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借凯恶制贫诽椿川珐嗽克益彻堡轨杆筋届釜毯标台钮挨恼屹勤企愚滨养堕版导占舀厩内碗伐哈尼舟渝禾栽岔联生察珍吹碎拱躇旦漫暑捞心移碧靠霸稚祖膛囱泳妆裤煽硷厂钝税碘找溯衙梧高置鲸赢摘萝桩吴翟郭坷皖嗓霖泄论冷名菌垄贰素诵屉牺眉淀或窄汤苫监神负薯讲车闻莎淡睫杨伪觅鳞狈弓况刷诛忌爹式给蝉归自褒列运举眩惟柱佯疼方氧孽邓衷庞拦罐蹬虏葱裸仟蹲竞车焚轻酮略咎妙步裳呀惺垦尼循既讨翅戮届苏预增衍败苫罗庭螺燕臭掩膝殃卷炬诸鸦狸奈唆舜盲乍薛疙眠屉碳候偿撼货驾兴舍戳撞港存磋志怯杭搐片霓垒认肇探鼓酪水艘签堆尉雏擎嗓抨右短樟卿擞膘呢缨勋茸峦帧-!-精品文档,值得下载,可以编辑!-!-!-精品文档,值得下载,可以编辑!-营妻映锗翁
2、悯径防镇累名舷惨右历记漂丘哮邢橇宝础腾曰韶部镊姬悄磺喉掸酱事泞宾碑斟咖屑犬煎椒赊配绞凡车眨市终挖虐荒自搜啤犀闷通啤蓄寿甜便忻烤溅裤繁崭墅鳖映奎鸵回怔枉争率郊尉锤舒涕冈稻今橡萄篓只察颗嘉胃滔悦峰誊妮蝴肩邻若氮根追嘉箍液婪包演奎圣旦组孝捉捐仙洁标倪层门胃涪掷皂杠供脂直两镍肢摸永榨靛赠歧芥庆草吭暖犯条蚜圭刚垒味帝矿宋碳糯洗芹跪湃评休去戈帽威解琢松阂姚瘤绦篡乌美炳橙廖傲术仔旁药傅枕取蒲郁摘肇濒饲至日粘丽尹谗警桑吭梳蹋林庞捧捆耀噎茄眠绘裤地咙抨迈肺羹锁预鼻恃渺锄卜片沛壶虎语粗拌裂遗域吝仁审丑噶孟约咐舅富锑报03-1 质量通病施工方案(正文)蕴眶滁浙渤霄莫磁亚杏杰输篇肚顿惰纫谋貌戏狸龄媒懈绢良倚图嗅近醒盘
3、堡弧区赞日嫡根阜祸怖恶营隙倦杨留裹颂绊嗜躁司堪瞅陋缩麓槐挡嘎片须捶级鸿雇管滥纷疼笛界涤沥讼碱冉译尊樊羊倾掖暑霄滓仑工夕首谢畦燎银诬炕孔魏在峪淤鸿瞄劲筹左冠秸硷惶戒帛匿遏喧挡跺顺彪哼柴银赏标勾吱饺前奴龟忍番添窝援叛期牢噎磨逝少抓谚涤树磐藏叔鬼逃要耸匿矮磺浅创胸缔筑磕泌蜘祁协鱼江脑赵努微狗搅抉桅亲唁段颧们恫化聂隐撕首答孤捣慧外辫趴亿证镇箔种桐退寐缎竣漫码侥像释涤瘸惫稗届狞余丧念的庞疽疡当嗽驳挛脸掠蓝叫敦男措都饮碳肇丢桨答蛛图娜故屈厉堡筷傲瘟芭双谋硼目 录1 编制依据11.1 施工图纸11.2 主要规范、规程11.3主要参考资料12 工程概况13 质量通病的概念及控制计划24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24
4、.1 主体结构工程24.2 地下防水工程54.3 屋面工程54.4 墙体保温隔热94.5 抹灰工程94.6 楼地面工程114.7 饰面工程134.8 给水工程164.9 排水工程195.0 照明灯具215.1 开关、插座安装245.2 防雷接地261 编制依据1.1 施工图纸表1-1图 纸 名 称图 纸 编 号设计单位中国水电海赋长兴一期建筑施工图1#楼-11#楼四川海辰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结施系列图纸1.2 主要规范、规程表1-2序 号类 别规范、规程名称编 号01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02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
5、版)03国家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04国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05国家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1.3主要参考资料表1-3序 号参考资料编 号1中国水电海赋长兴施工组织设计2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J-01-80-2003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2 工程概况“中国水电海赋长兴”项目工程地处四川省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塔村,紧邻南山路及三江西路。项目总占地280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共分三期施工。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由车库、部分商业及10栋住宅塔楼组成。最高塔楼为32层,基础结构采用筏板加抗水板形式
