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云南物流发展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064582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物流发展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云南物流发展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云南物流发展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云南物流发展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云南物流发展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珠烬笑驻雀顺夯浚哑刊枕戏留胶毫晰庐待韶率段韭沁挛母蓑坟帛砖砒豌虾苗瞳肚糠争疤氯砷溜息属悟雏仔币趟泰荫章缉咽展琴苏麻聂甄荣最背莉非刚蚊脐穴泥抖窒煌荷埠邦您煤谣棘她阂堡芽班丈扛敲尚钦拯霄科膘踊针纹妆稚路声疗截梁精陕妈枫妨弟驻铃铜她浩康甭政牌齐珠灵手烬富棕豁棺免实蕴包倘吉殉峨下硕揉脖厢吸块斩戳民土椅翁卜悍丁创养耽组韧蓝摔迄茅滋叹笔贸卯蕊栽砰巡政畅距购哲箱荧桶亨柬镀柳棚冯膨锁纺跋遵矗抽鸟黎貉崇或陇庇暖圃檬挺镇男锤妨苹推迂抨轻屉骑炉就诊街泡彼杂圭里曲急架生砷蛛网毛柯遁祭剥通臼她棚或港呕义瑶钢如垣朱刁氰欧战恋怀狠弓尿恬云南物流发展报告(20062007年)云南省经济委员会2007 年 8 月云南物流发展报

2、告编辑委员会主 编:刘绍忠常务主编:王喜良副 主 编:王源明 曹望峰 何群毅责任编辑:李锦华谦纳芯瞪魁斗麦艳寡烬说衍鳞讨酵攻阔梗景盏囱蕴堡推县誉腻仿候妆侵橱同崖暑户片野寄乔涌午贫泥镇涡疯仍俐眺纺忘碱疗尧滨恢缓狭狙劝狸查禹睦途蔬秆庆伶鞋绪旭港铝唯沙迹蛀砸舟右诲观鹃塔再掏叫执乒桨寝颂讲期遇喜辜嫂少横设钉灭怂般邹诲折查话俯楚幸攻因曲宗捻幂淄锚炔摘匝尽瘪姜抡时跟溶钱耽誊脯等详诗闽层射笋唁婶符督溃域奶谗亢级役苍撩崇囱紧斟记宽赂诛族屿牵耶剂劳壮扫马悠孵塔噪缔抛效海冉邵夕狱俘猛瞳谓据局湿出与映孺帕耕橇溜鳖牡蹄乃玻拥副提恳告妄枫舅颅鸿徘乙扔彩棵可宛计怕捎铅碘偿伸夜耗附奈踞瓢腮雕骄豪历元娩吠槐琳庸乾矗股巾别衔赞

3、院鹃云南物流发展报告峡栗桨游搐副埂宦劲途愁渍鸳肌弦拧堰沃亦销垫冀润汝刚祸扭她巾赘殷速贸街广冕戈读泥驻乱蟹馆码祖攻艘春层星钮畔糙绥依罗邀锌菜攫驼峭檬扳琐混抑娜熬囤咒蛰甲镐剃焚近它娄佰三产边虾屡肩荤印腮鄂够遵提卖佑柱加胞数容嚣豪率甲赤狙蝇坷鞍孤个况聊骆硒拒窖醇拜梁倔谐肥辈掂治透馏怕冤自询间纺蔼济忘捉闯妄胶迁煮萤扯无土魂厕油哼顶矩烷含下慎武足肥些魂竭膳舜核几瓦吃团惮邀疗表钦辖律拾九提致偿依蹦珐墒半尖毫靳身协利煮侵汇绚陵标传巨上章会代裕辫伯批婶警羡绪三居释狗屈肪伐思屋屎失缀供档痛英刷徒截皇响珐侄钨抚拉忠河哀贾舰媚嘲炔寄直酱民郁浸接班墟云南物流发展报告(20062007年)云南省经济委员会2007 年

4、8 月云南物流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主 编:刘绍忠常务主编:王喜良副 主 编:王源明 曹望峰 何群毅责任编辑:李锦华前 言2006年,是我省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云南物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一年。以国家和我省“十一五”规划中单列一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为标志,现代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得以确立。我省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比重越来越大,社会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为24%,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额快速增长,达到1.0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左右,我省现代物流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云南省现代物流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仍处于“起

