是指本文件分类体系表指定用途的燃烧设备。如将指定用途燃料用于其他目的,建议向有关设备制造商咨询。5.2 各种燃料油都应是同质均相的。即使是

21、馏分燃料油和残渣燃料油的调和产品,在正常储运条件下不得被重力作用分离出超过该牌号黏度限值的轻组分或重组分。5.3 所有燃料不得含有下列添加物质或化学废料:a)危及燃烧设备安全或对操作有不利影响的;b)危害人体健康安全的;c)对空气环境造成更多污染的。6 具体要求 本文件进出口燃料油产品分类体系见表1。按表1中7种产品用途分别制定相应类型或类型系列的产品技术规范。具体要求如下:a)进出口燃料油汽油发动机用车用汽油技术规范见表2;b)进出口燃料油喷气发动机用燃料技术规范见表3;c)进出口燃料油高速柴油发动机用车用柴油技术规范见表4;d)进出口燃料油其他柴油发动机用燃料技术规范见表5;e)进出口燃料

22、油非航空燃气轮机用燃料技术规范见表6;f)进出口燃料油船用燃料技术规范见表7;g)进出口燃料油燃烧炉用燃料技术规范见表8;h)有关燃料油类型、用途、牌号等详细信息参见附录A和附录B。7 测试方法 进出口燃料油各项质量指标测定方法见表9。4S N/T2 0 4 52 0 2 2表1 进出口燃料油产品分类体系一览表类型用途非船用发动机用汽油发动机用Ga喷气发动机用J高速柴油发动机用D其他柴油发动机用E非航空燃气轮机用T燃烧炉用B船用M轻馏分汽油型0 0bG 0 0中 间 馏 分 煤 油(轻)型0J 0cE 0T 0,D S T 0dB 0中 间 馏 分 煤 油(重)型1D 1-2E 1-2T 1-

23、2,D S T 1B 1-1B 1-2中 间 馏 分 柴 油(轻)型2D 2-2E 2-2T 2-2B 2-1中 间 馏 分 柴 油(重)型3E 3-1T 3-1,D S T 2T 3-1,DMT 2B 3-1B 3-2M 3-1,DMXe M 3-2,DMA,D F ADMZ,D F Z重馏分4E 4-2T 4-1,D S T 3T 4-1,DMT 3B 4-2M 4-1,DMB,D F B残渣油中黏度型5E 5-1T 5-1,R S T 3T 5-1,RMT 3B 5-1B 5-2M 5-1,RMA 1 0M 5-1,RMB 3 0M 5-2,RMD 8 0残渣油较高黏度型6E 6-1E

24、6-2T 6-4B 6-1B 6-3B 6-4M 6-1,RME 1 8 0M 6-1,RMG 1 8 0M 6-2,RMG 3 8 0M 6-2,RMK 3 8 0M 6-3,RMG 5 0 0M 6-3,RMK 5 0 0M 6-4,RMG 7 0 0M 6-4,RMK 7 0 0残渣油较高黏度型7T 7-1,R S T 4T 7-1,RMT 4B 7-1B 7-3 a燃料油用途代号,取用途特征英文名词首字母表示。如汽油发动机用取汽油g a s o l i n e之G表示。余类推。b燃料油类型编号,1 0个类型按0 0,0,1,2,3,4,5,6,7,8数字顺序排列。c燃料油产品分类编码,

25、由用途代号和类型编号组成。如J 0代表喷气燃料。dD S T 0等是I S O对非航空燃气轮机燃料系列产品设置的品种代号。按照I S O 8 2 1 6-2。eDMX等是I S O对船用燃料油系列产品设置的品种代号。按照I S O 8 2 1 6-1。5S N/T2 0 4 52 0 2 2表2 进出口燃料油汽油发动机用车用汽油(分类编号G 0 0)技术规范项目单位质量指标a密度(1 5)g/c m30.7 2 00.7 7 5馏程1 0%蒸发温度7 0 5 0%蒸发温度7 71 1 0 9 0%蒸发温度1 3 01 9 0 终馏点2 0 5硫含量m g/k g1 0铅含量g/L0.0 0 5

