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308∕T 132-2022 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龙粳3005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佳木斯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0638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7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08∕T 132-2022 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龙粳3005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佳木斯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2308∕T 132-2022 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龙粳3005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佳木斯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2308∕T 132-2022 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龙粳3005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佳木斯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2308∕T 132-2022 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龙粳3005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佳木斯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2308∕T 132-2022 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龙粳3005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佳木斯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B 05黑 龙 江 省 佳 木 斯 市 地 方 标 准DB2308DB2308/T 1322022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龙粳 3005 生产技术操作规程2023-01-05 实施2022-12-06 发布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发 布布DB2308/T 132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本文件

2、主要起草人:郭震华、张淑华、黄晓群、郭俊祥、刘传雪、王瑞英、关世武。文件为 2022 年首次发布。DB2308/T 13220221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龙粳 3005 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品种“龙粳3005”生产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秧田管理、移栽、本田管理、收获、生产废弃物处理、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三积温带活动积温2300 地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

3、谷类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7891 优质稻谷GB/T 20864水稻插秧机 技术规范NY/T 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498水稻联合收割机 作业质量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1876 喷杆式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NY/T 2978绿色食品 稻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龙粳 3005该品种于2021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黑审稻2018L0104)。以龙粳39为母本,龙粳52为父本,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主茎11片叶,株高95.4 cm,穗长15.0 cm左右,圆粒型,每穗粒数103粒左右

4、,千粒重25 g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3.0%83.7%,整精米率65.2%74.2%,垩白粒米率2%10%,垩白度0.3%2.0%,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38%17.5%,胶稠度78 mm81 mm,粗蛋白(干基)7.27%7.49%,食味品质83分85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5级,穗颈瘟5级。3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7.37%24.68%。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7 d左右,需10 活动积温2300 左右。3.2底土水稻播种前秧盘内装的营养土称为底土。3.3底水水稻播种前秧床上浇的水称为底水。3.4出苗期DB2308/T 1322

5、0222水稻秧苗80%露尖时称为出苗期。3.5壮苗标准秧龄30 d35 d,叶龄3.1片3.5片,苗高13 cm左右,根数10条以上,百株苗干重3.0 g以上。4秧田管理4.1秧田建设根据水田分布状况,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壤偏酸、交通便利、肥沃且无农药残留的旱田,按水田面积的1/601/80的比例建设集中的旱育苗基地。育苗基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4.2育秧大棚及苗床规格一般育秧棚宽6 m8 m,高2.2 m2.6 m,棚长可根据地形、所需育秧面积等情况确定,一般单幅苗床宽2.6 m4.0 m,苗床长根据育秧大棚长确定,两幅苗床中间留步行道宽50 cm,

6、大棚采用卷帘式肩部通风技术。4.3秧田耕整每年秋季将秧田旋耕15 cm,耙后粗整平,备下一年使用。4.4扣棚盖膜大棚盖膜后将膜四周压紧,用土培严,并拉好防风网带,在距离地面高约40cm左右的地方预留可方便开合的通风口。4.5置床秧田每10 m2内高低差0.5 cm,置床边缘每10 m误差1 cm。置床上实下松、松实适度,均匀一致。4.6秧田调酸用77.2%固体硫酸2 kg/100m23 kg/100m2拌过筛细土后均匀撒施在置床表面,再耙入土中0 cm5cm,使秧田床土pH值达4.55.5。4.7秧田杀菌用3%甲霜噁霉灵15 mL/m220 mL/m2或30%甲霜噁霉灵1.5 mL/m22.0

7、 mL/m2兑水5 kg/100 m210kg/100 m2,喷施置床。4.8秧田除虫摆盘前置床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mL/100 m2兑水6 kg喷洒,防治害虫。4.9秧田施肥秧田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用量分别为2 kg/100 m2、5 kg/100 m2和2.5 kg/100 m2,肥料均匀施在置床上并耙入土中0 cm5 cm。4.10床土配置DB2308/T 13220223选择无病虫害无农药残留的旱田土或春季泡田前取本田土,过筛后与壮秧剂(按说明使用)充分混拌,使用优质床土调理剂(按说明使用)处理床土,使床土pH值达到4.55.5。4.11摆盘要求在播种前3 d5 d摆盘,摆盘时