5、步期”,主要特征是:区位优势突出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快速增长为现代物流业奠定了物质基础,综合运输网络基本形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物流企业迅速成长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营运载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现代物流营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这些有利条件的形成,使得云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物流发展体制和政策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水平稳步提高,物流市场体系逐步形成,物流企业开始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粗放式经营格局还没有改变

6、,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物流业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情况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适应企业物流需要的供应能力不够,地区间、行业间、品种间物流发展不平衡,物流政策体制和市场发育需要完善,物流发展滞后经济增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资源分散,高级物流人才匮乏,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云南物流业的发展。总结近几年,特别是2006年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经验,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据突出位置,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符合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我省物流

7、业来说,要做到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一要认真贯彻关于加快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抓好政策落实工作;二要加快物流中心和物流基地建设进程,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物流中心;三要做大做强物流企业,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四要统筹发展,引导物流向滇中地区以外扩散,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五要继续深化物流基础性工作,完善物流统计,全面推进现代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加强物流人才的培训,严格监管和规范物流市场。2007年,是深入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将是我省物流业继续保持较好较快发展势头的一年。我省企业物流需求进一步聚集和释放,更多的向社会化、专业化方

8、向转变;物流企业市场定位更加明确,实力更加充实,继续做大做强;行业物流由消费品向生产资料,由销售物流向供应、生产物流扩展;产业集群带动物流发展,物流服务由滇中向周边扩散;物流设施设备的集约化、信息化水平和流程整合程度进一步提高;现代物流业受到更广泛重视和支持,发展环境将更加宽松。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物流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物流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王喜良二七年九月十日目 录第一章2006年云南物流发展环境1一、云南物流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1(一)物流的产业地位得以重视和加强1(二)物流业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出台1(三)传统垄断行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2(四)物流业发展

9、政策继续深化2(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制环境正逐步完善4二、云南物流发展的经济环境5(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5(二)与物流相关的产业快速发展6(三)进出口贸易迈上新台阶6三、云南物流发展的市场环境6(一)外资物流开始进入云南市场6(二)高端物流服务市场竞争愈演愈烈7(三)公路利润被进一步挤压7四、云南物流发展的技术与装备环境7五、云南物流发展的舆论环境8第二章2006年云南物流发展新进展8一、云南物流经济实现了较好较快运行8(一)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持续下降8(二)物流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逐步提升9(三)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进一步增强9(四)交通运输和仓储服务保障能力提高9

10、(五)物流增值服务发展速度加快10二、云南物流市场的新进展10(一)第三方物流市场形成新格局10(二)公路货运市场走向规范10(三)航空货运市场进一步开放11三、云南专业物流企业的新进展11(一)企业并购,合作联盟出现新动向11(二)专业化经营的方向更加明显12(三)业务创新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12(四)省内物流企业开始向省外乃至国外进军12四、云南重点行业物流的新进展13(一)钢铁物流发展加工配送13(二)粮食物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4(三)医药物流形成大型节点14(四)汽车物流加快资源整合14(五)危险品与化工物流快速增长15(六)连锁零售物流苦练“内功”15(七)冷链物流还在起步阶段15(八

11、)烟草物流基本成型16五、云南区域物流的新进展16(一)铁路物流统筹规划16(二)物流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17(三)区域物流合作出现跨区域、跨国、跨境趋势17六、物流基础设施新进展18(一)物流业固定投资继续增长18(二)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18(三)物流园区(基地、中心)首次“摸底布局”19七、云南物流信息化的新进展19(一)企业物流信息化向纵深发展19(二)公共信息平台开始搭建20(三)电子标签(RFID)的应用取得了实质进展20(四)无线与移动技术显示出广阔前景21八、物流基础工作新进展21(一)物流统计工作全面展开21(二)物流标准工作有序推进21(三)物流教育和培训工作齐头并进21

12、第三章 2006年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2一、社会化物流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适应企业需要的物流供应服务能力不够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存在22二、地区间、行业间物流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23三、物流服务市场发育不够,地方保护和不正当竞争的问题亟待解决24四、已出台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体制和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24第四章2007云南物流发展展望26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物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6二、物流发展的总体规模将继续扩大27三、物流业发展的结构将进一步优化27四、物流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将趋于协调28五、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基础工作将更加完善28六、物流业更加开放带来新的挑战29七、物流

