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S-CO_%282%29的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056997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S-CO_%282%29的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S-CO_%282%29的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S-CO_%282%29的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燃烧科学与技术 Journal of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29(5):):543-551DOI 10.11715/rskxjs.R202308025 收稿日期:2023-02-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741122,52006136);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17YFE0130800).作者简介:方振昌(1996),男,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乔信起,男,博士,长聘教授,.基于 S-CO2的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研究 方振昌,董新宇,唐新程,吕 钊,乔信起,王林涛,孙春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2

2、40)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发动机的燃料利用率,利用 S-CO2(超临界 CO2)动力循环回收发动机余热,提出了基于分流膨胀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研究了分流膨胀循环操作变量对性能的影响,进行热力学和经济性多目标优化,将优化结果与传统再压缩循环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分流膨胀循环具有余热深度利用、效率高的优点,比传统再压缩循环更具优越性应用余热回收系统后,1 MW 天然气发动机的燃料利用率提升了 14.9%,净功率与热回收率分别为 174.2 kW 和 58%关键词:超临界 CO2动力循环;燃气发动机;经济性分析;多目标优化 中图分类号:TK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740(2023

3、)05-0543-09 Gas Engine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Based on S-CO2 Power Cycle Fang Zhenchang,Dong Xinyu,Tang Xincheng,L Zhao,Qiao Xinqi,Wang Lintao,Sun Chunhua(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Abstract:To improve fuel utilization,S-CO2(supercritical

4、 CO2)power cycles were used to recover the waste heat of gas engines.A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based on split expansion cycle was proposed.The performance of the split expansion cycle was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operation variables,and thermodynamic and economic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was c

5、arried out.Finally,the optimized result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re-compression cycl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lit expansion cycle has the advantages of deep waste heat utilization and high efficiency,and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recompression cycle.After the waste heat rec

6、overy system is adopted,the fuel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1 MW natural gas engine increases by 14.9%,and the net power and heat recovery rate are 174.2 kW and 58%,respectively.Keywords:supercritical CO2 power cycle;gas engine;economic analysis;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回收是促进能量高效利用和减少 CO2

7、排放的重要途经之一 据 IEA 预测,天然气需求量将会持续增加1,而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中的余热占燃料总能量的 29%以上2-3,因此亟需开展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的研究在各项技术中,S-CO2(超临界 CO2)动力循环是回收排气余热的有效的方法 起初,S-CO2动力循环主要应用于核电4和太阳 燃烧科学与技术 第 29 卷 第 5 期 544 能发电5-6,随着 S-CO2技术的发展,现已逐步拓展至燃气轮机7和内燃机8余热回收等领域 S-CO2动力循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循环构型设计、运行参数与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经济可行性和系统动态性能研究等9 Crespi 等10阐述了闭式 S-CO2动力循

8、环的基本原理,对 42 种独立构型的循环和 38 种联合构型的循环进行了总结和比较 结果显示,独立循环的平均效率为 40%,联合循环的平均效率为50%60%Cho 等11研究了多种联合循环构型在汽轮机余热回收上的应用,结果显示系统的净功率达到了 139.9MW,但联合循环构型存在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的缺陷,无法应用于空间受限的场所 随后,Kim 等12将 S-CO2动力循环用于垃圾场填埋气驱动的燃气轮机余热回收中,分析了 9 种传统循环构型的热力学性能,但没有分析?损失和经济性 同时Kim 指出,大多数传统构型存在热效率偏低、构型复杂、操作困难的问题 为此,Hou 等13提出了一种 S-CO

9、2动力循环与有机朗肯循环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虽然该系统的?效率达到了 62.23%,但是系统构型复杂、占地空间较大 最近,Yang 等14首次运用超结构法协同优化了 S-CO2动力循环构型与运行参数的,得出了分别适用于热源温度为 400、500和600的热力学最优构型,但这些构型过于复杂 在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方面,Shu 等15研究了多种传统S-CO2动力循环构型的适用热源范围,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循环构型选择图,但此种方法仅适用于热源相对稳定的场合 为此,Wu 等16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内燃机余热回收的单级压缩、多级膨胀的循环构型,热力学优化结果显示,此种循环构型比简单回热循环的输出功率高 2