8、要求盘底与置床接触紧密,秧盘摆放横平竖直,秧盘边缘整齐一致,每10 m误差0.5 cm。秧盘侧边与底部垂直不变形,秧盘间衔接紧密,边盘用细土封严。4.12底土厚度摆盘时装土,盘内装底土厚度2.5 cm,厚薄一致。4.13 底水播种前一次性浇透底水(符合GB 5084要求,下同),确保置床15 cm20 cm土层内无干土。5旱育秧种子处理种子5.1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5.2晒种在种子浸泡前5 d7 d进行晒种,晒种2 d3 d。晒种时将种子均匀摊在苫布上,用木锨翻成小垄状,每天翻动34次。严防混杂,严禁用铁锨翻动种子。5.3选种种子用比重1.13的盐水选种。5.4浸种5.4.

9、1浸种水量浸种时水面没过种子20 cm。5.4.2浸种温度浸种温度为11 12。5.4.3浸种时间浸种时间为6 d7 d,机械干燥的种子适当延长浸种时间1 d2 d。5.4.4种子分装选用通透性好的网袋,装入种子量宜为满袋体积的2/3。5.4.5种子翻倒每日翻倒12次。若采用集中浸种催芽方式,每天8:0010:00和20:0022:00各进行一次有氧循环。DB2308/T 132202245.4.6杀菌消毒浸种同时用药剂杀菌消毒,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药剂和水的比例为1:20001:3000,或使用含有戊唑醇、精甲霜灵、咯菌腈、多菌灵等成分杀菌剂的种衣剂包衣,或包衣后浸种。5.4.7浸好种子

10、的标志浸好种子的标志是种子颖壳表面颜色变深,种子呈半透明状态,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剥去颖壳米粒易掐断,手捻成粉末,没有生芯。5.5催芽5.5.1催芽温度种子破胸温度为32,催芽温度为25 28。5.5.2催芽时间种子催芽时间为24 h36 h。5.5.3芽谷要求芽谷发芽整齐、芽长一致,芽长和根长2 mm。5.5.4晾芽在室内常温条件下晾芽,避免阳光直射,严防种芽过长和芽干。晾芽6 h,芽谷达到不粘手状态即可播种。5.6播种5.6.1播种期当气温稳定通过5,棚内日均温度超过12时开始播种。适宜播种期为4月10日至4月20日。5.6.2播种量机插中苗每盘播芽种100 g125 g;钵育苗为

11、3粒/穴5粒/穴。5.6.3覆土覆土选用未施肥的土壤,厚度宜为0.5 cm0.8 cm。5.6.4盖地膜覆土后及时盖地膜,地膜四周压实封严。6秧苗管理6.1旱育机插壮苗标准秧苗叶龄3.1叶3.5叶,日龄30 d35 d;地上部中茎长度3 mm,第一叶鞘高3 cm,第1叶叶耳与第2叶叶耳间距1 cm,第2叶叶耳与第3叶叶耳间距1 cm,第3叶叶长8 cm,株高13 cm;地下部分根数10条以上;秧苗百株地上部干重3 g。DB2308/T 132202256.2温度管理播种到出苗期,密闭保温,棚内温度不宜超过35,出苗达70%以上时,揭下地膜;出苗到1叶1心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5 28;秧苗1叶1