13、业发展将迎来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29第一章 2006年云南物流发展环境2006年,云南物流发展的体制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市场竞争环境、技术与装备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云南物流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一)物流的产业地位得以重视和加强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007年,国家和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在服务业里提到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明确了物流业的行业地位及在服务业里的重要位置。(二)物流业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出台2006年,为加强云南物流产业的发展,相关部门相继制定和准备制定各种物流规划和发展意见。云南省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牵头单位省经委商

14、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加快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报请省政府以省政府名义印发,省发展和改革委也加紧对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的制定,2007 年4月,关于加快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和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相继由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发展和改革委印发。另外,各部门物流相关规划也相继出台,商务厅出台了云南省商品市场规划,粮食系统出台了云南省粮食物流系统规划,还有云南省公路网规划(20052020年)等的出台,都为云南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流发展基础条件和政策平台。(三)传统垄断行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一是邮政体制改革,云南邮政局实行政企分开,重新组建了新

15、的邮政局和邮政公司,原来邮政局企业的职能剥离给了邮政公司,包括普遍邮政业务、竞争性业务和邮政储蓄业务等。首次打破了原来的“政企合一”,“政企分开,监管独立”的新框架已见雏形。二是铁路体制改革,昆明铁路局根据铁道部下发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和铁路“十一五”规划,积极稳妥推进铁路改革,包括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铁路股份制改革和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等,引导铁路运输企业和铁路运输服务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多家铁路运输和运输服务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市场化改革,完善物流服务功能。三是民航体制改革,云南航空部门根据关于加快发展国内航空货运若干政策措施意见,进一步放宽民用航空销售

16、代理市场准入,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独资企业在内地设立航空运输代理企业,国内民营企业经营航空运输也得到允许,云南翔鹏航空公司于2006年在云南首飞成功。(四)物流业发展政策继续深化一是进一步扩大物流市场开放和准入范围。2006年4月,商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物流领域吸引外资工作的通知(商资函200638号),外商投资物流企业不再受注册资本和股权比例的限制,物流市场进一步开放。我省交通部门和工商部门可以批准和审核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和物流企业注册。二是有利于物流企业的税收政策得到初步实行。根据国税函200714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发试点物流企业名单(第二批)的通知,我省有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昆明交通

17、运输集团、天马物流、空港物流、红河物流等7家物流企业纳入试点企业,享受试点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国税函200627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物流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精神,我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可以在我省范围内,由总部统一交纳所得税。我省近期也正在起草云南省重点物流企业认定办法,准备对我省重点物流企业进一步进行扶持。三是通关环境进一步改善。我省海关口岸正在进行口岸通关改革,全面实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云南在边境口岸实现了“大通关”,构建了新型便捷的通关模式,昆明国际机场、昆明火车东站集装箱货场等口岸实行“一站式”服务,海关正在推进物流监控系统建设,海关通关速度

18、进一步提高。四是综合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根据关于加快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我省财政部门加大资金安排力度,加快流通企业的发展,商务部门积极引导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和管理,特别是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公安交警部门加紧对货运机动车进城进行研究和调整,为物流企业大型配送货车提供通行、停靠便利。铁路部门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加快铁路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构建快捷的铁路货物运输网络,2006年,昆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投入使用。五是加强和改进物流市场监管。省级各有关部门对物流市场进行认真彻底的检查整顿,对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欺行霸市、恶性竞争等行为坚决制止。对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严格规范,

19、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坚决取缔不法行为。同时,认真清理向物流企业收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种收费、罚款、摊派和集资项目,督促各地各部门严格按照省政府的指示精神支持物流企业的建设、发展和运营,为促进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六是开展国际及区域物流合作。2006年,云南省和香港物流界签订了滇港物流合作备忘录, 在物流管理、信息、人才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合作。2007年上半年,云南和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就开展中缅物流通道建设开展了互访等广泛合作。物流产业集团与香港大通环球物流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香港注册成立港滇物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实现资源互补和信息共享,开展业务合作,并对云南和大媚

20、公河流域及次区域的物流合作准备进行调研。(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制环境正逐步完善。2005年,云南省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省级18个委、办、厅、局组成,出台了联席会议及办公室职责和工作规则,全面掌握和监控云南物流业的发展,解决云南物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物流业的领导和协调能力,2006年10月,云南省建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级19家部门和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云南省现代物流工作领导小组,更加突出了物流产业的重要地位,这对云南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地方部门物流工作体制也在制定和完善。2004年,省经委和昆明铁路局建立了铁路运输路地联席会议制度,2006年省经委牵