10、6.3%,最佳操作压力降低13.2%,但是 Wu 等人提出的循环构型分流支路过多,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 S-CO2动力循环的经济可行性研究较少,直到2017 年才出现了主要循环部件的经济性研究17 随后,Manente 等18研究了排气温度对 4 种传统循环构型经济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余热回收系统的总回收率随排气温度而升高,S-CO2动力循环的投资为24752770 美元/kW 总之,余热回收是 S-CO2动力循环的重要研究方向,但是传统 S-CO2动力循环存在操作困难、净功率低、投资成本高的缺陷;此外,目前大多数学者仅研究了循环的热力学性能,而缺乏热力学与经济性的多目标优化研究

11、 因此,亟需构建一种构型简单、性能优越、适用于燃气机余热回收的 S-CO2动力循环 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分流膨胀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对其进行详细的参数研究,并利用帕累托前沿法对系统进行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多目标优化,以便进一步提高燃气发动机的能量利用率 1 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 1.1 系统构型 图 1 为本文基于分流膨胀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由 4 个换热单元、2 台涡轮机及 1 台压缩机组成 S-CO2在临界点处的热容随温度变化较大,回热器容易出现热容不匹配的问题19,因此本文在压缩机后设置分流器,将一部分低温 CO2重新分配,以此达到平衡回热器两侧热容的目的 分流膨胀循环具有主、次两

12、条回路,主回路的流程:高压 CO2首先经流股 7 进入回热器,吸收高温侧工质的热量,然后经流股 8 进入加热器 1 吸收发动机高温排气的热量;随后高压高温的 CO2在涡轮机 1 中膨胀做功;随后CO2经流股 2 进入回热器高温侧,然后在冷却器中冷却到 CO2临界点附近(32);低温低压的 CO2经流股 5 进入压缩机,由压缩机加压后再次分流至流股7,完成主回路过程 次回路的流程:高压 CO2经发动机冷却水预热后,进入加热器 2 吸收发动机排气中剩余的热量,然后经流股 11 进入涡轮机 2 膨胀做功;次回路中流股 12 与主回路中流股 2 汇合形成流股3,共同完成回热、冷却和压缩过程,经压缩机加

13、压后再次分流至流股 9,完成次回路过程 图 1 基于分流膨胀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 Fig.1The system of split expansion cycle waste heat recovery 在分流膨胀循环中,回热器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涡轮机出口的 CO2仍具有较高的热量20,回热器能使其得到充分利用;二是加热器往往存在负荷过大的缺点,回热器能够对 CO2进行预热,以此来降低加热器负荷 此外,次回路中包括对发动机冷却水的热量吸收的过程,对 CO2起到了预热作用 方振昌等:基于 S-CO2的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研究 燃烧科学与技术 545 1.2 燃气发动机参数 本研究使用 1MW

14、分布式电站中 MTU 12V4000 GS 型天然气发动机,标定工况下的主要参数列于表1 由于发动机排气品位高(445)和能量大(占燃料总能量的 34.6%),回收这部分能量有利于节能减排 发动机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为 90,可用来预热次回路中的 CO2 表 1 MTU 12V4000 GS型天然气发动机运行参数 Tab.1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the MTU 12V4000 GSengine 发动机运行参数 数值 输入燃料总能量/kW 2 755 发动机输出功率/kW 1 167 发动机效率/%42.4 发动机热损失/kW 1 301 排气压力/kPa 101.325

15、 排气温度/445 排气中 N2摩尔分数/%排气中 O2摩尔分数/%排气中 CO2摩尔分数/%排气中 H2O 摩尔分数/%72.5 9.5 8.2 9.8 排气质量流量/(kgh-1)6 259 冷却水进/出口温度/77/90 2 研究方法 2.1 假设和约束条件 为简化计算,需要假设几个约束条件 在本文中,假设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分流膨胀循环中的 CO2始终保持超临界状态;假设环境温度 T0和压力 p0分别为 25和 101kPa;压缩机进口温度与出口压力分别为 32和 27.6MPa13;忽略管道和发动机排气的压力损失,并假设 CO2在换热设备中的压力损失为常数,约为通过每个换热设备