26、磷含量g/L0.0 0 1锰含量g/L0.0 0 2氧含量(质量分数)%2.7烯烃含量(体积分数)%1 5.0芳烃含量(体积分数)%3 5.0苯含量(体积分数)%0.8铜片腐蚀(5 0,3 h)级1蒸汽压1 1月1日次年4月3 0日5月1日1 0月3 1日k P ak P a4 58 54 06 5研究法辛烷值(R ON)9 5 a本文件质量指标由G B 1 7 9 3 0、E N 2 2 8和世界燃油规范2 0 1 3年第5版车用汽油第2级别产品规格协调统一而成。表3 进出口燃料油喷气发动机用喷气燃料(分类编号J 0)技术规范项目单位质量指标a密度(1 5)g/c m30.7 7 50.8

27、4 0运动黏度(2 0)(-2 0)mm2/s1.2 5mm2/s8馏程初馏点实测值 1 0%回收温度2 0 5 5 0%回收温度2 3 2 9 0%回收温度实测值 终馏点3 0 06S N/T2 0 4 52 0 2 2表3 进出口燃料油喷气发动机用喷气燃料(分类编号J 0)技术规范(续)项目单位质量指标a 残留量(体积分数)%1.5冰点-4 7烟点mm2 5闪点(闭口)3 8硫含量(质量分数)%0.2芳烃含量(体积分数)%2 0.0烯烃含量(体积分数)%5.0铜片腐蚀(1 0 0,2 h)级1 a本文件质量指标由A S TM D 1 6 5 5和J I S K 2 2 0 9、G B 6

28、5 3 7标准规格协调统一而成。表4 进出口燃料油高速柴油发动机用车用柴油技术规范项目单位分类编号和质量指标D 1-2aD 2-2b密度(1 5)g/c m30.8 2 00.8 5 0运动黏度(4 0)mm2/s1.32.42.04.5馏程 9 0%回收温度2 8 83 4 09 5%回收温度3 6 0终馏点3 6 5闪点(闭口)3 86 0十六烷值4 05 1十六烷指数3 84 8硫含量(质量分数)%0.0 3 50.0 0 1 0灰分(质量分数)%0.0 10.0 11 0%蒸余物残炭(质量分数)%0.1 50.2水分(体积分数)%0.0 2水+沉淀物(体积分数)%0.0 50.0 5总

29、芳烃含量(质量分数)%1 5多环芳烃含量(质量分数)%2.0铜片腐蚀(1 0 0,3 h)级1冷滤点4润滑性,磨痕直径,6 0 m5 2 04 6 0 a本文件质量指标参照采用A S TM D 9 7 5之N o.1-D有良好低温性能的煤油型柴油燃料油产品规格。b本文件质量指标由E N 5 9 0、G B/T 1 9 1 4 7和世界燃油规范2 0 1 3年第5版车用柴油2级产品规格协调统一而成。7S N/T2 0 4 52 0 2 28S N/T2 0 4 52 0 2 29S N/T2 0 4 52 0 2 201S N/T2 0 4 52 0 2 211S N/T2 0 4 52 0 2

30、 221S N/T2 0 4 52 0 2 231S N/T2 0 4 52 0 2 2表9 进出口燃料油产品特性测定方法项目测试方法标准适用对象馏分燃料残渣燃料密度A S TM D 1 2 9 8 I S O 3 6 7 5G B/T 1 8 8 4 运动黏度A S TM D 4 4 5I S O 3 1 0 4G B/T 1 1 1 3 7 馏程A S TM D 8 6 G B/T 6 5 3 6 闪点A S TM D 9 3I S O 2 7 1 9G B/T 2 6 1 倾点A S TM D 9 7I S O 3 0 1 6G B/T 3 5 3 5 灰分A S TM D 4 8 2