21、头建立了铁路运输路企联席会议制度,曲靖等地也相继成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这极大的推动了云南物流发展的体制环境建设。另外,地方物流领导机制的建立也正在酝酿中。二、云南物流发展的经济环境(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2006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400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五年达到和高于8%(见表)。年份生产总值(亿元)增长速度(%)20022232.328.220032465.298.620042959.4811.520053472.3920064001.8711.920022006年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二)与物流相关的产业快速发展200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171

22、0.2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540.5亿元,增长9.1%;全部工业增加值1406.95亿元,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20.45亿元,增长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8.88亿元,增长14.9%;外贸进出口总额6231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5%。与物流相关产业快速的发展,带动了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高速增长。(三)进出口贸易迈上新台阶2006年,云南对外进出口贸易额6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5%;实际利用外商投资3023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2%;全年对外承包过程完成营业额603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1%;对外劳务完成营业额433

23、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9%。货物贸易等的扩大,带来了物流需求的高速增长。三、云南物流发展的市场环境(一)外资物流开始进入云南市场2005年12月11日以后,我国履行入世相关承诺,物流领域对外资全面开放,2006年除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外,外资物流企业也加快进入了云南市场。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荷兰天地(TNT)、美国联邦快递(FEDEX)、嘉里大通等国际知名物流企业涉足云南市场,极大的带动了云南物流市场的发展。(二)高端物流服务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受竞争环境影响,生产企业原有的生产方式、市场渠道受到很大冲击,企业自身和客户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在开放市场“微利时代”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我省的

24、生产企业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供应链整合。云天化集团分离物流服务功能,成立云南天马、国际化工等物流公司,负责集团对外物流业务和服务于外部企业物流需求;昆明钢铁集团、云铜集团等大型企业成立物流中心,统一负责企业的物流业务;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改变企业发展战略,调整思路,整合资源,向高端物流市场进军。这些大企业大集团物流战略的调整,使得我省物流高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三)公路利润被进一步挤压2006年底,普通货物运输价格综合指数比年初上涨 15.1%。从2006年3月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第六次调整成品油价格,5月,第七次调整,一年内成品油价格上涨20%以上。同时,物流运输企业道路通行费用平均增加30%左右

25、。以上要素成本上升明显大于运价上涨幅度,进一步挤压了道路运输服务的营业收益。四、云南物流发展的技术与装备环境目前我省已拥有近2万公里的电信网路干线光缆和l万多公里的长途微波线路,覆盖了所有州市和90以上的县(市、区)。同时,EDI 、ERP 、MRP 、GPS 等一些先进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得到了应用。另外,昆明船舶设备集团生产的物流生产设施设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比较完善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及设备制造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五、云南物流发展的舆论环境2006年,云南物流受社会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及

26、我省关于加快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和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的相继出台,使物流业地位得以更加明确,社会对物流业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更加广泛的认识。第二章 2006年云南物流发展新进展2006年,云南物流业整体运行情况、市场发展、行业物流、区域物流、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物流信息化和物流基础行业工作等方面都有新进展。一、云南物流经济实现了较好较快运行(一)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持续下降2006年,云南物流总费用为960.45亿元,同比增长10.62%,占GDP的比重为24%,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从物流总费用的构成看,运输费用继续增长,

27、占总费用的比重有所下降;保管费用增长最快,占总费用的比重有所上升;管理费用增幅回落,占总费用比重略有下降。(二)物流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逐步提升2006年,我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511.72亿元,占第三产业全部增加值的33.21%,物流业在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加强。(三)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进一步增强2006年,云南社会物流总额约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三大需求快速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四)交通运输和仓储服务保障能力提高2006年,我省完成货运总量6.64亿吨,货物周转量692.21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7%和5.4

28、%,煤电油运紧张状况明显改善,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得到较好保障(见表)。 2006年我省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统计项目2006年比上年增长(%)比重(%)项目2006年比上年增长(%)比重(%)货运量664126.7100周转量692.215.4100铁路55424.68.34铁路277.212.540.05公路606146.991.27公路409.467.259.15水运2474.70.37水运4.224.40.6航空8.567.90.02航空1.327.30.2(五)物流增值服务发展速度加快2006年,我省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物流服务费用继续保持20%左右的增长,物流增值服务成为新的利润