16、压力的0.5%12;涡轮机和压缩机的等熵效率为常数,分别为90%和 85%11 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各设备的建模技术参数如表 2 所示 表 2 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的技术参数 Tab.2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waste heat recoverysystem 技术参数 数值 压缩机进口温度/32 压缩机出口压力/MPa 27.60 加热器压降/kPa 01501)加热器最小温差/15 回热器压降/kPa 50150 回热器最小温差/5 冷却器压降/kPa 50 涡轮机等熵效率/%90 压缩机等熵效率/%85 注:1)忽略发动机排气的压力损失 2.2 余热回收系统

17、仿真模型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表 3 展示了余热回收系统中主要部件的热力学方程 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Matlab 软件建立余热回收系统仿真模型,并调用Refprop 软件计算 CO2和发动机排气的热力学性质 图 2 显示了仿真模型的计算流程,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按照输入条件计算压缩机工况;然后假设回热器高温侧入口条件,计算回热器、冷却器与预热器 表 3 主要部件的热力学方程 Tab.3 Thermodynamic equation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部件 热力学方程 加热器预热器 2Hgashot,inhot,outCOcold,outcold,in()()+=Qm

18、hhmhh H,maxgashot,inhot,0()+=Qmhh 涡轮机 2TCOinout()=Wmhh Tinoutinout,s()/()=hhhh压缩机 2CCOoutin()+=Wmhh Cout,sinoutin()/()=hhhh回热器 22RCOhot,inhot,outCOcold,outcold,in()()=Qmhhmhh冷却器 2CoolerCOinout()=Qmhh 图 2 仿真程序的计算流程 Fig.2 Calculation flow of simulation program 燃烧科学与技术 第 29 卷 第 5 期 546 的工况;随后,计算加热器 1 与

19、加热器 2 的工况;根据现有条件计算两个涡轮机的工况,可得到回热器高温侧温度的计算值;比较回热器高温侧假设值与计算值,如果误差小于 0.0001,程序运行完成并输出计算结果 2.3 热力学分析方法 余热回收系统的评价指标是循环净功率netW:netTC+=WWW(1)式中:TW和C+W为涡轮机输出功和压缩机耗功 超临界 CO2动力循环效率cyc:TCnetcycHH+=WWWQQ(2)式中:H+Q为发动机烟气传递给加热器的总热量,kW.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的废热回收效率re:reHH,max/+=QQ(3)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的总效率TOT:TOTcycrenetH,max/+=WQ(4)式中:H

20、,max+Q为烟气直接排放到环境所放出的热量,kW.2.4?分析方法 通过?E 分析能发现各个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发动机余热的利用率 ()000 00()()Em hT shT sm ee=(5)式中:s 为比熵,kJ/(kgK);h 为比焓,kJ/kg;e 是比?,kJ/kg?损失:1in,1out,12out,2in,2()()()+=Lm eem eeWW (6)式中:W和W+分别是系统对外的输出功和外界对系统的输入功 分流膨胀循环的?效率cyc,xe和余热回收系统的?效率TOT,xe:cyc,netH,gas/+=xeWE(7)TOT,netH,gas,

21、max/+=xeWE(8)式中:H,gas+E为发动机排气从出口到最低排放温度的热量?;H,gas,max+E为发动机排气从出口到环境温度的热量?2.5 多目标优化方法 本节对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进行经济分析,采用Manente 等18提出的成本相关系数 U 计算系统的投资成本,如表 4 所示 这些成本相关系数与各设备的容量参数线性相关性,即设备成本 CiU*A(A 分别为加热器、回热器与冷却器的平均对数温差、涡轮机与压缩机的功率)假设发动机排气的成本为零,电价为 79.15 美元/(MWh),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的服役年限为 25y 表 4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中各设备的成本相关系数 Tab.