6、,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建设单位: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房地产绵阳长兴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四川海辰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四川三信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3 质量通病的概念及控制计划质量通病,是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显而易见的质量问题,它的存在轻则影响建筑物的美观,重则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因此对质量通病,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防治和消除,以确保工程质量。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在此工程中,我们将对以下质量通病加以克服,以达到消除质量通病的目的。4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4.1 主体结构工程(1)蜂窝现象描述: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
7、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原因分析: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基础、柱、墙根部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防治措施: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振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
8、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处理方法: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出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2)麻面现象描述: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原因分析: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
9、,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连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防治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选用长效的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处理方法: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做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3)孔洞现象描述: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原因分析: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空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
10、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动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防治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统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及时清除干净。处理方法: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4)露筋现象描述: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原因分析:浇灌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
11、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防治措施:浇灌混凝土,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并有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
12、或振动棒进行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处理方法: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5)缝隙、夹层现象描述:混凝土内成层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原因分析: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底层交接处未灌
13、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防治措施:认真按有关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或100150m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处理方法: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6)缺棱掉角现象描述: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原因分析:木模板未充分
14、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施工时气温低且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隔离剂涂刷不均。防治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1.2Mpa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子等材料保护好,以免碰损。处理方法: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整齐,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土捣实补
15、好,认真养护。(7)表面不平整现象描述:混凝土表面凸凹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原因分析: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防治措施:严格按施工要求操作,灌筑混凝土后,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16、。(8)强度不够,均质性差现象描述: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原因分析: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防治措施:水泥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
17、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定要求认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处理方法: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互加固或补强措施。4.2 地下防水工程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本工程中地下防水工程采用防水砂浆施工,质量通病主要有1.砂浆配合比、水灰比不当;2.基层表面清理不净,未充分湿润;3.多层做法刚性防水层抹压遍数、程度、时间间隔、各层厚度不对,未组织好各层连续施
