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Z 41820-2022 公众电信网 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0581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0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Z 41820-2022 公众电信网 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BZ 41820-2022 公众电信网 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BZ 41820-2022 公众电信网 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BZ 41820-2022 公众电信网 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BZ 41820-2022 公众电信网 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35.240.8 0CCS L 6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418202022公众电信网 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Public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elemedicine system2022-10-12 发布2023-05-01 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Z 418 202022目 次前言.11 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缩略语.25面向远程医疗的网络架构.26感知层技术要求.36.1 总体要求.36.2 终端要求.46.3 网络要

2、求.47网络层技术要求.47.1 总体要求.47.2 网络层能力要求.47.3 接入能力要求.48应用层技术要求.58.1 业务应用子层技术要求.58.2 业务支撑子层技术要求.5GB/Z 418 20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 C/TC 485)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 限公司、北京大学、

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 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加懂、贾雪琴、刘景文、黄安鹏、邓世洲、李梅、杨坤、高林毅。IGB/Z 418 202022公众电信网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提出了远程医疗系统的网络架构,给出了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基于网络环境的远程医疗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在线远程会诊 online remote consultation医疗机构之间利用远程医疗系统,采用在线交互的方式,对患者及其病史、检查进行分析,完成病情诊断并确定治疗方

4、案的诊疗方式。3.2离线远程会诊 offline remote consultation医疗机构之间利用远程医疗系统,采用离线的方式,对患者及其病史、检查进行分析,完成病情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的诊疗方式3.3远程影像诊断 remote imaging diagnosis上级医疗机构组织相关人员通过远程的方式对基层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提供的病人临床资料和影 像资料进行分析、诊断,并给出相应的诊断报告。3.4远程心电诊断 remote ECG diagnosis异地或同地区的上级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通过远程的方式对由基层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提供的心 电诊断申请以及病人临床资料和心电资料进行诊断,并给出会诊

5、意见和报告。3.5远程监护 remote monitoring对基层医院的危重症患者和居家的慢性病患者进行远程实时、连续、动态的监护服务,以便让医生 及时了解病人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诊断。3.6远程病理诊断 remote pathological diagnosis上级医疗专家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申请内容和提供的病历材料进行远程会诊9并给出会诊意见。3.7远程手术示教 remote surgical instruction通过远程会诊和视频技术,对临床诊断或手术现场画面进行全程实时记录和远程传输共享,使之用1GB/Z 418 202022于远程教学、远程观摩和远程诊断等。3.8远程预约 rem

6、ote reservation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和系统.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或患者完成预约挂号、预约检查等;同时 支持医院完成相关申请受理及信息反馈。3.9双向转诊 two-way referral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的需要在上级和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实现转院的过程。3.10远程教育 remote education通过医疗网络系统,医院、专家通过音视频和课件等方式为基层医生提供业务培训I、教学、病案讨论 以及技术支持。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E CG:心电图(E lect rocardiogram)E HR:电子健康档案(E lectronic Health Record)E M

7、R:电子病历(E lectronic Medical Record)HIS: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ICD: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rDA:红外数据组织(Infrared Data A ssociation)LI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PA CS: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 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QoS: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RFID:

8、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xDSL:各种类型数字用户线路(x Digital Subscriber Line)xPON:无源光网络(x Passive Optical Network)2G:第二代移动通信(The Secon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3G:第三代移动通信(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4G:第四代移动通信(The Fourth(j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

9、chnology)5G: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面向远程医疗的网络架构面向远程医疗的网络架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见图lo2GB/Z 418 202022务用层 业应子数据平台业务支撑了层左线/离线远程会诊 远程心电诊断 远程影像诊断 远程监护 远程病理诊断 远程手术系教 远程预约 双向转诊 远程教自网络支撑平台 易易 管理平台应用层,支撑基于云平台的各种I欠疗q健康的应用网络管理与安 全系统,以及 网络计费接入 控制等核心网口星核心网N有线姓炉无线核心图五庭网接入网有线接入R/36/伯S

10、网络层:支持数据伯息的传输以及管理价息的交互所采集数 据本地处 理与分析1数据木地处理与分析*等 各类医疗SK 0的图M片哀毒感知层:支持生命体征或相关信息的采集以及终端数据的融合分析等图1面向远程医疗的网络架构应用层可分为业务支撑子层和业务应用子层两部分,业务支撑子层分为管理平台、数据平台和网络 支撑平台,对面向远程医疗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及为开展的医疗业务提供相关的支撑,并提供相关的 安全保障机制;业务应用子层是具体的医疗业务,主要分为在线远程会诊、离线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 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监护、远程病理诊断、远程手术示教、远程预约、双向转诊、远程教育等。网络层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传