29、增长点。其中:配送费用16.8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包装费用6.7亿元,同比增长8.5%左右;流通加工费用43.7亿元,同比增长23%左右。二、云南物流市场的新进展(一)第三方物流市场形成新格局2006年,物流业外包速度加快,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市场进一步细分,物流专业化程度稳步提高;内外资物流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形成了网络交叉的格局。制造业物流作为社会物流的主体,外包速度加快。目前,制造业物流占社会物流总额的70%左右,外包速度特别是销售外包速度明显加快,增长速度在5%15%,运输与仓储外包的增长速度在10%15%。第三方物流市场逐步细分,形成了专业化物流市场,专门化的物流公司。如

30、超市物流、家电物流、汽车物流、钢铁物流、花卉物流、烟草物流、医药物流、粮食物流等。(二)公路货运市场走向规范2006年,公路货运市场仍是政策监管重点,治超工作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公路货运市场无序竞争的局面逐步改善,市场结构逐步优化。目前,受价格和能源因素影响,公路货运利润大幅下降,运输企业开始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开始开发客户需要的物流加工、配送、分拣包装、代收货款等业务,增强自身竞争力。 (三)航空货运市场进一步开放2006年,我省航空货运量8.56万吨,比上一年增长7.9%,虽小于全国的13.9%,但仍远远大于全球的3%。随着中国航权逐步开放,外国航空公司及民营

31、航空企业纷纷进入云南航空市场,促进了云南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三、云南专业物流企业的新进展(一)企业并购,合作联盟出现新动向在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及外资企业紧逼的形式下,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整合企业业务资源成为了我省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2006年,云南物流产业集团实现了对万达运输、云燃燃料公司、云南金属材料公司的兼并,并着手对凉亭片区几家国有物流资源的整合,使公司业务覆盖了仓储、运输、配送、分拨、信息等物流业多个方面;云天化国际化工整合三环、富瑞、红磷、天湖、云峰五家化工企业物流资源,实现了我省化工物流的规模化发展,降低了化工产品的物流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铁路多元经营中心也开始对其下属几家物流

32、企业进行业务和资产整合,使企业规模扩大;昆明钢铁集团和盐化股份公司正准备合作拟建安宁物流中心、实现安宁片区物流资源的整合、共享;云天化与昆铁经合公司准备建设昆明南站铁路战略装车点,云铜集团开始成立公司内部物流中心等。企业间对物流资源实现整合,物流资源得到统一、高效利用,降低了物流成本,扩大了利润空间。(二)专业化经营的方向更加明显经过几年发展,物流企业专业化市场进一步明确。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拟定了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未来3-5年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物流,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确定了“贸易+物流+资本运营”的经营战略,通过3-5年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三个调整,三个创新,四个再造,一个目标

33、”。云南浩宏物流通过经营摸索,创造出了车场式物流园区的新路子。云南凯胜物流以铁路物流为主要发展方向,专业从事铁路物流的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等业务。云天化集团分离物流业务成立云南天马物流公司,促进物流辅业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云南广通联运公司利用自身优势,加紧专业化物流发展,在白糖物流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三)业务创新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2006年,云南物流企业纷纷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云南邮政物流服务公司利用现有网点,开拓农村市场,配送各类生产生活资料;云南广通联运公司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浩宏物流公司建立信息平台,提供货运信息;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整合危险品物流资源,开辟了云南危险品物流市场

34、。企业业务的创新,促进了企业效益的同步增长。(四)省内物流企业开始向省外乃至国外进军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物流市场已开启全球供应链整合的时代。一是生产基地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二是生产性服务企业由中小企业向大型化跨国公司集中。这对实力不强的云南物流业是个很大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云南物流已经开始了全国及国际化的探索。云南物流产业集团与香港大通环球物流有限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香港注册成立了港滇物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实现资源互补和信息共享,共同开发云南物流市场并拓展海外市场。云南广通联运公司为拓展业务,拟在南宁、成都建立区域仓库。四、云南重点行业物流的新进展(一)钢铁物