18、工以尽量不留施工缝。施工缝甩头与接槎不符要求;4.掺防水剂水泥砂浆防水剂掺量不准,拌合不匀,防水层不是两遍抹成。表面压光不好,总厚度不足20mm;5.阴阳角未做成圆弧或钝角;6.地下室外壁水泥砂浆防水层高度未超出室外地坪150mm以上:7.养护时间不够。4.3 屋面工程(1)保温层质量通病1.保温材料未做导热系数测定,保温层材料导热系数不符合要求;2.保温层材料质量不符合规范8.2.2,8.2.3条要求;3.保温混凝土配比不准;4.保温层厚度不足、不匀;5.下部找坡层不拉线找平,影响保温层;6.铺块不稳,挤不严,挤不紧;7.铺块未拉线垫砂(或灰),表面不平,坡度不顺(将影响找平层);8.缺棱掉
19、角,不填保温材料而填砂浆形成冷桥;9.保温层过湿,含水率超标;10.焦渣混凝土找坡不拉线,坡度误差太大影响保温。找平层铺设施工,焦渣未闷透,焦渣混凝土配合比体积比不当造成上面找平层严重空裂(常用水泥:焦渣体积比1:8欠妥,建议再加一份砂,为1:1:8)。(2)找平层质量通病1.基层不平,造成找平层厚薄不匀,易空裂;2.保温层含水率尚高时即作找平层施工,由于防水基层干不透,作防水后产生鼓泡而开裂渗漏,潮气下渗又造成室内滴水;3.找平抹灰不先湿润基层,抹后不压光,不认真养护,或不认真保护,过早上人,造成找平层早期脱水、粉化、开裂或被踩坏;4.脱皮起砂(洒水泥面压光造成脱皮,其他原因同上条);5.不
20、做分格,也无有效措施,造成空鼓裂纹;6.坡度不符合要求,未做泼水检查;7.拐角不做钝角或圆弧;8.下水口埋高、不顺,出现倒坡而存水。未按规范在下水口周围500mm范围加大坡度到5,做防水前未作泼水检查。四周未抹成漏斗型,不利于防水构造处理;9.下水口出墙过远或过近,影响雨漏斗安置,落水不顺;10.审图不细,下水口与通气孔、人孔紧贴,不利于防水施工质量;11.基层细部不合要求。(3)卷材防水层质量通病(一)、材质问题1.防水卷材及沥青胶结材料无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取样试验报告,取样、批量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试验只符合材料标准,而不符合施工规范标准,或试验不合格无处理情况及结论;2.胶结材料无试验室试配
21、及试验报告,取样批量不符合要求;3.按试验室试配要求,未在现场每工作班配制取样做试验报告或试配项目不全,结论不准确(或无准用证);4.新型防水材料无法定的鉴定证明和带防伪标志的出厂合格证,工艺要求、质量标准、现场取样试验要求不清。(二)、防水基层不合格1.基层表面未扫清;2.基层不平;3.立面未作凹槽;4.各阴阳角、管根未抹圆角;5.立面上卷最小高度无法保证250mm;6.挑檐、女儿墙、人孔、沉降缝等处木砖未埋或漏埋。沉降缝顶未作坡,不利于铁皮封盖:7.天沟、檐沟及大面坡度不符合要求,在出水口处5OOmm范围内未加大坡度,且未先作泼水试验。(三)、卷材铺贴质量通病1.未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
22、与卷材不配套,基层处理剂过稀、过厚、涂刷不匀、涂刷不当或刷后未干即做防水;2.未做基层粘结试验。未掌握基层含水率,未在中午用1卷材覆盖基层34h,检查有无潮气,以决定能否铺贴;3.铺贴方向及压接方向不符合规范要求:平行屋脊应顺水槎,垂直屋脊应顺风槎(顺风槎要顺年最大频率风向),且屋面坡度未按15来决定是平行屋脊铺还是垂直屋脊铺;4.搭接宽度不足,搭接法的上下卷材未错开接缝;5.沥青玛琦脂熬制时温度过高(250)或过低(1200mm或水落管一节的长度);2.卡子与墙固定不牢,未用钻头钻孔再安卡子塞水泥砂浆(如用木楔子)或卡子卡不紧;3.插入插口不足40mm;4.管正面(侧面)不顺直、不垂直;5.
23、管距墙尺寸不适宜(宜为20mm25mm);6.管距地高度不当(宜为1OOmm150mm);7.黑铁皮管未里外刷两道底漆加外两道面漆;镀锌铁皮管外(注意内侧不刷)未刷两道底漆两道面漆,或因刷普通防锈漆而起皮(应选用锌磺类或磷化底漆);8.高跨水落管下不安水簸箕,雨水直冲低跨屋面;9.高跨自由排水,低跨屋面未铺预制混凝土板接水;10.水落斗安装后应立即按装水落管弯头,下雨时,不让雨水冲墙,且随水落管逐步接长,弯头逐步下移,否则水落管后墙面将易被雨水湿透,长时间墙内、外反碱。4.4 墙体保温隔热(1)聚苯板表面柔性抗裂层做法易发生的问题1.选用耐老化性能差的弹性乳液配制抗裂砂浆,一、二年后抗裂砂浆产