11、输通道.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网络,有线方式可支持xDSL,xP()N 等;无线方式可支持2G、3G、4G、5G及卫星等。感知层是指为远程医疗提供信息采集、传输及数据融合功能,提供各种信息采集终端以及底层的感 知网络,感知网络可采用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有线包括以太网等,无线方式可支持WLA N、紫蜂(Zig-bee兀RFID、蓝牙、IrDA 等。针对不同应用,底层采集终端宜组成相应的传感器网络。6感知层技术要求6.1 总体要求感知层的总体要求如下。a)可靠性:医疗采集、观测以及检查的数据是医生诊断的基础,保障数据获取、存储以及传输的可 靠性。b)互通性:对采用感知技术的医疗设备的组网技术、使用的协

12、议等进行规范,制定统一标准,实现 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c)安全性:医疗感知设备负责采集人体生命体征等医疗数据,数据具有隐私性要求,宜实现数据 在采集、存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医疗感知设备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潜在伤害,宜减小电 磁辐射对用户的影响。d)多样性:医疗业务具有多样性,采集、监测的数据类型多种多样,数据获取方式及传输方法存在 差别,宜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等各模块之间的连接定义,便于网络能够快速支持多种类型 应用。e)抗干扰性:医疗感知层的网络和设备在医院内部使用,医院内部存在其他网络同时也有大量的3GB/Z 418 202022医疗设备。感知网络中的设备宜避免受到其他网络或设备的干

13、扰,宜避免干扰其他网络或设 备。同时感知层网络和设备满足相关电磁兼容性要求,避免对医疗设备产生干扰。f)异构性:面向远程医疗系统存在多个感知延伸网络,宜支持多种组网技术及混合组网。g)可扩展性要求:感知层的终端设备宜随时加入或者离开感知延伸网络,并动态改变感知网络的 拓扑结构,对于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在应用层进行终端管理。6.2 终端要求终端的要求如下:a)数据采集:医疗采集器械和摄像头等信息采集终端实现对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各类医疗检查数 据的获取,同时根据传输的要求,宜对数据进行一些前期的处理和存储等,如对视频、图像数据 进行压缩等;b)数据处理:感知层终端获取的数据量大,部分终端设备具有智能

14、性,宜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挖掘,提高业务的实时性和传输的有效性;c)数据传输:感知设备种类繁多,设备宜支持无线及有线通信方式,无线可支持WLA N、紫蜂(Zigbee)、RFID、蓝牙、IrDA等通信方式,有线有以太网等方式,数据传输应根据业务的需要 提供有效的传输;d)低功耗:时于便携式或穿戴式医疗终端.根据业务的需要进行K期、不间断的监测,终端宜采用 低功耗技术。6.3 网络要求感知层网络要求如下:a)组网方式:宜支持有线、无线或有线和无线混合的组网方式;b)大范围部署能力:宜支持大范围部署;c)网络可靠性要求:网络宜可靠,避免因网络中某些节点出现故障或电池耗尽而使网络无法 使用。7网络

15、层技术要求7.1 总体要求网络层要求如下:a)多样性:支持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和传输;b)可靠性:支持网络冗余配置,提供较强的容错能力,具备网络故障自诊断或快速诊断与恢复 能力;O 安全性:支持基于网络层的安全服务,提供多种传输加密技术,能识别和阻止网络攻击;d)高性能:宜提供低时延、低误码、低抖动、支持基于QoS保障机制;e)可扩展性:宜支持平滑升级.满足医疗业务演进对于承载网络的扩展需求;f)易维护性:宜具备远程编程或组态能力,支持远距离的服务功能。7.2 网络层能力要求网络层宜支持不同传输速率、时延要求、传输间隔、数据包大小的数据可靠传输;宜支持断网情况下 局部区域的内部通信需

16、求,数据通信不受影响。宜支持接入认证安仝要求和医疗数据传输安全要求,宜 支持对通过网络传输的医疗数据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支持对存储的医疗数据进行控制访问,并能识 别和阻止网络攻击,同时宜通过网络设备备份等方式保障网络的安全。4GB/Z 418 2020227.3 接入能力要求远程医疗对网络接入的能力耍求包括:宜支持多种接入技术,包括xDSL,xP()N等有线方式,以及 26、36、46、56及卫星等无线方式;宜支持数据、视频等多业务接入。8应用层技术要求8.1 业务应用子层技术要求业务应用子层宜包含在线远程会诊、离线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监护、远程 病理诊断、远程手术示教