22、4 Cost related coefficients of each equipment 设备名称 成本相关系数 加热器 5 000 美元kW-1K-1 涡轮机 1 000 美元kW-1 压缩机 1 000 美元kW-1 回热器 2 500 美元kW-1K-1 冷却器 1 700 美元kW-1K-1 余热回收系统的投资成本 CI为系统中各部件成本之和 IHeaterTurbineCompressorRegeneratorCooler=+CCCCCC (9)S-CO2动力循环的经济成本与净功率密切相关 为平衡系统的净功率和投资成本,本文利用帕累托前沿法优化系统的热力学和经济性能 具体为:将同时

23、取得净功率最大和投资成本最小时对应的工况定义为理想工况,由于理想工况不在系统的实际工况中,因此多目标优化的解为帕累托前沿上最靠近理想工况的实际工况点 2.6 模型验证 当分流比为 0 时,分流膨胀循环实际仅有主回路参与工作,即分流膨胀循环简化为简单回热循环 因此本文按照 Kim 等12的试验条件,验证了分流膨胀循环的准确性 由表 5 知,最大误差仅为 0.87%,表明本文建模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表 5 模型验证结果 Tab.5 Model Validation Results 参数 CO2流量/(kgs-1)涡轮机出 口压力/MPa 压缩机出 口压力/MPa 循环效率/%系统净功率/kW本文

24、计算值29 7.63 27.6 29.572 183.8参考值 29 7.63 27.6 29.832 180.0误差 0.87%0.17%3 结果分析 3.1 参数研究 本文关注的系统性能包括发动机余热回收率、最大输出功、热力学效率和系统的投资成本 为此,研究了操作变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操作变量包括CO2质量流量2CO?m、分流比 x 和涡轮机出口压力 pT,如表 6 所示 分流比为图 1 流股 9 与流股 7 质量流量之比 方振昌等:基于 S-CO2的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研究 燃烧科学与技术 547 229,CO7,CO/=?xmm(10)表 6 分流膨胀循环操作变量 Tab.6 Operat

25、ional variables of the split expansion cycle 参数 CO2质量流量/(kgh-1)分流比 涡轮机出 口压力/kPa 变化范围 7 5008 700 01 7 6008 600优化计算步长 100 0.01 100 规定余热回收系统中烟气出口温度 Tgas,out140,以避免酸露点的影响 当 Tgas,out140时,气体出口温度低于酸露点,此部分不满足本文的参数 条件 3.1.1 质量流量与分流比的综合影响 图 3 显示了当涡轮机出口压力 pT7800kPa时,分流膨胀循环的热力学性能随2CO?m和 x 的变化 (a)净功率 (b)热回收率 图 3

26、 系统净功率和热回收率随?2COm和 x 的变化(pT7 800 kPa)Fig.3 Variation of system performance with?2COm and xat pT7 800 kPa 从图 3(a)中可看出,余热回收系统净功率呈现出环形分布特征,当2CO?m固定时,分流膨胀循环的净功率随分流比先增大后减小 这是因为,净功率等于涡轮机输出功减去压缩机耗功;而2CO?m和 pT不变的条件下,压缩机的负荷是固定的;分流比为 0 时,回热器低温侧与高温侧的质量流量相等,低温侧热容大于高温侧热容(图 4),此时回热器换热效率低,系统输出功率较小;随着分流比增大,回热器低温侧流量

27、逐渐减小(流股 7 的流量减小),回热器低温侧热容逐渐与高温侧平衡,回热器换热效率逐渐提高,涡轮机的输出功增加,系统净功率提升;分流比增加至最优值时,回热器换热效率最高,涡轮机输出功率最大,即系统的净功率达到最大;随着分流比进一步增大,回热器低温侧质量流量(流股 7)进一步减小,低温侧热容小于高温侧,回热器换热效率逐渐恶化,系统净功率出现减小趋势 从图 3(a)可以推断出,最佳2CO?m范围是 79008400kg/h,分流比范围是 0.320.36.图 3(b)显示了系统热回收率随2CO?m与 x 的变化 Manente 研究了多种传统的 S-CO2动力循环,结果显示传统循环的净功率与热回收