12、心到2叶1心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2 25;2叶1心期到插秧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0 22,苗期棚内温度超过上限应及时通风,遇到低温时,晚上用防寒帘覆盖保温,移栽前揭膜。6.3水分管理遵循“三看”浇水,一看水稻苗床床面是否发白,二看早、晚叶尖是否有露珠,三看午间高温时叶片是否卷曲,如床土发白、早晚叶尖无露珠或午间叶片卷曲,应及时浇足水。6.4苗期施肥分别在秧苗1.5叶期和2.5叶期追肥,用尿素2 g/盘或硫酸铵5 g/盘。或用液施壮秧剂68 g/m275g/m2,兑水3 kg/m2,均匀浇施。6.5病害防治离乳期秧田pH值未达到4.55.5时需调酸。将固体酸与土或沙子混拌,均匀撒施在秧床上,施完固

13、体酸后及时洗苗。秧田杀菌可用32%精甲霜灵噁霉灵种子处理液剂1.5 mL/m2茎叶喷雾处理,然后用微喷淋水3 min5 min洗苗。6.6杂草防治在秧苗离乳期,用48%灭草松水剂0.3 mL/m2茎叶喷雾除阔叶草,用10%氰氟草酯乳油0.1 mL/m2茎叶喷雾除稗草。6.7移栽前准备移栽前1 d2 d,可用3%啶虫脒0.2 mL/m2,起秧前苗床喷雾,秧苗需带磷肥、菌肥。7移栽7.1本田整理整地采取秋翻地,翻深20 cm左右,旱耙地。插秧10 d前放水泡田,5 d7 d进行搅浆整地,田面高低差不超过3 cm。7.2移栽期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5 以上时,为旱育中苗(3.13.5叶龄)安全移

14、栽最早日期,一般5月10日至5月25日移栽。7.3水稻插秧机要求选择符合GB/T 20864标准要求的水稻插秧机插秧。7.4移栽规格和密度移栽规格为25穴/m230穴/m2,插秧密度为4株/穴7株/穴。7.5移栽质量要求DB2308/T 13220226插秧时本田保持花达水状态,机插深度为1 cm2 cm。插秧后秧苗直立,行穴距规整,基本苗数100株/m2120株/m2。8本田管理8.1稻田准备8.1.1灌排渠系完善稻田建设,确保水渠能灌能排,灌排通畅。8.1.2泡田泡田时灌水深达土壤垡块高度的2/3。8.1.3整地旋耕深度为12 cm14 cm;同一方田内高低差3 cm。8.2水层管理水稻移

15、栽后,在腊熟前主要采用间歇灌溉,先灌3 cm5 cm水层,水层自然下降至花达水后再灌3cm5 cm水层,如此反复;待田间茎数占计划穗数80%时,通过晒田控制无效分蘖,达到田面出现2mm龟裂后恢复间歇灌溉;若抽穗前8 d14 d气温17,保持田间水层17 cm,用于防御障碍型冷害,气温恢复后继续采用间歇灌溉方式。若水稻生育过旺、叶色偏深,要求在抽穗前4 d5 d晾田3 d4 d;腊熟期灌3 cm5 cm水层,水层自然下降至脚窝无水再补水,如此反复。腊熟末期停灌,黄熟初期排干。停灌时间在抽穗后40 d,防止干旱逼熟。8.3合理施肥8.3.1肥料运筹全年氮磷钾总用量比例宜为1:0.5:0.8。8.3

16、.2基肥大田整平前施入基肥,施用基肥后及时整地。氮肥的基肥用量为全年氮肥总量的40%;磷肥全部基施;钾肥的基肥用量为全年钾肥总量的50%70%。8.3.3分蘖肥分蘖肥分2次施。第一次分蘖肥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施用,第二次分蘖肥在水稻5.5叶期施用。分蘖肥全部采用氮肥,施用总量为全年氮肥总量的30%。第一次分蘖肥施分蘖肥总量的70%80%,第二次分蘖肥施分蘖肥总量的20%30%。8.3.4调节肥在7.1叶8.1叶期施调节肥。水稻功能叶褪淡达2/3的地块施调节肥,且施在褪淡集中的区域。对于未达到计划茎数(550个/m2)的地块,调节肥的用量为10%25%;田间茎数明显不足的地块,可酌情増施,但不超过