31、G B/T 5 0 8 残炭A S TM D 4 5 3 0 G B/T 1 7 1 4 4 残炭A S TM D 1 8 9 S H/T 0 1 6 0 A S TM D 5 2 4 G B/T 2 6 8 水分A S TM D 9 5I S O 3 7 3 3G B/T 2 6 0 沉淀物A S TM D 4 7 3I S O 3 7 3 5 总沉淀物A S TM D 4 8 7 0I S O 1 0 3 0 7-1I S O 1 0 3 0 7-2 水+沉淀物A S TM D 2 7 0 9 水+沉淀物A S TM D 1 7 9 6 硫含量A S TM D 4 2 9 4 G B/T

32、3 8 0 A S TM D 2 6 2 2 G B/T 3 8 7 A S TM D 5 4 5 3 微量元素如钒、铝、硅、镍、钠等A S TM D 5 7 0 8I S O 8 6 9 1I S O 1 4 5 9 7G B/T 1 2 5 7 5 A S TM D 5 1 8 4 I S O 1 0 4 7 8 A S TM D 6 7 2 8 A S TM D 1 3 1 8 十六烷值A S TM D 6 1 3I S O 5 1 6 5G B/T 3 8 6 十六烷指数A S TM D 9 7 6 G B/T 1 1 1 3 9 烃类型A S TM D 1 3 1 9 A S TM

33、D 2 4 2 5 铜片腐蚀A S TM D 1 3 0 酸值A S TM D 9 7 4 热值A S TM D 4 8 6 8 烟点A S TM D 1 3 2 2 氧含量A S TM D 4 8 1 5 苯,总芳烃A S TM D 5 5 8 0 41S N/T2 0 4 52 0 2 2表9 进出口燃料油产品特性测定方法(续)项目测试方法标准适用对象馏分燃料残渣燃料芳烃和多环芳烃A S TM D 5 1 8 6 苯A S TM D 4 0 5 3 铅A S TM D 3 2 3 7 G B/T 8 0 2 0 锰A S TM D 3 8 3 1 磷A S TM D 3 2 3 1 S H

34、/T 0 0 2 0辛烷值(研究法)A S TM D 2 6 9 9 I S O 5 1 6 4G B/T 5 4 8 7 饱和蒸汽压A S TM D 5 1 9 1 G B/T 2 5 7 冷滤点 S H/T 0 2 4 8冰点 G B/T 2 4 3 0 51S N/T2 0 4 52 0 2 2附 录 A(资料性)石油产品类型分类A.1 石油一次加工馏分切割和I S O石油产品类型划分见图A.1。A.2 燃料油产品类型特征、演变趋势和划分示意见表A.1。图A.1 石油一次加工馏分切割和I S O石油产品类型划分61S N/T2 0 4 52 0 2 2表A.1 燃料油产品类型特征、演变趋

35、势和划分示意类型馏程/闪点/黏度/(mm2/s)密度/(g/c m3)用途备注轻馏分汽油型终馏点1 9 5终馏点2 2 00.7 1 50.7 8 0车用闪点-2 0 4 1 极易挥发,产品无闪点、黏度、残炭、灰分、水分、机械杂质或沉淀物等指标中间馏分煤油(轻)型终馏点2 5 0终馏点3 0 0闪点2 8闪点4 3黏度(2 0)1.2 50.7 5 00.8 4 0鱼雷 汽化炉喷气发动机中间馏分煤油(重)型终馏点2 5 0终馏点3 1 0闪点3 8闪点4 5黏度(4 0)1.0黏度(4 0)2.0黏度(4 0)2.40.8 5 0燃气轮机用 高速柴油机用机车专用炉用中间馏分柴油(轻)型终馏点3

36、 6 5闪点3 8闪点5 5黏度(4 0)1.9黏度(4 0)4.5 0.8 2 0 0.8 8 0 车用中间馏分柴油(重)型重馏分残渣油中等黏度型残渣油较高黏度型残渣油高黏度型进入减压蒸馏范围,规格中无馏程指标闪点3 8闪点6 0黏度(4 0)1.3黏度(4 0)6.00.8 2 00.8 9 0化肥专用 燃气轮机用 船用 炉用非车用发动机闪点5 5闪点6 5黏度(4 0)1.3黏度(4 0)1 4 黏度(4 0)2 40.9 0 0 0.9 2 0 燃气轮机用 炉用 船用密度范围一般为0.9 0 0 g/c m3 0.9 6 0 g/c m3闪点5 5闪点8 0黏度(1 0 0)8.2黏度