28、率呈现相反变化趋势,即当系统热回收率升高时,其净功率有下降趋势18 而从图 3(b)中可发现,在分流膨胀循环中,热回收率与净功率的变化规律几乎相同 这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流膨胀循环大大改善了传统 S-CO2动力循环的缺点,提高了余热回收系统的热功转化能力 图 4 S-CO2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的比热容 Fig.4The specific heat capacity of S-CO2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ditions 3.1.2 质量流量与压力的综合影响 当分流比固定为 0.34 时,分流膨胀循环的热力学性能随 CO2质量流量2CO?m

29、和涡轮机出口压力 pT的变化如图 5 所示 在分流比 x 与2CO?m固定时,净功率随涡轮机压力的变化同样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这主要是涡轮机、压缩机功率变化与回热器两侧热容变化综合影响的结果 当 pT逐渐增大时,由于循环最大压力 pC(流股 6 的压力)不变,涡轮机输出功与压缩机耗功减小;同时回热器两侧热容逐渐接近,回热器换热效率增大;此时回热器对系统净功率影响效果大于涡轮机与压缩机的影响效果,系统净功率呈现增大趋势 随着 pT继续增加,一是由于涡轮机输出功与压缩机耗功进一步减小,二是由于回热器两端热容又出现不匹配问题,综合作用导致系统的净功率逐渐减小 由图 5(a)可知,当分流比固定时,

30、使余热回收系统净功率达到较大值的2CO?m的范围是 7900燃烧科学与技术 第 29 卷 第 5 期 548 8400kg/h,涡轮机出口压力 pT范围是 78008200kPa 结合 3.1.1 节中的结果可发现,系统净功率取得较大值时对应的2CO?m、x 与 pT的范围分别为 79008400kg/h、0.320.36 和 78008200kPa 其中2CO?m对系统性能影响效果最为明显2CO?m过大,CO2将不满足超临界状态;2CO?m过小,将导致系统做功能力不足.图 5(b)展示了余热回收系统投资成本随操作变量的变化 投资成本与净功率取得极值的工况基本重合,这说明当系统净功率较大时,系

31、统的投资成本也较大 最大投资成本为 60 万美元,对应的净功率179kW;最小投资成本仅为 47 万美元,对应的净功率为 163kW 投资成本与净功率的上下限差异较大,为确定系统的最佳运行参数,有必要进行热力学和经济性多目标优化研究 (a)净功率 (b)投资成本 图 5 系统净功率和投资成本随?2COm和 pT的变化(x0.34)Fig.5 Variation of system performance with?2COmand pT at x0.34 3.2 多目标优化分析 根据第 3.1 节的中结果,仅以余热回收系统的净功率作为目标函数将导致较高的投资成本,因此本文引入帕累托前沿法对热力学

32、和经济性能进行多目标优化 图 6 为余热回收系统多目标优化结果 从图 6(a)中可看出,经多目标优化后,系统的净功率与投资成本分别为 174.2kW、515482 美元,对应的操作变量为2CO?m7900kg/h,pT8100kPa,x0.36 图 6(b)为分流膨胀循环的温熵关系图 (a)帕累托前沿 (b)温熵关系 图 6 多目标优化结果帕累托前沿 T-s 图 Fig.6Results o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areto front T-s diagram(tephigram)图 7 展示了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分别在热力学最优和多目标最优工况下的系统性

33、能 可看出,多目标优化后,系统的投资成本和回本年限显著降低 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在两种优化工况下的总收益仅相差 2.45%这说明系统以较低的投资成本实现了与高投资几乎相同的回报 另外,2CO?m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2CO?m数值越大,说明系统越难操控 相比热力学最优工况而言,系统在多目标最优后,2CO?m从 8300kg/h 降低至 7900kg/h,这表明系统运行更稳定 图 7 不同优化条件下的系统性能 Fig.7System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optimization conditions 图 8 为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分别在热力学最优方振昌