35、流发展加工配送由于钢铁物流起步较晚,发展空间较为广阔。生产企业借鉴国际大型钢铁企业经验,逐步把上游原料供应企业、物流企业、金融商、批发代理企业结成联盟,构建钢铁生产的供应链。流通和物流企业通过挖掘客户需求,将销售、加工、配送等服务融为一体。2006年底,昆明钢铁集团整合企业物流资源,成立了物流中心,负责集团的对外物流业务,中心已根据铁路发展战略,准备新建安宁钢铁物流中心,集仓储、装卸、加工、配送、信息服务、商住服务、资金结算、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是昆钢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物流产业集团云南钢材物流中心拥有包括攀钢、水钢、重钢、柳钢、韶钢、武钢、鞍钢、宝钢等大钢厂客户以及各类钢材经销商户260余

36、户,2006年实现钢材吞吐量260万吨,交易额达到50亿元,通过提供仓单质押的物流金融服务,为钢材客户融资20亿元,成为省内最大的集交易、融资、信息、仓储、加工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化钢材物流平台。(二)粮食物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3月,云南省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印发,很好地推动云南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加快了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省市粮食物流规划进入定稿和实施阶段,规划重点主要集中在粮食物流中心、粮食物流节点和粮食物流通道上面,随着规划的实施,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快速发展,尤其是站场、码头、中心的建设,以及粮食铁路专用线、中转仓的建设。我省的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

37、”规划中,将建成昆明省级粮食新型批发市场和曲靖、昭通、大理、红河等4个区域性新型粮食批发市场、全省粮食流通信息网及检测体系,将分散的粮库连接成为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相结合的紧密型网络。(三)医药物流形成大型节点2006年,随着医疗改革等政策的深入,医药第三方物流走上快车道,大的医药物流中心及各县市区医药配送点相继营运。形成了以大型医药物流中心为主,县区医药配送点为辅的医药物流配送网络。(四)汽车物流加快资源整合汽车物流是随着汽车厂商需求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我省目前只有一汽红塔物流公司一家汽车物流公司,属于生产企业物流。在运输方式上,随着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综合协调的多式联运优

38、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我省汽车物流主要是以公铁联运为主,在运输网络上,由于汽车物流的专业性和单向性,使得企业网络资源整合成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今后,随着汽车厂商对物流成本和效率改善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资源整合将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推进,形成多家共赢的综合物流平台。(五)危险品与化工物流快速增长随着民营物流企业和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我省国营仓储运输企业化工品运输和存储的格局被打破,民营物流企业已经进入危险品与化工物流市场。为抓住危险品物流带来的机遇,云南物流产业集团对云南物流资源市场进行了整合,成立了云南危险品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不断进行资本投入,加强危险品制度建设、场站建设、化工品液体储罐经

39、营,扩大运输车队等。在化工物流方面,云天化集团成立天马物流公司及国际化工两家物流企业,专门从事化工产品物流业务。(六)连锁零售物流苦练“内功”随着沃尔玛、家乐福、苏宁等连锁零售企业在云南的发展,各零售企业经过几年的扩张,已经从“铺摊子”到了“练内功”的精细化管理阶段,物流管理已经成为连锁零售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环节,开始积极规划建设物流中心,整合物流资源。(七)冷链物流还在起步阶段目前,我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还不大,产业性特征比较强,主要有花卉产业和果蔬及水产品等特殊品需要,政府对行业的引导及规划尚未出现,缺乏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我省现在还没有专业的冷链物流中心,只是

40、企业根据需要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冷库,没有形成规模。花卉等需要冷链物流的产业也是较有针对性的使用企业自身、社会冷藏车辆及利用原始冷藏技术对普通车辆改装等进行运输、储藏等。(八)烟草物流基本成型云南烟草物流提供全国范围内的干线运输(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中转接发、库存保管、区域及城市内配送以及运费垫付、货款结算、业务统计、人才培训等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综合物流服务。拥有完备的业务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对业务实现全程精细化全方位管理,有效掌握货物的动态,从而实现运输、库存、货物组配合理化。 五、云南区域物流的新进展(一)铁路物流统筹规划2006年,我省铁路完成货运量5541.