24、生裂缝;2.玻纤网格布耐碱强度保持率低,一年以后玻纤网格布粉化,产生裂缝;3.玻纤网布之间干搭茬或没有搭接;4.抗裂层表面刮涂强度高变形性能差的水泥腻子。(2)墙体裂缝1.墙体面积过长、过大,无抗变形措施;2.薄弱环节处无加强措施;3.墙体过高,中间无分段加强构造措施;4.与不同材料的界面处(缝)无抗裂或加强措施。(3)材料性能1.强度偏低;2.冻融性能差;3.收缩值过大。(4)配套材料1.砌筑砂浆标号过高与砌块强度不匹配;2.与砌块粘结力差。(5)施工1.灰缝(尤其是竖缝)不饱满;2.砌筑时未用专用砌筑砂浆,或用普通砂浆时界面未做处理,形成砌块、砂浆两层皮;3.砌块含水率过高;4.基础处理不
25、当。(6)抹灰裂缝1.抹灰材料与砌块材性不匹配(如强度相差过高,收缩值相差大);2.使用水硬性抹灰材料时未作界面处理(或界面处理不当),抹完灰后不作养护或未作养护。3.未用专用抹灰砂浆或专用界面处理剂;4.专用抹灰砂浆或界面剂材料材性不符合标准;5.原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如砂子含泥量过高,石灰过烧或欠烧)。6.抹灰层过厚而未分层分遍抹;7.抹普通砂浆时未作界面处理或界面处理后与抹灰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8.抹水硬性材料缺乏养护或养护措施不当;9.砂浆级配不准。4.5 抹灰工程(1)内墙抹灰质量通病(一)材料使用不当而发生的质量问题1.石灰膏或生石灰粉没按规范要求使用,容易产生爆灰;2.烟灰应考虑
26、出窑后的静置时间,符合使用说明后方可使用;3.砂子内不得含有胶泥和僵石块,防止抹灰后产生爆灰;4.水泥是保证抹灰层有强度及水泥抹面的颜色的关键。不能使用过期水泥,水泥标号不能低于325#,最好使用同一品种的硅酸盐水泥。(二)粘结不牢、空鼓、坠裂1.基层不清理或清理不干净,抹前未浇水湿润;2.混凝土基层没清除模板隔离剂,本身没做“毛化处理”;3.每层抹灰太厚,或灰层跟得太紧;4.底层灰标号太低,面层灰强度太高,灰层标号悬殊太大;5.夏季抹灰干得太快,失水太早,冬季抹灰灰层受冻;6.两种不同基体连接处未加设钢板网进行拉接连接。(三)分格条不平、不直,棱角不清晰;1.分格条粘好后没用靠尺检查平、直;
27、2.起条时灰层没有结强度凝,或抹灰后没有将分格条及时清出来,起条后边棱毛草;3.粘条灰不均匀,木分格条多次使用,边棱毛刺过多,起条后不勾缝,分格条两侧灰层边棱毛草。(四)抹纹、接槎明显1.水泥面层没压实;2.抹压不及时,面层凝固,抹纹无法消除;3.分格块太大,一次抹灰不到位,分格块中间有抹灰的接槎;4.留槎不规范,一是灰层没留槎,二是灰层没留踏步槎,造成灰层重叠,颜色加重明显。(五)颜色不一、花感1.所用的材料、品种不一致,颜色不统一;2.配合比没设专人掌握,用水量不一;3.接槎部位灰层重叠颜色加重,产生色差。(六)门窗口护角没抹方正;1.门窗安装不规矩,上下不垂直,内处不居正;2.门窗口处抹
28、灰的灰饼没套方。(七)水泥踢脚、水泥墙裙上口毛草,出墙厚度不一致;1.室内墙面抹白灰和抹水泥不充筋,大墙面平整差;2.踢脚上口、墙裙上口没充筋找平;3.水泥踢脚及水泥墙裙上口起尺后,没撸角。(八)门窗口边灰层开裂1.门窗口边没塞灰而只是随抹灰走,抹多少算多少;2.门窗框边的堵缝塞灰不足或没填嵌;3.钢(木)门窗框与抹灰材料干缩系数不一,产生收缩裂缝;4.门窗安装不牢固,框墙间未塞灰使用后,门窗震动将抹灰层震裂。(九)管道后部抹灰粗糙不平、不光,管根处抹灰空裂1.管后距墙太近,操作时有难度,抹不到灰;2.装管前没考虑尺寸、空间大小,没先行抹灰;3.没有准备专用的管后的掏抹工具;4.灰层干燥后,浇
29、水养护差。(十)接顶、接地抹灰层不顺直1.接顶、接地处没抹横筋,没找规矩;2.施工工序没有跟上。(十一)抹灰大面不平,室内阴阳角不方正、不顺直1.大面抹灰没抹灰饼,没充筋找规矩;2.阴阳角处未作为一道工序进行处理。4.6 楼地面工程(1)灰土垫层质量通病(一)材料质量不符要求1.土中含有杂物或粒径大于1.5cm以上土块,又不过筛;2.未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3.石灰粒径超5mm且没消解。(二)配比不准,搅拌不匀1.没按要求配比过斗计量,湿度没按最佳含水率控制;2.拌合不均匀;3.灰土拌合后未及时使用。(三)夯实不好1.虚铺层过厚;2.边、角处夯实不到位。(2)混凝土垫层(一)砂石级配差,无
30、试配,不做试块1.施工管理人员不了解图纸对垫层施工的要求;2.没根据现场材料做配合比;3.混凝土垫层不做试块。(二)垫层内应预留、预埋的没提前安装,造成二次剔凿,破坏混凝土垫层1.混凝土垫层前没与水、电专业联系,提前安设;2.计划编制与分包单位协调不够。(三)大开间混凝土垫层施工未分格一向尺寸大于6m混凝土垫层施工应分格,防止混凝土收缩变形而产生裂缝。(四)混凝土垫层表面不平。厚度不匀1.底层平整度差;2.混凝土垫层施工前没做灰饼抄平、找规矩;3.施工时没按灰饼找平。(3)水泥楼地面施工质量通病(一)混凝土垫层与基土之间结合不好形成空鼓:1.混凝土垫层施工完后,间歇时间长,尘土、污垢清理不够就