34、等:基于 S-CO2的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研究 燃烧科学与技术 549 和多目标最优工况下各设备的投资成本 在两种工况下,涡轮机的成本均超过了 24 万美元,要远远高于其他设备 相比于热力学最优工况,系统在多目标优化后,涡轮机成本仅降低 3.52%在多目标最优的工况下,2CO?m降低使加热器出口的 CO2温度提升,即涡轮机中焓差增大;而涡轮机输出功由2CO?m和焓差决定;因此,涡轮机的输出功变化幅度较小,投资成本变化较小 此外,2CO?m减小还会使回热器中低温侧与高温侧热容差异减小,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从而使加热器成本降低了 19.66%图 8 不同优化条件下各设备的投资成本 Fig.8 In

35、vestment cost under different optimization con-ditions 3.3 对比分析 Ahn 等21的研究结果显示,再压缩循环是具有最高效率的代表性构型之一,因此本文采用相同的多目标优化条件,比较分流膨胀循环与传统再压缩循环的性能 再压缩循环构型如图 9 所示,它与分流膨胀循环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设备种类和数量上,均包括4 个换热设备和 3 个动力设备 两种循环的不同包括:在构型上,再压缩循环在主、次回路中共用一台涡轮机,而分流膨胀循环共用一台压缩机;在处理回热器两侧热容不匹配问题上,分流膨胀循环通过分流作用改善了换热效果,而再压缩循环通过两级回热使高温

36、侧与低温侧的温差逐级降低,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图 9 再压缩循环构型 Fig.9 The layout of recompression cycle 图 10 显示了两种循环的对比分析结果 在热力学性能上,虽然再压缩循环比分流膨胀循环的循环效率高,二者仅相差 3.12%;但分流膨胀循环的净功率和热回收率明显优于再压缩循环,提升幅度分别为15.23%、22.91%在经济性上,再压缩循环的投资成本较低,但其净收益仅为分流膨胀循环的 89.41%.这表明,分流膨胀循环具有余热深度利用、效率高的优点,比传统再压缩循环更具优越性 图 10 分流膨胀循环与再压缩循环的对比结果 Fig.10Compariso

37、n between split expansion cycle and recompression cycle 分流膨胀循环与再压缩循环的性能差异可以从总?损失上解释 如图 11 所示,分流膨胀循环的?损失仅有 127.62kW,而再压缩循环的?损失则高达159.85kW?损失较小,意味着发动机排气中有更多的能量转换为电能,从而使分流膨胀循环拥有更高 (a)分流膨胀循环?损失 (b)再压缩循环?损失 图 11 分流膨胀循环与再压缩循环的?损失 Fig11Exergy loss of split expansion cycle and recom-pression cycle 燃烧科学与技术 第

38、 29 卷 第 5 期 550 的净功率和热回收率 从图 11 中还可以看出,分流膨胀循环中排气出口的损失较小,仅为 40kW,而再压缩循环排气出口的?损失高达 65.96kW 这表明,与再压缩循环相比,分流膨胀循环中 CO2在加热器中吸收的热量更多,加热器的换热量和成本更大,导致总成本有所上升 但分流膨胀循环中加热器增加的成本使换热性能大幅改善,降低了循环中的不可逆损失,将经济收益提高至 2505.81 万美元 4 结 论 为进一步提高燃料利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的分流膨胀循环,对其进行了热力学与经济分析和多目标优化,并与传统的超临界CO2动力循环做了比较 (1)对系统

39、热力学性能影响最大的操作变量是CO2质量流量 热力学分析表明,在 1MW 天然气余热回收应用中,CO2质量流量最佳范围为 82008400kg/h CO2质量流量过大,CO2将不满足超临界状态;CO2质量流量过小,将导致系统做功能力不足.(2)分流膨胀循环改善了传统再压缩循环中热回收率与净功率不匹配的缺点,提高了余热回收系统的热-功转化能力 (3)热力学与经济性多目标优化结果显示,余热回收系统的最佳操作变量为 7900kg/h,0.36 和8100kPa 在此条件下,系统的净功率为 174.2kW,1MW 天然气发动机的能量利用率提升 14.9%(4)所得结果从热力学和经济性的角度揭示了分流膨