17、、远程预约、双向转诊、远程教育等业务,这些业务系统为医院内现有业务系统,满足各医院业务部署的相关要求。业务应用子层能够调用业务支撑子层数据平台的用户数据、病历数 据、专家数据等数据资源.能将相关业务应用信息反馈到业务支撑子层进行存储保留,如诊断信息等。8.2 业务支撑子层技术要求8.2.1 业务支撑子层逻辑功能架构业务支撑子层主要包含管理平台、数据平台和网络支撑平台,逻辑功能架构见图2。业务应用子层管理 乎台应用管理 数据管理 费用管理专家管理应用层用户管理 务管理|安全管理 接口针理|数O 0 0据专家资料库用户资料库病历资料库:Q O Q教育赘源而共享资料库数据字典0 网络消息中心 落0

18、视频会议中心业务支撑子层层 络 网图2业务支撑子层逻辑功能架构8.2.2 总体要求业务支撑子层总体要求如下:a)安全性:提供有效的权限管理、日志审计和安全机制,如鉴别、鉴权、授权、注册、加密等,实现信 息不被非法地访问、篡改、删除等。b)可靠性:为音频、视频质量和通信以及数据存储和传输提供可靠、稳定的保障。实现连续安全 运行,性能可靠。c)可操作性:实用性宜与先进性相结合,功能设计合理,易于操作使用。5GB/Z 418 202022d)可维护性:宜提供图形界面的网管系统、统一网管能力、统计测量、维护工具等,对系统进行全 面的监控维护。e)可扩展性:宜提供标准的开发接口与用户现有或将来扩展的业务

19、系统集成,预留系统扩充和扩 展能力。f)开放性和兼容性:平台需模块化,并完全兼容第三方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通信宜采用标准 通信协议;系统采用通用的数据库平台,通信平台统一使用成熟技术。8.2.3 技术要求业务支撑子层功能要求如下。a)管理平台功能支持专家管理、用户管理、应用管理、业务管理、数据管理、安全管理、费用管理、接口管理等。1)专家管理:提供专家信息管理、注册管理等,专家信息宜经过当地卫生局或国家卫健委执 业医师数据库的鉴别。2)用户管理:提供用户的注州J、注销、登录、退出登录等合理性管理;维护用户的资料以及相 应的业务信息;管理用户的账户信息,根据预设策略对用户进行通知及停止业务提供

20、。用 户包括医护人员、管理员、行政人员等。3)应用管理:提供应用的注册、鉴权、授权、注销等,为系统应用配置唯一标识,记录应用的基 本信息,提供应用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对各类应用应提供上线发布、状态监控和故障管理;支持多个应用之间连接的建立与状态管理等。4)业务管理:提供远程医疗具体业务流程等的管理,如会诊管理、远程预约管理、转诊管 理等。5)数据管理:实现基础数据和应用数据的存储、交换、更新、共享以及备份等功能,井支持对 日常数据进行报表统计和查询。6)安全管理:提供接入用户的鉴别、授权和安全接入、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网络可信 接入、抗抵赖、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等。7)费用管理:支持完成远程

21、医疗费用信息管理与结算等,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费用详单。费用 信息宜包括收费标准、费用列表、费用查询、结算标记、费用汇总,费用结算宜包括患者与 医院之间的费用结算,以及专家与医院之间的费用结算等。8)接口管理:支持与医院信息系统HIS、E MR、社区E HR、视频会议系统、医保系统、区域卫 生信息平台、PA CS、LIS等系统的接口管理,实现数据交互。b)数据平台功能实现远程医疗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具备数据挖掘、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处理等功能,具体包括专家资料库、用户资料库、病历资料库、教育资源库、共享资料库、数据字典等。1)专家资料库:专家基本信息宜包括:就职单位、职务、职称、科室、专业、特长、照片

22、等。2)用户资料库:包含医院、科室、医生等用户基本信息。3)病历资料库:包含病人的E MR、E HR、检验结果、影像文件、病理文件、其他临床医学数 据等。4)教育资源库:包含远程教育的音视频、流媒体课件等。5)共享资料库:宜包含医学图书情报资源、可共享的典型病历、案例分析、手术录像等资料。6)数据字典:包括门诊专科字典、职务字典、民族字典、ICD疾病字典等公共字典信息。O 网络支撑平台功能需提供电信通信能力及增值业务能力,如:消息中心、智能客户服务中心、视 频会议中心、费用中心等,提供开放的接口供远程医疗应用调用。1)消息中心:支持消息通知服务,宜利用电信短信平台、即时消息服务等,实现一对一或一对 多的消息通知,便于及时有效处理会诊申请,实现会诊时间提醒等。6GB/Z 418 2020222)智能客户服务中心:提供远程医疗应用中的电话呼叫、电话预约挂号、电话通知、网络预约 等呼叫事务的处理。3)视频会议中心:宜提供远程会诊过程中的实时视频交互、视频会议等。4)费用中心:为医院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产生的费用详单,宜提供收费标准、费用列表、费用查 询、结算标记、费用汇总等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