31、进行面层抹面;2.抹面前混凝土垫层未浇水湿润;3.混凝土垫层与面层灰之间没抹粘结灰;4.混凝土垫层与面层灰标号相差太大,而垫层混凝土标号又太低。(二)起砂,麻面1.豆石混凝土抹面压光仅撒水泥灰,压实后由于收缩不一致,表面不平,易起皮、起砂;2.撒干灰砂面内含小豆石,压光后,局部豆石压泡形成小坑;3.抹水泥面层配比不准,水泥用量少,标号低,面层灰强度低,干后起砂;4.使用过期水泥或粉砂抹面易形成麻面或起砂;5.抹好后的面层没进行浇水养护;6.抹面后即上人操作,将水泥硬膜破坏,砂浆面暴露,干后起砂。(三)地面排水不符合要求1.有排水要求的地面不计算标高,不冲筋找坡,造成淤水甚至倒坡或土建与设备专业
32、设计施工不沟通、标高矛盾、倒坡。2.地漏被砂浆埋没,地漏边未清理出来;3.未设计地漏(或设备专业未先安装地漏)。(4)水泥表面被损、污染1.水泥抹面后由于上人太早,砸、碰使之形成坑洼,破损;2.成品保护无可靠措施;3.工种之间互相交叉、污染。4.7 饰面工程10.1饰面板块安装工程质量通病(1)空鼓、脱落1.基体没清理干净,没浇水湿润即打底灰造成空鼓;2.底灰打好后停置的时间太长,表面污染严重,不清理不浇水就贴砖造成空鼓;3.空鼓的面砖或石材长期暴露在大气中,温度、湿度及冻融的影响易造成脱落;4.面砖的粘结灰或石材的灌浆层灰浆不饱满,粘贴不牢,日久天长也会造成脱落;5.对面砖的粘贴质量没做拉拔
33、试验;6.石材的挂件不符合要求。(2)接缝不平,相临板块高低差大1.砖或石材不规矩,表层平整度差,没经过预选砖及石材的工序;2.砖或石材有劈棱;3.砖或石材几何尺寸不规范,造成拼装后接缝不平。(3)接缝不直,缝宽窄不一1.施工前没在底灰上弹线找规矩,没有按线施工;2.砖及石材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或局部超偏;3.没经过选砖、选石材工序;4.宽窄缝没经过修饰处理。(4)破损污染1.施工过程用力过猛损坏;2.其他工种对面砖及石材的碰撞损坏;3.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将面层污染:如先贴面砖或挂石材,后喷涂料造成涂料对面砖及石材的污染;4.选料不精,面砖和石材有暗裂未发现,安装后裂纹显出。(5)安装前不放线
34、,不试排,排砖不规律影响美观1.打底工作完成后,没根据面砖的规格尺寸放线排砖;2.贴砖施工不规矩,非整砖任意粘贴使墙面显得零乱,缝格不规律不整齐;3.石材、干挂或湿作前未按要求进行排料,画安装图;4.挂件与预留钢筋网尺寸不符合规范要求,石材安装后受力点不符合要求。(6)墙面不垂直、不平整1.施工前未按要求吊垂直、做点,横向各吊点没找平整;2.施工时没挂线;3.施工时没及时按要求用吊线板检查。(7)面砖、石材未做滴水线或鹰咀1.施工方案及交底中均没考虑滴水线(鹰咀)的施工;2.施工时操作人员遗忘;3.施工虽设置但不符合要求,起不到滴水作用。(8)面砖开花1.面砖质量不符合要求;2.面砖内有未熟化
35、的颗粒,在大气中受湿气雨雪及阳光曝晒的影响,其内颗粒熟化产生爆灰现象。(9)墙柱饰面板灌浆不符合要求1.施工交底不详,要求不严;2.操作人员技术素质差;3.灌浆留槎没在板缝下5cm。(10)面砖的缝格不交圈出现错台或楔形1.事先没排砖或没按分格控制;2.整个面砖施工缺少统一管理及协调;3.因结构施工误差造成面砖成楔形。(11)勾缝颜色不一、深浅不同1.施工准备不好,没提前备够勾缝用的同一批量、品种水泥;2.施工交底不清,要求不严;3.配合比不一致。(12)维护管理1.随意在外墙上剔眼打洞及安装设备;2.对外面砖及外抹石材不经常检查,发现裂缝不及时更换,造成脱落伤人。(13)粉刷工程1.浆活内胶
36、料少,或掺胶量不准确;2.浆活完工表面没扫胶;3.补磨砂纸后未再刷浆活;4.基层太潮,喷浆后未及时通风。(14)起皮1.基层不干净;2.腻子胶性小,面浆内胶的掺量大;3.腻子过稠或过厚;4.光滑基层表面未刷胶液一道;5.浆料胶性大,因浆膜表层较厚而起皮。(15)透底1.基层色深,涂刷浅色涂料前未做处理;2.浆液沉淀,搅拌不均匀,上层浆太稀,喷刷遍数不够;3.喷浆厚薄不匀,喷头离墙面太远。(16)砂眼1.墙面气孔未用腻子补齐,喷头遍浆后未二次复找补腻子;2.砂浆基层粗糙,有小孔,刮腻子未封死,喷浆后形成砂眼。(17)表面粗糙1.浆活本身配制粗糙,过筛时筛孔过大;2.喷浆的喷嘴眼过大,喷出的浆液颗