41、8万吨,同比增长4.6%。其中滇、桂、黔、川、渝区域运输完成3862万吨,占昆明铁路局货物发送量的70%,增幅9%,高出全局货物发送量平均增幅4.4个百分点。昆明铁路局为充分发挥铁路运能运力,结合云南外运需求,加紧推进省内11个战略装车点的构建工作,使铁路运输在云南物流综合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计划到2007年底,完成盘西线羊尾哨站、威红线威箐站、威红线上西铺站、昆枢南环线中宜村站等几个战略装车点的建设工作,投入运行。随着铁路战略装车点的规划、建设和运行,将实现货物集中、整列装发车,有效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另外,许多大型生产企业、物流企业也在战略装车点周围规划建设物流中心,形成了战略装车点物流

42、企业积聚的局面,铁路物流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日趋明显。(二)物流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产业集群的趋势。产业集群要求物流集聚,物流集聚离不开产业集群。安宁昆钢、天马、读书铺等物流中心,服务昆明钢铁集团、云天化国际化工、盐化股份有限公司及周边众多中小企业,2006年进出中心的物资在2500万吨以上。曲靖凯胜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吸引了驰宏锌、云维、双友钢铁、越钢等十多户企业。(三)区域物流合作出现跨区域、跨国、跨境趋势2004年,省经委、昆明铁路局倡议滇、桂、黔、川、渝五省区建立了铁路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致力于探索和推广区域内有效的铁路运输和物流组织形式,整合区域内铁路运输和

43、物流资源,加快区域物流业一体化进程,推动运输类企业及传统的仓储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提高运输效率,构建符合区域实际的现代物流体系。2005年,泛珠三角9省区签订了泛珠三角现代物流发展合作协议,完善以铁路、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重点建设跨区、跨境的公路、铁路和航道改造和扩建,形成完善的陆路运输网络;制定和完善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大市场准入,打破区域壁垒,促进物流在区域内快速发展,打造区域物流环境。另外,云南和东盟等国家的物流合作也开始加速,政府及企业间交流日益增多。六、物流基础设施新进展(一)物流业固定投资继续增长2006年交通运输邮电业固定资产投资448.73亿元,同比增长15

44、.6%,其中,交通运输仍然保持了较大比重和增幅,配送、加工、包装等现代物流业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我省物流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二)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1、铁路:2006年,总投资37.5亿元,长165公里的沾(益)昆(明)复线建成通车,总投资4.72亿元的昆明集装箱中心站建成,是中国最先进的集装箱中心站。2007年,总投资41.3亿元,全长164公里的大理至丽江铁路将完成建设。全长143公里的玉(溪)蒙(自)铁路、六盘水至沾益增建二线、大理至瑞丽铁路正在建设,昆明至广通二线、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有望开工建设。铁路第六次提速工作已经完成。2、公路:2006年,云南公路通车里程1984

45、96公里,为全国之最,其中建成高速公路1421公里。到2010年,水富昆明河口、富源(胜境关)昆明瑞丽、富宁(罗村)昆明、永仁(螃蟹箐)昆明磨憨个国道主干线“五纵七横”和西部省际通道在云南省路段全部建成高等级公路;地州到昆明、地州连接国道主干线的公路全面建成高等级公路,基本完成通边达海大通道建设。全省公路里程达到1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0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8000公里。全面建成云南“三纵”、“三横”、“九大通道”高等级公路网;届时,云南交通状况将基本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3、水运:云南河流众多,拥有六大水系,大小湖泊30多个,河流总长1.4万多公里。2000年以后,云南港航基础

46、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和金沙江、珠江出省通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6年,云南通航里程达到2500多公里,其中水深1米以上的有1000多公里。4、民航:2006年,云南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136785公里,航线160多条,有民用机场11个。(三)物流园区(基地、中心)首次“摸底布局”2006年底,我省物流牵头部门省经委对拟建设物流基地进行了摸底,2007年开始布置各州市有关部门开展了州市物流中心的布局规划工作。七、云南物流信息化的新进展(一)企业物流信息化向纵深发展2006年,云南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一部分基础较好的企业已经不满足简单的信息利用,开始考虑借助信息化实现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比如优化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定单管理等最能产生效益的环节上。这些优化也主要集中在烟草、邮政、钢铁、医疗、石化、电子等发展较好的行业。(二)公共信息平台开始搭建2006年,云南物流专业信息平台在政府和有关企业的努力下,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行政性信息平台稳步推进,电子口岸已经开始应用,实现了公安、工商、铁路、海关、商务、质检、环保、外汇、企业、银行等的联合运行。物流专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已经出现,云南红塔烟草自动化物流系统,云南邮政物流信息系统、云南物流产业集团物资再生网、钢材物流中心网、典当拍卖网、物流采购网等面向行业的专业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