37、(1 0 0)1 50.9 7 0 0.9 8 5炉用船用闪点6 6闪点9 0(开口)黏度(1 0 0)1 5黏度(1 0 0)3 5黏度(1 0 0)4 5黏度(1 0 0)5 00.9 9 0 炉用 船用闪点1 3 0 (开口)黏度(1 0 0)5 0黏度(1 0 0)1 3 0黏度(1 0 0)1 8 51.0 1 0 炉用 船用燃气轮机用71S N/T2 0 4 52 0 2 2附 录 B(资料性)残渣燃料油黏度换算及其应用B.1 问题的提出 I S O、A S TM、B S等涉及残渣燃料油的产品标准通常规定在1 0 0 时的运动黏度限值,并按此划分残渣燃料油的产品牌号。但在一些标准的

38、制定中,和燃料油市场成交合同等场合,产品运动黏度可能在其他温度条件下测定并标示,甚至按此获得的运动黏度限值划分产品牌号。这种不统一的做法为产品类型分类带来困难。为此,I S O和B S均在标准文本的附录中提供了将在1 0 0 下运动黏度的测定值换算到其他温度下运动黏度大致估计值的黏度-温度关系图表和曲线。为用户正确识别、选择、比较燃料油产品的类型、牌号提供参考。B.2 I S O标准黏度-温度关系换算表 换算表见表B.1、B.2。表B.1 以1 0 0 时测定黏度估计其他温度下的大致黏度运动黏度/(mm2/s)a在1 0 0 时的测定值在其他温度下的估计值4 0 5 0 8 0 1 3 0 1

39、 0.0 8 05 01 75.5 1 5.0 1 7 01 0 02 87.5 2 5.0 4 2 52 2 55 01 1.0 3 5.0 7 8 03 9 07 51 4.5 4 5.0 1 2 4 05 8 51 0 51 7.5 5 5.0 1 7 9 08 1 01 3 02 0.5 注1:同一残渣燃料油产品在1 0 0 下测定的运动黏度数据和在其他温度条件下测得的数据,其精密度是不同的。注2:同一牌号的残渣燃料油产品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组成(轻组分和重组分的类型、调和比例不同),因而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黏度温度变化关系。本换算表给定的数据是大致的估计数据。这些数据用于划分产品牌号能有

40、完全相同的黏度温度变化关系。本换算表给定的数据是大致的估计数据。这些数据用于划分产品牌号、类型是足够了,但评定具体产品规格还应以买卖双方成交的在规定温度下的限值为准。a 1 mm2/s=1 c S t表B.2 以5 0 时测定黏度估计其他温度下的大致黏度运动黏度/(mm2/s)a在5 0 时的测定值在其他温度下的估计值4 0 1 0 0 1 2 5 1 5 0 3 04 574381S N/T2 0 4 52 0 2 2表B.2 以5 0 时测定黏度估计其他温度下的大致黏度(续)运动黏度/(mm2/s)a在5 0 时的测定值在其他温度下的估计值4 0 1 0 0 1 2 5 1 5 0 8 0

41、1 3 51 3741 8 03 3 02 21 173 8 07 5 03 51 697 0 01 5 0 05 02 21 1 a 1 mm2/s=1 c S tB.3 B S标准黏度-温度关系换算图换算图见图B.1。图B.1 黏度-温度关系换算图 注:使用说明:91S N/T2 0 4 52 0 2 2图B.1中图表上的4条斜线是B S 2 8 6 9标准中有关工业锅炉用燃料油E、F、G和H 4个牌号残渣燃料样品给出的平均黏度温度关系曲线。在这些类型中的任何一个具体的燃料产品,如果在某温度下的黏度是已知的,那么通过该已知的黏度温度坐标点画一个平行于该类型燃料平均黏度温度关系曲线的平行线。