40、胀循环相对于传统再压缩循环的优越性 相较于传统再压缩循环,分流膨胀循环的净功率与经济收益分别提升了 15.23%、10.59%参考文献:1 Tim Gould,王晓波.加快中国和世界实现碳中和的步伐2021 年世界能源展望洞见J.中国投资,2022(Z1):62-65.Tim Gould,Wang Xiaobo.Quickening the pace to achieving carbon neutrality in China and the world Insights from the new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21J.China Investment

41、,2022(Z1):62-65(in Chi-nese).2 苏子翔.船舶双燃料发动机多形式余热回收利用潜力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1.Su Zixiang.Research on the Potential of Multiform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of Marine Dual-fuel EngineD.Nanning: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Guangxi University,2021(in Chinese).3 Samira Marami Milani,Rahim Kh

42、oshbakhti Saray,Mohammad Najafi.Comparison of different optimized heat driven power-cycle configurations of a gas en-gine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20,179:115768.4 Luo D,Huang D.Thermodynamic and exergoeconomic investigation of various SCO2 Brayton cycles for next generation nuclear reactorsJ.E

43、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Pergamon,2020,209:112649.5 Zhou X,Xu H,Xiang D,et al.Design and modeling of a honeycomb ceramic thermal energy storage for a so-lar thermal air-Brayton cycle systemJ.Energy Perga-mon,2022,239:122405.6 刘占斌,何雅玲,王 坤,等.太阳能集热管截面形状对管内超临界 CO2流动换热的影响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8,39(10):22

44、35-2243.Liu Zhanbin,He Yaling,Wang Kun,et al.Nume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diameter on supercritical CO2 heat transfer and flow in horizontal tube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2018,39(10):2235-2243(in Chinese).7 Li Bo,Wang Shun-sen,Wang Keke,et al.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supe

45、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power cycle for waste heat recovery of gas turbine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21,228:113670.8 张瑞原,苏 文,周乃君.基于新型 S-CO2动力循环的内燃机余热回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43(1):27-34.Zhang Ruiyuan,Su Wen,Zhou Naijun.Waste heat re-covery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based on a novel S-CO2 p

46、ower cycleJ.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2022,43(1):27-34(in Chinese).9 郝俊红,陈 群,杜小泽.基于热量流法的超临界CO2换热器性能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42(2):468-474.Hao Junhong,Chen Qun,Du Xiaoze.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upercritical CO2 heat exchanger based on the heat current methodJ.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47、,2021,42(2):468-474(in Chinese).10 Crespi F,Gavagnin G,Snchez D,et al.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cycles for power generation:A re-viewJ.Applied Energy,2017,195:152-183.11 Cho S K,Kim M,Baik S,et al.Investigation of the bottoming cycle for high efficiency combined cycle gas turbine system with supe

48、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power 方振昌等:基于 S-CO2的燃气机余热回收系统研究 燃烧科学与技术 551 cycleJ.Proceedings of the ASME Turbo Expo,2015,9:1-12.12 Kim M S,Ahn Y,Kim B,et al.Study on the super-critical CO2 power cycles for landfill gas firing gas tur-bine bottoming cycleJ.Energy,2016,111:893-909.13 Hou S,Zhou Y,Yu L,et a

49、l.Optimization of the com-bined supercritical CO2 cycle and organic Rankine cycle using zeotropic mixtures for gas turbine waste heat re-covery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18,160(15):313-325.14 Yang C,Deng Y,Zhang N,et al.Optimal structure design of supercritical CO2 power cycle for gas turb

50、ine waste heat recovery:A superstructure method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21,198(2):117515.15 Shu G,Shi L,Tian H,et al.Configurations selection maps of CO2-based transcritical Rankine cy-cle(CTRC)for thermal energy management of engine waste heatJ.Applied Energy,2017,186(15):423-435.16 Wu Chua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