17、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25%;田间茎数超过550个/m2或叶色浓郁的地块不宜施调节肥,并提前晒田。8.3.5穗肥DB2308/T 13220227倒2叶长出一半左右至剑叶露尖时追施穗肥,田间出现拔节黄时需施穗肥。若此时水稻叶片未褪淡、底部叶片枯萎和有稻瘟病害发生,应推迟施用穗肥,并采取晒田壮根或施药防病后再施穗肥;叶色不落黄,长势繁茂不宜再施穗肥。氮肥用量为全年氮肥总量的10%20%,钾肥用量为全年钾肥总量的30%50%。8.4本田除草8.4.1封闭除草水整地结束后插秧前,可选用38%噁草酮悬浮剂950 mL/hm21200 mL/hm2等,防治稗草和阔叶杂草。8.4.2稗草防治1.5叶2.1叶期

18、稗草,可选用100 g/L氰氟草酯乳油1200 mL/hm21500 mL/hm2;2.1叶5.1叶期稗草,可选用100 g/L氰氟草酯乳油1500 mL/hm21800 mL/hm2。8.4.3阔叶杂草防治田间有阔叶杂草,可在除稗草药液中混配48%灭草松水剂2700 mL/hm23000 mL/hm2。8.4.4泽泻、慈菇等其它杂草防治可选用56%二甲四氯钠可溶性粉剂150 g/hm2与48%苯达松水剂2250 mL/hm2混配,或460 g/L的二甲四氯灭草松可溶性液剂2000 mL/hm22500 mL/hm2,茎叶喷雾。及时拔除田间残余杂草和清理堤埂上的杂草,保持田间清洁,防止杂草反复

19、蔓延,为水稻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8.4.5喷药方法背负式喷雾器喷液量225 L/hm2(注:茎叶喷雾施药均参考此喷液量);茎叶喷雾,施药前排水,露出杂草后施药。8.5病虫害防治8.5.1防治策略及时调查、监测,对达到或预计将达到防治指标需要防治的田块,采用药剂防治的防治措施。药剂使用应符合NY/T 1276、NY/T 1876的要求。8.5.2稻瘟病防治可选2%春雷霉素水剂1500 mL/hm2或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975 g/hm2等防治水稻稻瘟病。叶瘟的最佳防治时期为9.1叶9.5叶期;穗颈瘟的最佳防治时期为孕穗末期和齐穗期;结实期枝梗瘟和粒瘟的最佳防治时期为水稻抽穗后15 d20

20、 d。8.5.3潜叶蝇防治当田间发生潜叶蝇时,可选用40%乐果1500 mL/hm2或70%噻虫嗪悬浮剂75 g/hm2等进行防治。8.5.4负泥虫防治当田间发生负泥虫时,选用80%敌敌畏乳油1500 mL/hm2或敌杀死乳油300 mL/hm2或48%毒死蜱乳油750 mL/hm2等进行防治。DB2308/T 132202288.5.5二化螟防治当二化螟田间化蛹率达到50%时,用50%杀螟松乳液1200 mL/hm2或5%锐劲特悬浮剂450 mL/hm2进行防治。9收获水稻抽穗后在有效积温900 1000,穗轴长度2/3变黄,颖壳和小穗轴95%变黄时收获,于晴天的9:0017:00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一次完成水稻的收割、脱粒、茎秆分离、谷粒清选、谷粒装袋或进入输粮箱、随车卸粮等工序,机械直收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498,稻谷卫生品质及质量应符合NY/T 2978和GB/T 17891中有关规定。机械直收综合损失率要控制在3%以内,谷外糙米在2%以内。10生产废弃物处理10.1农资包装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药包装袋、包装纸、塑料/玻璃瓶等统一回收,妥善处理,不能随地丢弃。10.2秸秆收获后的秸秆全量还田或者秸秆综合利用。11生产档案记录水稻品种及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品名、用量、施用时间等,农事、收获、储运记录。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