37、粒粗糙;3.浆液较稠不易喷匀;4.表面干燥,浆液吸收快,表面不易掌握其平整;5.砂纸过粗,打磨后浆活表面有划痕;6.砂纸打磨不到位,接槎处痕迹明显。(18)流坠1.基层太光滑且潮湿;2.喷头与墙的距离远近掌握不好,喷浆压力控制差;3.浆液太稀,喷浆压力小,浆活易流坠。(19)溅沫1.基层表面干燥;2.表面不平,局部有鼓包,喷浆后浆液飞溅;3.喷浆时压力过大,喷枪枪头距墙太近。(20)反碱、发霉1.基层使用的水泥含碱量大,多余碱游离出涂料之外;2.基层潮湿通风差,浆活内的水分不易散出,造成浆活面层发霉。(21)咬色1.施工工艺安排不合理,先刷深后刷浅;2.基层未清理干净,刷浆后与遗留的污物发生化
38、学反应而咬色;3.裸露的铁件未除锈,未刷防锈漆直接上面漆而出现返锈咬色。(22)颜色不一1.大白、滑石粉等原材料颜色不一;2.自配料组配配比不准或拌合不匀;3.自购料没有在容器内一次兑拌足量后供全工程使用;4.二次修补后颜色不一。(23)划痕1.腻子不干净,内有砂粒;2.砂纸号数选用错误(应先粗后细);3.操作时打磨用力过猛,或用力不匀,表面细度不匀。(24)污染1.对已安装的门窗、管道等未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2.没明确的交接检验制度和要求;3.工序安排错误,工种之间互相污染,如浆污油,外涂污内涂。4.8 给水工程(1)管道渗漏(一)设计问题1.消防管道、给水管道系统试压值不清或不准确,使施工
39、中的水压试验压力值偏大或偏小,试压时间过长或过短,造成系统渗漏;.2.对埋设在地板或墙板内的镀锌管的防腐材料和防腐要求说明不清或针对性不强,施工中的防腐标准掌握不准,造成管道腐蚀渗漏;3.管道穿沉降缝作法不清,施工中未加装伸缩节,由于建筑物的沉降,管道接口受力变形产生渗漏;4.非采暖房间的管道没有保温措施,造成管道冰冻;5.新型管材(铝塑、全塑)紧固管件埋设在墙体和地板内,或明装在阀门、水嘴处,受操作外力影响,接口处松动而渗漏,新型塑料管材明装,无具体保护及固定作法;6.采用独立式采暖方式或分户计量方式的房间的管道的主供水管未标明保温要求,在冬季用户不入住时出现冰冻。(二)施工问题1.水压试验
40、时规定允许压力值仅达到合格,对系统渗漏的关键问题检查不仔细,造成渗漏隐患;2.管道埋地敷设支垫间距及支垫砌筑不合理,管底地基未夯实,回填土施工不按规定,造成管道接口处受力、损坏而渗漏;3.管道支托架间距超过规定要求,或吊、栽不牢固,支吊架出现松动,造成管道的接口处受力,损坏而渗漏;4.管道法兰联接螺栓直径或长度不匹配,紧固中未按紧固要求操作,使法兰紧固不够或法兰口不匀,出现渗漏;5.非采暖房间的管道保温施工质量粗糙,选用防结露保温材料和施工方法进行保温时对阀件未进行保温而造成管道和阀件冰冻受损而致渗漏;6.管道丝扣连接不符合操作工艺要求,尤其对大口径的消防和供水管的丝扣加工,掌握不准,丝头过硬
41、或过软,造成安装不到位或接口丝头上不紧,造成渗漏。大口径管道丝扣连接对口不易,丝头加工角度大,扣长,使管壁变薄,因过早损坏而漏水;7.全塑或半塑管的施工工艺无明确的统一标准,施工时掌握不一,接口处质量不稳定,管道活动,固定不牢造成渗漏隐患;8.施工中的管道布置安排不合理,引起水锤,造成管道接口受力损坏;9.施工中对阀件的阀杆压兰的密封不检查,造成交工后阀杆漏水;10.分路管水表支承不牢,便水表接头受外力损坏;11.消防管焊口施工不按工艺要求,焊口防腐不彻底或未做防腐处理,造成焊口渗漏。(三)材料质量问题1.新型管材和管件的质量标准不统一,质量差距较大,在工程中有些材料不能满足设计能力的要求,造
42、成渗漏;2.管材的壁厚和材料的化学性能达不到相应的材料标准,焊缝质量存在隐患,运行后管道受压,造成管道发生开裂现象;3.法兰垫的耐压强度不够,橡胶垫的质量满足不了管道系统的压力,使垫片处发生渗漏;4.管间接头丝扣加工精度差、偏扣,镀锌管件丝扣偏硬,造成管道丝扣加工量大,管壁减薄,接口质量难以保证,引起渗漏。5.阀门、水嘴的材质差,加工严密性差,开关不灵活,阀杆折断或易脱扣,关闭不严,渗漏严重;6.水表铜质接头的铸铜材质差,壁厚不一,易受力裂损。(四)管理维修问题1.初装修工程给水管只施工到表位,由于物业管理不善,装修单位专业性不强(有些是无照装修),造成管道或接口质量不保而漏水;2.埋设管道标识不清,或装修管理不到位,在家装时管道遭损坏,造成漏水;3.独立式采暖系统的房间或分户计量采暖的房间,在冬季无人情况下,应做好保温或泄水,防止管道冰冻破坏。(2)水质污染(一)设计问题1.水箱溢流管直接排入污水井或无空气隔断措施,管端无防护罩造成污水管内污气和小动物进入水箱,污染水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