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人才流失研究综述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企业人才流失的研究较早,学者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人才流失进行了众多研究,形成了诸多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人才流失理论模型的构建上,较有代表性的有: 马奇西蒙模型马奇西蒙模型(1958)最早出现在马奇和西蒙合著的企业论中,是关于人才流失模型中影响较大的模型。马奇和西蒙的模型可以被称为“参与者决定”模型他们的模型实际上是有两个模型共同构成,一个模型分析感觉到的从企业流出的合理性,一个模型分析感觉到的从企业流出的容易性。雇员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及其对企业间流动的可能性的估计是这里的两个最重要决定因素。他们研究发现工作满足度是与人才在工作中自我价值的实现、对
2、工作中各种关系的把握以及对工作角色或其他角色的胜任程度等是相一致的,它们的关系如图:但是人才流失意愿并不等于人才真正流出。在人才感觉到的流出的容易程度的决定因素中,马奇和西蒙特别强调雇员所能够看到的企业的数量、他们胜任的职位的可获得性以及他们愿意接受这些职位的程度。马奇和西蒙模型对人才流出研究的突出贡献在于将劳动力市场和行为变量引人到了对雇员流出过程的研究中,为以后研究人才流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模型缺乏充分的实证和经验性调查研究。 普莱斯模型普莱斯是美国对雇员流失问题研究卓有成就的专家,他建立了有关雇员流出的决定因素和干扰变量的模型,如图 2.2。普莱斯定义了决定雇员流出
3、的主要因素,它们包括工资水平、融合性(雇员在首属关系和次首属关系中的参与程度)、工具式的交流(直接影响到雇员所担当的角色)、正规交流(通论文下载过正规办公渠道传递信息),以及企业的集权化(权力集中程度)。前四种决定因素与雇员流出呈正相关性;第五个因素, 即企业的集权化与雇员流出呈负相关性。普莱斯模型的积极贡献在于它尝试将企业变量和个人变量结合起来探讨雇员流出问题。它给出了大量的个体人口学变量(如年龄,工龄等) , 这些变量通常与其他决定因素及干扰变量是相互作用的。 莫布雷中介链模型莫布雷(Mobley, 1977)认为,在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中应该研究发生在人才工作满足与实际流出之间的行为和认知
4、过程。他指出人才流出企业的过程如下:雇员对工作的不满意会导致产生辞职的想法,之后会寻求对这种想法和行动的评价,进而衡量其它可能的选择方案,产生辞职意图,最终决定流出。Mobley 的主要研究理论假设是,认为雇员打算辞职的意图这一变量才是可能立刻导致雇员流出的因素,而不仅仅是对工作的不满足。他强调将流出作为一个选择过程,并对把工作满足与流出的关系直接作为雇员流出的先兆的论点提出了质疑。 国外最新人才流失模型 Price-Mueller(2000)模型Price-Mueller(2000)模型是普莱斯系列模型的第 6 版,模型中因变量是留职意图,自变量包括五类变量:环境变量、个体变量、结构变量、中
5、介变量和控制变量,模型如图 2.3。Price-Mueller ( 2000 )模型是对人才流失外部环境和中观、微观因素的抽象和概括,它明确指出了影响人才流失变量类型及具体变量,细致地指出了环境、个体、结构和过程对流失行为的影响过程,指出了各变量影响流失行为的关系,能够较好地与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本文实证部分中对“人才流失内在动因”的探讨,也主要借鉴了该模型中所提及的各种变量,考察各种变量对人才流失的影响与关系。 从工作满意度的角度研究人才流失工作满意度指员工对其工作的喜欢和满意程度。它是学者们研究离职时最早使用的态度变量,它对离职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Muchi nsky&
6、Tuttle(1979),Carsten & Spector(1987), Woturba(1991)等学者分别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人才对于期望实现的满意度明显而直接地与离职呈负相关,员工在工作后得到的实际状况(工作环境、福利等)与工作前的期望越吻合,对于期望实现的满意度越高,离职意图就越低。 从组织承诺的角度研究人才流失组织承诺指员工对某个社会单元忠诚的程度。在 1974 年 Porter 等人的研究之前,学者们将离职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工作满意度上,而 Porter 等人的研究在对离职的解释中突出了组织承诺的重要性,阐明了组织承诺可能是一个比工作满意度更好的预测变量。他们指出,承诺高的员工明显地
7、表现出信赖并乐于接受组织目标与价值观;对组织的各项工作乐于投入更多的精力;对能够成为组织的成员充满自豪。而且员工组织承诺越高,离职率越低;承诺越低,离职率越高。从上面对国外人才流失研究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学术界对人才流失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各种人才流失模型的构建,将人才流失视为一个过程来考察,试图找到造成人才流失的各种潜在和隐性因素,确定影响人才流失的各种人口变量,组织变量,并找出彼此间的内在联系,这对我们的研究起到了方向性的指引作用。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二
8、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一、目标值: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
9、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 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