42、从该平行线上任何黏度的大致温度或者任何温度下的大致黏度能被估计。注意事项:1)在图表上的虚线区间,任何燃料的黏度温度关系不能准确确定;2)关于低温下的黏度推导请咨询有关燃料供应商。B.4 应用示例B.4.1 进口船用燃料油1 8 0号燃料 该牌号燃料是规定在5 0 下测定的运动黏度1 8 0 mm2/s,相当于本文件船用燃料油技术规范哪一个牌号?从I S O换算表可知:5 0 时的1 8 0在1 0 02 2 5之间,从本文件表7可知,1 8 0号燃料在M 6-1 RME 1 8 0和M 6-1 RMG 1 8 0两个牌号范围内,这两个牌号在残炭、灰分和铝+硅指标都有所差异。故可根据合同规格中

43、残炭、灰分和铝+硅指标进一步确定该批燃料油属于哪一个牌号。B.4.2 进口船用燃料油3 8 0号燃料 该牌号燃料是规定在5 0 下测定的运动黏度3 8 0 mm2/s,相当于本文件船用燃料油技术规范哪一个牌号?从I S O换算表可知:5 0 时的3 8 0在3 3 53 9 0之间,从本文件表7可知,3 8 0号燃料在M 6-2 RMG 3 8 0、RMK 3 8 0范围内,再从密度、残炭、灰分、倾点、钒含量等指标的差异进一步区分。只有所有差异指标都在某牌号如RMG 3 8 0范围内时,才能划入该牌号。B.4.3 进口燃料油炉用燃料油2 8 0号燃料 该牌号燃料是规定在5 0 下测定的运动黏度

44、2 8 0 mm2/s,相当于本文件船用燃料油技术规范哪一个牌号?从B S黏度-温度换算图可知,5 0 时的2 8 0坐标点落在G、F平行线之间靠近F线,从此点作平行于G点的直线,即为该燃料的黏度温度曲线。在该曲线上查得其在1 0 0 的运动黏度约3 2 mm2/s,在燃料G4 0 mm2/s范围内,故应属于炉用燃料油B 6-3 G牌号。B.4.4 进口船用燃料油1 5 0号燃料 该牌号燃料是规定在5 0 下测定的运动黏度1 5 0 mm2/s,相当于本文件船用燃料油技术规范哪一个牌号?从B S黏度-温度换算图可知,5 0 时的1 5 0坐标点落在G、F平行线之间靠近F线,从此点作平行于G点的

45、直线,即为该燃料的黏度温度曲线。在该曲线上查得其在1 0 0 的运动黏度约2 2 mm2/s,在燃料G4 0 mm2/s范围内,故应属于炉用燃料油M 6-3 G牌号。由此可知,合同规格中的1 5 0、2 8 0号燃料均落在M 6-3 G牌号范围内,在燃料使用性能上应无显著差异。B.4.5 某进口燃料油1 8 0号燃料 某进口燃料油合同规格:在5 0 下测定的运动黏度1 8 0 mm2/s,1 5 密度0.9 2 g/c m3,水分含02S N/T2 0 4 52 0 2 2量5%1 0%(体积分数)不等,沉淀物1.0%(体积分数),倾点2 0,硫含量2.5%(质量分数),无其他技术指标。该1

46、8 0号燃料油用途不详,属于6号燃料油范围,但和本文件表5、表6、表7、表8中各种用途残渣燃料油的技术规范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不符合相关的使用要求,可以认为该种燃料油是不规范的,应严加监管。12S N/T2 0 4 52 0 2 222025402 T/NS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 业 标 准进出口燃料油产品技术规范S N/T 2 0 4 52 0 2 2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甲1号(1 0 0 0 2 3)编辑部:(0 1 0)6 5 1 9 4 2 4 2-7 5 3 0网址 w ww.c u s t o m s k b.c o m/b o o k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开本8 8 01 2 3 0 1/1 6 印张1.7 5 字数5 0千字2 0 2 2年 月第一版 2 0 2 2年 月第一次印刷印数 1 *书号:1 5 5 1 7 57 9 5 定价2 8.0 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产品/包装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